手机人民网 历史>史海钩沉

如何让我们的文化宝藏活起来、传下去、走得远?

2018-03-05 14:23 光明日报  作者:吴晓杰 陈慧娟

上海书店里,古典文化书籍热销。新华社发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征途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推出300多项改革举措,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

孔子学院遍布全球,在146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数量达到500多所,学员超过230万人,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打造了一张彰显文化自信的闪亮名片。

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普查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文物收藏单位1.1万个,基本摸清家底;全国古籍普查登记有序推进,登记数量达232万条、12500函,发布古籍数据43.1万条、413万册。

近期电影院里,最火莫过于《厉害了,我的国》,上映首日票房即突破4400万元,成为纪录电影的一匹“黑马”;荧屏上,文化节目风靡,《国家宝藏》让文物“说话”,《经典咏流传》让诗歌由口到心;越来越多的人,陶醉于口中流出诗歌的芳华,耳边回荡戏曲的流韵,手中画出汉字的筋骨,足尖舞出中国的风姿。

这些日常生活场景,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眼里,是一个生动的现实:新时代,中华文化以新的品相、新的华彩、新的色泽,被更多人欣赏、接纳、深爱;更是一个深刻的判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增强的文化自信,正在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既要有传统之魂,又要体现新时代精神”

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代表,第一次感受到创新的魅力,是在初学川剧时。那会儿,她觉得川剧太高亢,便在一次演出中稍作调整,融合京剧和昆曲的韵味唱了一段《桂英打雁》,“当时的情形历历在目,老师和同学都感叹,从来没听过如此好听的川剧”。此后40余年来,创新不止步,她将现代故事、西洋乐搬进川剧剧场,用新技术、新手段装进川剧的魂,令川剧耳目一新。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代表也尝过创新的甜头,“不能把传统的艺术定格在死胡同里”。她频频“走出去”到海外交流巡演,通过融合中西表演方式展现梨园戏,就是想看看,古老的戏曲与西方艺术相遇会迸发出什么样的火花。结果几年下来,梨园戏熠熠生辉:在国内,年轻人打着“飞的”争相到泉州看戏;到海外演出,许多国外艺术家和观众为之折服。

创新并不意味着“抛却自家无尽藏”。沈铁梅代表的体验是,唱戏越久,对传统越是敬畏,“魂不能丢了”。曾静萍代表亦深有同感,“一个台步就是几级台阶,一个转身就是一个回廊道,这种空灵是中国戏曲的精髓。不是在舞台放一扇门,拿舞美堆砌,就叫创新”。

对于创新,两位艺术家代表清醒而自觉,她们将时代的气质和精神融进戏曲之中,“让戏曲活起来,而且更有时代感”。

想让中华文化活起来的,还有600岁的故宫。

这几年,故宫成了“网红”,其文创产品屡屡成为“爆品”,秘诀就在于“将故宫文化融入当代生活”。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委员介绍,故宫文创产品“无一物无来历”,在文化深度挖掘的同时,研发团队还做了大量调查,了解和分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喜爱哪些文化元素、不同年龄段观众各有什么样的文化需求等,总之一句话,“故宫文创产品的研发,既要有传统之魂,又要体现新时代精神”。

上海书店里,古典文化书籍热销。新华社发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征途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推出300多项改革举措,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

孔子学院遍布全球,在146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数量达到500多所,学员超过230万人,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打造了一张彰显文化自信的闪亮名片。

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普查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文物收藏单位1.1万个,基本摸清家底;全国古籍普查登记有序推进,登记数量达232万条、12500函,发布古籍数据43.1万条、413万册。

近期电影院里,最火莫过于《厉害了,我的国》,上映首日票房即突破4400万元,成为纪录电影的一匹“黑马”;荧屏上,文化节目风靡,《国家宝藏》让文物“说话”,《经典咏流传》让诗歌由口到心;越来越多的人,陶醉于口中流出诗歌的芳华,耳边回荡戏曲的流韵,手中画出汉字的筋骨,足尖舞出中国的风姿。

这些日常生活场景,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眼里,是一个生动的现实:新时代,中华文化以新的品相、新的华彩、新的色泽,被更多人欣赏、接纳、深爱;更是一个深刻的判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增强的文化自信,正在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既要有传统之魂,又要体现新时代精神”

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代表,第一次感受到创新的魅力,是在初学川剧时。那会儿,她觉得川剧太高亢,便在一次演出中稍作调整,融合京剧和昆曲的韵味唱了一段《桂英打雁》,“当时的情形历历在目,老师和同学都感叹,从来没听过如此好听的川剧”。此后40余年来,创新不止步,她将现代故事、西洋乐搬进川剧剧场,用新技术、新手段装进川剧的魂,令川剧耳目一新。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代表也尝过创新的甜头,“不能把传统的艺术定格在死胡同里”。她频频“走出去”到海外交流巡演,通过融合中西表演方式展现梨园戏,就是想看看,古老的戏曲与西方艺术相遇会迸发出什么样的火花。结果几年下来,梨园戏熠熠生辉:在国内,年轻人打着“飞的”争相到泉州看戏;到海外演出,许多国外艺术家和观众为之折服。

创新并不意味着“抛却自家无尽藏”。沈铁梅代表的体验是,唱戏越久,对传统越是敬畏,“魂不能丢了”。曾静萍代表亦深有同感,“一个台步就是几级台阶,一个转身就是一个回廊道,这种空灵是中国戏曲的精髓。不是在舞台放一扇门,拿舞美堆砌,就叫创新”。

对于创新,两位艺术家代表清醒而自觉,她们将时代的气质和精神融进戏曲之中,“让戏曲活起来,而且更有时代感”。

想让中华文化活起来的,还有600岁的故宫。

这几年,故宫成了“网红”,其文创产品屡屡成为“爆品”,秘诀就在于“将故宫文化融入当代生活”。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委员介绍,故宫文创产品“无一物无来历”,在文化深度挖掘的同时,研发团队还做了大量调查,了解和分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喜爱哪些文化元素、不同年龄段观众各有什么样的文化需求等,总之一句话,“故宫文创产品的研发,既要有传统之魂,又要体现新时代精神”。

 

“一个文化自信的中国,有理由让世界更加期待”

就在2018年全国两会前夕,一段视频在网络上火了:在西班牙,有一所小学要求,不论孩子是什么国籍,都必须学中文。孩子们对着镜头说着中文,嘴角眉间透出兴奋和快乐。

最近二三十年来,国际上出现了持续的学汉语热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王灿龙委员认为,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升的必然结果。

不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求学,孔子学院也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更多响应,汉语的国际教育也将进入一个更加辉煌的新时期。”王灿龙委员说,在这一进程中,汉语教学将助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汉语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本身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汉语,就是在传播中华文化;学习汉语,也是在学习中华文化”。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委员是知名雕塑家,他觉得中国的写意雕塑会说话。近年来,中国雕塑到法国、波兰、意大利、韩国、新加坡等国巡展,受到了热烈欢迎。

为什么?因为雕塑里有“意”,以神显形,能道出传统文化的意韵,也能说出当代的艺术表达,更重要的是能展现蕴含其中的中国精神。“这种精神融于艺术创作,就会生发出新的生命气象。它是我们能够在相互激荡的世界多元文化之林中立足的根本。”

这并非空话。这些年,更多承载着“中国精神”的表达正快速“走出去”,在世界各地大受欢迎。不久前,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一场“北京8分钟”表演,惊艳世界。“文化+科技”的精彩结合,“历史与现代”的相互交融,短短8分钟,包罗万象,像舞台中央的“长城砖”,每一块都写满“中国故事”,每一块都在诉说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一个文化自信的中国,有理由让世界更加期待。

“宝贵的东西就在身边”

2005年,在德国柏林,5个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合起来做了一个实验戏剧,叫《环球灵魂》。接下来4年时间里,曾静萍代表参加了欧洲几乎所有的戏剧节、艺术节。当时很多人劝她留下,要跟着她学习梨园戏。她拒绝了,她知道她的根在哪里,“我就觉得我不能在外面继续待下去了,我没有底,脚底下没有土壤”。回来后,她向历史寻,从当下找,眼兼内外,初心如一,几年下来,梨园戏的土壤越来越厚。

沈铁梅代表为唱好一出戏费心费力,她想要展现的是戏曲的美,中华文化的韵味。这些年,她最反对一出国门,就将中国戏曲“截肢”,只给人家“看手、看脚”。戏曲的完整性没了,中华文化也做小了,“如果川剧一出国门演出就要‘变脸’‘喷火’,这门艺术就会被技巧表演喧宾夺主”。

“宝贵的东西就在身边。”要活起来、传下去、走得远,就必须有坚定的文化自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吴为山委员认为,党中央如此重视文化建设,“有责任感的艺术家应以自己的情怀和心力去挖掘深藏于传统之中的文化价值,并融入不息的艺术创新源泉”。

对于未来,吴为山委员深信,“中国的经典作品走向世界的时候,不仅讲述了中国故事,也讲出了全人类对美的共识,它不但有全人类可以接受的文化价值,同时也有全人类可以欣赏的审美价值”。

采访中,曾静萍代表说,梨园戏的“味道”,就像茶中的铁观音,循序渐进,徐徐道来,是“品”,不是“看”,要去感觉,要去回味。

如此不慌不忙,自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本报北京3月4日电 本报记者 吴晓杰 陈慧娟)

(责任编辑:张淑燕)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