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信·中国》重温经典书信 黄继光家书感动观众

2018-03-11 06:51 文汇报  

大型人文艺术类节目 《信·中国》3月9日晚在央视一套首播。“信”字,可延伸出许多涵义。节目中“打开”一封封中国信,其实也是讲述关于信仰、信念、信任、信守、自信的中国故事。

《信·中国》 第一季带观众重温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经典书信。首期节目“打开”的,是围绕朱德、黄继光、江姐和聂荣臻的四组信件。被时间定格的文字里,带给今天的观众哪些启示?

■战火里的家书、与友书、致日本侵略者书,闪回那些真实难忘的场景

节目的总制片人兼主持人朱军说,他的初衷是希望“值得更多关注的信”能被发现,能被重读。因为那些书信都由一个个鲜活的人写成,而那些人都是各自年代最真实的注脚。藉由文字走近他们所思所想,历史的脉络清晰可见。

围绕朱德,节目拆解了两封信。一封是朱德在抗日战争的年代写给友人的求助信,因惦念老家受灾的生母和养母,身无分文的他提笔向发小借钱。另一封是朱德的与妻书。第一封信里读得到孝子心,也能看见清贫境况。第二封信则揭开他甘守清贫为信仰的坚定内心。他在信中对妻说:“至于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劳苦之人无妨多来。”他在两封信里都说得明白无误———革命与发财,道不相

同 ! 所以那些字句如今听来字字铿锵———“我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

用信件之间的互文,书信与历史背景的呼应来解读信件,这是 《信·中国》值得称道的模式。正因为信息量丰富,一封封书信里能见人性,而崇高人性又能辉映着党性。

大型人文艺术类节目 《信·中国》3月9日晚在央视一套首播。“信”字,可延伸出许多涵义。节目中“打开”一封封中国信,其实也是讲述关于信仰、信念、信任、信守、自信的中国故事。

《信·中国》 第一季带观众重温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经典书信。首期节目“打开”的,是围绕朱德、黄继光、江姐和聂荣臻的四组信件。被时间定格的文字里,带给今天的观众哪些启示?

■战火里的家书、与友书、致日本侵略者书,闪回那些真实难忘的场景

节目的总制片人兼主持人朱军说,他的初衷是希望“值得更多关注的信”能被发现,能被重读。因为那些书信都由一个个鲜活的人写成,而那些人都是各自年代最真实的注脚。藉由文字走近他们所思所想,历史的脉络清晰可见。

围绕朱德,节目拆解了两封信。一封是朱德在抗日战争的年代写给友人的求助信,因惦念老家受灾的生母和养母,身无分文的他提笔向发小借钱。另一封是朱德的与妻书。第一封信里读得到孝子心,也能看见清贫境况。第二封信则揭开他甘守清贫为信仰的坚定内心。他在信中对妻说:“至于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劳苦之人无妨多来。”他在两封信里都说得明白无误———革命与发财,道不相

同 ! 所以那些字句如今听来字字铿锵———“我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

用信件之间的互文,书信与历史背景的呼应来解读信件,这是 《信·中国》值得称道的模式。正因为信息量丰富,一封封书信里能见人性,而崇高人性又能辉映着党性。

比如关于江姐,人们熟知她的一面,是傲雪红梅。她的托孤信里“我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便是佐证。但这封信以及收信人的身份,都为观众补充了一个人性更丰满的江竹筠———她有母亲的大爱,更有女性的善良。

而聂荣臻的致日本侵略者信,写在他战火中救孤的佳话背景下,更能彰显无穷的精神力量。1940年,聂荣臻在战火中救下两名日本女孩的故事早已成为中日两国的佳话。但那封随着女孩送到日军营地的信,却是难得在今天的荧

屏上振聋发聩———“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

■重温书信会知我们如何走到今日,铭记历史才是对民族最大的敬意

第一期节目中,最让观众“燃爆”的一幕,准确说来并非信件本身。相反,这一幕与今天的年轻人相关。

在舞台上,担任黄继光“信使”的是年轻演员杨洋,老艺术家张少华饰演黄继光的母亲。在上甘岭,黄继光在给母亲的家书中写道:“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不立功不下战

场。”也许年轻的演员与当年的英雄年龄相仿,也许那一刻他真的触摸到了英雄滚烫的赤子之心,念到“不立功不下战场”时,杨洋情不自禁重复了两遍。而当他振臂高呼时,台下的年轻大学生们集体起立含着热泪高声呼应,“不立功不下战场”!

若问这一幕为何出现,原因只有一个。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对英雄的崇尚从来都是最大公约数,与民族源流同生共长! 这样的共同基因,能让为偶像而尖叫的粉丝,变身为英雄而鼓掌的中国青年。

这还不是全场唯一的高潮。舞台上走来一群最可爱的人,他们是模范空降兵连黄继光班的战士。这个以英雄名字命名的班,如今已传到了第37任班长手中。战士们在演播厅里讲得动容异常,“在我们连始终有一张整洁的空床,那是为老班长所留”,每天清晨,必会有人将床铺整理妥当,因为“老班长的铁血性格和战斗作风,已深深融入我们的精神血脉”。而每天夜幕降临,全连晚点名时,第一个被点到的名字也必然是黄继光。每每此时,指导员点“黄继光”,底下一片齐整———“到!”豪情万丈!

曾经波澜壮阔的岁月,风华正茂的黄继光选择了最昂扬向上却也最艰难坎坷的征途,这般披肝沥胆怎不叫人心灵激荡! 而今新时代豪迈,为国献身、为人民服务的青年,依旧代代有相传。

这或许就是节目的极大价值,让观众在“书信的历史”里看见人性的光辉、时代的变迁。重温书信会知我们如何走到今日,铭记历史才是对民族最大的敬意。(记者 王彦)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