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3 10:54 北京日报
▲上世纪80年代,东四北大街的兴华商场设立了服装自选市场,主要经营四季服装,花色品种达数百种。胡敦志/摄
1985年2月9日,《北京日报》3版
▼1984年8月15日,《北京日报》1版
▲1994年,物美翠微店开业。这里原是一家废弃的印刷厂,货架也是用简陋的三角铁拼焊的。张风/摄
▲1995年12月22日,《北京日报》6版
1996年4月5日,《北京日报》2版
▲1995年12月15日,《北京日报》5版
1993年7月8日,《北京日报》6版
▼1994年9月15日,《北京日报》2版
▲2004年4月7日,《北京日报》6版
2006年5月31日,《北京日报》11版
▼1996年,北京超市发超市开架售货吸引顾客光临。张风/摄
2017年8月25日,《北京日报》6版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京城各大超市备足了年货供顾客自选。这种开架售货的方式源自于上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自选商场,从那时起,顾客买东西逐渐不用再隔着柜台找售货员取,而是自己拿、自己挑了。
超市最初叫自选商场
北京最早的超市是上世纪80年代兴建的,不过,那时候并不叫作超市或者便利店,而叫自选商场。
据本报1984年8月15日1版消息《本市上半年又有八家自选商场开业》记载,开办自选商场是从1982年开始的,由于市委、市政府重视,这项工作进展较快。办起后的自选商场破除了以往封闭式的售货方式,实行顾客自选,为群众所欢迎。
此后,自选商场快速发展。1983年,全市开办了24家自选商场,多属于二商系统,且以主营副食、食品者居多。1984年,本市又新增8家自选商场,并开始有了独到的特点:一商、粮食、水产以及农村公社一齐上,发挥了各自优势,拓宽了经营范围。这些部门的商品各异,调剂货源也有便利条件,使自选商场的主营品种各有所长,如有的经营百货、粮油食品,有的经营蔬菜、水产品,适应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例如西四百货自选市场,经营家用电器、床上用品、皮革制品等六大类总计1800余种商品,这些商品挑选性强,过去顾客只能隔着柜台买,现在可以自己随意挑选了。
除了方便顾客挑选,自选商场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减少了调拨环节,使上市商品早、鲜、好。
市水产供销公司万泉庄渔场每年净产20万斤淡水鱼,在中关村开办水产自选商场后,经营水产、海味等183个品种,其中经营的草鱼、胖头鱼、鲤鱼等淡水鱼,由渔场直接捕捞上市,货源供应及时,存活率高,群众很欢迎。四季青公社为本公社经营的蔬菜自选商场划出了500亩生产基地,每天可向商店供应不少于10个品种的8000斤以上的蔬菜,而且现摘现送,当天即可上市。
为适应全国城乡市场愈发繁荣兴旺的形势,1985年,商业部明确提出加快商业设施建设,要求城市商业服务网点的建设纳入市政建设规划,大中城市要搞一些自选商店等。(1985年2月9日《北京日报》3版,《商业部提出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上世纪80年代,东四北大街的兴华商场设立了服装自选市场,主要经营四季服装,花色品种达数百种。胡敦志/摄
1985年2月9日,《北京日报》3版
▼1984年8月15日,《北京日报》1版
▲1994年,物美翠微店开业。这里原是一家废弃的印刷厂,货架也是用简陋的三角铁拼焊的。张风/摄
▲1995年12月22日,《北京日报》6版
1996年4月5日,《北京日报》2版
▲1995年12月15日,《北京日报》5版
1993年7月8日,《北京日报》6版
▼1994年9月15日,《北京日报》2版
▲2004年4月7日,《北京日报》6版
2006年5月31日,《北京日报》11版
▼1996年,北京超市发超市开架售货吸引顾客光临。张风/摄
2017年8月25日,《北京日报》6版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京城各大超市备足了年货供顾客自选。这种开架售货的方式源自于上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自选商场,从那时起,顾客买东西逐渐不用再隔着柜台找售货员取,而是自己拿、自己挑了。
超市最初叫自选商场
北京最早的超市是上世纪80年代兴建的,不过,那时候并不叫作超市或者便利店,而叫自选商场。
据本报1984年8月15日1版消息《本市上半年又有八家自选商场开业》记载,开办自选商场是从1982年开始的,由于市委、市政府重视,这项工作进展较快。办起后的自选商场破除了以往封闭式的售货方式,实行顾客自选,为群众所欢迎。
此后,自选商场快速发展。1983年,全市开办了24家自选商场,多属于二商系统,且以主营副食、食品者居多。1984年,本市又新增8家自选商场,并开始有了独到的特点:一商、粮食、水产以及农村公社一齐上,发挥了各自优势,拓宽了经营范围。这些部门的商品各异,调剂货源也有便利条件,使自选商场的主营品种各有所长,如有的经营百货、粮油食品,有的经营蔬菜、水产品,适应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例如西四百货自选市场,经营家用电器、床上用品、皮革制品等六大类总计1800余种商品,这些商品挑选性强,过去顾客只能隔着柜台买,现在可以自己随意挑选了。
除了方便顾客挑选,自选商场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减少了调拨环节,使上市商品早、鲜、好。
市水产供销公司万泉庄渔场每年净产20万斤淡水鱼,在中关村开办水产自选商场后,经营水产、海味等183个品种,其中经营的草鱼、胖头鱼、鲤鱼等淡水鱼,由渔场直接捕捞上市,货源供应及时,存活率高,群众很欢迎。四季青公社为本公社经营的蔬菜自选商场划出了500亩生产基地,每天可向商店供应不少于10个品种的8000斤以上的蔬菜,而且现摘现送,当天即可上市。
为适应全国城乡市场愈发繁荣兴旺的形势,1985年,商业部明确提出加快商业设施建设,要求城市商业服务网点的建设纳入市政建设规划,大中城市要搞一些自选商店等。(1985年2月9日《北京日报》3版,《商业部提出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货仓式商场掀起“客隆”风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一个奇怪而有趣的现象出现了。
据本报1995年12月22日6版《京城“客隆”现象》一文报道,当年6月起,北京古城东南西北四角,不约而同诞生几家名叫“客隆”的商场:6月8日,天客隆商场开业于原崇文区法华寺;7月8日,利客隆商场开业于海淀区双榆树;7月10日,京客隆商城开业于朝阳区劲松东口;11月30日,亿客隆商城开业于丰台区六里桥。
实际上,“客隆”商场是一种起源于国外的货仓式商场。北京最早的“客隆”商场是1994年9月30日在双榆树南里二区7号楼地下室诞生的,不过,这家由五名自然人集资30万元办起的货仓式商场并没有用“客隆”这个名字,而是起了个中国味十足的雅号:顺天府。
当年,人们走进这家210平方米、又像防空洞又像仓库的商场,真是耳目一新。五六个商品区内摆放着一个个简陋的铁架子,商品就那样无遮无拦地放在上面,让顾客自由挑选。而且,这家商场有个最大优点:东西真是太便宜了!
那两年开业的货仓式商场大都打出了“平价”“十点利”的招牌。所谓“平价”,大致是说同样的商品比别的商店便宜。至于“十点利”,则是向顾客表明,商场进货后零售只加10%的利润。有了这些诱人的字眼儿,货仓式商场增添了许多吸引力。
在货仓式商场刚走红的时候,北京市商委曾将其作为一种“业态”来研究。尽管这种“业态”良莠不齐,一些盲目而上的货仓店开业没多久便已岌岌可危,但不可否认,货仓式商场曾给北京的零售业带来一场革命,它在平抑市场物价、方便百姓购物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开架销售招来“第三只手”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店选择开架方式销售商品,人们慢慢接受了这种经营方式。然而,商品失窃现象也在激增,“第三只手”令经营者们非常恼火。
据本报1993年7月8日6版报道《开架销货中的失窃》所说,“很频繁”发生失窃的超市,平均月损失在1000元至4000元之间。失窃货物大到价值万元以上的裘皮服装、金银首饰,小到几角钱的钮扣、针线,种类繁多几乎无所不包。有的盗窃团伙把偷开架商品当成“专项业务”,曾有一伙儿人专门在东单菜市场、西单菜市场等偷鸡大腿、西装鸡、冻虾仁等冷冻商品,然后将这些偷来的东西卖给一些个体饭馆。
那阵子,失窃问题严重困扰着开架售货的商场,仅1995年11月份,位于海淀区的利客隆仓储商场就抓获了100多名行窃者。当年12月9日,本报记者亲眼目睹了这家超市工作人员处理偷盗者的情况:保安人员隔一会儿就带进来一个行窃者。他们中有女学生,也有怀揣千元的中年人,甚至还有位穿着制服的某商场保安。半天工夫,办公室里摆满了被窃的商品——碧柔洁面乳、狮王清脱牙膏、玉兰油、计算器、雅嘉摩丝、莎尔蒙纯橄榄油……商场经理说,最多一天他们截获被偷的商品价值上千元。办公室里还留下一张张行窃者写的字据和检讨书,有位职工看了看说:“已经厚厚一卷了。”(1995年12月15日《北京日报》5版,《贼手伸向开架商店》)
出于对丢失商品的担心,开架商场想出各种办法防止盗窃。有的在货架拐角处设一高凳,时刻有售货员居高临下监视顾客的一举一动。购物存包也成为约定俗成的规矩。(1994年9月15日《北京日报》2版,《文明售货换来购物文明》)
世界最大连锁便利店进京
进入新世纪,北京老百姓家门口出现了类似小型超市的便利店。便利店的商圈范围一般不超过500米,主要顾客群步行5分钟至7分钟就能到达店面。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便利,但销售的商品比一般超市要贵一些。早在2001年,中国连锁协会就预测,便利店是继超市后在中国发展最快的零售商业业态,当时,世界上一些知名便利店都在准备进入中国市场。
2004年4月,世界最大连锁便利店“7-11”进京,可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7-11”项目总投资额高达7000万美元,是2003年市商务局引进的重点外商投资项目,也是商务部首次批准的外资便利店项目。北京的“7-11”以盒饭、饭团、配餐等快餐食品为中心,逐步开发自家独特商品。(2004年4月7日《北京日报》6版,《世界最大连锁便利店“7-11”下周进京亮相》)
此前一年,北京已将“新增400家连锁便利店,达到全市1500家便利店”定为市政府为市民办的“60件实事”之一,并提出了“当年全市社区连锁便利店覆盖率要达到60%”的目标。(2003年5月24日《北京日报》5版,《60%社区年内拥有便利店》)
虽然便利店如今已在京城遍地开花,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这一风靡全球的商业业态在北京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缺乏经营特色,规模小、成本高,以及缺少适合便利店发展的商业土壤等原因,2006年前后,24小时便利店曾在北京陷入“开一家赔一家”的窘地。(2006年5月31日《北京日报》11版,《24小时便利店开一家赔一家》)
无人售货考验诚信
科技改变生活。如今,一批精明的商家瞄准懒人们的购物需求,将无人便利店开进了办公楼,其中多数是以低成本的开放式无人自助货架形式出现。
2017年8月,本报记者实地探访了位于东四众创空间一层的一家24小时无人值守便利店。这个店没有大门和围墙,占地大约30平方米的店里,摆放着零食、饮料,还有雪糕冰柜、放有热咖啡的保温柜。除了食品,还展示着VR眼镜、护眼灯等电子产品。便利店出口处有一个自助收银台,顾客挑选好商品后,将条形码对准收银台上的扫码枪逐一扫描,点击屏幕右下角的微信或支付宝按钮后,使用手机扫码付款,购物小票随之被打印出来。(2017年8月25日《北京日报》6版,《无人便利店开进办公楼》)
无人售货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考验了诚信。从目前的经营情况来看,即便是面对人员素质较高的公司,也难免出现商品被“顺走”的情形。“我们曾通过摄像头监测到了未付款行为。”某商家负责人说,“一些顾客可能没有偷盗动机,只是暂时没带手机,先把东西拿走,却一直忘了付款。”
本版文字:贾晓燕
历史资料: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新华社、北晚新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