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扶贫

江苏:“老酥梨”“小花生”的新生路

2018-03-15 08:40 农民日报  

江苏省睢宁县王集镇南许村毗邻黄河故道,老酥梨和小花生是村里的两张名片,也是村民除务工以外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全村5000亩地都是沙质土壤,其中2000亩果园栽植老酥梨,与砀山梨品出一系;3000亩种植小花生,适宜做炒货。上世纪80年代,历经7年努力,全村农户都掌握了烤制花粉和人工授粉的技能,酥梨产量连年递增,“万元户”不断涌现,成为全县闻名的“小康示范村”。

近些年,村民感叹,产量不减,市场行情却变化了。“原先南许酥梨抢手得很,1斤能卖1元,现在只能卖0.7元。”“花生前两年每斤能卖到3元,现在跌到两元,最低时只有1.8元。”南许村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宜种植梨和花生,产品品质好,却为什么卖不上好价钱?在调研组进村入户座谈会上,村民们纷纷发表意见:“没有冷库,梨放不住,只能低价卖出去。”“梨和花生的收获期都集中在中秋节那一段时间,没有精力找市场,有人来收,差不多就卖了。”“人家产品都有品牌,俺这梨和花生虽然口味好,但品种杂,生产出来的果形不一、颜色不均,且没有品牌,所以卖不上价钱。”

原因找到了,有什么对策?南许村民提出了“老酥梨、新形象”“小花生、大产业”的发展愿景。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既统一品种更新、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害防治,进一步提高品质,又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争取发挥领头雁作用。王集镇正在附近规划建设冷库,将为农户提供仓储物流和加工服务。镇里还在申请注册“南许老酥梨”“睢宁小花生”商标,并请书法家题字,设计包装,增加文化内涵。我们还看到,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村里建起了益农信息社。伴随着信息流,南许村老酥梨和小花生的名片将更亮,村民的品牌致富路也将越走越宽广。

百乡万户江苏调研组

江苏省睢宁县王集镇南许村毗邻黄河故道,老酥梨和小花生是村里的两张名片,也是村民除务工以外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全村5000亩地都是沙质土壤,其中2000亩果园栽植老酥梨,与砀山梨品出一系;3000亩种植小花生,适宜做炒货。上世纪80年代,历经7年努力,全村农户都掌握了烤制花粉和人工授粉的技能,酥梨产量连年递增,“万元户”不断涌现,成为全县闻名的“小康示范村”。

近些年,村民感叹,产量不减,市场行情却变化了。“原先南许酥梨抢手得很,1斤能卖1元,现在只能卖0.7元。”“花生前两年每斤能卖到3元,现在跌到两元,最低时只有1.8元。”南许村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宜种植梨和花生,产品品质好,却为什么卖不上好价钱?在调研组进村入户座谈会上,村民们纷纷发表意见:“没有冷库,梨放不住,只能低价卖出去。”“梨和花生的收获期都集中在中秋节那一段时间,没有精力找市场,有人来收,差不多就卖了。”“人家产品都有品牌,俺这梨和花生虽然口味好,但品种杂,生产出来的果形不一、颜色不均,且没有品牌,所以卖不上价钱。”

原因找到了,有什么对策?南许村民提出了“老酥梨、新形象”“小花生、大产业”的发展愿景。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既统一品种更新、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害防治,进一步提高品质,又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争取发挥领头雁作用。王集镇正在附近规划建设冷库,将为农户提供仓储物流和加工服务。镇里还在申请注册“南许老酥梨”“睢宁小花生”商标,并请书法家题字,设计包装,增加文化内涵。我们还看到,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村里建起了益农信息社。伴随着信息流,南许村老酥梨和小花生的名片将更亮,村民的品牌致富路也将越走越宽广。

百乡万户江苏调研组

(责任编辑:隋尚君(实习生))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