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军队网络舆情研究综述

2018-05-04 09:37 今传媒  作者:翁贤锋

摘 要:近年来,涉军网络舆情时有发生,并有进一步蔓延趋势,对社会及部队的影响也日益复杂。这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在许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该领域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总结分析目前网络舆情研究中尚且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网络舆情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涉军;网络舆情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3-0059-02

所谓涉军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某一军队事件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随着网络普及率的不断提升,当前涉军网络热点事件特别是负面涉军事件屡有发生,如果应对不及时、处置不恰当,会在短时间内在网络上迅速蔓延扩散,直接影响到军队在社会中已形成的威武之师、正义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近年来,一些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通过对这些研究的分析和梳理,明了当前涉军网络舆情研究现状和特点,并对下一步涉军网络舆情的研究提出一些展望。

一、当前涉军网络舆情研究的现状

(一)关于涉军网络舆情基本概念的界定

在十年前,军队网络舆情偶有发生,它被认为是军队人员借助军队内部局域网所发表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带一定倾向性的言论或意见[1]。此定义提出是在军队网络舆情研究初期,概念主要指向的是军队内部网络舆情,与现今外部互联网引发的涉军舆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这与当时外部涉军舆情事件较少发生有着直接的联系。但随着涉军网络舆情的变化发展,其内涵也逐渐扩展开来,涉军网络舆情有被认为是指在互联网上被有意或无意传播的涉及军队人员或事件的信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进而通过互联网发声,表达意见、观点,或是别有用心加以引导、推波助澜,制造带有特定目的性的舆论[2]。这种涉军网络舆情的概念,实际上更接近负面涉军网络舆情,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涉军网络舆情也有正面的案例。因此,涉军网络舆情概念应该是社会成员在互网络上围绕军队及军队人员相关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所持有的态度、情绪和意见的总和[3]。此概念较为客观,外延上更为全面,更接近涉军网络舆情本来的含义。

(二)关注涉军网络舆情的意义

涉军网络舆情应该引起高度关注,这是毫无疑问的。有研究者认为,强化对互联网涉军舆情信息的引导,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军队中的指导地位,发挥互联网在广大官兵成长进步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培育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有学者认为,应当积极掌握现代传播的新手段、新方法,牢牢把控移动网络舆论场域主动权,切实维护人民军队良好形象[5]。同时,一些研究者也指出,近年来网络中负面涉军舆情会损害军队形象,影响部队安全稳定,威胁军事秘密安全,损害军人切身利益等方面,应该加以重视[6]。从众多研究文献来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关注和正视涉军网络舆情对军队建设的影响已成大家的共识。

(三)产生涉军网络舆情的原因

涉军网络舆情的产生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有研究者指出,个别人员形象意识不强,制度机制不完善,一些报道思虑不周,舆情起始阶段应对不力,敌对势力故意抹黑诋毁等五个方面原因容易引起涉军网络舆情[7]。有研究者则指出,自媒体传播手段交互开放,涉军信息热点多、敏感度强,网民热衷猎奇跟风,敌对势力别有用心,涉军信息缺乏有效监管等五个方面产生助长了涉军网络舆情的发生[8]。还有研究者指出,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越来越快、传播方式越来越便捷、互联网越来越介入到社会成员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军队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管是主观愿不愿意,军队被网络越来越关注的事实已不可否认,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网络化,军队网络舆情又特别敏感,往往关联到军队和地方,一不小心很容易被敌对势力操控和利用,从而影响到军队长期形成的良好社会声誉和形象[9]。综合来说,社会和军队两方面的因素是产生涉军网络舆情的主要原因。

(四)加强抵御引导能力的措施

涉军网络舆情既然客观存在,就有必要研究应对之策。有学者认为,应该加强主动应对网络上的舆情战,不断提升对涉军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相关部门要站好涉军网络舆情的哨,把握住涉军网络舆情引导的主动权,真正打赢网络意识形态的战斗,为实现建成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现代化军队提供坚强的思想和政治保证[10]。也有学者认为,对待涉军网络舆论,应坚持法律思维,在法治的框架下处理好国家、军队和个人之间利益关系[11]。有研究者指出,在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工作机制方面,应加强网络舆情的基础研究,加强军地协同,合理运用舆论导向战略等四个方面的措施[12]。还有学者提出,可以从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抢占网络舆论引导先机,营造网上主流舆论强势等三个方面着手来积极应对涉军网络舆情[13]。总得来说,随着涉军网络舆情影响越来越大,变化越来越来复杂,许多研究者都提出了各自的应对办法。

摘 要:近年来,涉军网络舆情时有发生,并有进一步蔓延趋势,对社会及部队的影响也日益复杂。这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在许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该领域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总结分析目前网络舆情研究中尚且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网络舆情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涉军;网络舆情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3-0059-02

所谓涉军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某一军队事件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随着网络普及率的不断提升,当前涉军网络热点事件特别是负面涉军事件屡有发生,如果应对不及时、处置不恰当,会在短时间内在网络上迅速蔓延扩散,直接影响到军队在社会中已形成的威武之师、正义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近年来,一些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通过对这些研究的分析和梳理,明了当前涉军网络舆情研究现状和特点,并对下一步涉军网络舆情的研究提出一些展望。

一、当前涉军网络舆情研究的现状

(一)关于涉军网络舆情基本概念的界定

在十年前,军队网络舆情偶有发生,它被认为是军队人员借助军队内部局域网所发表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带一定倾向性的言论或意见[1]。此定义提出是在军队网络舆情研究初期,概念主要指向的是军队内部网络舆情,与现今外部互联网引发的涉军舆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这与当时外部涉军舆情事件较少发生有着直接的联系。但随着涉军网络舆情的变化发展,其内涵也逐渐扩展开来,涉军网络舆情有被认为是指在互联网上被有意或无意传播的涉及军队人员或事件的信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进而通过互联网发声,表达意见、观点,或是别有用心加以引导、推波助澜,制造带有特定目的性的舆论[2]。这种涉军网络舆情的概念,实际上更接近负面涉军网络舆情,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涉军网络舆情也有正面的案例。因此,涉军网络舆情概念应该是社会成员在互网络上围绕军队及军队人员相关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所持有的态度、情绪和意见的总和[3]。此概念较为客观,外延上更为全面,更接近涉军网络舆情本来的含义。

(二)关注涉军网络舆情的意义

涉军网络舆情应该引起高度关注,这是毫无疑问的。有研究者认为,强化对互联网涉军舆情信息的引导,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军队中的指导地位,发挥互联网在广大官兵成长进步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培育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有学者认为,应当积极掌握现代传播的新手段、新方法,牢牢把控移动网络舆论场域主动权,切实维护人民军队良好形象[5]。同时,一些研究者也指出,近年来网络中负面涉军舆情会损害军队形象,影响部队安全稳定,威胁军事秘密安全,损害军人切身利益等方面,应该加以重视[6]。从众多研究文献来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关注和正视涉军网络舆情对军队建设的影响已成大家的共识。

(三)产生涉军网络舆情的原因

涉军网络舆情的产生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有研究者指出,个别人员形象意识不强,制度机制不完善,一些报道思虑不周,舆情起始阶段应对不力,敌对势力故意抹黑诋毁等五个方面原因容易引起涉军网络舆情[7]。有研究者则指出,自媒体传播手段交互开放,涉军信息热点多、敏感度强,网民热衷猎奇跟风,敌对势力别有用心,涉军信息缺乏有效监管等五个方面产生助长了涉军网络舆情的发生[8]。还有研究者指出,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越来越快、传播方式越来越便捷、互联网越来越介入到社会成员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军队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管是主观愿不愿意,军队被网络越来越关注的事实已不可否认,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网络化,军队网络舆情又特别敏感,往往关联到军队和地方,一不小心很容易被敌对势力操控和利用,从而影响到军队长期形成的良好社会声誉和形象[9]。综合来说,社会和军队两方面的因素是产生涉军网络舆情的主要原因。

(四)加强抵御引导能力的措施

涉军网络舆情既然客观存在,就有必要研究应对之策。有学者认为,应该加强主动应对网络上的舆情战,不断提升对涉军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相关部门要站好涉军网络舆情的哨,把握住涉军网络舆情引导的主动权,真正打赢网络意识形态的战斗,为实现建成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现代化军队提供坚强的思想和政治保证[10]。也有学者认为,对待涉军网络舆论,应坚持法律思维,在法治的框架下处理好国家、军队和个人之间利益关系[11]。有研究者指出,在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工作机制方面,应加强网络舆情的基础研究,加强军地协同,合理运用舆论导向战略等四个方面的措施[12]。还有学者提出,可以从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抢占网络舆论引导先机,营造网上主流舆论强势等三个方面着手来积极应对涉军网络舆情[13]。总得来说,随着涉军网络舆情影响越来越大,变化越来越来复杂,许多研究者都提出了各自的应对办法。

 

二、目前涉军网络舆情研究的特点

通过分析,当前涉军网络舆情研究同时存着以下一些特点:

1.现有研究基本模式主要是现象——原因——对策。这一研究模式通常从宏观的角度说明当下涉军网络舆情基本情况,展现了涉军网络舆情现状,分析了涉军网络舆情产生的若干原因,提出了平息涉军网络舆情的一些方法和步骤。目前绝大多数研究文献都采用这一理论框架,来说明了军队面临的涉军网络舆情问题。

2.现有的研究出发点大多是要管住和压制涉军网络舆情的产生、发展和恶化,从而维护军队在社会中应有的地位和形象。从这一研究角度出发,往往带有先天的局限,很难从更广的视角,更客观立场来研究涉军网络舆情。

3.现有研究更多的是综合性的涉军网络舆情。这些研究从总体上把握涉军网络舆情问题,可以为相关决策提供了比较宏观的理论总结。因而,对涉军网络舆情产生原因、发展过程、如何有效引导、下一步如何预防发生等问题研究结论比较单一、雷同,在实践运用中操作性和有效性不强。但是涉军网络舆情往往是复杂的,多样的。当涉军网络舆情发生时,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的应对,相关研究还应提出更贴近实战,更具有操作性的方法和路径。

4.现有涉军网络舆情研究在网络舆情的特点、原因、演变机理、解决方法措施等方面都作了一定的探索,有助于我们对涉军网络舆情这一问题的认识,为下一步更深入地研究这一问题提借宝贵的经验和可依托的基础。但我们也要看到,现有的研究还处于比较基础的阶段,多数研究是基于社会网络舆情的角度来进行,涉军网络舆情的特殊性上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深入。

三、对未来涉军网络舆情研究的展望

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发展,互联网会越来越深入地介入到军队,军人个体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也不可避免与网络发生紧密联系。因此,涉军网络舆情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其频率和社会影响力不会减弱只会加强。习主席也曾指出:“军队过不了网络网关,就过不了时代关”。因此,如何更加深入地研究涉军网络舆情问题就显得十分迫切,对此,根据当前的相关文献和涉军网络舆情问题现状,对未来涉军网络舆情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1.加强网络舆情研究的基础性研究。涉军网络舆情研究是社会网络舆情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具有很多共性。但现有涉军网络舆情研究往往是粗线条的原则性理论,更像有关部门的文件中的现象罗列、原因分析、认识其重要性和提出些解决的具体措施要求。如果不突破,那么我们对涉军舆情研究长期停留较低层次上,难以突破。在下一步的研究中,相关研究者应充分鉴借地方网络舆情研究中的蝴蝶效应、突变理论等基础性理论,来加强涉军网络舆情的研究,解决以往研究中深不下去,揭示不了本质的弱点,从而在更广泛视角和更深入角度来认识涉军网络舆情的本质特点。

2.从研究者的视角来说,当前的研究更多是从军队的视角来介入涉军网络舆情研究。当然这有其天然的合理性,因为涉军网络舆情的受损者和受益者往往是军队和军人。这些研究不可排除包含着研究者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当前的研究文献提出的措施和办法,往往处于网络舆情的对立面。比如,涉军涉军网络舆情是负面的,不利于部队的建设和军人的权益,但是涉军涉军网络舆情也有正面的,有利于军队和军人的,我们在这方面研究几乎是空白。如何利于网络舆情来维护和提升军队在社会中的形象,保护军人在社会中合法权益等问题是我们可以开拓的视角。

四、结 语

在涉军网络舆情研究中,舆情监测系统和应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涉军网络舆情研究最终是为了军队建设服务的,更强调地是实践操作性。现有的研究更多提出的是一些原则性的指导方针,在实践中针对情况各不相同网络舆情,不太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此,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我们应加强具有实战性的涉军网络舆情应对系统的研究与建构。如何对倾向性的预兆信息进行真假识别,怎么样第一时间发现涉军舆情,并通过仿真模拟系统进行舆情发生路径、舆情的级别和规模、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进行事前性预判,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引导和化解涉军网络舆情的方案。只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研究成果才能为有关部门决策和应对涉军网络舆情实践活动提供可依靠的方法论路径。

参考文献:

[1] 沈国权.建议构建军队网络典情介析系统[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

[2] 孙学宝.涉军网络舆情的主要表现及引导艺术[J].军事记者,2013.

[3] 杨莲珍.纵横网络舆论疆场[N].学习时报,2012.

[4] 刘朝.加强互联网涉军舆情信息管理维护军队意识形态安全[J].南方论刊,2010.

[5] 刘开骅.把控移动网络涉军舆情切实维护军队良好形象[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4.

[6] 张月婷.网络涉军舆情负面影响及应对[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6.

[7] 马宏耀.网络涉军负面舆情研究[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5.

[8] 代小军.自媒体环境下涉军网络谣言[J].法制与社会,2016.

[9] 曹文献.积极应对网络舆情有效促进和谐医疗[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

[10] 徐华松.着力提高网络舆情掌控主导权[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5.

[11] 冯江峰.正确对待涉军网络舆论的法律原[J].领导科学论坛,2015.

[12] 刘娇.涉军网络舆情现状及对策研究[J].无线互联技术,2016.

[13] 唐莉.涉军网络舆情引导初探[J].科教导刊,2015.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