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30年:我们推出这些事

2018-05-08 13:28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16年2月22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后,本报对会议精神和“2·19”讲话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

1997年7月1日头版,本报用“香港,你早”欢迎游子回归。

1993年11月26日的通讯《“南东”告急!》引发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的大讨论。

从1988年到2018年,30年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仿若沧海一粟,但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这30年的发展使诸多行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版、传媒、印刷等领域更是如此。《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见证了这不平凡的30年,30年中报道的镜头,记录下了时代的印记,也融入了我们作为瞭望者对于行业发展的关切。

如今,站在报社成立30年的时间节点,回首往昔,重温与祖国母亲共同经历的国家大事、与行业相伴而行的发展历程,其中的欢笑与泪水、执着与努力、惊喜与期待,都是报社历史上最动人的闪光点。

心怀天下——与时代同呼吸

30年间,我们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用行业报特有的视角为国家的发展做见证。

1990年,作为中国首次承办的国际综合运动会,北京亚运会吸引了关注的目光,当时还只有4个版的《新闻出版报》,持续关注着新闻媒体备战亚运会的情况。9月26日,本报记者报道新华社最先发出亚运会第一枚金牌消息的稿件——《新闻战中的第一枚金牌》获得了首届中国新闻奖。

2008年,中华民族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终于实现。本报设置了“与奥运同行”特刊,从知识产权、新媒体技术、出版行销等角度谈奥运。新闻出版从业者服务奥运的忙碌身影、各国记者报道奥运的珍贵记录,在《中国新闻出版报》呈现出来,成为了国家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7年、1999年,“回归”是最为温暖的关键词。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日和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日当天,本报所有版面都以庆祝回归为主题,新闻界对回归之夜的报道、出版社加紧印刷新书的消息、北京印刷学院欢庆回归的活动、书画界人士用艺术作品表达喜悦之情……百年梦圆的日子,我们记录下了新闻出版界在这一历史时刻的忙碌身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2008年便是这样一个悲喜交加的年份。这一年,我国成功举办了期盼已久的奥运会,同样是在这一年,年初,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20个省(区、市)遭遇罕见冰雪灾害,道路、电力等设施受损严重。为了了解相关情况,已于2001年更名的《中国新闻出版报》,立即派记者深入受灾最为严重的市、县采访,3月3日,《大冰雪再铸新华精神》在头版头条发表之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媒体和网站转载,大灾面前新华人保证“课前到书”的执着令人动容。5月12日,更大的考验毫无征兆地降临,汶川地震给千里之外的北京带来的不仅是明显的震感,还有对灾区人民的急切牵挂。在这种情形下,报社派出记者奔赴震区,《记者,抗灾一线的特种兵》《出版人,急送救灾精神良药》等报道,记录下了新闻出版工作者在大灾面前的扎实行动。

已于2015年更名的《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在2016年迎来了对传媒界有指导意义的重要会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2·19”讲话,为新闻舆论工作者提供灯塔般的指引。《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对新闻界人士进行了多角度、大范围、长时间的采访,用新闻报道、人物专访、学习笔谈等形式,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吃透、传远,充分展示了行业报在宣传贯彻党的大政方针方面的导向作用。

除此之外,历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年的全国两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场合都活跃着《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的身影。立足行业、心怀天下,我们跟随祖国母亲的脚步,迈出勇敢拥抱世界的步伐;我们坚持做行业的观察者,记录下国家进步中新闻出版广电从业者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30年间,我们的报名变了,呈现形式更加多彩了,但不变的是面对国家大事一如既往的关切,对行业发展忠实的观察与记录。

直面问题——做行业的“啄木鸟”

30年来,我们是站在行业船头的瞭望者,也是行业发展之林的“啄木鸟”,带着新闻人的责任感和勇气,用深入的调查报道直面问题、解答困惑、敲响警钟。

无论是新闻出版还是印刷业,纸张都是备受关注的生产原料,30年来,我们对“纸”这一话题的关注从未停歇。1988年,《新闻出版报》创刊第一年,纸价高涨、纸源稀缺成为了困扰新闻出版界的难题。在8月20日的报纸上,《“纸荒”采访录》的标题格外显眼。本报记者到出版社、造纸厂等单位采访,展示了课本印刷用纸告急、纸厂无奈原材料价格上涨、流通领域“纸倒爷”炒高纸价从中渔利等现象,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放开书价、保障课本和重点书刊用纸等建议。1996年年底,纸张价格下跌,在12月23日的《新闻出版报》中,一篇名为《新闻纸此消彼长 潮涨潮落——新闻纸价格透视》的言论,提到了纸张价格大幅回落的市场情况,在感叹“市场就是这样变幻莫测”的同时,也提醒用纸单位理性面对价格波动。在此之后,关于纸张价格的关注一直没有停止,在2008年、2017年等纸价涨幅较大的年份,“纸张涨价”一直是我们追踪报道的话题。

调查、反思、询问,在市场化的进程中,我们也在跟随行业不断成长。

旗帜鲜明地反对不正之风,本报同样走在前列。从1993年7月12日开始,《新闻出版报》陆续刊发“有偿新闻困扰新闻界”系列报道,记者通过大量调查研究,结合中外经验,呈现了部分新闻从业者搞有偿新闻的现象以及这种做法造成的危害。

“防止不合格、盗版出版物进校园”是本报持续关注的另一话题。2013年寒假开学起,全国各地要为农村地区中小学一至九年级在校生免费提供《新华字典》,然而,云南省个别地方却因对招投标环节监管不力而发生了集中采购盗版《新华字典》的恶性事件。2013年4月9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头版头条文章《彻查:盗版〈新华字典〉如何流入学生手中——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督办云南腾冲“3·24”临沧“3·28”侵犯著作权案纪实》,记录了历经8天最终将邮局采购与不法书商勾结的犯罪事实一一核实查清的过程。最终,云南腾冲县邮政局局长邵洪被处以撤职记大过行政处分;不法书商杨继泽等人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此案被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列为2013年度十大案件之一。

2014年4月17日,本报记者关注到了大学周边复印店擅自复印教材的现象,并采访了高校教师,明确了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应该予以制止。《高校复印店:教材“私人订制”该不该管》一文刊登后引起各出版社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执法部门的高度重视,后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专门开展了校园周边印刷复印店专项治理行动。

调查不是终点,解决问题才是目的。2000年1月19日至3月2日,本报推出“图书库存积压问题及对策”系列调查报道,记者用大量采访总结出了图书库存积压问题的五大原因。这组报道获得了第11届中国新闻奖。同年2月25日,本报与原新闻出版署出版物发行司联合在京召开“图书库存积压问题及对策”座谈会,探讨问题解决办法。

此外,《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就卡拉OK收费问题再起争议作出回应——维护制度才能双赢》《重拳整治“一号多报”非法出版》《一个农家书屋的“自述”:我要什么书,出版社你知道吗》等报道,都引起了较大反响,其他媒体纷纷转载、跟进,我们对行业话题深耕得来的专业视角,也得到了媒体同行的认可,最终吸引了更多人关注并解决问题。

关注改革——为发展鼓与呼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涂不可以应万方。”自古以来,革新常常能够带来惊喜,但也总伴随着变化的迷茫与阵痛。作为行业报纸,我们为改革发展鼓与呼,同时也体察着变革大潮之中个体的心声。

1993年,在城市改造和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受“黄金地段要追求黄金效益”主张的影响,不少城市的新华书店被“请”出了繁华商业区。有“远东第一大书店”美称的上海南京东路新华书店也面临消失的命运。11月26日,一篇题为《“南东”告急!》的通讯刊发在了《新闻出版报》。这篇报道提出了“‘远东第一大书店’行将消失,黄金路段难道只求‘黄金效益’”的发展理念问题,进而引发了有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的广泛讨论。编辑部向社会各界发出参与讨论的邀请,之后开展的17期“‘南东’告急引出的话题”专栏中,呈现了“发展市场经济也要发展文化事业”等观点。最终,这场讨论以南京东路新华书店被保留为结局,给当时面临同样命运的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树立了样板,使其最终得以保留。《“南东”告急!》一文也因此荣获第四届中国新闻奖。

我们关注国家政策对行业变化的推动,同时也浓墨重彩地介绍走在变革前列的业内翘楚们。

2003年6月,在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中,新闻出版单位占到总数的3/5,达21家。2006年3月28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头版头条,一篇名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长篇深度报道,带来了21家出版、发行、报业改革试点单位的发展报告。两年多时间过去,转企改制的试点单位,利润增加20%以上,收入增加15%以上。本报记者遍采这些单位,用掠影的方式,呈现了变化带来的勃勃生机。这些单位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做法,也成为之后业界学习借鉴的榜样。

作为行业报,本报关注政策对于行业的影响,同样也关注着政府自身的变化。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部长通道:从“拉着问”到“我要说”》一文,聚焦两会设置“部长通道”这一举措,以“部长通道”发生的变化,展现两会采访更加自信开放的新姿态。最终,这篇报道获得了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追忆峥嵘岁月,回首改革发展之路。《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与行业牵手携行、共担风雨、同享荣光。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惟愿这些对于往事的梳理,能够激励来者,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踵事而增华。(见习记者 隋明照)

2016年2月22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后,本报对会议精神和“2·19”讲话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

1997年7月1日头版,本报用“香港,你早”欢迎游子回归。

1993年11月26日的通讯《“南东”告急!》引发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的大讨论。

从1988年到2018年,30年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仿若沧海一粟,但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这30年的发展使诸多行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版、传媒、印刷等领域更是如此。《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见证了这不平凡的30年,30年中报道的镜头,记录下了时代的印记,也融入了我们作为瞭望者对于行业发展的关切。

如今,站在报社成立30年的时间节点,回首往昔,重温与祖国母亲共同经历的国家大事、与行业相伴而行的发展历程,其中的欢笑与泪水、执着与努力、惊喜与期待,都是报社历史上最动人的闪光点。

心怀天下——与时代同呼吸

30年间,我们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用行业报特有的视角为国家的发展做见证。

1990年,作为中国首次承办的国际综合运动会,北京亚运会吸引了关注的目光,当时还只有4个版的《新闻出版报》,持续关注着新闻媒体备战亚运会的情况。9月26日,本报记者报道新华社最先发出亚运会第一枚金牌消息的稿件——《新闻战中的第一枚金牌》获得了首届中国新闻奖。

2008年,中华民族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终于实现。本报设置了“与奥运同行”特刊,从知识产权、新媒体技术、出版行销等角度谈奥运。新闻出版从业者服务奥运的忙碌身影、各国记者报道奥运的珍贵记录,在《中国新闻出版报》呈现出来,成为了国家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7年、1999年,“回归”是最为温暖的关键词。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日和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日当天,本报所有版面都以庆祝回归为主题,新闻界对回归之夜的报道、出版社加紧印刷新书的消息、北京印刷学院欢庆回归的活动、书画界人士用艺术作品表达喜悦之情……百年梦圆的日子,我们记录下了新闻出版界在这一历史时刻的忙碌身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2008年便是这样一个悲喜交加的年份。这一年,我国成功举办了期盼已久的奥运会,同样是在这一年,年初,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20个省(区、市)遭遇罕见冰雪灾害,道路、电力等设施受损严重。为了了解相关情况,已于2001年更名的《中国新闻出版报》,立即派记者深入受灾最为严重的市、县采访,3月3日,《大冰雪再铸新华精神》在头版头条发表之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媒体和网站转载,大灾面前新华人保证“课前到书”的执着令人动容。5月12日,更大的考验毫无征兆地降临,汶川地震给千里之外的北京带来的不仅是明显的震感,还有对灾区人民的急切牵挂。在这种情形下,报社派出记者奔赴震区,《记者,抗灾一线的特种兵》《出版人,急送救灾精神良药》等报道,记录下了新闻出版工作者在大灾面前的扎实行动。

已于2015年更名的《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在2016年迎来了对传媒界有指导意义的重要会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2·19”讲话,为新闻舆论工作者提供灯塔般的指引。《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对新闻界人士进行了多角度、大范围、长时间的采访,用新闻报道、人物专访、学习笔谈等形式,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吃透、传远,充分展示了行业报在宣传贯彻党的大政方针方面的导向作用。

除此之外,历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年的全国两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场合都活跃着《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的身影。立足行业、心怀天下,我们跟随祖国母亲的脚步,迈出勇敢拥抱世界的步伐;我们坚持做行业的观察者,记录下国家进步中新闻出版广电从业者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30年间,我们的报名变了,呈现形式更加多彩了,但不变的是面对国家大事一如既往的关切,对行业发展忠实的观察与记录。

直面问题——做行业的“啄木鸟”

30年来,我们是站在行业船头的瞭望者,也是行业发展之林的“啄木鸟”,带着新闻人的责任感和勇气,用深入的调查报道直面问题、解答困惑、敲响警钟。

无论是新闻出版还是印刷业,纸张都是备受关注的生产原料,30年来,我们对“纸”这一话题的关注从未停歇。1988年,《新闻出版报》创刊第一年,纸价高涨、纸源稀缺成为了困扰新闻出版界的难题。在8月20日的报纸上,《“纸荒”采访录》的标题格外显眼。本报记者到出版社、造纸厂等单位采访,展示了课本印刷用纸告急、纸厂无奈原材料价格上涨、流通领域“纸倒爷”炒高纸价从中渔利等现象,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放开书价、保障课本和重点书刊用纸等建议。1996年年底,纸张价格下跌,在12月23日的《新闻出版报》中,一篇名为《新闻纸此消彼长 潮涨潮落——新闻纸价格透视》的言论,提到了纸张价格大幅回落的市场情况,在感叹“市场就是这样变幻莫测”的同时,也提醒用纸单位理性面对价格波动。在此之后,关于纸张价格的关注一直没有停止,在2008年、2017年等纸价涨幅较大的年份,“纸张涨价”一直是我们追踪报道的话题。

调查、反思、询问,在市场化的进程中,我们也在跟随行业不断成长。

旗帜鲜明地反对不正之风,本报同样走在前列。从1993年7月12日开始,《新闻出版报》陆续刊发“有偿新闻困扰新闻界”系列报道,记者通过大量调查研究,结合中外经验,呈现了部分新闻从业者搞有偿新闻的现象以及这种做法造成的危害。

“防止不合格、盗版出版物进校园”是本报持续关注的另一话题。2013年寒假开学起,全国各地要为农村地区中小学一至九年级在校生免费提供《新华字典》,然而,云南省个别地方却因对招投标环节监管不力而发生了集中采购盗版《新华字典》的恶性事件。2013年4月9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头版头条文章《彻查:盗版〈新华字典〉如何流入学生手中——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督办云南腾冲“3·24”临沧“3·28”侵犯著作权案纪实》,记录了历经8天最终将邮局采购与不法书商勾结的犯罪事实一一核实查清的过程。最终,云南腾冲县邮政局局长邵洪被处以撤职记大过行政处分;不法书商杨继泽等人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此案被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列为2013年度十大案件之一。

2014年4月17日,本报记者关注到了大学周边复印店擅自复印教材的现象,并采访了高校教师,明确了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应该予以制止。《高校复印店:教材“私人订制”该不该管》一文刊登后引起各出版社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执法部门的高度重视,后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专门开展了校园周边印刷复印店专项治理行动。

调查不是终点,解决问题才是目的。2000年1月19日至3月2日,本报推出“图书库存积压问题及对策”系列调查报道,记者用大量采访总结出了图书库存积压问题的五大原因。这组报道获得了第11届中国新闻奖。同年2月25日,本报与原新闻出版署出版物发行司联合在京召开“图书库存积压问题及对策”座谈会,探讨问题解决办法。

此外,《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就卡拉OK收费问题再起争议作出回应——维护制度才能双赢》《重拳整治“一号多报”非法出版》《一个农家书屋的“自述”:我要什么书,出版社你知道吗》等报道,都引起了较大反响,其他媒体纷纷转载、跟进,我们对行业话题深耕得来的专业视角,也得到了媒体同行的认可,最终吸引了更多人关注并解决问题。

关注改革——为发展鼓与呼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涂不可以应万方。”自古以来,革新常常能够带来惊喜,但也总伴随着变化的迷茫与阵痛。作为行业报纸,我们为改革发展鼓与呼,同时也体察着变革大潮之中个体的心声。

1993年,在城市改造和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受“黄金地段要追求黄金效益”主张的影响,不少城市的新华书店被“请”出了繁华商业区。有“远东第一大书店”美称的上海南京东路新华书店也面临消失的命运。11月26日,一篇题为《“南东”告急!》的通讯刊发在了《新闻出版报》。这篇报道提出了“‘远东第一大书店’行将消失,黄金路段难道只求‘黄金效益’”的发展理念问题,进而引发了有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的广泛讨论。编辑部向社会各界发出参与讨论的邀请,之后开展的17期“‘南东’告急引出的话题”专栏中,呈现了“发展市场经济也要发展文化事业”等观点。最终,这场讨论以南京东路新华书店被保留为结局,给当时面临同样命运的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树立了样板,使其最终得以保留。《“南东”告急!》一文也因此荣获第四届中国新闻奖。

我们关注国家政策对行业变化的推动,同时也浓墨重彩地介绍走在变革前列的业内翘楚们。

2003年6月,在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中,新闻出版单位占到总数的3/5,达21家。2006年3月28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头版头条,一篇名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长篇深度报道,带来了21家出版、发行、报业改革试点单位的发展报告。两年多时间过去,转企改制的试点单位,利润增加20%以上,收入增加15%以上。本报记者遍采这些单位,用掠影的方式,呈现了变化带来的勃勃生机。这些单位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做法,也成为之后业界学习借鉴的榜样。

作为行业报,本报关注政策对于行业的影响,同样也关注着政府自身的变化。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部长通道:从“拉着问”到“我要说”》一文,聚焦两会设置“部长通道”这一举措,以“部长通道”发生的变化,展现两会采访更加自信开放的新姿态。最终,这篇报道获得了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追忆峥嵘岁月,回首改革发展之路。《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与行业牵手携行、共担风雨、同享荣光。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惟愿这些对于往事的梳理,能够激励来者,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踵事而增华。(见习记者 隋明照)

 

2015年7月8日起,本报刊发“寻访抗战老兵记者”系列报道,重温战争年代记者历程,追寻烽火岁月。

2011年5月11日,本报推出的“记者重访”系列报道关注四川灾区新闻出版领域的灾后重建,打动了众多读者。

2001年8月14日起,本报推出的“发展连锁经营”系列报道,为发展现代连锁经营鼓与呼,报道持续至当年12月。

当闪光的记忆在眼前浮现,蓦然回首,《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三十载风雨兼程,我们一起走过;三十载春华秋实,我们一起成长。30年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先后推出众多的系列报道,这些系列报道全方位持续关注热点事件,深度解读重要政策,分析透视新闻出版广电行业亮点,报纸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不断增强,引领和服务行业发展。

重大主题:自主策划 浓墨重彩

30年,《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报道过众多新闻事件,在重大历史节点和热点事件面前,我们的报道从未缺席。

2011年5月,时值汶川地震3周年之际,《中国新闻出版报》派记者重访灾区,探访灾后重建的四川,刊登系列报道。报道全方位呈现灾区的灾后重建成果,尤其是新闻出版方面,将绵阳市新闻出版系统灾后重建情况完整翔实地呈现给读者和业内人士。时任绵阳日报社社长、总编辑李涛对此表示深深的感谢,他说,《中国新闻出版报》是一直牵挂着《绵阳日报》的同行好友,所有刊登过《绵阳日报》事迹的《中国新闻出版报》他都一一珍藏。“记者重访”系列报道,是本报对灾区新闻出版系统重建的真切关心,也赢得了多方赞赏。

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为反映65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变迁,《中国新闻出版报》推出了“看新闻出版业发展变迁”系列报道,通过讲述人物故事、探访旧物旧址等方式,从微观切入,关注新闻传播方式的变迁、阅读的变迁、课本的变迁、字典的变迁、印刷的变迁、书店的变迁等,让读者从中感受新闻出版业的成长壮大。

此系列报道,将视角对准新闻出版业的各方面,以小见大,对于65年来新闻出版业的变化发展,全面而细致地展现,为行业提供了一份历史画卷,让业内业外的读者快速了解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历程。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年,《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策划了“寻访抗战老兵记者”系列报道。从7月8日第一篇的《刘庆泗:带三件“武器”上战场》,到9月11日的《雷行:抗战记者无愧历史使命》,一共采访了10个人,刊发10篇报道,前后持续两个多月。10篇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及时转载。

“寻访抗战老兵记者”系列报道,以人物入手,讲亲历故事,回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抗战细节,将人们再次带到战火纷飞的岁月,感受优秀新闻工作者面对敌人不怕牺牲、坚决“不当亡国奴”的英雄气概和决心。此系列报道是媒体第一次大规模对抗战老兵记者进行集中采访,第一次用系列报道方式从老兵记者角度呈现抗战历史、抗战精神。这组报道获得了第26届中国新闻奖。

服务行业:宣讲政策 解疑释惑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作为一份专业性与可读性兼具的报纸,一直努力将行业内的最新资讯呈现给广大读者,对于一些重要方针、政策,报纸也及时刊登系列报道,进行解读,服务行业。

在1994年的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新闻出版署明确提出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要从以规模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向以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转移,从管理手段上要从行政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的依法管理为主,从体制上要从传统的事业管理为主转向产业管理为主,并进一步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三个转移的核心是新闻出版业从总量增长向优质高效增长的转移。根据这一要求,《新闻出版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开辟了“阶段性转移系列专访”栏目进行系列报道,先后发表9篇专访文章。对新闻出版署各方面负责人员进行专访,分别从期刊、报纸、中介、科技、发行、音像、版权和地方管理等方面对阶段性转移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为管理目标的实现起到了导向作用,并配发相应评论文章“深化‘阶段性转移’”11篇,对“阶段性转移”进行评论,强调真抓实干、多出精品、强化管理、面向市场、扩大开发等。

“新闻出版业阶段性转移”系列报道及评论文章,彰显了《新闻出版报》作为行业报的专业视角。

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就5个重点方面的改革任务提出政策措施,并制定了23项具体措施。为此,《中国新闻出版报》推出《权威访谈》专栏,对总局相关业务司局负责人进行深入访谈,并刊登系列报道,聆听他们对各领域如何深化改革的认识。“《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解读”系列报道的刊登,是对当时新闻出版行业重要政策的全面解读,为新闻出版行业及时调整方向和深化体制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注发展:发掘典型 提供经验

“发展是硬道理。”作为一份行业报,30年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一直关注跟踪行业发展,报道过众多优秀企业和单位的发展历程,为行业提供经验启示。

2001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加快出版发行连锁经营步伐。《中国新闻出版报》从8月起,在一版推出“发展连锁经营”系列报道,深入解析了浙江新华发行集团、江西新华书店、辽宁北方出版物配送有限公司等一批先行者的探索经验,为发展现代连锁经营鼓与呼。该系列报道及时对行业发展改革进行了具体化分析与思考,对一些在行业改革中的先行者进行访谈,探究其成功经验,为行业其他企业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2010年的“安徽出版集团‘五年五大突破’”系列报道,深入剖析安徽出版集团的改革经验,分享改革成果,记录奋斗历程。转企改制、股改上市、资本运作、走出去、多元化……系列报道为行业内其他出版机构进行企业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013年的“探秘广西出版传媒集团10年改革发展路径”系列报道,记者深入集团采访,从打好“五张牌”的角度写成一组系列报道,梳理了该集团10年改革发展的路径。这一系列报道展现出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在前行过程中的探索和经验,对全国出版传媒业推进集团化建设、实现集约化运营提供了启迪与借鉴。

此外,2014年“聚焦山东出版集团改革发展”系列报道、2015年“黑龙江出版集团改革发展”系列报道和2016年“浙版之路”系列报道等,都聚焦先进企业的发展改革,深入剖析其发展经验。这些系列报道刊发后,众多出版发行集团和单位都表示肯定与赞许,认为其中的经验丰富且操作性强,值得学习与尝试。报道的众多典型案例,为其他企业和单位及时调整方向、明确目标提供专业的经验和启发。

热点问题:及时发声 深度呈现

多年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对于行业内的一些热点问题和现象都及时发声,通过系列报道总结各方观点,进行客观分析,为行业发展奉献一份思考。

2002年的“文教图书出版热透视”系列报道,针对当时文教图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采访,对出版社、发行机构和众多业内人士进行访问,分析当前文教图书出版中存在的种种现象和问题。该系列报道将视角对准文教图书出版,从贴素质教育标签、“3+X”图书分析、文教图书质量堪忧、折扣战乱象、图书大量被退回、盗版书频出、版权纠纷严重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报道,将当时文教图书出版的各方面、各环节热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报道刊发后,众多文教图书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赞同并发表看法,开始反思现象及原因,并寻找解决措施,为营造文教图书市场良性发展的舆论氛围作出了努力。

2016年,《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走基层时发现,一方面,县级广播电视台自办的节目接地气,深受城乡群众欢迎;另一方面,资金不足、人才流失等现实问题,又越来越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绊脚石”。为探究互联网时代,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发展机遇和如何破解制约其发展的一系列难题,本报推出了“走进县级广播电视台”系列报道。报道从打破瓶颈、拉动创收、强台活台、财务脱困、抱团取暖几方面分析探究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发展机遇,在业内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30年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勾画过时代变迁与行业点滴,以真实报道体现新闻力量,以朴素语言触动读者心弦。那些报道有温度、有力量,触碰着时代与行业的脉搏。30年的成果就像是一个正在吹响的号角,引领我们前赴后继,给读者带来更多真实而客观的新闻报道。

30年,我们砥砺前行;30年,我们一直在路上。(见习记者 齐雅文)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