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新媒体航天报道的内容与形式创新

2018-05-17 13:53 今传媒  作者:陈  迪

摘 要:新媒体拥有的互动性、整合性等特征对科技新闻的发展提出了挑战,航天新闻作为科技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亟待脱离艰深严肃的框架以适应新媒体受众的口味。新媒体的航天报道在内容与形式上均发生了变化,以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报道为例,内容上人文性、大众性明显,并着力于知识科普;形式上图文频联合,并大力使用新媒介技术。但创新背后仍存在碎片化、临时化、误读危机等问题。

关键词:航天报道;新媒体;神舟十一号;内容与形式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4-0129-03

一、引 言

中华民族的航天梦由来已久,我国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一代又一代航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科技新闻中的航天新闻也成为了媒体争先关注的话题和焦点。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突飞猛进的一年,是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各媒体纷纷将“航天报道”列为年度报道宏观规划的重要板块。在此期间,微博等各大新媒体平台凭借生动的报道内容与对新媒介技术的运用,表现尤为抢眼。

航天新闻属于科技新闻的范畴,传统媒体时代,航天报道由于涉及政治、经济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大都属于严肃的硬新闻报道,重大的航天事件会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向全社会报道与传播。如今,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的发展将航天报道推上了新台阶,新媒体的互动性、整合性等特征对航天报道来说既是机会,又是挑战[1]。本文以神舟十一号发射期间,微博这一代表性的新媒体平台对其进行的报道与传播为例,探讨新媒体的航天报道在内容与形式方面出现的变化与创新,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

二、报道内容的变化

在报道内容方面,长久以来,由于专业性强、内容严肃枯燥等原因,科技新闻在媒体上始终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受众对此类新闻的关注度也不高[2]。新媒体时代,由于媒介环境和受众需求的不同,科技新闻尤其是航天新闻的报道在内容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人文关怀

旧时的航天新闻以艰深严肃的报道内容为特点,报道重点在于航天事业的成就与贡献。而新媒体上的航天新闻已然开始着重体现人文关怀,强调航天事业背后的人的付出与贡献,以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相关报道为例,有关航天员与工作人员的劳作和付出的报道数量可观。以“神舟十一号”为关键词在“@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中搜索,可发现其中赞美航天员的相关微博占比很高,例如,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当天,“@人民日报”的一则微博以《他们,实现中国飞天梦!致敬航天英雄!》为标题,表达了对航天员的赞美与祝福;另外,“欢迎回家”“为你们自豪”“接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回家”等关键词和短语亦频繁出现,来体现对航天员的人文关怀。除了航天员,新媒体对幕后工作人员的报道也不容忽视,例如“@央视新闻”微博中的“是他们,为神舟飞船撑起‘保护伞’!”“他们,是守望中国‘神舟’的人”等报道,对航天幕后工作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引导受众了解科技成就背后的耕耘者。

(二)着力知识科普

2015年9月,中国科学发布了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在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中,高达92.7%的公民通过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互联网已经成为具备科学素质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第一渠道[3]。在此背景下,作为民众接近、了解科技知识的重要渠道,新媒体的知识科普类航天报道量也呈增长趋势。以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报道为例,在“@央视新闻”微博中以“神州十一”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得到71条微博(截至2016年12月30日),除去5条不直接相关的微博,余下的66条微博中就有14条是知识科普类微博,可见知识科普是航天新闻报道内容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除了文字类报道,微博还采用直播等新形式进行知识科普,让受众“身临其境”般地观看神舟十一号的发射与运作。

(三)通俗化风格与专业化内容相结合

科技新闻、航天新闻的专业性浓厚,如何将蕴含重大意义的科技事件通过大众媒介得以通俗化解读,这是科技新闻报道须首要解决的问题[4]。而新媒体的互动性、大众性等特点使它成为了航天新闻平民化、通俗化传播的主要阵地,新媒体中的航天报道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程式化,而是抓住场景、细节、个性特别是某些具体内容进行报道,表现为更生动、更有人情味的新闻风格。另外,专业化的新闻内容通过通俗的风格报道出来,更有助于普通民众对科技新闻内容的理解。以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报道为例,主要体现为报道语言或是叙事风格的通俗易懂。例如“@央视新闻”微博的一则报道《慈母倾情为神箭》将一名已为人母的火箭设计师也比喻为神十一的“母亲”,作为神十一火箭发射的总指挥,她在火箭发射工作的两个月内只能通过手机与自己的孩子联系,“除了指挥火箭之外,通过手机‘遥控’孩子的母亲”这样通俗白话的叙事方式能够让受众迅速理解新闻信息,并且也能够有效提升受众的好奇心和兴趣;再例如,“@央视新闻”微博的一则新闻介绍了天宫二号自带“自拍杆”,这个“自拍杆”实际上是在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飞行时被释放出来进行拍摄的一颗名为“伴星一号”的小卫星,使用大众都能理解的“自拍杆”进行修辞,极大地拉近了民众与航天事业之间的距离,航天报道通俗化的同时,专业化的航天科技内容就随之广为大众所了解。

(四)情感性语言与互动性形式相辉映

首先,新媒体的航天报道的语言极富情感,倾向使用蕴含正向情感的文字传播主流价值观,做到新闻媒体为国家建设服务。例如,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相关报道中有许多是对中国航天精神的强调,这类报道也大多带有赞美与期许的感情倾向,“为中国航空点赞”“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等字眼无疑是对我国航天事业的一种有益宣传,有助于增强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其次,对这类微博进行观察又会发现,受众乐意通过评论、转发等形式进行互动,“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祝愿中国更强盛!”“厉害了,我的国”等评论不胜枚举,他们借新媒体来表达对中国航天事业的真诚赞美与美好期待,这在传统大众媒体中是无法实现的。

摘 要:新媒体拥有的互动性、整合性等特征对科技新闻的发展提出了挑战,航天新闻作为科技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亟待脱离艰深严肃的框架以适应新媒体受众的口味。新媒体的航天报道在内容与形式上均发生了变化,以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报道为例,内容上人文性、大众性明显,并着力于知识科普;形式上图文频联合,并大力使用新媒介技术。但创新背后仍存在碎片化、临时化、误读危机等问题。

关键词:航天报道;新媒体;神舟十一号;内容与形式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4-0129-03

一、引 言

中华民族的航天梦由来已久,我国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一代又一代航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科技新闻中的航天新闻也成为了媒体争先关注的话题和焦点。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突飞猛进的一年,是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各媒体纷纷将“航天报道”列为年度报道宏观规划的重要板块。在此期间,微博等各大新媒体平台凭借生动的报道内容与对新媒介技术的运用,表现尤为抢眼。

航天新闻属于科技新闻的范畴,传统媒体时代,航天报道由于涉及政治、经济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大都属于严肃的硬新闻报道,重大的航天事件会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向全社会报道与传播。如今,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的发展将航天报道推上了新台阶,新媒体的互动性、整合性等特征对航天报道来说既是机会,又是挑战[1]。本文以神舟十一号发射期间,微博这一代表性的新媒体平台对其进行的报道与传播为例,探讨新媒体的航天报道在内容与形式方面出现的变化与创新,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

二、报道内容的变化

在报道内容方面,长久以来,由于专业性强、内容严肃枯燥等原因,科技新闻在媒体上始终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受众对此类新闻的关注度也不高[2]。新媒体时代,由于媒介环境和受众需求的不同,科技新闻尤其是航天新闻的报道在内容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人文关怀

旧时的航天新闻以艰深严肃的报道内容为特点,报道重点在于航天事业的成就与贡献。而新媒体上的航天新闻已然开始着重体现人文关怀,强调航天事业背后的人的付出与贡献,以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相关报道为例,有关航天员与工作人员的劳作和付出的报道数量可观。以“神舟十一号”为关键词在“@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中搜索,可发现其中赞美航天员的相关微博占比很高,例如,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当天,“@人民日报”的一则微博以《他们,实现中国飞天梦!致敬航天英雄!》为标题,表达了对航天员的赞美与祝福;另外,“欢迎回家”“为你们自豪”“接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回家”等关键词和短语亦频繁出现,来体现对航天员的人文关怀。除了航天员,新媒体对幕后工作人员的报道也不容忽视,例如“@央视新闻”微博中的“是他们,为神舟飞船撑起‘保护伞’!”“他们,是守望中国‘神舟’的人”等报道,对航天幕后工作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引导受众了解科技成就背后的耕耘者。

(二)着力知识科普

2015年9月,中国科学发布了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在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中,高达92.7%的公民通过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互联网已经成为具备科学素质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第一渠道[3]。在此背景下,作为民众接近、了解科技知识的重要渠道,新媒体的知识科普类航天报道量也呈增长趋势。以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报道为例,在“@央视新闻”微博中以“神州十一”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得到71条微博(截至2016年12月30日),除去5条不直接相关的微博,余下的66条微博中就有14条是知识科普类微博,可见知识科普是航天新闻报道内容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除了文字类报道,微博还采用直播等新形式进行知识科普,让受众“身临其境”般地观看神舟十一号的发射与运作。

(三)通俗化风格与专业化内容相结合

科技新闻、航天新闻的专业性浓厚,如何将蕴含重大意义的科技事件通过大众媒介得以通俗化解读,这是科技新闻报道须首要解决的问题[4]。而新媒体的互动性、大众性等特点使它成为了航天新闻平民化、通俗化传播的主要阵地,新媒体中的航天报道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程式化,而是抓住场景、细节、个性特别是某些具体内容进行报道,表现为更生动、更有人情味的新闻风格。另外,专业化的新闻内容通过通俗的风格报道出来,更有助于普通民众对科技新闻内容的理解。以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报道为例,主要体现为报道语言或是叙事风格的通俗易懂。例如“@央视新闻”微博的一则报道《慈母倾情为神箭》将一名已为人母的火箭设计师也比喻为神十一的“母亲”,作为神十一火箭发射的总指挥,她在火箭发射工作的两个月内只能通过手机与自己的孩子联系,“除了指挥火箭之外,通过手机‘遥控’孩子的母亲”这样通俗白话的叙事方式能够让受众迅速理解新闻信息,并且也能够有效提升受众的好奇心和兴趣;再例如,“@央视新闻”微博的一则新闻介绍了天宫二号自带“自拍杆”,这个“自拍杆”实际上是在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飞行时被释放出来进行拍摄的一颗名为“伴星一号”的小卫星,使用大众都能理解的“自拍杆”进行修辞,极大地拉近了民众与航天事业之间的距离,航天报道通俗化的同时,专业化的航天科技内容就随之广为大众所了解。

(四)情感性语言与互动性形式相辉映

首先,新媒体的航天报道的语言极富情感,倾向使用蕴含正向情感的文字传播主流价值观,做到新闻媒体为国家建设服务。例如,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相关报道中有许多是对中国航天精神的强调,这类报道也大多带有赞美与期许的感情倾向,“为中国航空点赞”“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等字眼无疑是对我国航天事业的一种有益宣传,有助于增强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其次,对这类微博进行观察又会发现,受众乐意通过评论、转发等形式进行互动,“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祝愿中国更强盛!”“厉害了,我的国”等评论不胜枚举,他们借新媒体来表达对中国航天事业的真诚赞美与美好期待,这在传统大众媒体中是无法实现的。

 

三、报道形式的创新

新媒体时代,面对媒介技术的进步和媒介形态的演变,航天新闻在报道形式方面也出现了许多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新媒介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媒介技术日新月异,VR、直播等媒介形态迅速发展,新媒体的航天报道对它们的应用尤为彻底。

1.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知识科普。长久以来,与科技的遥远距离决定了普通民众难以对航天报道的内容拥有确切真实的感知,这也是航天新闻的一种无奈的特殊性,而到了新媒体时代,媒介技术正在逐渐削减这种特殊性。在神舟十一号发射期间,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共同策划了《筑梦天宫》特别节目,并通过“@央视新闻”的微博进行转发。节目中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将神舟十一号飞船的主体“重现”在演播厅,由主持人对面前的“飞船”进行详细的介绍,虚拟现实技术还帮助主持人走进“飞船”内部,坐在航天员的位置为观众进行讲解,十分逼真。除此之外,节目还还原了飞船发射现场,为观众介绍飞船发射的流程,给观众身临其境般地沉浸式感受。如果说传统媒体时代的观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那么如今的航天报道已经能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赋予观众强烈的现场感,犹如亲身参与,同时通过新媒体的传播,航天知识科普新闻的传播效果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2.利用直播进行互动报道。2016年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大到举国关注的热点事件、小到衣食住行,都可以进行直播。在神舟十一号发射期间,也有许多新媒体进行了直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许多媒体在微博平台的直播和腾讯新闻客户端的相关直播。“@央视新闻”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发射全程进行了直播,截至发射当日16时,就已经获得了将近两万的转发量和将近20万的点赞数[5];截至2016年12月29日,该直播已经被回放了569万次。腾讯新闻则对神舟十一号之前的天宫二号的发射全程进行了4小时的直播,该直播采取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信号与北京腾讯演播室实时直播的方式,同时还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全程同步播出,超过1850万的网友观看了此次直播[6]。普通民众很难亲临现场观看火箭发射,而直播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可以借助直播来感受发射现场的氛围;同时,不同于传统的电视直播,新媒体直播更加自由、形式灵活,更重要的是能够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沟通的交互性赋予新媒体直播以新的生命力,并且能够增加受众对航天报道的兴趣,提升其传播效果。

(二)图文频联合、动图、短视频方兴未艾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媒介形态的视觉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且同样体现在航天报道的发展当中。以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新闻报道为例,在微博内容的呈现形式中,占压倒性比例的是“文字+图片”类的微博,即图文类微博;同时,对短视频的使用量亦不可小觑。以简略回顾发射全程为内容的短视频在微博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因为相比于直播的转瞬即逝,留存视频则可以多次观看,以“@央视新闻”报道的神十一发射全程短视频微博为例,截至发射当天18时,该微博的转发量已达两万多次。除了短视频之外,微博、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对动图的使用频率也很高,“@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媒体将发射过程制成动图进行传播,从不同角度还原发射现场,同样取得了可观的传播效果。可见在新媒体时代,航天报道趋向视觉化,帮助受众使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信息,这是对新闻本质功能的要求。

四、缺 陷

新媒体时代的航天报道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框架,出现了许多内容与形式上的新变化,但依然存在着诸多缺陷。

(一)内容离散 报道时效性强

虽然新媒体的航天报道已经取得了可观的积极变化,但是主要还是通过离散碎片化的微博、临时性的门户网站专题等平台进行,这种离散的内容和时效性强的报道如同声音一样转瞬即逝,很难形成长效的机制,也很难帮助受众形成系统的航天知识框架。以微博为例,“@人民日报”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报道共有44条(截至12月30日),其中绝大部分是在神舟十一号运行期间发布的,而且大都集中在发射和返航这两天,事前和事后报道极少,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对别的航天大事的报道上;神十一发射期间,新华网、腾讯网等门户网站建立的专题报道和直播平台更是具有临时性,新闻集中轰炸后的余温难以留存,暂时性的群体狂欢过后也很难产生后续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中,新闻变成旧闻的时间间隔飞速缩短,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新闻都只讲求短期效果。科技传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帮助公众理解科学、推进科学进一步发展,最终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7],但新媒体的信息碎片化、临时性等特征却在某些方面不利于形成长效的传播机制。中国航天事业是事关国家发展与民族自强的长期事业,不仅需要在航天大事发生时进行报道与宣传,也需要在事件过后巩固民众记忆,并且在平时加强对中国航天的宣传,不断地向民众传播相关信息,让新媒体服务于航天传播、科技传播,提升中国航天新闻在新媒体中的影响力,吸引年轻的新媒体用户群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关注、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关注。

(二)过度正面 容易产生误读

新媒体航天报道注重强调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对一些失败的航天尝试进行的报道数量极少且不作为主要议程进行传播。神舟十一号的发射作为一次成功的航天事件得到了“@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具有较大影响力微博的多次报道,且带有赞美、致敬等感情倾向。但科技尤其是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对于失败的航天尝试的报道鲜少在微博等新媒体中出现。互联网语境下,由于受众习惯于速读所接收的内容,所以误读的可能性增多[8],对成功事件的大量报道与对失败事件的尽量回避易导致新媒体受众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产生误读,赞许成功却忽略失败,这种发展趋势不利于我国的航天传播;相反,直面问题与挑战,如实报道航天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才是新媒体时代的航天报道与航天传播应有的态度。

 

五、结 语

中国航天事业经过了6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8年是我国航天发射大年,即将发射的嫦娥四号将实现人类首次探测月球背面。与此同时,航天报道进入新媒体时代,在内容与形式方面产生了许多变化与创新。新媒体拥有的先天优势使得其航天报道内容从艰深晦涩转变为亲民人文,形式从严肃单一转变为生动多样。创新背后同样存在缺陷,内容的碎片离散和报道的集中临时使得长久效应难以形成,过度的正面倾向容易使受众产生误读。航天新闻作为科技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克服缺陷,在新媒体中建立专属公共领域、在众声喧哗中彰显主流,是新时代的航天报道和航天传播亟待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丁俊杰,康瑾.现代广告通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295.

[2] 蒋玉鼐.如何提升航天新闻的传播效果——以新华社相关报道为例[J].青年记者,2016(13):52-53.

[3] 人民网.中国科协发布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D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919/c70731-276083 06.html.

[4] 王艳明.中国航天新闻报道的历史演变及转型突围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5] 王海荣.“神十一”报道的新媒体玩法[J].新闻与写作,2016(11):112.

[6] 全媒派.1800万人观礼直播背后:解密腾讯新闻航天年超级报道计划[DB/OL].http://www.anyv.net/index.php/article-728408.

[7] 王羚.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特征及缺失研究——以神舟十号载人航天新闻报道为例[J].科技传播,2014(14):44-45.

[8] 陈力丹,李林燕.互联网语境下的新闻误读[J].新闻与写作,2016(9):56-59.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