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从《国家宝藏》看电视文博类节目的创新发展

2018-05-17 13:47 今传媒  作者:王帅琦

摘 要:2017年年末,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国宝”系列节目通过创新,让“正经脸”的文博类节目活跃在当下电视荧屏。《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之后,推出的另一门类文化综艺节目。该节目打破传统电视文博类节目形式,内容为王;促使电视节目推陈出新,引领行业潮流;传承“匠心不止一处,文化一脉相承”的文化理念。《国家宝藏》创新运用电视视听手段,启用当红明星小剧场的表演形式,在电视荧幕中运用科技手段,让国家文物“活起来”,向受众别开生面立体的展示了国家级文物的魅力,同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词: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4-0097-02

一、引 言

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就国内电视市场而言,在各大地方台陷入“慢综艺”的混战之时,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开播的大型文博类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让众多观众眼前一亮,为电视荧屏吹来了新鲜之风。该节目响应“CCTV国家品牌计划”的发展战略,整合全国顶级文博资源,携手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融合纪录片与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运用,以博物馆“文物”为切入点,运用电视视听手段带领观众走进博物馆,力图对每一件文物的前世与今生进行梳理与总结,使观众在一眼万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与自豪。

二、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国家宝藏》以全新的原创模式,即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做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说:“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使我们中华文明得到更好的解读和呈现[1]。”《国家宝藏》通过电视呈现的手段让珍藏在博物馆中“国宝级文物”“活起来”,使受众能感受到有“生命”的文化传奇,从而缩进观众与“文物”之间的距离,真正做到普及知识并让人印象深刻。

(一)明星+“小剧场”演绎前世传奇

《国家宝藏》作为一档文博类探索节目,最基本的功能是使受众坐在电视机前了解“国宝级文物”知识。《国家宝藏》中呈现的每一件宝藏都有一位与之捆绑的“明星守护人”,他们以自己亲身在博物馆中的所见所闻和自身独特的表演风格,来讲述国宝文物的前世故事。《国家宝藏》邀请明星做国宝守护人,用多样化的舞台表演结合综艺表现手法来讲解国宝的前世今生,这些都是电视手段。让观众通过看这个节目而走进博物馆,才是节目的初心,也是节目的终极目标。在现代文化产业中,名人或明星作为“世俗乌托邦中的精神”,成为一种消费符码[2]。受众更多倾向于明星在节目中所展示出的喜怒哀乐,反而忽略节目本身要传递的核心主题。但《国家宝藏》通过对节目形式的创新,使具有艺术观赏性的设计为受众展示“国宝”,让受众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受文物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节目中重量级明星为文物站台,运用情景“小剧场”的形式演绎国宝前世故事。“流量明星”的加盟并没有喧宾夺主,明星为文物站台,恰到好处的舞台表演,正是节目的点睛之笔,赢得受众一致好评。

(二)素人+“守护团”讲述今生故事

《国家宝藏》节目组邀请社会各界和文物发生过故事的人,通过“同一件文物,用不同的方式来讲”的创新思维,用心发现文物背后的人和情,向受众展示文物背后的精神、理念与文化,使得节目更加打动人心。在《国家宝藏》的舞台上,素人讲述自身与文物之间的故事,当事人现身讲述,一下子拉近受众与文物之间的时空距离。在《国家宝藏》首期节目中,74岁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仇庆年现场演示《千里江山图》颜料如何制作,通过电视手段的呈现,受众可以清晰地看到颜料制作步骤,除了让受众更加清晰地了解古代绘画制作颜料难度之外,74岁的老人独自去深山处寻找能作为颜料的矿石等故事,更是让受众感受到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大部分受众对《国家宝藏》“今生故事”的认可,即是对我国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敬重,也是受众能够感知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与自己的血脉相连,从而树立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

(三)“大拿”坐镇组成点评天团

《国家宝藏》节目除了明星现场,还设置第二现场,由来自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组成“第一点评天团”。九大博物馆馆长带着自己文物围坐一堂,颇有“华山论剑”之气度。九大馆长坐镇,大大增加《国家宝藏》可信度和专业性。每件文物展示之后,九大馆长对文物的解读可以帮助受众更好理解文物的历史故事和价值。《国家宝藏》第三期河南博物馆展出第二件文物——贾湖骨笛。九大馆长就贾湖骨笛的历史地位和贾湖骨笛的拥有者等专业性知识,用简单而概括的言语通过电视手段走进大众的“客厅文化”里,真正做到创新与信念感兼具,娱乐性与科普性同在。九大馆长组成“第一点评天团”在电视手段呈现中,没有刻意设置综艺节目中噱头的凌乱剪辑、没有特定人设,只是单纯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科普历史及文物知识。

摘 要:2017年年末,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国宝”系列节目通过创新,让“正经脸”的文博类节目活跃在当下电视荧屏。《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之后,推出的另一门类文化综艺节目。该节目打破传统电视文博类节目形式,内容为王;促使电视节目推陈出新,引领行业潮流;传承“匠心不止一处,文化一脉相承”的文化理念。《国家宝藏》创新运用电视视听手段,启用当红明星小剧场的表演形式,在电视荧幕中运用科技手段,让国家文物“活起来”,向受众别开生面立体的展示了国家级文物的魅力,同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词: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4-0097-02

一、引 言

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就国内电视市场而言,在各大地方台陷入“慢综艺”的混战之时,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开播的大型文博类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让众多观众眼前一亮,为电视荧屏吹来了新鲜之风。该节目响应“CCTV国家品牌计划”的发展战略,整合全国顶级文博资源,携手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融合纪录片与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运用,以博物馆“文物”为切入点,运用电视视听手段带领观众走进博物馆,力图对每一件文物的前世与今生进行梳理与总结,使观众在一眼万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与自豪。

二、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国家宝藏》以全新的原创模式,即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做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说:“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使我们中华文明得到更好的解读和呈现[1]。”《国家宝藏》通过电视呈现的手段让珍藏在博物馆中“国宝级文物”“活起来”,使受众能感受到有“生命”的文化传奇,从而缩进观众与“文物”之间的距离,真正做到普及知识并让人印象深刻。

(一)明星+“小剧场”演绎前世传奇

《国家宝藏》作为一档文博类探索节目,最基本的功能是使受众坐在电视机前了解“国宝级文物”知识。《国家宝藏》中呈现的每一件宝藏都有一位与之捆绑的“明星守护人”,他们以自己亲身在博物馆中的所见所闻和自身独特的表演风格,来讲述国宝文物的前世故事。《国家宝藏》邀请明星做国宝守护人,用多样化的舞台表演结合综艺表现手法来讲解国宝的前世今生,这些都是电视手段。让观众通过看这个节目而走进博物馆,才是节目的初心,也是节目的终极目标。在现代文化产业中,名人或明星作为“世俗乌托邦中的精神”,成为一种消费符码[2]。受众更多倾向于明星在节目中所展示出的喜怒哀乐,反而忽略节目本身要传递的核心主题。但《国家宝藏》通过对节目形式的创新,使具有艺术观赏性的设计为受众展示“国宝”,让受众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受文物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节目中重量级明星为文物站台,运用情景“小剧场”的形式演绎国宝前世故事。“流量明星”的加盟并没有喧宾夺主,明星为文物站台,恰到好处的舞台表演,正是节目的点睛之笔,赢得受众一致好评。

(二)素人+“守护团”讲述今生故事

《国家宝藏》节目组邀请社会各界和文物发生过故事的人,通过“同一件文物,用不同的方式来讲”的创新思维,用心发现文物背后的人和情,向受众展示文物背后的精神、理念与文化,使得节目更加打动人心。在《国家宝藏》的舞台上,素人讲述自身与文物之间的故事,当事人现身讲述,一下子拉近受众与文物之间的时空距离。在《国家宝藏》首期节目中,74岁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仇庆年现场演示《千里江山图》颜料如何制作,通过电视手段的呈现,受众可以清晰地看到颜料制作步骤,除了让受众更加清晰地了解古代绘画制作颜料难度之外,74岁的老人独自去深山处寻找能作为颜料的矿石等故事,更是让受众感受到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大部分受众对《国家宝藏》“今生故事”的认可,即是对我国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敬重,也是受众能够感知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与自己的血脉相连,从而树立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

(三)“大拿”坐镇组成点评天团

《国家宝藏》节目除了明星现场,还设置第二现场,由来自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组成“第一点评天团”。九大博物馆馆长带着自己文物围坐一堂,颇有“华山论剑”之气度。九大馆长坐镇,大大增加《国家宝藏》可信度和专业性。每件文物展示之后,九大馆长对文物的解读可以帮助受众更好理解文物的历史故事和价值。《国家宝藏》第三期河南博物馆展出第二件文物——贾湖骨笛。九大馆长就贾湖骨笛的历史地位和贾湖骨笛的拥有者等专业性知识,用简单而概括的言语通过电视手段走进大众的“客厅文化”里,真正做到创新与信念感兼具,娱乐性与科普性同在。九大馆长组成“第一点评天团”在电视手段呈现中,没有刻意设置综艺节目中噱头的凌乱剪辑、没有特定人设,只是单纯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科普历史及文物知识。

 

三、文博节目年轻化呈现

《国家宝藏》于2017年12月3日首播,播出后赢得受众一致好评,首播24小时内豆瓣评分高达9.3分。超高的人气不仅是对节目的认可,更是对节目所传达的文化理念的认同。从电视节目营销角度来讲,最具有潜力的人群就是青年人群,占领了青年人群就相当于占领了未来发展的市场[3]。《国家宝藏》之所以能够成功吸引一大批年轻化的受众,原因在于两点:一是节目运用现代化的讲述方式,激发年轻化受众的关注;二是节目整体舞美、技术视频、舞台等一系列视听效果,让受众感受到这个节目十分年轻化。

《国家宝藏》首期节目播出后,在网上传播最火爆片段当属明星扮演乾隆这一角色,讲述文物各种釉彩大瓶前世故事。明星演绎的“迷之自信”的乾隆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节目中风度翩翩的乾隆一心想要打造出集中国瓷器之大成的瓶瓷,却被黄公望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名人反对,甚至连自己亲生父亲雍正也现身表达出反对态度。这一段的演绎被网友称之为“3D环绕DISS”,同时《国家宝藏》款表情包也孕育而生,活跃在年轻人的朋友圈中。

电视作为直观的视听媒介,声画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元素,唯有视听语言、舞美设计等多方面均与节目定位风格契合,方能营造最大程度地调动节目氛围,助力节目效果。实力派节目的主创团队和节目创新内容是这档节目的软实力,那么舞美、灯光、音乐等细节方面则是节目年轻化的硬条件。《国家宝藏》视听抓人,效果震撼,整体是一档气质十分年轻的节目。《国家宝藏》演播厅运用LED开合车台、天轨吊装及移动设备、全息影像技术、冰屏柱等先进技术达到视觉艺术观赏性与艺术性兼备。当《千里江山图》展映在演播室全屏LED中时,一眼望去国宝级文物的精美透过屏幕迎面扑来,叹为观止。《国家宝藏》在音乐音响等声音元素中也表现出年轻化的特色,节目中每段不同的场景都会有不同的背景音乐进行烘托。节目开场由低沉牛角号发声,立刻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立的氛围,随后鼓声、琴声、丝竹等声音纷纷袭击观众的耳膜。《国家宝藏》通过干净纯粹的音乐,搭配立体多维的舞台设计,让珍藏于博物馆中珍贵的文物走到聚光灯下,走进大众的“客厅文化”。

四、坚守匠心,文化传承

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成为时代的口号。“工匠精神”是指生产者在制作或工作中严谨专注、注重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与品质[4]。《国家宝藏》制作团队用“主人翁”精神为受众呈现一档精致的电视节目。节目总导演于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家宝藏》最早策划是2015年,但当时所创作的方案早已推翻,两年间节目形态一改再改,创造出一个新的理念想法又将之推翻,不断打磨和创造才有今天受众所看到最终版《国家宝藏》。于蕾和她的制作团队,踏踏实实地做好一件事情,正是匠心精神的体现。

2016年,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在坚持正确导向、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前提下,大力推动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一体共生,尽快实现广播电视媒体与互联网从简单相“加”迈向深度相“融”的根本性转变[5]。《国家宝藏》充分利用融合媒体的优势,进行多元化覆盖,扩大节目影响力。“工匠精神”中“智技合一”就是指将智慧与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创造精神和理想状态,电视媒体人要勤于思考如何融合传播平台,运用技术将网络视频推送平台与电视媒体相结合,形成点对点式的互补性传播。《国家宝藏》不仅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还在其他门户下的腾讯视频、哔哩哔哩网站设立专门帐号,借助年轻化网络传播方式的力量弘扬传统文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媒介融合改变传统电视节目播放形式,《国家宝藏》以内容为王,吸取中华历史文化的精华之处并以电视化方式呈现,唤醒年轻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结 语

美国社会学家拉斯维尔(Harold Lasswell)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传承社会文化性”,也即“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将知识、价值观和规范一代一代地在社会成员中传递下去,通过这种传承文化的功能使社会在扩展共同经验的基础上更加紧密地凝聚起来”[6]。《国家宝藏》打破传统文博类节目固有思路,敢于创新,使陈列在博物馆中文物“活起来”,让受众在观看文物时,产生一种亲切感和熟悉感,彰显了“承古人之创造,开时代之生面”的高远情怀。

参考文献:

[1] 董祖斌.让文物“活”起来的机制及方式初探[J].清江论坛,2017(02):23-26.

[2] 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M].新疆:作家出版社,1996:70.

[3] 王宋.新时期电视节目发展的年轻化回归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2015.06(10):117.

[4] 张允,卜鹏.论电视传媒生态变革中的“工匠精神”培育[J].中国电视,2017(05):37-40.

[5]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就〈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答记者问》[EB/OL].http://www.sarft.gov.cn/art/2016/7/18/art_166_31298.html,2016-07-18/2017-12-22.

[6] (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11.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