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扶贫

王银吉 决不让沙漠埋掉家

2018-05-18 08:13 人民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银  燕

王银吉(右)和年近八旬的父亲王天昌在腾格里沙漠腹地种树。
  资料照片

在王银吉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地处甘肃武威市凉州区长城乡红水村北面的腾格里沙漠腹地,映入眼帘的是生机勃勃的沙枣树、梭梭、花棒等沙生植物,宛若一片绿色的海洋。

十几年前,这里却沙尘暴频发。沙漠不断向村庄逼近,村民常年遭受风沙侵袭。

村里不少人选择外出打工。从小在这里长大的王银吉没有离开,思来想去,他决定和风沙拼上一拼:“决不让沙漠埋掉家!”自1999年至今,他和家人坚持在离家3公里外的腾格里沙漠义务植树。

王银吉和家人提出治沙想法后,得到了全家人支持。1999年春节刚过,王银吉一家就带上帐篷和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具,拉着压沙用的麦草和玉米秆,来到村庄北面3公里的沙漠腹地,在一个叫“庙儿墩”的地方驻扎下来,开始压沙造林。

为了运输树苗、麦草、水,王银吉购买了两匹大骆驼,在家与沙漠之间3公里多的崎岖小路上日复一日地往返,来回一趟就得3个小时。骆驼驮水远远不够苗木需求,王银吉又在沙漠里挖了一口水窖,用塑料薄膜包裹在水窖壁上,积蓄雨水。冬季,将骆驼驮进沙漠的水储存在水窖里,浇灌苗木。

“每天被子和枕头上全是厚厚的沙尘,每天吃饭,碗底也有一层沙。”王银吉说,一年四季风餐露宿,劳累过度,父亲王天昌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

王银吉(右)和年近八旬的父亲王天昌在腾格里沙漠腹地种树。
  资料照片

在王银吉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地处甘肃武威市凉州区长城乡红水村北面的腾格里沙漠腹地,映入眼帘的是生机勃勃的沙枣树、梭梭、花棒等沙生植物,宛若一片绿色的海洋。

十几年前,这里却沙尘暴频发。沙漠不断向村庄逼近,村民常年遭受风沙侵袭。

村里不少人选择外出打工。从小在这里长大的王银吉没有离开,思来想去,他决定和风沙拼上一拼:“决不让沙漠埋掉家!”自1999年至今,他和家人坚持在离家3公里外的腾格里沙漠义务植树。

王银吉和家人提出治沙想法后,得到了全家人支持。1999年春节刚过,王银吉一家就带上帐篷和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具,拉着压沙用的麦草和玉米秆,来到村庄北面3公里的沙漠腹地,在一个叫“庙儿墩”的地方驻扎下来,开始压沙造林。

为了运输树苗、麦草、水,王银吉购买了两匹大骆驼,在家与沙漠之间3公里多的崎岖小路上日复一日地往返,来回一趟就得3个小时。骆驼驮水远远不够苗木需求,王银吉又在沙漠里挖了一口水窖,用塑料薄膜包裹在水窖壁上,积蓄雨水。冬季,将骆驼驮进沙漠的水储存在水窖里,浇灌苗木。

“每天被子和枕头上全是厚厚的沙尘,每天吃饭,碗底也有一层沙。”王银吉说,一年四季风餐露宿,劳累过度,父亲王天昌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

王银吉与父亲王天昌驻守在沙漠深处,家务重担几乎全部压在了王银吉的母亲和妻子肩上。婆媳俩在家做饭总是计算着时间,争取让他们在回家后马上吃上可口的饭菜……

王银吉走到一棵树前,深情地拥抱着树干。这是他的儿子生前栽下的一棵树。2005年春天,上小学六年级的小儿子患上了脑干胶质瘤。“爸爸,一定要把我葬在治沙点上,我要陪你把这片沙漠全部种上树。”这年端午节之前,王银吉的小儿子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媳妇埋怨我只顾种树,没有关心照顾好儿子,把孩子的病给耽搁了。”这成了王银吉心中永远的伤痛。但这之后,还是家庭给了王银吉安慰和支持,一家人将思念与伤痛化作了压沙造林的动力。

19年来,王银吉一家压沙造林近8000亩,累计栽植梭梭100多万株、花棒120多万株、毛条30多万株、柠条5万多株、榆树20万株、沙枣树10万棵。

王银吉一家的事迹感动了身边很多人。同村的赵德元向村委会申请,承包了5000亩沙地,带领15户人家到沙漠压沙植树;大湾滩的移民户找到王银吉,请他指导压沙,王银吉爽快答应了,并将苗木、劳动工具、技术无偿提供给大家。

“我只想多栽些树,为改变家乡生态环境尽点力。”王银吉坚定地说。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18日 06 版)

(责任编辑:蒋琪)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