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从"纸与墨"到"数与网" 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初心

2018-06-15 04:44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本报记者  申孟哲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人民日报社调研。这是习近平与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员工亲切合影。
  本报记者 李 舸摄

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内景。
  本报记者 李 贞摄

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媒体品牌“侠客岛”“学习小组”的标识。
  本报记者 李 贞摄

70年有多长?以人的寿命看,它是一个衰老的过程: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变成“古来稀”的老者。

但对一份报纸、一份事业来说,70年却意味着发展和蜕变。

70年前的6月15日,《人民日报》这张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命运与共的报纸,诞生于河北省平山县里庄一座普通民舍,“八匹骡子就能拉走报社的全部家当”。

但70年后,从河北里庄到北京朝阳,“八匹骡子拉走全部家当”已经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人民日报》已经从油墨印刷的报纸,变成了拥有报网端微等10多种载体、400多个终端平台,覆盖用户近8亿人次的“人民媒体方阵”。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套用鲁迅的话说,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也是“常为新”的。

70年沧海桑田。如同中国与世界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一样,普通人阅读新闻的介质和习惯也一变再变。而在媒体融合发展上不断探索和引领的《人民日报》,依然风华正茂。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人民日报社调研。这是习近平与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员工亲切合影。
  本报记者 李 舸摄

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内景。
  本报记者 李 贞摄

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媒体品牌“侠客岛”“学习小组”的标识。
  本报记者 李 贞摄

70年有多长?以人的寿命看,它是一个衰老的过程: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变成“古来稀”的老者。

但对一份报纸、一份事业来说,70年却意味着发展和蜕变。

70年前的6月15日,《人民日报》这张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命运与共的报纸,诞生于河北省平山县里庄一座普通民舍,“八匹骡子就能拉走报社的全部家当”。

但70年后,从河北里庄到北京朝阳,“八匹骡子拉走全部家当”已经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人民日报》已经从油墨印刷的报纸,变成了拥有报网端微等10多种载体、400多个终端平台,覆盖用户近8亿人次的“人民媒体方阵”。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套用鲁迅的话说,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也是“常为新”的。

70年沧海桑田。如同中国与世界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一样,普通人阅读新闻的介质和习惯也一变再变。而在媒体融合发展上不断探索和引领的《人民日报》,依然风华正茂。

  一

“总书记来电话了!”

2016年2月19日上午,许多网民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见到了这样一条被“刷屏”的标题。点开链接,的确是常见的手机来电的场景,只不过手机屏上,赫然出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头像照片。

这和过去大家更多在电视屏幕里看到领导人的习惯颇不一样。人们好奇地点开“接通”键,耳朵贴近手机。总书记的声音从手机里传出:“大家好!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向大家致以节日问候,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这段话并非提前录好,而是总书记在调研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时,现场录制音频,并亲自点击上线发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赶快发给朋友听一听”,“赶紧重新听了一遍”,是网友留言里出现最高频的评论。

伴随着互联网的放大效应,这颗重磅“石子”迅速荡起巨大的涟漪。后台数据显示,这则短小的H5应用,网络点击量达到了2.5亿。直到2017年、2018年元宵节,依然有网友在主动传播这一页面。

2017年7月29日,网友则刷起了另一个页面。正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时间节点,这次的主题则是“换脸”——在活动页面上传自己的照片,选择想要“穿越”的年代,瞬间自己的“军装照”就生成了。

“穿越时光,这是我保家卫国的样子”。北伐、抗日、解放、抗美援朝……不同年代的军装风格各有不同,用户也玩了一遍又一遍。一些互联网“大V”也在网上晒出自己的“军装照”,“终于过了一把当兵的瘾”。

互联网的力量,有时候也超越创作者本身的想象。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统筹策划室副主编余荣华就说,“预先想到这个产品会火,但没想到会这么火”。推出后不到10天,“军装照”的浏览次数已经突破10亿次,超过1.55亿网友参与其中,创下业界纪录。

事实上,“每逢大事有爆款”,已经成为人民日报在新媒体端的“常态”。

非法南海仲裁案,人民日报微博发布的“中国,一点都不能少”,话题总阅读量超过66亿,单条微博阅读量超7亿,转发超过320万;党的十九大期间,人民日报的单条微信《你好,十九大!加油,中国!》,最高阅读量超1100万,点赞超过22万;记录无数普通国人中国梦的微视频《中国进入新时代》,全网阅读播放量则超过2.5亿次。

新时代,新气象。人民日报媒体融合,早已走在业界前端,成为标杆和风向。

  二

其实,早在20多年前,人民日报就已进军当时的“新媒体”领域——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网络版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开启了党报媒体进军互联网的征程。

科技界曾经流传着“摩尔定律”的说法——每隔18到24个月,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数目就要增加一倍,性能也提升一倍。后来这一速度放缓,但信息技术进步的趋势仍不可逆转。

人民日报也有着类似的“摩尔定律”。

创刊70年,人民日报的纸质版,从河北平山的小角落走出,现在拥有330多万份的发行量,是世界十大报刊之一;门户网站人民网,创办21年,已经成为国内最大主流新闻网站,也是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综合性网络媒体之一,传播覆盖超过2亿人次,网民遍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创办6年,目前总粉丝超过1亿,在中国媒体微博中高居榜首;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创办4年,目前订阅量超1800万人,影响力在2000多万个微信公众账号中排名榜首;客户端创办4年,下载量2.4亿次,亦是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当中翘楚。

新产品的蓬勃发展得益于技术更新,但新产品的推出,则得益于人民日报不断希望连接更多用户、凝聚好最大的社会民心“公约数”的愿景。

2018年6月11日,北京。在辨识度极高的人民日报新媒体大厦,全国移动新媒体聚合平台“人民号”正式上线。通过这一平台,大量的媒体、党政机关、各类机构、企业、优质自媒体和个人可以入驻,用新技术、新手段书写和传播中国。同期上线的,还有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的2.0版本,它们的使命是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说,“人民号”的上线,就是要用主流价值纾解“流量焦虑”与“算法焦虑”,用社会责任规范“内容创新”与“内容创业”,也用优质平台凝聚“众人之智”与“众人之力”。

对于当下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新媒体时代,人民日报人是抱着极强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的——“融合发展是媒体的一场自我革命,犹如逆水行舟、滚石上山,不进是退、缓进也是退。”

正是因为这样的意识和不断尝试,新媒体介质的每一次迭代,人民日报都不曾错过浪潮。

  三

中国许多重大改革起于摸索与试验。在人民日报也是这样。

2014年2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几个年轻人尝试着写下他们人生中的第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在当时,微信公众号还是个新事物,像是生命起源后不久的海洋,其中并无太多生物。

和所有从零开始的新媒体一样,海外版的两个账号一开始也没有“粉丝”,亦非“加V”,流量无处寻觅,只能依靠朋友圈的转发和口口相传。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尝试来自于变化。党的十八大之后,党风政风在变,改革措施在不断推出,反腐重磅戏码也不断上演。他们意识到,人民群众对于热点时政新闻有着极强的兴趣和探知欲,但还没有太多能提供兼具普及性与专业性、可读性与权威性的新闻产品。

于是,这些大院里的年轻人,想要尝试新鲜的载体,写不同的文风,传递同样的党报观察和价值观。虽然当时他们分属于海外版的多个部门,但因着共同的事业,他们以互联网行业通行的“项目制”“小组制”组织起来,在日常报纸生产之余,跨部门、跨体制地坚持了下来。

4年后,这两个名叫“侠客岛”“学习小组”的新媒体品牌,已经拥有超过2000万的全网用户量,在海内外舆论场拥有广泛影响力和知名度。它们的母体人民日报海外版,亦成为拥有报、网、端、微等全媒体形态的外宣平台。

探索的“草根性”,也与制度设计的“顶层性”相辅相成。

今天成为现象级产品的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就诞生自一位年轻编辑的建议。这位编辑发现,当时党报的报道与观点经常被曲解、拆分。于是她建议,“不能把微博这个阵地拱手他让,要主动出击,建立本报官方微博,推介优质作品”。之后,报社领导层则迅速决策,人民日报微博应运而生。

今天,像“侠客岛”“学习小组”这样的跨部门、跨专业、跨体制的“小组式”工作室,在人民日报已经有40多个。依托人民日报分部门、分专业的设置,编辑记者逐渐跳出“舒适区”,朝着“拿起笔能写,举起话筒能说,端起手机能拍”的方向进发。

截至2017年8月,这些人民日报的融媒体工作室已经生产推出文字、音视频、图解、H5等各类融媒体作品1000多件,综合点击率超过1亿次。

  四

70年过去了,人民日报仍然风华正茂。一代代的党报人进入其中,在这里留下属于时代的印记。

人民日报微博主编徐丹,以前在报社总编室工作。进入报社十年,徐丹这个“80后”,也从前辈们口中的“年轻人”,成长为报社的中坚。在他的团队里,徐丹已是“最老的一个”。

“侠客岛”“学习小组”的年轻人们,也迎来了比他们更年轻、更“互联网原住民”的“95后”同事。能得到年轻人的认可和喜爱,是他们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之一。

在日常生产“一锤定音”式评论的人民日报评论部,很少有人可以想象,在社论、“任仲平”“本报评论员”等重磅集体笔名的背后,是一群“80后”“90后”的年轻人。

“你的深夜食堂,该有什么样的往事?”“90后忙着治脱发,青年焦虑如何疏解?”“B站上市,穿越次元壁的成人礼”……这些标题让不少订阅了“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号的用户惊呼,“居然在人民日报评论看见这样的报道”。

人民日报评论部新媒体编辑室主编姜赟说,“这都是朋友圈里最热闹的事,都市年轻人听见了自己的关切和痛点,听着听着,混乱的思绪被理顺,沸腾的情绪在降温”,党报评论君也可以“很潮、很暖、很理性”。

人民日报喜欢给年轻人以广阔舞台,也给他们“压担子”。

去年8月,新闻协调部来了一个年轻人,写了一首非常正能量的歌,叫《中国很赞》,里面的歌词生动描绘出过去五年中国的成就。之后,这首歌被配上策划、创意、编舞,变成了在互联网上刷屏的“手指舞”,解放军、警察、医护人员、大学生、艺人……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用户纷纷加入到这一话题当中,成为现象级的创意。

徐丹则这样描述人民日报新媒体人的工作节奏:“在没有突发新闻的情况下,6点多就要到岗,7点钟发早上第一条微博;‘你好,明天’的晚安贴,则是23︰30到24︰00之间发;正常间隔是每半小时发一条,一天是三四十条微博;分班倒,早班、晚班和策划班各种班次;每天都要更新,不论周末,也没有节假日,大年三十晚上也要坐在那里发微博……”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

人民日报新媒体矩阵中的每一个原子、每一个成员,其实都是怀揣着触摸更多普通用户、站在更多普通人的角度想问题的理想,来进行每一次的策划、写作、拍摄、技术创新。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日报的新媒体人们,无论年龄,其实都和这份报纸一样“年轻”着。

  五

每一个进入人民日报社的职场新人,都会接受入社培训教育。在那里,他们会记住一句话:“站在天安门城楼想问题,深入田间地头找感觉。”

前者,说的是要站在党和国家角度,统揽全局地宏观把握;后者则指向乡野基层,要求人民日报的记者深入一线、充分调查,负责任地写好笔下的每一行字。

2016年2月19日,北京。在人民网,通过互联网连线,“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的乡亲,向总书记汇报扶贫事业的进展。

“看到宁德的乡亲们,我感到很高兴、很亲切。我也在想念着你们!我在宁德讲过,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做到了。你们的实践也印证了我们现在的方针,就是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希望赤溪村再接再厉,在现有取得很好成绩的基础上,自强不息,继续努力。”

总书记的肯定和鼓励,赢得了村民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也在全党全国的干部中引发强烈反响。

2017年12月,安徽某市骆岗街道官塘社区美丹家园小区的居民,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给省委书记留言,反映自己所在的小区回迁房十年都未能办下房产证的问题。

民生问题无小事,为何久拖不决?其实背后有“懒政”“怠政”的消极作风,拿着相关法律规定简单搪塞推诿。听说此事,省委、市委主要领导震怒,催促办事人员:“还等什么!”

“地方领导留言板”,是人民网创办于2006年的一个栏目。2016年,这个板块迎来自己的十周岁生日。彼时,它已收到100多万群众的交流反映,其中60%的网民留言得到了地方领导的回复和有关单位解决落实。

在技术赋权的今天,人民日报新媒体,可以有更多的手段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用人民日报社社长李宝善的话说,“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都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推动。为群众谋福利、为大众谋幸福,是互联网出生时的初衷,也是互联网长大后的归宿。”

人民日报是党的阵地。要适应变化、不断壮大,关键是不忘初衷、坚定信念,新闻舆论阵地既要坚守也要与时俱进。两年前,在人民日报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报工作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和厚望。

从“纸与墨”到“光与电”,再到“数与网”,走过七十载岁月,人民日报始终与党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承担着书写时代、讲述中国的使命。变化的,是技术,不变的,是初心。

(责任编辑:白宇)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