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浅析大众媒体老年群体形象的研究现状

2018-06-28 14:24 今传媒  作者:龚晓颖

摘 要:随着互联网媒介接触成为全中国数亿人口最主要的大众媒介接触方式之一,大众媒体中呈现的老年形象密切影响到社会公众对于老年人的观念与态度。本文聚焦于老年群体形象研究,试图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梳理和总结,从而对今后我国大众媒体老年形象研究起到参考作用,对构建积极健康的老年形象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大众媒体;老年群体;形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5-0078-02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学术届和业界对中国老年群体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近几年对于老年群体的各类研究也层出不穷。本文选取了大众媒体老年群体形象这一角度,通过梳理并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发现从20世纪40年代起,开始有学者探究媒介中的老年人形象问题,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老人传播”这一更加宏观而全面的概念才被正式提出,从而扩宽理解老年群体与媒介关系的角度。由此可见,对于老年传播,特别是大众媒体老年形象的研究,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一、研究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指,由于生育率的降低以及寿命的延长,导致人口中年轻群体数量减少、老年群体数量增加,从而使老年群体的人口比例相对增长。根据联合国对人口老龄化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人数量占总人口超过10%或者65岁及以上的老人数量占总人口超过7%时,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人口老龄化。

与世界人口老龄化相比,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形势更为严峻。2011年4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人口巳达1.78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2.96%。截至2014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人口总数达2.12亿,占比达15.5%,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及上老人人口数量将超过2.48亿,占比达17.5%。面对不可遏制的老龄化趋势以及与之带来的各类社会问题,老年群体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

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于2016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使用互联网,其中也包括大量老年群体。老年群体的媒介接触和使用情况如何?互联网中呈现的老年群体形象如何?积极还是消极?互联网中呈现的老年群体形象是否会影响社会大众对老年群体的认知?诸如此类的涉及互联网、大众媒体和老年群体的关系研究有望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二、研究概况

老龄群体与大众媒体是一个相对新的研究领域。国外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兴起相对较早,数据和成果较为丰富。

在国外的研究中,兴起较早、研究较多的是关于老年人传媒接触或使用情况的实证分析,据此对相关媒体的发展和推进老年人媒介使用产生影响。除此之外,国外还有大量学者研究大众媒介的老年群体形象呈现问题,通过大量实证研究探讨各类大众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对老年群体的积极和消极的形象刻画。

而国内,老年人与媒介的研究领域与国外情况大致一致,基本可以分为老年人媒介接触研究、新媒体与老年人形象研究以及老年人的媒体形象呈现研究。

三、国外研究综述

从20世纪60、70代起,国外开始有大量学者通过内容分析法对不同大众媒体中的老年形象进行实证研究。Robinson、Skill(1995)曾做过有关电视媒体和老年群体形象的研究总结。研究表明,对电视中老年群体形象的研究和关注显现于20世纪60、70年代,期间产出的研究成果和报告对后续的相关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和借鉴意义,其中对电视媒体中“老年群体”出现的频率、“老年群体”的形象特征、媒体中的“老年群体”形象与现实中“老年群体”形象的对比分析,是各类实证研究中探讨较多的问题。Gerbner等(1980)选取电视媒体中热门节目的老年群体形象进行内容分析。研究表明,在黄金档电视节目中,60岁及以上的人物占比最低,仅占总角色数的2.4%,远低于现实中当时美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10.9%)。

除了以上对电视媒体中老年群体的形象研究,还有关于广播媒体和印刷媒体老年形象的研究。其中,由于广播媒体受限于声音传递,对形象的全面搭建能力较其他媒体弱,而且广播的受众不多,因此国外对广播媒体中老年群体形象研究较少。另外有一些研究针对印刷媒体中老年群体形象进行研究(例如报纸、杂志、书籍),例如Robinson等(2002)、Evers(1998),研究表明,印刷媒体中老年群体的形象呈现频率较低,数量较少,而且大部分是较为消极的形象传递。

摘 要:随着互联网媒介接触成为全中国数亿人口最主要的大众媒介接触方式之一,大众媒体中呈现的老年形象密切影响到社会公众对于老年人的观念与态度。本文聚焦于老年群体形象研究,试图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梳理和总结,从而对今后我国大众媒体老年形象研究起到参考作用,对构建积极健康的老年形象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大众媒体;老年群体;形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5-0078-02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学术届和业界对中国老年群体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近几年对于老年群体的各类研究也层出不穷。本文选取了大众媒体老年群体形象这一角度,通过梳理并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发现从20世纪40年代起,开始有学者探究媒介中的老年人形象问题,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老人传播”这一更加宏观而全面的概念才被正式提出,从而扩宽理解老年群体与媒介关系的角度。由此可见,对于老年传播,特别是大众媒体老年形象的研究,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一、研究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指,由于生育率的降低以及寿命的延长,导致人口中年轻群体数量减少、老年群体数量增加,从而使老年群体的人口比例相对增长。根据联合国对人口老龄化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人数量占总人口超过10%或者65岁及以上的老人数量占总人口超过7%时,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人口老龄化。

与世界人口老龄化相比,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形势更为严峻。2011年4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人口巳达1.78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2.96%。截至2014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人口总数达2.12亿,占比达15.5%,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及上老人人口数量将超过2.48亿,占比达17.5%。面对不可遏制的老龄化趋势以及与之带来的各类社会问题,老年群体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

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于2016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使用互联网,其中也包括大量老年群体。老年群体的媒介接触和使用情况如何?互联网中呈现的老年群体形象如何?积极还是消极?互联网中呈现的老年群体形象是否会影响社会大众对老年群体的认知?诸如此类的涉及互联网、大众媒体和老年群体的关系研究有望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二、研究概况

老龄群体与大众媒体是一个相对新的研究领域。国外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兴起相对较早,数据和成果较为丰富。

在国外的研究中,兴起较早、研究较多的是关于老年人传媒接触或使用情况的实证分析,据此对相关媒体的发展和推进老年人媒介使用产生影响。除此之外,国外还有大量学者研究大众媒介的老年群体形象呈现问题,通过大量实证研究探讨各类大众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对老年群体的积极和消极的形象刻画。

而国内,老年人与媒介的研究领域与国外情况大致一致,基本可以分为老年人媒介接触研究、新媒体与老年人形象研究以及老年人的媒体形象呈现研究。

三、国外研究综述

从20世纪60、70代起,国外开始有大量学者通过内容分析法对不同大众媒体中的老年形象进行实证研究。Robinson、Skill(1995)曾做过有关电视媒体和老年群体形象的研究总结。研究表明,对电视中老年群体形象的研究和关注显现于20世纪60、70年代,期间产出的研究成果和报告对后续的相关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和借鉴意义,其中对电视媒体中“老年群体”出现的频率、“老年群体”的形象特征、媒体中的“老年群体”形象与现实中“老年群体”形象的对比分析,是各类实证研究中探讨较多的问题。Gerbner等(1980)选取电视媒体中热门节目的老年群体形象进行内容分析。研究表明,在黄金档电视节目中,60岁及以上的人物占比最低,仅占总角色数的2.4%,远低于现实中当时美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10.9%)。

除了以上对电视媒体中老年群体的形象研究,还有关于广播媒体和印刷媒体老年形象的研究。其中,由于广播媒体受限于声音传递,对形象的全面搭建能力较其他媒体弱,而且广播的受众不多,因此国外对广播媒体中老年群体形象研究较少。另外有一些研究针对印刷媒体中老年群体形象进行研究(例如报纸、杂志、书籍),例如Robinson等(2002)、Evers(1998),研究表明,印刷媒体中老年群体的形象呈现频率较低,数量较少,而且大部分是较为消极的形象传递。

 

四、国内研究综述

关于老年群体传播研究,台湾政治大学的蔡琰、臧国仁教授在《老人传播研究之回顾与展望——以老人传播研究群为例》中提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涉及老人传播的研究才在英美等国形成风潮,相关书籍大多是90年代末陆续出现,论文合集的出版也才出版第二版,以上叙述的发展趋势和现状表明“老人传播”这一研究主题的新颖以及相关研究的匮乏。

1.老年群体传媒接触研究

王亿本教授《中国老人传播研究二十年——1990-2010发展状况述评》一文,通过知网搜集和分析1990-2010年间国内关于老人传播的研究文献,发现在这2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老人传播研究存在失衡问题,包括研究主体失衡(发文作者和发文期刊集中)、研究内容失衡(缺少对公共媒体的关注、理论研究少)、研究方法失衡(缺少定量分析的应用)。失衡背后的原因包括,社会对老年传播的关注度低导致研究者关注程度低、老年群体的媒介选择具有偏向性等,研究者对老人传播的研究偏见。

陈勃教授致力于老人传播研究,特别是大众媒体与老年群体的关系研究,《老年人与传媒一互动关系的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一书全面展现老年群体与大众媒体的互动和影响,论述了大众传媒对于老年群体的影响,包括国内外关于媒介与老人传播的研究述评, 老年群体媒介接触和使用的实证研究等。他认为,国内大部分关于大众媒体与老人传播的研究缺乏科学、深入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浮于表面的政策分析或者理论探讨,缺少实质性、创新性的研究结论和研究成果。

2.新媒体与老年群体形象

台湾蔡琰教授和臧国仁教授着眼于从人文方面探讨老人传播,展开深入和广泛的研究,并且于2005年主导并创建“老人传播研究网”,为各类老人群体传播研究提供平台。在《熟年世代新传媒与老人自我形象及社会角色建构的关系——报纸、电视、电脑与网际网络所传播之象征系统对老人参与社会组织之影响》专题研究报告中,他们发现老年群体对新型技术的接受和使用情况均超乎想象,不少老人群体积极适应大众媒体,例如购买电脑、使用互联网、开通部落格等。研究成员不仅探讨老年群体对大众媒体的接触和使用情况,还关注这两个不同的社会组织/社会系统之间的沟通问题,即双方能否通过符号信息了解彼此、相互沟通。

针对老年群体和新媒体的关系问题,近几年出现较多相关研究文献。吴信训在其《新媒体环境下上海及我国老年群体生活方式优化的前景研究——基于上海城市老龄群体新媒体使用情况的调查》一文,针对上海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的现象,通过对上海市老龄人口的新媒体使用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提出要建构“智能养老新媒体系统”,将老年群体生活和新媒体技术有效结合,从而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类社会问题。

3.老年群体媒介形象呈现

陈勃教授在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大众传媒对老年形象的呈现》一文中,梳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探讨以下几个问题:大众媒体中呈现的老年群体形象是否会影响社会对老年群体的态度?是否会影响老年群体对自身的观念?是否会恶化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类社会问题?研究表明在当今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促进大众媒体对老年群体形象的积极性呈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着眼于“大众媒体老年形象呈现问题”这一课题,通过知网检索到19篇相关文献,例如:《湖南省都市报老年人形象再现研究》《《华商报》老年人媒介形象研究》《电视广告中老年人形象的运用与重塑初探》《当代中国老年人的报纸媒介形象研究——基于对《人民日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十年(2006-2015)的新闻报道研究》《都市报中的老年人形象再现分析——以《新安晚报》《合肥晚报》(1997-2011)为例》《<夕阳红>中老年群体的电视媒介形象研究》等,这些文章中所涉及的大众媒体主要集中在传统媒体上,包括电视、报纸。再例如《基于人民网报道的老年群体媒介形象研究》《新浪微博老年人形象研究》《网络中老人群体媒介形象传播的问题与对策》《中澳老年网站对比研究》等,这些文章中所涉及z的大众媒体则主要集中在新媒体上,包括网站、微博。

综合上述关于老人传播的研究文献,虽然从20世纪40年代起,开始有学者探究媒介中的老年人形象问题,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老人传播”这一更加宏观而全面的概念才被正式提出并兴起,老人传播的研究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大众媒体与老年群体的关系问题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希望通过更多学者的研究,引起全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注,积极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类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琰,臧国仁.老人传播研究之回顾与展望——以“老人传播研究群”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 28(1):148-151.

[2] 王成一.电视广告老年人形象与老年关怀探讨[J].中国报业, 2011(9X):46-47.

[3] 陈勃,欧阳珊.老年人口变化对传媒接触需求的影响——基于代群效应的预测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3):153-157.

[4] 陈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大众传媒对老年形象的呈现[J].甘肃社会科学,2006(6):247-249.

[5] 王亿本.中国老人传播研究二十年(1990--2010)发展状况述评[J]. 编辑之友,2011(7):37-40.

[6] 吴信训.新媒体环境下上海及我国老年群体生活方式优化的前景研究——基于上海城市老龄群体新媒体使用情况的调查[J]. 科学发展, 2011(4):88-106.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