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河南叶县"扶贫广播":让党的声音精准传遍千家万户

2018-07-02 07:00 光明日报  

每天早上,河南叶县辛店镇刘文祥村文化广场上,晨起的村民不约而同地一起听广播、话家常。7时整,村里的“扶贫广播”准时响起:“这里是叶县人民广播电台脱贫攻坚调频广播,FM1045,今天的《晨钟送暖》,为您播报时事新闻和我县扶贫有关政策……”伴随着背景音乐,一条条有关扶贫的新闻和政策传遍整个山村,余音在山谷间萦绕不断。

“好多年都没有听到乡村广播的声音了,如今又听到,感觉很亲切。”60多岁的贫困户童路军说,“现在,通过‘FM1045’定向调频广播,了解、理解了党的扶贫政策,听党话、跟党走、真脱贫成为全村群众的共同心声。”

2017年以来,河南叶县针对农村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宗教信仰和互联网助推的网络文化等各种形态的文化现象交叉更迭、错综复杂的现实环境,结合全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狠抓农村舆论宣传阵地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拓展广播功能、开设脱贫攻坚专题节目、实施“广播扶贫”的路子。

“这乡村广播真管用,省了我们做村干部的很多事。尤其是在精准扶贫政策宣传上,传达党的惠民政策,广播里讲得清楚,群众听得明白。”叶县常村镇柴巴村党支部书记史玉良说。

柴巴村是叶县最为偏僻的山区村,全村12个村民组分布在方圆7.5平方公里的沟沟岔岔,相对于平原村庄,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群众观念陈旧。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如何让群众把政策精神吃透,成为村干部的一个大难题。村支书史玉良介绍,每开一次会议,必须提前一天通知,结果参会的人还是寥寥无几。再有加上山里群众多是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孩子,因文化程度所限,读书看报的不多。县乡虽然也经常组织宣讲团,村民们也知道精准扶贫这个概念,可是水过地皮干,无论什么政策,群众听得都是糊里糊涂,一知半解。政策传达不通畅,造成不少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不理解,严重影响干群关系。

柴巴的现象不是个案。叶县是省级贫困县,全县18个乡镇,553个行政村,其中11个贫困乡(镇),120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1612户,贫困人口36521人。群众政策知晓率低,参与度不高,等靠要思想严重等现象是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道路上的“拦路虎”。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县县委书记古松介绍,经过反复探索论证,决定整合媒体资源,在县人民广播电台开通“FM1045”脱贫攻坚定向宣传,用实施“广播扶贫”工程来解决政策落地问题,即:县人民广播电台开通脱贫攻坚专题节目、村村安装定向广播、贫困户分发收音机,让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入脑入心。

每天早上,河南叶县辛店镇刘文祥村文化广场上,晨起的村民不约而同地一起听广播、话家常。7时整,村里的“扶贫广播”准时响起:“这里是叶县人民广播电台脱贫攻坚调频广播,FM1045,今天的《晨钟送暖》,为您播报时事新闻和我县扶贫有关政策……”伴随着背景音乐,一条条有关扶贫的新闻和政策传遍整个山村,余音在山谷间萦绕不断。

“好多年都没有听到乡村广播的声音了,如今又听到,感觉很亲切。”60多岁的贫困户童路军说,“现在,通过‘FM1045’定向调频广播,了解、理解了党的扶贫政策,听党话、跟党走、真脱贫成为全村群众的共同心声。”

2017年以来,河南叶县针对农村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宗教信仰和互联网助推的网络文化等各种形态的文化现象交叉更迭、错综复杂的现实环境,结合全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狠抓农村舆论宣传阵地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拓展广播功能、开设脱贫攻坚专题节目、实施“广播扶贫”的路子。

“这乡村广播真管用,省了我们做村干部的很多事。尤其是在精准扶贫政策宣传上,传达党的惠民政策,广播里讲得清楚,群众听得明白。”叶县常村镇柴巴村党支部书记史玉良说。

柴巴村是叶县最为偏僻的山区村,全村12个村民组分布在方圆7.5平方公里的沟沟岔岔,相对于平原村庄,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群众观念陈旧。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如何让群众把政策精神吃透,成为村干部的一个大难题。村支书史玉良介绍,每开一次会议,必须提前一天通知,结果参会的人还是寥寥无几。再有加上山里群众多是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孩子,因文化程度所限,读书看报的不多。县乡虽然也经常组织宣讲团,村民们也知道精准扶贫这个概念,可是水过地皮干,无论什么政策,群众听得都是糊里糊涂,一知半解。政策传达不通畅,造成不少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不理解,严重影响干群关系。

柴巴的现象不是个案。叶县是省级贫困县,全县18个乡镇,553个行政村,其中11个贫困乡(镇),120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1612户,贫困人口36521人。群众政策知晓率低,参与度不高,等靠要思想严重等现象是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道路上的“拦路虎”。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县县委书记古松介绍,经过反复探索论证,决定整合媒体资源,在县人民广播电台开通“FM1045”脱贫攻坚定向宣传,用实施“广播扶贫”工程来解决政策落地问题,即:县人民广播电台开通脱贫攻坚专题节目、村村安装定向广播、贫困户分发收音机,让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入脑入心。

2017年,该县投资170多万元为所有贫困户发放了调频收音机20000余部;同时投资550万元实施“广播村村响”工程,坚持“整体覆盖、分批实施”的原则,分两批对124个贫困村(420个自然村)和430个非贫困村(952个自然村)全部装上广播。截至目前,第一批124个贫困村的420个自然村的广播已完成安装正常使用,第二批430个非贫困村正筹备实施,最终实现全县554个行政村、1372个自然村全覆盖。

“FM1045”定向广播不但传播了群众渴望了解的扶贫政策,同时也有效抵御了不良思想的传播。“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必然会去占领;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腐朽的东西必然就去占领。”叶县县长徐延杰介绍,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但也存在村规民约失效、公序良俗失范、乡村治理失衡等问题,加之农村一些地方受社会杂音、网络噪音干扰,群众分辨信息真伪的难度增加,信仰多元、宗教热不断升温,铺张浪费、攀比风日益严重,暴露出“钱袋满了、脑袋空了,生活好了、人心散了”等现实问题,致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受到影响。

尹湾村村主任刘邦勋说,“FM1045”定向广播让群众的信仰发生了变化。不少村民信仰不同,加上传统家族思想的影响,村里常常是派系林立,甚至还造成邻里不和。现如今,通过收听广播,群众切身体会到是党和政府让他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70多岁的许长太说:“我们经常可以从广播中听到党和政府对群众健康、教育、住房等民生问题的最新政策,尤其是对贫困群众的关心,让我们很感动。现在,听党话跟党走就是俺最大的信仰。”

叶县根据本地群众特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组织节目,让群众主动听、喜欢听。刘文祥村党支部书记梁留恩介绍,扶贫广播对群众来说,实用、有用、接地气,所以大家都愿意听。早上听《精准扶贫,晨钟送暖》,中午听《扶贫在线》《我们一起奔小康》,晚上听《扶贫乐事》播信息科技,到点准时响。村民吃着饭、干着活就能听到学到。

“乡村广播这种传统方式虽然看似‘土气’,但传播的是好声音,弘扬的是主旋律,放大的是正能量。”叶县县委宣传部长刘泉说,“‘FM1045’畅通了党的声音向下传递和社情民意向上反映的交流渠道,具有经常性、针对性和权威性,在巩固农村基层阵地、增强基层凝聚力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

目前,叶县“扶贫广播”起到了让党的声音精准传遍千家万户、文明乡风遍吹美丽乡村的作用。“只有筑牢农村舆论宣传阵地,塑造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的乡村思想文化体系,打造文化乡村、培育文明乡风,让村民生活富起来,精神乐起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才能真正实现。”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县县委书记古松如是说。

据悉,河南叶县“扶贫广播”的做法,得到了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扶贫办和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高度重视,拟近期在该县召开现场会,研究、学习、总结该县的做法。(本报记者 王胜昔 本报通讯员 范长坡)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