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美丽乡村

沉在基层干围着产业转——记农业农村部扶贫挂职干部张天佑

2018-07-05 10:15 农民日报  作者:冯雷

2017年3月,为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发挥好产业扶贫的基础性作用,原农业部决定开展环京津特色产业对口帮扶共同行动,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从直属单位中选派28名优秀干部挂职帮扶河北省28个国家级贫困县。这是农业农村部扶贫史上一次性派出干部规模最大、重视程度最高的一次扶贫行动。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挂职干部干得怎么样?“共同行动”起到了什么效果?记者在河北坝上沽源县遇到了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影视中心挂职干部,沽源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天佑。

  满怀真情去扶贫

一个晴朗的下午,沽源县东辛营村80岁的郑世英婆婆正在炕上闲坐,门外一个熟悉的身影让她一下从炕上翻身下来,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老人又让座,又倒水,还转身从厨房拿出盛白糖的罐子,往张天佑水碗中加了几勺糖,用勺子把儿搅拌碗里的糖水说:“天佑,快喝点水,看甜不?”这暖心的情景仿佛迎接出远门的亲儿子归来。

郑世英和48岁的儿子李强一起生活。老人有病,李强没法出门打工。因为家贫,这憨厚老实的庄稼汉至今未娶。李强说,去年张县长刚来就帮着我们卖架豆,去年我家的两亩架豆卖了1.6万多元,一下子翻了身,家里还盖起了新房子。郑世英老人在一旁笑盈盈地说:“天佑侄儿还帮着给他介绍对象呢,已经相中了一个,准备要办喜事呢!”

2017年3月,为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发挥好产业扶贫的基础性作用,原农业部决定开展环京津特色产业对口帮扶共同行动,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从直属单位中选派28名优秀干部挂职帮扶河北省28个国家级贫困县。这是农业农村部扶贫史上一次性派出干部规模最大、重视程度最高的一次扶贫行动。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挂职干部干得怎么样?“共同行动”起到了什么效果?记者在河北坝上沽源县遇到了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影视中心挂职干部,沽源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天佑。

  满怀真情去扶贫

一个晴朗的下午,沽源县东辛营村80岁的郑世英婆婆正在炕上闲坐,门外一个熟悉的身影让她一下从炕上翻身下来,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老人又让座,又倒水,还转身从厨房拿出盛白糖的罐子,往张天佑水碗中加了几勺糖,用勺子把儿搅拌碗里的糖水说:“天佑,快喝点水,看甜不?”这暖心的情景仿佛迎接出远门的亲儿子归来。

郑世英和48岁的儿子李强一起生活。老人有病,李强没法出门打工。因为家贫,这憨厚老实的庄稼汉至今未娶。李强说,去年张县长刚来就帮着我们卖架豆,去年我家的两亩架豆卖了1.6万多元,一下子翻了身,家里还盖起了新房子。郑世英老人在一旁笑盈盈地说:“天佑侄儿还帮着给他介绍对象呢,已经相中了一个,准备要办喜事呢!”

丁庄湾村的残疾老人唐贵升是张天佑在沽源认下的又一门穷亲戚,老人和相依为命的独子今年包种别人荒弃的几十亩地。老人说:“天佑侄儿第一次来我家,就称呼我叔叔,和我儿子兄弟相称,他找企业免费给我们提供了价值两万多元金莲花种苗,他还自掏腰包1200元给我们买好了架豆种子,送来了免费化肥,送我儿子参加扶贫培训班。看我有木雕的手艺,联系上旅游点帮我卖木雕……”

“我们按照中央‘因户施策、精准绣花’的要求,努力寻找能干的、肯干的贫困户优先去帮,以主动脱贫典型来激发更多人的内生动力,力求产生扶贫先扶志的效果。”张天佑说。

今年春节前,张天佑冒着近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集中走访了100多户贫困户,逐户谋划帮扶措施。挂职一年多来,他下乡进村130多次,跑遍了沽源所有乡镇和多数贫困村,结交了一大批穷朋友穷亲戚。记者注意到,在张天佑的手机里存有一份长长的表格,详细记录着每个贫困户的情况,需要啥、能干啥和怎么帮。他和许多农民是微信好友并保持着密切的联络。记者的采访常被农民打来的电话打断,很多年长的农民都叫他“天佑”。

贫困户们说:“天佑侄儿要是回去了我们会哭的。”

一起日夜工作的当地干部们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挂职干部,天佑县长要是回北京了,我们肯定会想他。”

一声声亲人般的呼唤,一桩桩贫困户眼中能改变家庭命运的“小事”,一个个小小的思念,这些真实的场景让记者强烈感受到张天佑一年多来与贫困群众的深厚情谊。

  深耕产业促脱贫

在“坝农黑猪”兴顺店扶贫养殖示范基地开工建设现场,张天佑代表县委县政府主持了开工仪式。该项目是利用每户2000元的产业到户资金集中饲养高品质黑猪,每年还本并分红一次,年均收益率35%。贫困户拿2000元入股,三年至少拿回4100元,还可优先到猪场打工。养殖企业租赁猪场,村集体收入由零变成每年8万元,可以带动50多户贫困户脱贫,为兴顺店村农民易地搬迁后的产业就业提供支撑。

农业经济学研究生毕业的张天佑,深知脱贫攻坚发展产业是基础,模式创新是关键。来沽源后,他集中三个月时间,深入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大户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关于产业扶贫的问题和思考。他说:“我们这里天蓝水净,产品优良,但是产业化程度低、带动力弱,产业扶贫决不能停留在只给贫困户发羊羔发猪崽,送籽送种这些层面,必须要立足资源禀赋,紧盯市场需求,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延长产业链条,抓营销创品牌。”

“去年种架豆的农民可挣钱了!”记者在沽源常常听到这样的话。沽源是长江以北规模最大的架豆种植区,但以往农民分散种植,价格都由贩子们说了算。张天佑说:“单家独户的小生产难以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必须要把农民组织起来!”来沽源仅40多天,张天佑就带着乡村干部、驻村队员一起组建了沽源架豆协会和合作社,有21个村近千农民加入协会。张天佑担任协会顾问,协会注册商标,引来经销商,建立了微信群,架豆收采期每日根据市场行情发布价格,在采购商面前,农户们第一次有了议价权。张天佑还协调央视农业频道进行大量宣传,2017年沽源架豆达到了历史最好行情,由上一年最差时的几毛钱涨到去年最高时8块钱,平均每亩架豆同比增收1600多元,全县豆民增收约6000万元,去年仅架豆一项产业就带动800多名贫困户实现脱贫。架豆种植中心村东辛营村还获评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打造富硒产业田园综合体、芍药特色小镇,物流车入股分红,科技培训扶智先行,一年多来,沽源产业扶贫的很多探索实践中,都留下了张天佑奔波忙碌的影子。他说,能够成功地推动这些项目落地,离不开沽源县干部的辛苦付出。一位资深的老局长说:“我本来是要熬着等退休的,是张县长激活了我的斗志,我还要好好地再干几年!”

  一份小小的扶贫答卷

张天佑所在的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和沽源县结对帮扶后,向农业农村部立下完成“十百千亿”工程的“军令状”。“经过全单位一年多的努力,我们提前并超额完成了任务,我们按照部里的要求,聚焦产业扶贫,大力推动技术援助、营销帮扶、企业合作、典型示范‘四个一批’落地见效。”张天佑说。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刘玉梅是国家十字花科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在张天佑邀请下多次来沽源指导西蓝花生产,免费带来新品种进行试验种植。针对农民缺乏技术的短板,张天佑多方联络了4位国家产业体系首席专家来县里指导,还协助组建了由88人组成的国家、省、市级农业科技顾问团,和同事们一起实施了沽源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业科技扶贫培训活动,采用大专家和“田秀才”结合,集中大课和田间炕头小课结合的方式,共举办培训班500多场次,参训2.3万多人次,实现了120个贫困村全覆盖。沽源还联合高校和企业,创新性地建立了“科技小院”,以零费用、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的“四零”模式,为农民提供伴随式技术服务,为扶贫先扶智提供了“沽源样本”。

“水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源头,这是沽源人的文化自信。”张天佑说。他在创新营销手段,打造沽源品牌上做文章,挖掘沽源作为天津北京水源地的地理历史渊源,利用“沽”是天津市别称的文化符号,在天津建设了零投入的沽源产品直销专区,以“你是沽我是源,欢迎津沽人民品尝来自故土家园的味道”为理念推介沽源农产品。目前,6家社区市场、1个分拣中心已经在天津主城区投入运营;在北京等大城市谋划300家苏宁小店无传统中间环节式免费直销沽源农产品项目开始落地,沽源农产品第一次以自有品牌新形象进入京津市场,开始摆脱长期“被贴牌”的命运。2017年,央视免费为沽源农产品进行了包括近1000条广告在内的共计10个频次的电视和融媒体推介,打造“沽之源”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沽源的农产品逐渐被市场认可。

记者采访时,正赶上张天佑主持富硒燕麦田园综合体一期5亿元投资签约仪式。该项目以富硒杂粮种植加工、旅游观光、文化传承、地产餐饮为建设内容,总投资30多亿元。该项目对贫困户的土地流转、招录务工、产品收购实行“三优先”。张天佑告诉记者:“富硒是大自然对沽源的恩赐,种植燕麦是既有资源禀赋又符合市场导向的消费潮流,田园综合体是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业态,三者的有机结合一定会给沽源传统产业升级带来蝶变效应。”

挂职一年多来,张天佑利用“三农”资深媒体人的资源优势,帮沽源内引外联了一大批项目,为产业扶贫提供了硬支撑。“也许有的项目在我挂职期间难以马上见效,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必奋发有为。”张天佑说。

沽源县委书记郭有和说:“天佑同志是带着为民情怀和使命责任来的,扶贫、扶智、扶志他都做到了,天佑的到来,为我们沽源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

(责任编辑:张桂贵)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