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8 04:41 人民日报 作者:朱珊珊
1978年8月下旬,南翔机务段运转车间领导派我与另外三个同志一起去兰州出差,我们是乘坐上海到兰州的火车去的。
进入上海北火车站候车室后,到处都是那种“你挑着担,我牵着孩,锅碗瓢盆和铺盖卷全带上,行李里面就是一个小家”的镜头。我们在大小行李的裹挟下进站、检票,一路在汹涌的人潮中来到站台,然后又被推挤上“绿皮车”。对号上座后,发现“绿皮车”里的木座椅,一边三个座,一边两个座,每两排中间有一个小茶几;车厢里没有空调,在天花板上只有一排整齐的风扇,用于夏季降温。好在“绿皮车”车窗能全开,两侧通风,特别是行驶在沃野上,车窗外微拂的清风吹在身上,还算舒服。
当“呜”的一声长笛鸣响后,绿色的长龙便缓缓地移动了。我的心也随着呼啸的长龙飞向远方。然而一路上,火车狭窄的通道中总是挤满拥挤的人群和疲惫的身影,一百零八个座的车厢竟然有二百五十人之多,还有堆放在过道里的行李,让旅客上厕所来回走动都困难,就连列车员送水、卖饭或售货经过,也要不时地说一声“请收收脚,请转转身”……
那时的铁路都是蒸汽时代的黑色火车头,拖动着笨重的钢铁喘息着,永不疲倦地唱着一首“况且、况且”的老歌。上海到兰州距离约两千公里,现在坐高铁需要九个多小时,也就是说早晨从上海出发,傍晚就能吃到正宗的兰州拉面;可当时我们乘的这趟火车却跑了三天两夜之多。下车时,我觉得两腿实在难受得不行,脚都抬不起来,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腿才能逐渐恢复。
1997年4月1日,中国铁路开始第一次大提速。随后,1998年、2000年、2001年、2004年、2007年,到2009年4月1日共实现七次铁路大提速。全国主要干线火车从八十、一百、一百二十公里运行时速逐步提高到时速两百五十、三百公里。
2007年,我乘火车去北京,列车如一条腾起的银色长龙向前飞驰。那有着高靠背座椅的车厢,整洁明亮,车窗外的广袤大地,疾速掠过,我的心情也像放飞的风筝,格外舒畅。一觉醒来,北京到了,全程只有十小时。这让我不禁想到1993年,充满理想的我往北京赶时,最快也要二十个小时左右,晃晃悠悠几乎要一天一夜,那时感觉太慢、太远了。然而,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后来的好日子会如此让人振奋。
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从北京到上海大约一千三百公里的距离,现在只要四个多小时。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速铁路通车运营。15时,G2次动车组列车从上海虹桥始发,平稳加速,贴地“飞”向首都北京。到北京的最快时间也由原来的十小时缩短为四小时四十八分,一天一个来回都没问题。
神州大地上,一条条高铁线路相继开通运营。如今,从上海赴千里之外的武汉等地,仅需四五个小时便能抵达,令人惊叹不已。我知道,我国高铁总里程已达二点五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百分之六十六点三。在西部,兰渝铁路、西成高铁、渝贵铁路相继投用,打通了四川北上、南下大通道;从西安出发三个多小时即可到达成都,困扰人们多年的“蜀道难”问题成为历史。在中部,贯通东西、承接南北的米字形高铁网基本成形。在北方,石家庄到济南高铁开通后,从石家庄到北京、太原、郑州、济南,火车行驶时间都在一个多小时,形成一小时铁路客运专线交通圈。
最近,出行去北京,京沪高铁已开通舒适便捷的“复兴号”,这自然成为我购票的首选。在我看来,如今乘车比过去轻松太多太多,四小时十八分就可抵达首都,不仅时间合适,车厢里还有免费WiFi,坐车时也不会无聊。乘坐“复兴号”,让我切身体会到铁路四十年的变迁。“复兴号”是我坐过的最好的高铁动车组,宽敞舒适、干净卫生、服务过硬,真是太棒了。车厢里“高姐”们挺拔的身姿,和蔼的笑容,整齐的穿戴,以及对旅客像家人一般的温馨服务,更让人心旷神怡。四十年前曾经在我脑海里定格的与火车有关的画面——站台上汹涌的人潮、慌乱的脚步,拉着大包小包、拖儿带女追赶火车的身影,以及那拥挤的、条件简陋的车厢,现在已经大变样。
四十年,对于历史长河而言,只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就在这并不长的时间里,中国的火车,实现了火车头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划时代的飞跃;时速从慢悠悠行驶的六十公里到疾速的三百五十公里,插上了鹰的翅膀;车厢从人满为患的绿皮车,到座椅能调节、智能控温的“复兴号”;旅客的行李从蛇皮袋、自制的布袋子,到轻便的行李箱、精致的手提袋, 行囊越来越小,出行的步履越来越轻松。中国人的便捷出行,已经开始令全世界羡慕。这改革开放带来的大变化,怎不让人为日益繁荣富强的祖国而自豪。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当下,中国的高铁,正马力十足地奔驰着,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阔征程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 人民日报 》( 2018年07月18日 24 版)
1978年8月下旬,南翔机务段运转车间领导派我与另外三个同志一起去兰州出差,我们是乘坐上海到兰州的火车去的。
进入上海北火车站候车室后,到处都是那种“你挑着担,我牵着孩,锅碗瓢盆和铺盖卷全带上,行李里面就是一个小家”的镜头。我们在大小行李的裹挟下进站、检票,一路在汹涌的人潮中来到站台,然后又被推挤上“绿皮车”。对号上座后,发现“绿皮车”里的木座椅,一边三个座,一边两个座,每两排中间有一个小茶几;车厢里没有空调,在天花板上只有一排整齐的风扇,用于夏季降温。好在“绿皮车”车窗能全开,两侧通风,特别是行驶在沃野上,车窗外微拂的清风吹在身上,还算舒服。
当“呜”的一声长笛鸣响后,绿色的长龙便缓缓地移动了。我的心也随着呼啸的长龙飞向远方。然而一路上,火车狭窄的通道中总是挤满拥挤的人群和疲惫的身影,一百零八个座的车厢竟然有二百五十人之多,还有堆放在过道里的行李,让旅客上厕所来回走动都困难,就连列车员送水、卖饭或售货经过,也要不时地说一声“请收收脚,请转转身”……
那时的铁路都是蒸汽时代的黑色火车头,拖动着笨重的钢铁喘息着,永不疲倦地唱着一首“况且、况且”的老歌。上海到兰州距离约两千公里,现在坐高铁需要九个多小时,也就是说早晨从上海出发,傍晚就能吃到正宗的兰州拉面;可当时我们乘的这趟火车却跑了三天两夜之多。下车时,我觉得两腿实在难受得不行,脚都抬不起来,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腿才能逐渐恢复。
1997年4月1日,中国铁路开始第一次大提速。随后,1998年、2000年、2001年、2004年、2007年,到2009年4月1日共实现七次铁路大提速。全国主要干线火车从八十、一百、一百二十公里运行时速逐步提高到时速两百五十、三百公里。
2007年,我乘火车去北京,列车如一条腾起的银色长龙向前飞驰。那有着高靠背座椅的车厢,整洁明亮,车窗外的广袤大地,疾速掠过,我的心情也像放飞的风筝,格外舒畅。一觉醒来,北京到了,全程只有十小时。这让我不禁想到1993年,充满理想的我往北京赶时,最快也要二十个小时左右,晃晃悠悠几乎要一天一夜,那时感觉太慢、太远了。然而,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后来的好日子会如此让人振奋。
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从北京到上海大约一千三百公里的距离,现在只要四个多小时。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速铁路通车运营。15时,G2次动车组列车从上海虹桥始发,平稳加速,贴地“飞”向首都北京。到北京的最快时间也由原来的十小时缩短为四小时四十八分,一天一个来回都没问题。
神州大地上,一条条高铁线路相继开通运营。如今,从上海赴千里之外的武汉等地,仅需四五个小时便能抵达,令人惊叹不已。我知道,我国高铁总里程已达二点五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百分之六十六点三。在西部,兰渝铁路、西成高铁、渝贵铁路相继投用,打通了四川北上、南下大通道;从西安出发三个多小时即可到达成都,困扰人们多年的“蜀道难”问题成为历史。在中部,贯通东西、承接南北的米字形高铁网基本成形。在北方,石家庄到济南高铁开通后,从石家庄到北京、太原、郑州、济南,火车行驶时间都在一个多小时,形成一小时铁路客运专线交通圈。
最近,出行去北京,京沪高铁已开通舒适便捷的“复兴号”,这自然成为我购票的首选。在我看来,如今乘车比过去轻松太多太多,四小时十八分就可抵达首都,不仅时间合适,车厢里还有免费WiFi,坐车时也不会无聊。乘坐“复兴号”,让我切身体会到铁路四十年的变迁。“复兴号”是我坐过的最好的高铁动车组,宽敞舒适、干净卫生、服务过硬,真是太棒了。车厢里“高姐”们挺拔的身姿,和蔼的笑容,整齐的穿戴,以及对旅客像家人一般的温馨服务,更让人心旷神怡。四十年前曾经在我脑海里定格的与火车有关的画面——站台上汹涌的人潮、慌乱的脚步,拉着大包小包、拖儿带女追赶火车的身影,以及那拥挤的、条件简陋的车厢,现在已经大变样。
四十年,对于历史长河而言,只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就在这并不长的时间里,中国的火车,实现了火车头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划时代的飞跃;时速从慢悠悠行驶的六十公里到疾速的三百五十公里,插上了鹰的翅膀;车厢从人满为患的绿皮车,到座椅能调节、智能控温的“复兴号”;旅客的行李从蛇皮袋、自制的布袋子,到轻便的行李箱、精致的手提袋, 行囊越来越小,出行的步履越来越轻松。中国人的便捷出行,已经开始令全世界羡慕。这改革开放带来的大变化,怎不让人为日益繁荣富强的祖国而自豪。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当下,中国的高铁,正马力十足地奔驰着,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阔征程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 人民日报 》( 2018年07月18日 2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