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美丽乡村

新家园孕育新希望

2018-07-19 08:25 光明日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漫步在阜宁的乡野田间,空气中处处弥漫着雨后泥土的芳香。然而,正是脚下的这片土地,在两年前的6月23日,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风灾,房屋倒塌、树折车翻、满目疮痍……

灾难过后,灾区要重建,人民要脱贫……一个个现实问题曾深深困扰着阜宁人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描绘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蓝图,开启了新时代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也给阜宁的灾后重建和乡村振兴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

如今,灾难带给这里的阴霾渐渐退去,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阜宁大地上徐徐展开。

康居工程托起新家园

错落有致的徽派民居、笔直干净的乡间小道、新修建的文明展板……在当年遭受龙卷风侵袭的重灾区陈良镇新涂村,过去的村址早已化为农田,灾区的人们建设起了属于自己的新家园。

“全靠政府的康居工程,我们才能这么快住进新家。”回想起领取新房钥匙的那一天,67岁的村民周新洪笑容满面。他告诉记者,灾难发生时,家里老屋的房顶被龙卷风掀掉。家没了,作为一个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他一度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从临时安置到新房入住,政府已经替他操好了心,算好了账。

原来,“6·23”风灾发生后57天,阜宁出台《农村康居工程三年行动方案》,成立县、镇、村三级康居办公室,计划用三年时间,将宅基地有偿退出项目与康居工程合二为一,在全面改造农村危旧房屋的同时,规划建设美丽乡村47个,一般集中居住点204个,提档升级村庄125个,把实施农村康居工程作为全县最大的民生实事来抓。如此一来,既构建了宅基地有偿退出激励机制,又助圆了农民康居之梦。“旧房等面积置换新房,每平方米只要900元,而且拆旧房还有补偿。”周新洪笑着说。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漫步在阜宁的乡野田间,空气中处处弥漫着雨后泥土的芳香。然而,正是脚下的这片土地,在两年前的6月23日,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风灾,房屋倒塌、树折车翻、满目疮痍……

灾难过后,灾区要重建,人民要脱贫……一个个现实问题曾深深困扰着阜宁人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描绘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蓝图,开启了新时代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也给阜宁的灾后重建和乡村振兴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

如今,灾难带给这里的阴霾渐渐退去,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阜宁大地上徐徐展开。

康居工程托起新家园

错落有致的徽派民居、笔直干净的乡间小道、新修建的文明展板……在当年遭受龙卷风侵袭的重灾区陈良镇新涂村,过去的村址早已化为农田,灾区的人们建设起了属于自己的新家园。

“全靠政府的康居工程,我们才能这么快住进新家。”回想起领取新房钥匙的那一天,67岁的村民周新洪笑容满面。他告诉记者,灾难发生时,家里老屋的房顶被龙卷风掀掉。家没了,作为一个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他一度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从临时安置到新房入住,政府已经替他操好了心,算好了账。

原来,“6·23”风灾发生后57天,阜宁出台《农村康居工程三年行动方案》,成立县、镇、村三级康居办公室,计划用三年时间,将宅基地有偿退出项目与康居工程合二为一,在全面改造农村危旧房屋的同时,规划建设美丽乡村47个,一般集中居住点204个,提档升级村庄125个,把实施农村康居工程作为全县最大的民生实事来抓。如此一来,既构建了宅基地有偿退出激励机制,又助圆了农民康居之梦。“旧房等面积置换新房,每平方米只要900元,而且拆旧房还有补偿。”周新洪笑着说。

阜宁县国土局局长丁红军向记者介绍,截至2017年年底,共有24529户退出宅基地,新建集中居住点98个,共解决9318户搬迁户的居住问题。“按照有求必应原则,将全县范围内有改造农房意愿的农民都纳入康居工程建设,要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丁红军说。

新农业助力新发展

走进阜宁县东沟镇北堆村,只见一排排的光伏太阳能板整齐地排列在田间地头,而在光伏板下,成行地种植着冬瓜、茄子等农作物,笔直的水渠将土地分开,中间游着小鱼小虾。

“把地承包出去,我不用种地,也不用到城市打工,每天在基地干活就能挣七八十元。”村民周志华告诉记者,如今租金和工资已成为当地村民收入的新来源。

周志华口中的“基地”,就是该镇的协鑫新能源农光互补项目基地——集高效设施农业生产、销售及光伏发电于一体的新型农业项目。谈起光农互补,协鑫新能源副总裁张耀邦告诉记者,“光伏+农业”模式既可种植水稻、麦子、玉米等粮食,又可同时发展无土栽培、鱼虾养殖、观光旅游等特色农业。“同样的一片土地、一缕阳光,现在产值翻倍,如今这里的粮食平均亩产收益可以达到3000元以上,特色种养殖平均亩产收益可以达到8000元以上。”

农旅结合也是近年来阜宁县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益林镇马家荡村以农业渔业为基础,发展“梦里水乡”“马良故里”等特色旅游,已经初见成效。原先在外打工的王岳峰夫妇果断回乡创业,在自家鱼塘边办起了渔家乐,“现在一年能赚十多万元,还能陪在父母孩子身边,别提多幸福了!”

近年来,阜宁积极实施农旅互补、农光互补等新型产业模式,促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全县落实高效新增设施农业占市下达任务数的125.5%。风灾过后,已是全国粮食产量百强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的阜宁,于第十六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基本竞争力监测评价中,首次斩获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荣誉。

扶贫又扶志带来生活新希望

大灾过后,如何彻底拔除“穷根”?这是摆在阜宁县委县政府面前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全天都要人守着,我们又没有收入,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看着因脑梗瘫痪在床的老伴儿郑士高,陈集镇双营村村民朱秀梅回想起过去的日子,不住叹气。据了解,像郑士高这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在阜宁占到了63.61%。疾病,已成为横亘在阜宁群众脱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2018年3月,阜宁出台了《阜宁县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意见》。如今,像郑士高这样的贫困家庭,每次看病可以综合报销93%左右的费用。郑士高说:“大病住院有补贴,建档立卡有保障,村里还派上了家庭医生,再也不怕疾病把我们一家压垮了。”

此外,阜宁不断加强贫困人群兜底保障。实施“五位一体”救急难全覆盖工程,建立低保与扶贫有效衔接机制,将因灾、因病、因残、因学、因祸等家庭困境时间持续较长的困难家庭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保证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落下。

扶贫还需扶志。前不久,阜宁承办了第二届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大赛,为当地百姓精准烹制了一道“精神扶贫套餐”。硕集社区双桥安置点的村民张克成向记者感慨道:“参加过比赛让我感受到健康的重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阜宁人民将继续用勤劳智慧的双手,绘就更加美好的幸福图景,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阜宁县委书记顾云岭说。

(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李亮逸)

(责任编辑:张玫)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