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中外出版人共话未来:加强合作创新 助力出版发展

2018-08-26 07:27 光明日报  作者:吴娜 杜羽

【第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这几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热闹非凡。展场内,图书展示、版权交易等活动精彩纷呈;展场外,海内外出版人就国际出版重大议题坦诚交流、激情碰撞,共同谋划出版业的繁荣发展。聚焦“新出版·新发展·新动能”的2018北京出版高峰会议,探讨中外出版合作,研究行业融合发展,分享最新技术成果,成为本届图博会的一大亮点。

加强国际合作 建设出版强国

“今年以来的中美贸易争端,凸显了我国建设出版强国、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中美贸易争端的本质是美国想阻断中国的发展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用出版发展来促进中国创新能力的提高,用创新能力的提高来促进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在主旨演讲中,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发表的观点发人深省。

众所周知,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已迈入出版大国行列,行进在建设出版强国的征途中。邬书林表示,提升出版质量是建设出版强国的基础性工作,中国出版人只有融入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真正实现出版强国的目标。

邬书林建议,创办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术期刊,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出版界一道提升出版水平。“一个国家要使自己的出版做强,必须拥有庞大的思想理论体系和大量创新的观点,而且必须要走向世界,具备全球视野,有强大的交流发布平台,为海外学界所接受。”

【第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这几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热闹非凡。展场内,图书展示、版权交易等活动精彩纷呈;展场外,海内外出版人就国际出版重大议题坦诚交流、激情碰撞,共同谋划出版业的繁荣发展。聚焦“新出版·新发展·新动能”的2018北京出版高峰会议,探讨中外出版合作,研究行业融合发展,分享最新技术成果,成为本届图博会的一大亮点。

加强国际合作 建设出版强国

“今年以来的中美贸易争端,凸显了我国建设出版强国、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中美贸易争端的本质是美国想阻断中国的发展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用出版发展来促进中国创新能力的提高,用创新能力的提高来促进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在主旨演讲中,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发表的观点发人深省。

众所周知,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已迈入出版大国行列,行进在建设出版强国的征途中。邬书林表示,提升出版质量是建设出版强国的基础性工作,中国出版人只有融入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真正实现出版强国的目标。

邬书林建议,创办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术期刊,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出版界一道提升出版水平。“一个国家要使自己的出版做强,必须拥有庞大的思想理论体系和大量创新的观点,而且必须要走向世界,具备全球视野,有强大的交流发布平台,为海外学界所接受。”

国际科学、技术与医学出版者协会首席执行官迈克尔·马贝表示,当下正处于全球化的时代,跨国、跨机构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覆盖面也越来越广泛。据其介绍,现在全世界每年发布的学术论文数量超过250万篇,触及面几乎可以覆盖全球。

值得关注的是,迈克尔·马贝从每年全世界发表的各类学术论文的引用数据中得出判断,大概从2025年开始,中国将会成为全球学术出版方面的一股重要力量。

讲好中国故事 增强外界认同

我国出版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把中国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的历程向世界说清楚,然而,这方面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和其他读物仍然数量不多。邬书林期待,随着中国出版强国的建设,这一工作能有所加强。

“我有一个观察,总体来讲,世界上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提出化解之道,一是把国内的事情做好,二是多沟通。加强国际出版交流,就是沟通的有效方法之一。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倡议强调的“五通”之中,就有非常重要的“民心相通”。金灿荣认为,加强出版国际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应有之义。

五年来,中国出版人积极搭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桥梁。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为代表的图书精品,以丝路书香出版工程为代表的重要平台,为国际社会全面客观理解中国发展道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的现实和历史文化,客观评价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开启了重要的窗口。

据安徽出版集团董事长王民介绍,安徽出版集团已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文化企业、出版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一带一路”35个国家开展了经常性的出版合作往来。“出版人要有大出版的广阔视野,要有书写精彩中国的使命担当。”王民表示,“我们搞国际出版新合作,既要致力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推介精彩中国,又要完整诠释‘一带一路’倡议的真谛,让合作成果惠及世界。”

探索融合发展 实现互利共赢

拉加代尔旅行零售集团波兰公司在波兰境内有800多家实体店,集中在市区商业中心、火车站以及机场,年销售收入折合人民币约20亿元,在波兰颇有影响。2012年,该公司和我国的世纪出版集团等机构共同出版发行了波兰语版的“文化中文丛书”,现已推出25种,其中有几种开始重印,市场反响不俗。丛书的第五批新书正在印刷出版过程当中,明年即将问世。

“十年前就有人预测,纸质书会消失,但现在看并不是这样。作为零售行业中一个非常传统的代表,我们当前面临的情况没有恶化,特别是对旅行者来说,还是会购买纸质书来进行阅读。”拉加代尔旅行零售集团波兰公司总裁安杰伊·卡茨佩尔斯基在感慨之余,对未来满怀期待,“随着出版业的数字化发展,我希望在下一个十年,传统出版和数字化出版这二者之间可以实现协同的进步和增长。”

当下,中外众多出版单位正在持续探索融合发展之道,在技术手段、运营模式上不断推陈出新。

“出版融合发展的优势不是内容资源,而是内容数据。融合发展的中心不是数字化,而是数据化。”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刘伯根提出这样的论断,“这个数据不仅是生产营销数据、阅读行为数据,更是根植于内容本身的全部知识数据。换言之,内容即数据,这是发展的关键。”

2018年,中国出版集团制定了打造主流出版型、融合发展型、国际传播型“三型”集团的新时代发展战略。其中确立的融合发展的中心工作,就是内容数据化。

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国内研究机构,在很多领域已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在海量的知识中进行挖掘、整理、编辑、加工,然后按照读者和用户所需要的应用场景去提供知识材料,是科大讯飞智慧出版事业部总监杨峰眼中出版业的核心价值。他认为科技企业的工作,就是利用新技术,让用户更好地阅读和学习知识材料,提升传播的效果。

亚马逊云服务出版行业高级主管瑞秋·玛图斯也表示,亚马逊的云服务平台,就像一个数据的大仓库,可以为出版企业提供存储解决方案。在未来,她期待能与更多中国出版企业达成合作,共创美好明天。

“合作可以促进行业的增长与发展。未来的出版业将是一个全球合作创新的世界,一个令人激动和期待的世界,而中国会在其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迈克尔·马贝的态度积极而乐观。

“中国出版的高质量发展,将不仅是对中国的贡献,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邬书林说。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