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国际

“亲爱的孩子,欢迎你们回家”

2018-09-10 05:40 人民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殷新宇 赵 成 谢亚宏 屈 佩

九月九日,“海洋”全俄儿童中心老师彼得洛娃·娜塔莉亚(左)和四川女孩唐翼菲重逢。老师手机里存着当年两人的合影。
  本报记者 殷新宇摄

“亲爱的孩子,欢迎你们回家!”9月9日,四川青少年赴俄交流团的姑娘小伙子们刚走下大巴,“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主任安德列·巴济列夫斯基就热情地呼喊着。

10年,岁月变迁,震灾中幸存的少年已经长大成人。在“海洋”儿童中心老师彼得洛娃·娜塔莉亚眼里,10年前他们还是会在夜晚偷偷哭泣的孩子,如今已成为留俄学生、医师、小学老师……

10年,时间仿佛停了下来。走进生活过3周的宿舍楼,这些20多岁的小姑娘小伙子欢呼雀跃,如10年前一般,露出了孩子般纯净的笑容。

沿着一级级环形楼梯向上走,映入眼帘的一面照片墙已被围得水泄不通。“快看,这是我们当年的照片!”“这张是我们刚来‘海洋’的时候”“这张是我们和俄罗斯的孩子一起做游戏”……

一张张照片,让10年前的一幕幕画面在大家脑海中生动浮现。负责引领参观的“海洋”儿童中心老师塔季扬娜·玛扎尔看着眼前的一幕,眼中满是慈爱与欣慰。

穿过摆放照片墙的走廊,来到一间四周摆着长椅、布置温馨的大厅。10年前,孩子们每天在这里集合,晨跑、做游戏、排练节目。

九月九日,“海洋”全俄儿童中心老师彼得洛娃·娜塔莉亚(左)和四川女孩唐翼菲重逢。老师手机里存着当年两人的合影。
  本报记者 殷新宇摄

“亲爱的孩子,欢迎你们回家!”9月9日,四川青少年赴俄交流团的姑娘小伙子们刚走下大巴,“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主任安德列·巴济列夫斯基就热情地呼喊着。

10年,岁月变迁,震灾中幸存的少年已经长大成人。在“海洋”儿童中心老师彼得洛娃·娜塔莉亚眼里,10年前他们还是会在夜晚偷偷哭泣的孩子,如今已成为留俄学生、医师、小学老师……

10年,时间仿佛停了下来。走进生活过3周的宿舍楼,这些20多岁的小姑娘小伙子欢呼雀跃,如10年前一般,露出了孩子般纯净的笑容。

沿着一级级环形楼梯向上走,映入眼帘的一面照片墙已被围得水泄不通。“快看,这是我们当年的照片!”“这张是我们刚来‘海洋’的时候”“这张是我们和俄罗斯的孩子一起做游戏”……

一张张照片,让10年前的一幕幕画面在大家脑海中生动浮现。负责引领参观的“海洋”儿童中心老师塔季扬娜·玛扎尔看着眼前的一幕,眼中满是慈爱与欣慰。

穿过摆放照片墙的走廊,来到一间四周摆着长椅、布置温馨的大厅。10年前,孩子们每天在这里集合,晨跑、做游戏、排练节目。

“我们再一起坐在这里,像以前一样唱首歌吧!”在一个姑娘的提议下,大家整齐坐在长椅上,一边拍手,一边齐声唱起那首在脑海中无数次重现的俄文歌曲:“海洋有我,海洋有我们,海洋是这个国家最可爱的人……”熟悉的旋律,10年前每天如约在这里唱响。10年过去了,相同的旋律再次响起,唱着唱着,便红了眼眶。

几个女孩子走进熟悉的宿舍,叽叽喳喳回忆着:“当时在我隔壁床的小朋友年纪小,每天晚上都睡不着,我们的辅导员就每晚坐在床边,把她搂在怀里,用手拍着她哄她睡觉……”

“我们住在这里的时候,摆枕头的方式很特别,要两边各折一下,把枕头摆成海洋帆船的形状,就像窗外大海里的帆船一样……”

让我们在这洒满阳光的路上走走吧,让我们在湛蓝的海边安静地停留一会儿吧,让我们与那些可爱的老师重逢吧。

爱没有国界,在时间磨砺之下愈发光亮。刚一见面,孩子与老师便认出了彼此。

彼得洛娃·娜塔莉亚认出了唐翼菲。“你就是那个手工做得最好的孩子。”话还未说出几句,两个人都已哭成泪人。

一个姑娘紧紧抱住“海洋”儿童中心老师塔季扬娜·苏洛文卡:“您的白发又多了不少。”

“对四川的孩子们而言,这是他们10年来第一次‘回家’。日程安排也和10年前一样:上俄语和手工课,还要进行体育比赛。在以前的食堂吃饭,来到以前住过的宿舍。我们希望让孩子们找到10年前的感觉。”安德列·巴济列夫斯基深情地说道:“希望几十年后,当年轻人成为了爷爷奶奶,他们还会向自己的孙辈分享自己在‘海洋’的经历。这是俄中两国人民共同的一段宝贵记忆。”

(本报符拉迪沃斯托克9月9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8年09月10日 03 版)

 

 

延伸阅读

(责任编辑:曹昆)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