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扶贫

找准在脱贫产业链中的位置

2018-09-15 10:09 农民日报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总面积2857.07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和287个村社,总人口94.59万,目前全县还有8.46万贫困人口。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扶下,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和产业扶贫取得了重大成效,但也存在着产品滞销和品牌杂乱等一些问题。

在基础设施方面,大方县境内山峦重叠、形地貌复杂,一些海拔高而较为偏远的村庄运输条件落后,无法形成“毛细血管”式的产业基耕道网络,水资源也严重不足,滴灌设施简单匮乏,一些农户宁愿放弃大棚种植而改种玉米。

在确定项目上,部分群众观念还未根本转变,对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的认识不足,存在产业布局错乱问题,而在产品质量方面,大方小农经济突出,农业扶贫项目基本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进行,品种单一,品牌价值较低,竞争力弱。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脱贫攻坚的主要力量,然而大方各乡镇难以培育出有带动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由于政府在招商选商上要求有实力的农企进入,当地的小农企业无法涉足政府项目,还因为小企业尤其是农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农户贷款难问题突出,融资贷款依然处于劣势,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和健康成长的环境。

大方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全国产业扶贫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推动乡村振兴,引导贫困群众在产业链中找准位置,实现有效脱贫,笔者认为,要重点解决产业布局、产品质量、设施短板等问题。

一是优化结构合理布局产业。产业结构调整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政府必须注重顶层设计,因地制宜优化结构,结合土壤、气候、水利交通和市场发展情况找准扶贫产业。为此,大方要强化科技支撑、做好种苗保障,着力培育高山冷凉蔬菜、以天麻为首的中药材、经果林和草地畜牧等优势产业,同时可采用“三变”模式,鼓励村级经济组织通过股份合作、资源分红方式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总面积2857.07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和287个村社,总人口94.59万,目前全县还有8.46万贫困人口。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扶下,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和产业扶贫取得了重大成效,但也存在着产品滞销和品牌杂乱等一些问题。

在基础设施方面,大方县境内山峦重叠、形地貌复杂,一些海拔高而较为偏远的村庄运输条件落后,无法形成“毛细血管”式的产业基耕道网络,水资源也严重不足,滴灌设施简单匮乏,一些农户宁愿放弃大棚种植而改种玉米。

在确定项目上,部分群众观念还未根本转变,对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的认识不足,存在产业布局错乱问题,而在产品质量方面,大方小农经济突出,农业扶贫项目基本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进行,品种单一,品牌价值较低,竞争力弱。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脱贫攻坚的主要力量,然而大方各乡镇难以培育出有带动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由于政府在招商选商上要求有实力的农企进入,当地的小农企业无法涉足政府项目,还因为小企业尤其是农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农户贷款难问题突出,融资贷款依然处于劣势,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和健康成长的环境。

大方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全国产业扶贫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推动乡村振兴,引导贫困群众在产业链中找准位置,实现有效脱贫,笔者认为,要重点解决产业布局、产品质量、设施短板等问题。

一是优化结构合理布局产业。产业结构调整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政府必须注重顶层设计,因地制宜优化结构,结合土壤、气候、水利交通和市场发展情况找准扶贫产业。为此,大方要强化科技支撑、做好种苗保障,着力培育高山冷凉蔬菜、以天麻为首的中药材、经果林和草地畜牧等优势产业,同时可采用“三变”模式,鼓励村级经济组织通过股份合作、资源分红方式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二是提升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产业扶贫应着力构建品种优良、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的产品格局。大方要充分发挥“中国天麻之乡”、“中国皱椒之乡”和“中国豆制品之乡”几个主要品牌的引领作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美誉度,还要推动农企协作,建立适时的信息分享、产业协作、经验交流模式,组建专业营销队伍,广泛利用媒体加大宣传推荐,共御市场分险。

三是完善设施确保打赢脱贫仗。基础设施滞后是脱贫攻坚最大的短板,立足大方实际,要加快农村道路改造,打通乡村田间地头“机耕道”和“断头路”,努力解除边远自然村落道路阻碍,同时要大力推进抗旱工程,继续推进生态修复,修建山地坡地蓄水池,完善供水系统。只有综合配套贫困乡村水、电、路、通信和物流等基础设施,才能“拨穷根”、“换穷貌”。

四是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经营主体的营造需要简化的注册手续、农业补贴的提高以及土地流转系统的完善等。大方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培育门槛,增加大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数量;努力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加大财政奖励力度,把农业项目的核心向开展脱贫攻坚效果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同时,要加快提升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综合素质、农业专业知识、科学技术应用及推广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李昌贵)

(责任编辑:张玫)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