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扶贫

依托各自优势 建设特色小镇

2018-09-17 08:10 人民日报  

布鲁诺·路易在穆斯蒂耶街边描绘陶器的装饰图案。
  本报记者 王 远摄

7月29日,第七届日本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三年展开幕。由中国建筑师马岩松带领的团队首次参与大地艺术节,改造了一条有20多年历史的观光隧道,作品名为“光之隧道”。
  人民视觉

巴西山城奥罗普雷托街景,该地曾是巴西淘金热的发源地,由于出产的黄金表面有黑色光泽,被称为“黑金城”。
  本报记者 王海林摄

瑞士小镇达沃斯。
  人民视觉

瑞士会议小镇·达沃斯

三大卖点 贯穿四季

本报记者 任 彦

在瑞士东部有一个小镇名闻天下,那就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举办地——达沃斯。据了解,直到1850年,达沃斯还是一个偏远、封闭、落后、贫穷的小山村。达沃斯仅仅是因为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而变得声名显赫,还是自身也有独特魅力?

“在达沃斯成名之路上,至少有两位重要人物功不可没。”达沃斯一家私立博物馆的馆长索斯滕·萨多斯基博士对本报记者说,第一位让达沃斯改变命运的人是乡村医生亚历山大·斯宾格勒。他本是一位德国革命者,革命失败后来到瑞士避难。他于1853年来到几乎与世隔绝的达沃斯,成为当地一名乡村医生。斯宾格勒发现,当地人体格健壮,在陡峭的山路上健步如飞,更重要的是,这里没有一例肺结核患者。

当时肺结核在欧洲肆虐,被认为是不治之症。斯宾格勒研究后发现,达沃斯海拔高且四面环山,空气干爽清新,对肺结核患者有特殊疗效。随着越来越多的肺结核患者在这里得到有效治疗,达沃斯逐渐成为欧洲各国肺结核患者心中的“圣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托马斯·曼也慕名而来,以达沃斯的肺结核疗养院为创作背景,在1924年出版小说《魔山》,使达沃斯声名远播。

布鲁诺·路易在穆斯蒂耶街边描绘陶器的装饰图案。
  本报记者 王 远摄

7月29日,第七届日本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三年展开幕。由中国建筑师马岩松带领的团队首次参与大地艺术节,改造了一条有20多年历史的观光隧道,作品名为“光之隧道”。
  人民视觉

巴西山城奥罗普雷托街景,该地曾是巴西淘金热的发源地,由于出产的黄金表面有黑色光泽,被称为“黑金城”。
  本报记者 王海林摄

瑞士小镇达沃斯。
  人民视觉

瑞士会议小镇·达沃斯

三大卖点 贯穿四季

本报记者 任 彦

在瑞士东部有一个小镇名闻天下,那就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举办地——达沃斯。据了解,直到1850年,达沃斯还是一个偏远、封闭、落后、贫穷的小山村。达沃斯仅仅是因为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而变得声名显赫,还是自身也有独特魅力?

“在达沃斯成名之路上,至少有两位重要人物功不可没。”达沃斯一家私立博物馆的馆长索斯滕·萨多斯基博士对本报记者说,第一位让达沃斯改变命运的人是乡村医生亚历山大·斯宾格勒。他本是一位德国革命者,革命失败后来到瑞士避难。他于1853年来到几乎与世隔绝的达沃斯,成为当地一名乡村医生。斯宾格勒发现,当地人体格健壮,在陡峭的山路上健步如飞,更重要的是,这里没有一例肺结核患者。

当时肺结核在欧洲肆虐,被认为是不治之症。斯宾格勒研究后发现,达沃斯海拔高且四面环山,空气干爽清新,对肺结核患者有特殊疗效。随着越来越多的肺结核患者在这里得到有效治疗,达沃斯逐渐成为欧洲各国肺结核患者心中的“圣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托马斯·曼也慕名而来,以达沃斯的肺结核疗养院为创作背景,在1924年出版小说《魔山》,使达沃斯声名远播。

“达沃斯因独特的空气实现第一次华丽转身,由一个沉寂了几百年的小山村发展成一个富有活力的小城镇。”萨多斯基说,后来人们发现达沃斯冰雪覆盖期长,开展冰雪运动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便逐渐成为著名的高山滑雪胜地,这是达沃斯第二次转型。“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教授让达沃斯成为国际会议中心,他是促使达沃斯发生巨大变化的第二位重要人物。”

“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具有明星效应,不仅把达沃斯的知名度从欧洲提升至世界高度,而且带动了当地会议经济的发展。”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的《欧亚时报》社长朱爱莲表示。据悉,达沃斯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约为8亿瑞士法郎(1瑞士法郎约合7.03元人民币),国际会议就能给达沃斯带来3亿瑞士法郎的收入。

“达沃斯的特色主要有三点,分别是空气、雪山和国际会议中心。”萨多斯基分析认为,达沃斯的发展历程主要是围绕这三大卖点实现“三级跳”,形成一个贯穿四季的完整产业链,互为依托,缺一不可。“达沃斯现在走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因为把生态特色和文化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法国陶瓷之都·穆斯蒂耶

植根传统 创新再造

本报记者 王 远 龚 鸣

在法国南部韦尔东地区自然公园的深处,穿过普罗旺斯地区一片片向日葵和薰衣草田,沿着曲曲折折的公路不断上山,突然间,一座盘踞在半山腰的村庄跃入眼帘——它就是有法国“景德镇”之称的穆斯蒂耶圣玛丽(以下简称“穆斯蒂耶”)。

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土不仅赋予穆斯蒂耶“法国最美乡村之一”的美誉,更让它“彩釉陶器之都”的名声远播在外。早在中世纪,穆斯蒂耶就开始制造土陶,到路易十四时期,穆斯蒂耶已经因其精致的制陶技艺享誉欧洲皇室。几百年沿袭至今,彩釉陶器依然是当地最具特色的名片。

走进一家名为“阳光”的彩釉陶器手工作坊,举目所及是堆满货架、琳琅满目的彩釉模子和陶器。作坊主弗兰克·谢雷拿起一块黏土,娴熟地展示起几种常见的彩釉陶器塑形过程:通过细线切割、转盘加工和模具辅助,一块块黏土转眼间就有了杯盘的形状。据谢雷介绍,土坯再经过烧制、上釉、彩绘和二次烧制,一个彩釉陶器就算完成,整个过程往往需要五六天。其中除了烧制使用电炉外,均是手工完成,可以说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水、土、木,是制作陶器的三个基本要素。穆斯蒂耶位于山地峡谷地区,水、木自不缺乏,而且土质含钙量高,烧制不会开裂,上釉效果极佳,是制陶的优质材料。”谈及陶器之都成名的渊源,谢雷介绍道。

“一个三明治就是一个三明治,但每一件陶器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怀着对陶器的热情,谢雷从巴黎来到乡下制陶,一干就是30多年。在沿袭传统工艺的同时,他的工作室还根据客户喜好进行个性化定制,所制陶器风格多样,精美绝伦。

在村子中心,布鲁诺·路易坐在自己的店铺前,当街展示着彩绘陶器的过程。在他笔下,一朵花儿变成了蝴蝶,火山喷发成了一棵树;在他的手中,陶器不仅可以当杯盘,还能成为小手袋。和谢雷一样,路易坚持使用传统制作技艺,并在造型和图案上进行创新,用作品讲述故事。“我希望彩釉陶器是表达想法的艺术品,带来观点的碰撞。”路易说,“无论怎样创新,陶器永远要有它的根,那就是我们这个村子的传统。”

从中世纪的土陶起步,陶器的发展史就是穆斯蒂耶的变迁史。从土陶到彩釉陶器,从工具性器皿到装饰性艺术品,从中世纪到如今,一代代手工艺人秉承传统制作技艺,并进行符合时代审美的艺术创新,使得彩釉陶器和穆斯蒂耶一次次焕发出新光彩。也正如谢雷所说,“是陶器成就了穆斯蒂耶的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于陶器。”

日本艺术小镇·越后妻有

雪国乡村 艺术之源

本报记者 田 泓

越后妻有,一个和名字一样奇特的日本山区,借助现代艺术节为世界所知,并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本。该地区包括新潟县南部的十日町市和津南町在内的760平方公里土地,距东京大约2小时的新干线车程。

每年冬季吹来的海风被山丘阻隔,会在这里形成两米多高的雪墙。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笔下的“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就是以这里为背景。长达半年的雪季和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让这里和日本众多山村一样,人口逐渐老龄化并减少,65岁以上的老人占当地人口总数的36%。

日本政府于上世纪90年代中叶推动市町村合并。对常年被大雪隔绝的越后妻有地区200多个村庄来说,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新潟县找到著名策展人北川富朗寻求帮助。一开始,大家都期望通过招商来拉动经济。然而,年轻人流出是难以改变的趋势。梯田、河流、暴雪,越后妻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景象激发了北川的灵感,这些“原风景”不正是心灵的归宿吗?

从2000年起,越后妻有每隔三年在7—9月举办一次大地艺术节。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以大地为画布,为古老乡村带来现代色彩:废弃的住宅和学校被改造成公共艺术设施;老宅被改造为“梦之屋”旅馆,卧室里备有日记本,供住客记录梦境;一间普通的教室,桌椅被重新刷上绿漆,拉开课桌抽屉,还有半截粉笔。在黑板和课桌上,请写下你童年的记忆;在大雪覆盖的信浓川边燃放烟花,在木造的老房子围炉夜啖听老板娘说戏话,是艺术节之外的常设项目……

艺术节不只局限于美术馆,而是将整片土地和山林作为舞台。当地村民既是作品的有机内容,又是艺术创作者之一。有艺术家在林间小道用雪堆了个小佛童,不知被谁戴上了竹编斗笠。不多久,整座山上出现了200多个与之类似却又风格各异的小佛童。

俄罗斯艺术家卡巴科夫在春天残雪尚存时来到这里。他发现,梯田就是一幅随风雨、光影和四季变幻的立体农耕画。他设计了一系列农耕者剪影——犁田、播种、插秧等,这一连串的过程凝固下来,和几个正在田里忙碌的农夫融合在一起。梯田展催生了“梯田银行”。认养人加入松代梯田银行,可以出资支持梯田农作。梯田由当地农家负责耕种,每年收割的稻米依照认养面积分配,吸引众多城里人。

越后妻有常住人口大约7万多,艺术节观众从第一届的16万人,逐渐增长到第六届的51万人。已经有300多位外国人选择到十日町市长期居住。一个长期被边缘化的山村重新找到生机。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8年09月17日 23 版)

(责任编辑:蒋琪)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