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CCTV5平昌冬奥会微博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分析

2018-09-18 09:31 今传媒  作者:陈   萌

摘 要:新闻媒体的工作离不开新闻专业主义的支撑,CCTV5关于平昌冬奥裁判判罚的新闻报道在新闻专业主义的指导下进行,客观、真实地传递新闻,在涉及有关国内运动员的判罚,采用追踪报道的模式完整还原新闻事件,但在报道上形成内容引导;与之相对的新兴商业体育媒体,由于缺乏新闻报道权,在针对裁判判罚尺度的报道时只能以泛娱乐化的方式吸引受众。结合二者本质,媒体应该重视媒介伦理,还原新闻本质,而作为舆论领袖的媒体人,应发挥良好的舆论引导与把关作用。

关键词:平昌冬奥会;CCTV5;媒介伦理;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7-0033-02

2018年2月,韩国平昌冬奥会如期举行,世界各国运动员亮相奥运舞台,赛场瞬间的转播,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尽责报道,英国BBC、日本NHK、中国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以下简称CCTV5)等各大国家媒体都获得了在其国内的转播权,单从我国本次奥运会的转播及新闻传递来说,以CCTV5为中心,腾讯、新浪等各体育网站的合作呼应,并推出《冬奥有我》《造型小屋》等栏目吸引观众,媒体为观众呈现清晰而迅速的传递盛大的奥运仪式。而赛事的裁判判罚,也是本次冬奥会的亮点之一,媒体对裁判判罚尺度的报道,或多或少地影响受众的认知。

一、CCTV5裁判判罚尺度的追踪报道

裁判判罚一直是平昌冬奥会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各国媒体对此的报道也褒贬共存。由于中国运动员在短道速滑项目深受犯规影响,国内媒体及新闻媒体人纷纷对此报道。以CCTV5、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为首,在完整还原新闻真相的同时,为遭遇不公正判罚的运动员公开发声,且国内其他媒体也在其官方微博呼吁公平公正的裁判判罚。对于媒体判罚的报道,新闻媒体并非直接声讨判罚的不公正,而是采访各方面的权威,并将专家意见汇总,收集正确细节,逐一呈现给网友,争取做到最小程度的舆论引导。

1.CCTV5对涉及本国选手判罚尺度的报道

(1)采取全程追踪报道模式。本次冬奥会涉及到国内运动员关于裁判判罚的报道,CCTV5在微博新闻呈现上,采取了追踪新闻的模式,从事件的发生、事后的回顾,到对专家教练的采访,从多个角度还原新闻真相,在涉及对国内运动员不利的言论时,也未进行逃避,从而给予完整,全方位的新闻呈现。从报道方式上来说,作为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官方微博,CCTV5在对冬奥会赛事的报道上有着区别于商业媒体的优势,几乎以垄断的地位像观众传递冬奥会的赛事信息,这有利于其对冬奥会的体育赛事进行跟踪报道。从CCTV5官方微博的新闻报道可知,CCTV5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对冬奥会裁判判罚的尺度进行相关报道,使整个新闻报道全面,客观,并具有说服力,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CCTV5的业务水平与严谨程度。事件发生,CCTV5的微博平台以快速及时的特性给予新闻第一时间的呈现,但并未对此妄下定论。体育赛事中,涉及到裁判判罚的新闻报道,新闻工作者最应做的便是完整还原事件经过,不妄加揣测,在裁判争议未出之前,对事件的引导评论只会加深对受众的新闻本身或是新闻当事人的偏见。而在此后对裁判判罚的相关报道中,CCTV5官方微博也对此进行相关的新闻呈现。从因不接受裁判判罚而反复找裁判理论的短道速滑各国教练到裁判以及其他专业人士的相关回应,CCTV5官方微博在此类报道上做了详细的事件追踪,以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对赛事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精确报道。

以上报道为新闻发生后的追踪报道,从全面性看,CCTV5对社会各界的权威都有采访涉及,且对自身存在问题的报道并没有予以回避,加之以视频的支持,使新闻更具有权威性,也更具观众信服力,一方面,CCTV5严谨客观地呈现社会各界对该赛事裁判判罚的意见,另一方面,CCTV5作为观众与各界权威方面的桥梁,使观众对专家意见以及规则尺度有了更多理解,一定程度上,这是其涵化功能的体现。

(2)报道内容形成舆论引导。近年来,由于获取新闻渠道的多元性,受众可以从各个终端获取新闻信息,而在传统专业媒体的报道中,很难形成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认同感,对于专业官方媒体存在一定的抵抗情绪,难以满足不同受众的各种需求。在这一背景之下,CCTV5围绕裁判判罚尺度有失公正这一观点进行报道,并对教练员的赛后言行、判罚风波之后队员的正常训练进行突出报道;再者,观看赛事的网友大部分对该项赛事较为了解,加之中国队队员遭遇不公正判罚时,CCTV5作为舆论领袖,使网友产生情绪上的依靠,进一步增加了CCTV5的权威性。作为国家官方的体育媒体,在秉承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信条下,CCTV5通过微博内容对观众关于冬奥会裁判判罚尺度的观点,或多或少地进行舆论引导。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中,媒体对裁判判罚的报道顺应了民意,以中央媒体率先发声,正面报道赛事节目中的不公正判罚,一定程度上形成良性的舆论引导,作为意见领袖的官方媒体使公众在奥运赛事中再一次团结,拒绝不公正结果,在增加媒体公信力的同时,使得民族凝聚力得到增强。而在涉及报道别国选手自身遭遇不公正判罚时,CCTV5发挥了作为国家官方媒体应有的客观特性,以中立、客观、不失公正的态度看待新闻事件,几乎没有对网民进行意见引导的新闻报道;另一方面,在报道呈现方式上,仅仅是对新闻事件本身进行客观呈现,并未从深入挖掘与追踪报道。而由因不满裁判判罚衍生出的荷兰选手的“竖中指”,加拿大选手的“打扫领奖台”等事件,已由新闻事件发展成娱乐新闻,而作为官方媒体的CCTV5,对此类新闻并未报道,以此彰显其严肃、客观的本质。

2.其他媒体对裁判判罚尺度的报道。与作为官方体育频道的CCTV5不同的是,国内各大商业性的体育平台在新闻报道方面的权利空间较之央视更为狭窄,一手信源往往来源于央视、人民日报等国家直属新闻机构,而地方媒体或是商业性的体育网站则更多的是对新闻的转发阐释,再者便是展现关于裁判判罚新闻本身之外的花絮故事,其报道更具娱乐性,商业性。以新浪体育的微博平台为例,CCTV5在传递裁判判罚报道新闻信息时,以呈现新闻事实为主题,减少对新闻事件衍生出的花絮报道,将网民集中于新闻本身。而新浪体育在新闻呈现上与其有显著不同,由于缺乏新闻报道的权利,新浪体育关于冬奥会裁判判罚报道的新闻呈现几乎转自CCTV5、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由其发出的赛场实时图片,都是来自视觉中国这一渠道,微博所带内容方面,视频也都来自CCTV5的视频,由此可知,新浪体育在新闻报道方面,根据官方媒体的信息传递进行转发。而新浪体育则以报道新闻之外的花絮吸引受众眼球,在迎合受众口上比CCTV5效果更甚。

从上述图片可看出,此类商业性的新媒体体育平台没有新闻报道权,但其根据自身特点,将新闻之外的花絮以娱乐的方式呈现给受众,或是将有关裁判判罚的新闻进行归纳整理,使受众在了解新闻事件的同时,对其周边事件也有一定了解,从而提高新浪体育微博平台的阅读量;但另一方面,由于该体育媒体以盈利为目的,报道内容的精确程度与严谨性欠缺,往往以“新奇”“大尺度”或煽情性标题吸引受众眼球,从而提高点击率,这一行为之下,容易形成文不对题的风气。过分追求娱乐性,容易造成虚假新闻的泛滥,这与媒体从业人员应坚守的媒介伦理背道而驰。

这种商业媒体与官方媒体之间的差别,是因为在所有权融合的背景下, 两者所隶属的媒介集团性质不同。“CCTV5”这一账号所隶属的中央电视台是中国重要的新闻舆论机构,是中国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是当今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主流媒体,具有传播新闻、社会教育、引导社会价值观念等功能, 是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所以传递信息时应以客观严谨的态度呈现新闻内容;而商业利益对于媒体而言常常体现出不容低估的驱动作用, 市场竞争于媒体具有无可回避的逼迫作用, 受众的消费需求对媒体有着某种刺激作用[1],如新浪体育一类类的微博账号是私有性质的网络媒体。这一性质决定了这些商业媒体是以盈利为目的,点击率、阅读量是其追求盈利的主要手段,从而以夸张、猎奇的内容吸引受众兴趣。

摘 要:新闻媒体的工作离不开新闻专业主义的支撑,CCTV5关于平昌冬奥裁判判罚的新闻报道在新闻专业主义的指导下进行,客观、真实地传递新闻,在涉及有关国内运动员的判罚,采用追踪报道的模式完整还原新闻事件,但在报道上形成内容引导;与之相对的新兴商业体育媒体,由于缺乏新闻报道权,在针对裁判判罚尺度的报道时只能以泛娱乐化的方式吸引受众。结合二者本质,媒体应该重视媒介伦理,还原新闻本质,而作为舆论领袖的媒体人,应发挥良好的舆论引导与把关作用。

关键词:平昌冬奥会;CCTV5;媒介伦理;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7-0033-02

2018年2月,韩国平昌冬奥会如期举行,世界各国运动员亮相奥运舞台,赛场瞬间的转播,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尽责报道,英国BBC、日本NHK、中国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以下简称CCTV5)等各大国家媒体都获得了在其国内的转播权,单从我国本次奥运会的转播及新闻传递来说,以CCTV5为中心,腾讯、新浪等各体育网站的合作呼应,并推出《冬奥有我》《造型小屋》等栏目吸引观众,媒体为观众呈现清晰而迅速的传递盛大的奥运仪式。而赛事的裁判判罚,也是本次冬奥会的亮点之一,媒体对裁判判罚尺度的报道,或多或少地影响受众的认知。

一、CCTV5裁判判罚尺度的追踪报道

裁判判罚一直是平昌冬奥会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各国媒体对此的报道也褒贬共存。由于中国运动员在短道速滑项目深受犯规影响,国内媒体及新闻媒体人纷纷对此报道。以CCTV5、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为首,在完整还原新闻真相的同时,为遭遇不公正判罚的运动员公开发声,且国内其他媒体也在其官方微博呼吁公平公正的裁判判罚。对于媒体判罚的报道,新闻媒体并非直接声讨判罚的不公正,而是采访各方面的权威,并将专家意见汇总,收集正确细节,逐一呈现给网友,争取做到最小程度的舆论引导。

1.CCTV5对涉及本国选手判罚尺度的报道

(1)采取全程追踪报道模式。本次冬奥会涉及到国内运动员关于裁判判罚的报道,CCTV5在微博新闻呈现上,采取了追踪新闻的模式,从事件的发生、事后的回顾,到对专家教练的采访,从多个角度还原新闻真相,在涉及对国内运动员不利的言论时,也未进行逃避,从而给予完整,全方位的新闻呈现。从报道方式上来说,作为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官方微博,CCTV5在对冬奥会赛事的报道上有着区别于商业媒体的优势,几乎以垄断的地位像观众传递冬奥会的赛事信息,这有利于其对冬奥会的体育赛事进行跟踪报道。从CCTV5官方微博的新闻报道可知,CCTV5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对冬奥会裁判判罚的尺度进行相关报道,使整个新闻报道全面,客观,并具有说服力,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CCTV5的业务水平与严谨程度。事件发生,CCTV5的微博平台以快速及时的特性给予新闻第一时间的呈现,但并未对此妄下定论。体育赛事中,涉及到裁判判罚的新闻报道,新闻工作者最应做的便是完整还原事件经过,不妄加揣测,在裁判争议未出之前,对事件的引导评论只会加深对受众的新闻本身或是新闻当事人的偏见。而在此后对裁判判罚的相关报道中,CCTV5官方微博也对此进行相关的新闻呈现。从因不接受裁判判罚而反复找裁判理论的短道速滑各国教练到裁判以及其他专业人士的相关回应,CCTV5官方微博在此类报道上做了详细的事件追踪,以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对赛事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精确报道。

以上报道为新闻发生后的追踪报道,从全面性看,CCTV5对社会各界的权威都有采访涉及,且对自身存在问题的报道并没有予以回避,加之以视频的支持,使新闻更具有权威性,也更具观众信服力,一方面,CCTV5严谨客观地呈现社会各界对该赛事裁判判罚的意见,另一方面,CCTV5作为观众与各界权威方面的桥梁,使观众对专家意见以及规则尺度有了更多理解,一定程度上,这是其涵化功能的体现。

(2)报道内容形成舆论引导。近年来,由于获取新闻渠道的多元性,受众可以从各个终端获取新闻信息,而在传统专业媒体的报道中,很难形成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认同感,对于专业官方媒体存在一定的抵抗情绪,难以满足不同受众的各种需求。在这一背景之下,CCTV5围绕裁判判罚尺度有失公正这一观点进行报道,并对教练员的赛后言行、判罚风波之后队员的正常训练进行突出报道;再者,观看赛事的网友大部分对该项赛事较为了解,加之中国队队员遭遇不公正判罚时,CCTV5作为舆论领袖,使网友产生情绪上的依靠,进一步增加了CCTV5的权威性。作为国家官方的体育媒体,在秉承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信条下,CCTV5通过微博内容对观众关于冬奥会裁判判罚尺度的观点,或多或少地进行舆论引导。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中,媒体对裁判判罚的报道顺应了民意,以中央媒体率先发声,正面报道赛事节目中的不公正判罚,一定程度上形成良性的舆论引导,作为意见领袖的官方媒体使公众在奥运赛事中再一次团结,拒绝不公正结果,在增加媒体公信力的同时,使得民族凝聚力得到增强。而在涉及报道别国选手自身遭遇不公正判罚时,CCTV5发挥了作为国家官方媒体应有的客观特性,以中立、客观、不失公正的态度看待新闻事件,几乎没有对网民进行意见引导的新闻报道;另一方面,在报道呈现方式上,仅仅是对新闻事件本身进行客观呈现,并未从深入挖掘与追踪报道。而由因不满裁判判罚衍生出的荷兰选手的“竖中指”,加拿大选手的“打扫领奖台”等事件,已由新闻事件发展成娱乐新闻,而作为官方媒体的CCTV5,对此类新闻并未报道,以此彰显其严肃、客观的本质。

2.其他媒体对裁判判罚尺度的报道。与作为官方体育频道的CCTV5不同的是,国内各大商业性的体育平台在新闻报道方面的权利空间较之央视更为狭窄,一手信源往往来源于央视、人民日报等国家直属新闻机构,而地方媒体或是商业性的体育网站则更多的是对新闻的转发阐释,再者便是展现关于裁判判罚新闻本身之外的花絮故事,其报道更具娱乐性,商业性。以新浪体育的微博平台为例,CCTV5在传递裁判判罚报道新闻信息时,以呈现新闻事实为主题,减少对新闻事件衍生出的花絮报道,将网民集中于新闻本身。而新浪体育在新闻呈现上与其有显著不同,由于缺乏新闻报道的权利,新浪体育关于冬奥会裁判判罚报道的新闻呈现几乎转自CCTV5、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由其发出的赛场实时图片,都是来自视觉中国这一渠道,微博所带内容方面,视频也都来自CCTV5的视频,由此可知,新浪体育在新闻报道方面,根据官方媒体的信息传递进行转发。而新浪体育则以报道新闻之外的花絮吸引受众眼球,在迎合受众口上比CCTV5效果更甚。

从上述图片可看出,此类商业性的新媒体体育平台没有新闻报道权,但其根据自身特点,将新闻之外的花絮以娱乐的方式呈现给受众,或是将有关裁判判罚的新闻进行归纳整理,使受众在了解新闻事件的同时,对其周边事件也有一定了解,从而提高新浪体育微博平台的阅读量;但另一方面,由于该体育媒体以盈利为目的,报道内容的精确程度与严谨性欠缺,往往以“新奇”“大尺度”或煽情性标题吸引受众眼球,从而提高点击率,这一行为之下,容易形成文不对题的风气。过分追求娱乐性,容易造成虚假新闻的泛滥,这与媒体从业人员应坚守的媒介伦理背道而驰。

这种商业媒体与官方媒体之间的差别,是因为在所有权融合的背景下, 两者所隶属的媒介集团性质不同。“CCTV5”这一账号所隶属的中央电视台是中国重要的新闻舆论机构,是中国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是当今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主流媒体,具有传播新闻、社会教育、引导社会价值观念等功能, 是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所以传递信息时应以客观严谨的态度呈现新闻内容;而商业利益对于媒体而言常常体现出不容低估的驱动作用, 市场竞争于媒体具有无可回避的逼迫作用, 受众的消费需求对媒体有着某种刺激作用[1],如新浪体育一类类的微博账号是私有性质的网络媒体。这一性质决定了这些商业媒体是以盈利为目的,点击率、阅读量是其追求盈利的主要手段,从而以夸张、猎奇的内容吸引受众兴趣。

 

二、反思与启示

本次裁判判罚尺度的报道中,CCTV5作为官方体育媒体,相比于国内其他商业媒体,对新闻报道的专业性有更深层次的把握,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解冠之以国家实情,在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制度下,形成对其特有的理解,以真实、客观、准确、及时的态度报道新闻,而其他商业媒体由于自身的盈利性,则应更进一步地加强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解,注重舆论领袖的把关引导、遵循媒介伦理准则,形成良性发展的新闻状态。

1.舆论领袖把关与引导。媒体从业人员作为舆论领袖,影响着受众对某一观点的直接理解,在人人拥有麦克风的时代,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以此,信息发布的门槛降低,从从前又专业媒体人员发布新闻到现在非职业人员亦可发布信息,使得社会对新闻把关的作用降低,在此基础上,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更要起着良性引导的舆论作用作为舆论领袖,新闻工作者在其社交平台要注重客观公正,减少个人情绪的发泄,以积极、正能量的态度引导受众参与新闻。本次平昌冬奥会,作为央视体育记者,尉迟学敏在报道短道速滑项目时,除了表达对裁判判罚不公的意见,还在其微博上贴出相关证据,拒绝“假”“大”“空”新闻的出现,同时也引导受众朝着理性、睿智的方向进行新闻事件的思考。

舆论领袖,新闻工作者,对自身的自律是整个新闻流程的前提,在不违背媒介伦理道德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以客观、真实、准确、严谨的工作态度报道新闻,对受众形成积极的舆论引导,才能促进社会的良心发展。

2.重视媒介伦理,还原新闻本质。平昌冬奥会裁判判罚的新闻报道是整个社会新闻报道的缩影,客观真实的新闻媒体对社会的发展起良性的引导作用,市场化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媒体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不少媒体为了在竞争中胜出,不择手段制造新闻噱头以吸引公众眼球,朝着泛娱乐化、低俗、庸俗、媚俗的趋势发展。迈克尔·舒德森在书中写道:“一个曾经由专业主义和负责的新闻价值观所指导的系统,正在被一个娱乐复合体所腐蚀。”[2]从某种程度上说,新媒体文化是一种草根文化,平民文化,它的主体是庞勒的“乌合之众”[3],以新浪体育为例,绝大多数新闻工作者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是新闻工作者丧失伦理道德的体现,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更要做一个合格的有伦理道德的媒体人。

新闻的客观性是所有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新闻工作者所要做的便是核实所得信息的真实性,做到不受外界权威影响,不被金钱利益所迷惑,不偏袒一方,不煽动公众情绪,中立、客观的还原整个新闻事件,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纵观整个平昌冬奥会的新闻报道,新闻媒介对选手、主办方或参赛国的报道,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形成对自身的约束,另一方面,新闻媒介要为社会大众提供真实、准确、客观、负责的信息,拒绝吸引眼球的假新闻、标题党等虚假报道。

总的来说,媒体从业人员应坚守媒介伦理的底线,《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这样阐释:“新闻工作者有责任按良心行事,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应坚守新闻媒体的伦理道德,不受金钱、权利的熏染,做一个有良知的新闻从业者。”[4]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新闻专业主义是整个新闻行业为之奋斗与向往的目标,在我国,新闻媒介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陈力丹《真相》一书的序言写道:“专业新闻工作者仍然是未来不可或缺的,虽然有违人们当下的直觉。新闻工作变得复杂在于,如今的新闻生产过程中,民众扮演重要的角色,因而专业新闻不能知识向受众讲授,而要将这一专业变成一种内容丰富的关于新闻的对话。”[5]

纵容新闻媒体行业自身的约束在如今社会受到挑战,但是新闻本身不会灭亡,相应地,新闻专业主义虽带有理想主义和反权威的色彩,但新闻专业主义不会消失,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专业主义的遵循会使得新闻业向着更为良性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柏辁.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92-99.

[2] 迈克尔·舒德森.徐桂权译.社会新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108.

[3] 刘丹凌.困境中的重构: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转向[J].南京社会科学,2012(2):109-116.

[4] 科瓦齐·罗森斯蒂尔.刘海龙译.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

[5] 陈力丹.树立全民“新闻素养”理念[J].新闻记者,2014(4):61-63.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