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红海行动》:带着中国主旋律电影渐入佳境

2018-09-18 09:46 今传媒  作者:周雨凝

摘 要:近一年来由于受到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出现一系列的主旋律电影,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春节档上映的《红海行动》。该电影凭借着艺术与商业的的双优秀获得了口碑票房双赢,同时创造了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奇迹。那么中国电影的将来该如何发展,中国主旋律电影如何才能再创辉煌成为电影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可以说,电影《红海行动》,正在带着中国主旋律电影渐入佳境。

关键词:《红海行动》;主旋律;类型片;商业;艺术;传媒环境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7-0101-02

这一年,为了庆祝党的十九大及两会的顺利召开,文艺界推出了一系列主题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风格特征鲜明的献礼片。有“重金属”高投资的好莱坞级大片《战狼2》、《红海行动》;有文艺与纪实并存的中小成本影片《十八洞村》、《守边人》、《家园》,以及少数民族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等等。这些作品的陆续出现,将主旋律电影的发展话题再一次摆到了重要位置。

《红海行动》作为这一批主旋律电影的巅峰代表作,不论是故事讲述方式、画面镜头运用还是场面调度剪辑都称得上一流水平,其票房和口碑也都能很好的印证这一点。从这部电影所带来的影响上看,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呈现出良性态势,它将意识形态的表达和艺术化加工结合在一起,从好莱坞大片中吸取经验,从传统文化中摘选精华,用创新性的表现方式造就这场视听盛宴。本文结合电影《红海行动》探讨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态势。

一、求真求实的创作初衷

1.以真实事件为素材的改编创作。《红海行动》的故事是以2015年3月29日开始的“也门撤侨”为背景,2015年3月30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护卫舰载着449名中国公民平安撤离也门西部荷台达港,至此,需要撤出的571名中国公民已全部安全撤离也门。此次撤侨是继2011年赴利比亚海域执行撤侨任务,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是我国首次武装撤侨,军舰直接靠泊他国港口、直接用军舰迅速地运送中国公民。

此次撤侨的成功,反映出中国如今较为成熟的撤侨经验和反应机制,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我国先进的军事技术和精良的武器装备,宣扬了我国的国威,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电影以此次事件为原型,以八人一组的营救小分队叙述主体,从小处着眼,传递着富有广泛社会深意的主旋律思想。林超贤导演以真实事件为原型进行剧本的改编创作,不仅能够勾起无数中国人的回忆,将影片的原型在脑海中构建,更能够从潜意识里唤醒人们的大国意志,激起无数观众的爱国热情。

2.场景、道具的选择用心良苦。影片的创作剧本内容是否符合认知是一部影片成败的关键。一个好的、合理的故事是观众接受的重要条件,也就是说,这个故事要是“真实的”,真实是带引号的,这里所说的真实是一种符合观众的“心理真实“,即为一种假定的真实,要符合常识,符合主流价值观。《红海行动》中,无论是枪林弹雨之间的激烈交锋,还是战场上的血肉横飞,林超贤都没有回避,用这样的真实,去表现一种愤怒、恐惧、焦虑和绝望,而不是“手撕鬼子”,不是“手雷炸飞机”制造出的战争如此肆意的快感。

林超贤拒绝搭棚拍摄,他运用了“海、陆、空”三线调度,将海军的海陆空各种作战形式以炫目的效果完全的展现出来,从层峦叠嶂的高山到寸草不生的沙漠,从车水马龙的城镇到残破不堪的老巷,海战、沙漠战、巷战等等大场景一个都不少,枪战、坦克战、军舰战等等大场面一个都不差。这样的立体化、全方位的拍摄方式不仅满足观众对撤侨行动、对特种兵作战方式的好奇,更能够燃起一种对祖国的赞叹之情,从而达到影片宣教的目的。

另外,《红海行动》的制作成本达5亿人民币,其中军备方面的支出就高达2亿元。为了最大程度上的还原特种兵的矫健身姿,林超贤聘请中国“蛟龙突击队”的成员做技术顾问,在拍摄期间组织进行了超过800分钟的军姿和120小时的枪械训练。同时,中国海军还提供了近五十种枪支器械,整部电影堪称“军事教科书”。如此的细致用心,是早期单纯说教的主旋律电影中缺少的,也是现如今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创新性的艺术化影像呈现方式

1.精炼缜密的叙事线索。影片采用线性叙事的方式,以时间的推进发展为线索讲述故事,精炼且易懂。在电影的开始先由一个狙击手的受伤为引子,既带出了新狙击手顾帅,又表明了战争的残酷,直接宣扬了反战的主题。接着是以三条线的平行叙述,一条是华裔女记者夏楠为求探索黄饼秘密深入虎穴,一条是中国特种兵潜入老城营救人质展开激烈巷战,还有一条是中国军舰远程指挥并转移中国公民。随着剧情的发展,中国特种兵与夏楠会面,一、二线合一,影片的叙事变得更为紧凑,营造出更为紧张的气氛。

《红海行动》中,共进行了五次战斗,第一次是影片的开头抓捕海盗的海战,第二次是中国海军转战陆地营救中国公民,第三次是蛟龙突击队八人小组在陡峻的高山下遭遇埋伏,前三次的战争场面都是为第四次做铺垫,从而突出第四次战斗的激烈、艰难和悲壮。最后又用营救黄饼行动的小战役,来调节整部电影的气氛,形成节奏感,使叙事跌宕起伏、充满悬念。

2.主旋律与类型片的完美结合。《红海行动》的成功在于它使主旋律电影进入类型化的时代,与传统意义上沉溺于说教的政治呼告片区别开,它并不是单纯的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讲述重要历史人物的故事,进行直接且浓厚的主流思想熏陶,而是以政治事件为切入点,以虚构和现实相结合的人物为叙述主体,给他们赋予灵魂和情感,使他们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该片通过在撤侨战争的故事原型中嵌入“中国故事”的叙述方式,借用类型电影的糖衣宣扬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让荧幕前的观众在惊叹与称赞中不自觉的被大国意志所感染。电影结合了动作片、军事片的元素,将集体主义精神同英雄主义相结合,将中国传统功夫动作同现代化枪战相结合,将枯燥无味的主旋律思想悄然的融入观众的观影感受中,在无形中宣扬了主流价值观,传达了大国意志。

摘 要:近一年来由于受到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出现一系列的主旋律电影,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春节档上映的《红海行动》。该电影凭借着艺术与商业的的双优秀获得了口碑票房双赢,同时创造了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奇迹。那么中国电影的将来该如何发展,中国主旋律电影如何才能再创辉煌成为电影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可以说,电影《红海行动》,正在带着中国主旋律电影渐入佳境。

关键词:《红海行动》;主旋律;类型片;商业;艺术;传媒环境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7-0101-02

这一年,为了庆祝党的十九大及两会的顺利召开,文艺界推出了一系列主题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风格特征鲜明的献礼片。有“重金属”高投资的好莱坞级大片《战狼2》、《红海行动》;有文艺与纪实并存的中小成本影片《十八洞村》、《守边人》、《家园》,以及少数民族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等等。这些作品的陆续出现,将主旋律电影的发展话题再一次摆到了重要位置。

《红海行动》作为这一批主旋律电影的巅峰代表作,不论是故事讲述方式、画面镜头运用还是场面调度剪辑都称得上一流水平,其票房和口碑也都能很好的印证这一点。从这部电影所带来的影响上看,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呈现出良性态势,它将意识形态的表达和艺术化加工结合在一起,从好莱坞大片中吸取经验,从传统文化中摘选精华,用创新性的表现方式造就这场视听盛宴。本文结合电影《红海行动》探讨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态势。

一、求真求实的创作初衷

1.以真实事件为素材的改编创作。《红海行动》的故事是以2015年3月29日开始的“也门撤侨”为背景,2015年3月30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护卫舰载着449名中国公民平安撤离也门西部荷台达港,至此,需要撤出的571名中国公民已全部安全撤离也门。此次撤侨是继2011年赴利比亚海域执行撤侨任务,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是我国首次武装撤侨,军舰直接靠泊他国港口、直接用军舰迅速地运送中国公民。

此次撤侨的成功,反映出中国如今较为成熟的撤侨经验和反应机制,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我国先进的军事技术和精良的武器装备,宣扬了我国的国威,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电影以此次事件为原型,以八人一组的营救小分队叙述主体,从小处着眼,传递着富有广泛社会深意的主旋律思想。林超贤导演以真实事件为原型进行剧本的改编创作,不仅能够勾起无数中国人的回忆,将影片的原型在脑海中构建,更能够从潜意识里唤醒人们的大国意志,激起无数观众的爱国热情。

2.场景、道具的选择用心良苦。影片的创作剧本内容是否符合认知是一部影片成败的关键。一个好的、合理的故事是观众接受的重要条件,也就是说,这个故事要是“真实的”,真实是带引号的,这里所说的真实是一种符合观众的“心理真实“,即为一种假定的真实,要符合常识,符合主流价值观。《红海行动》中,无论是枪林弹雨之间的激烈交锋,还是战场上的血肉横飞,林超贤都没有回避,用这样的真实,去表现一种愤怒、恐惧、焦虑和绝望,而不是“手撕鬼子”,不是“手雷炸飞机”制造出的战争如此肆意的快感。

林超贤拒绝搭棚拍摄,他运用了“海、陆、空”三线调度,将海军的海陆空各种作战形式以炫目的效果完全的展现出来,从层峦叠嶂的高山到寸草不生的沙漠,从车水马龙的城镇到残破不堪的老巷,海战、沙漠战、巷战等等大场景一个都不少,枪战、坦克战、军舰战等等大场面一个都不差。这样的立体化、全方位的拍摄方式不仅满足观众对撤侨行动、对特种兵作战方式的好奇,更能够燃起一种对祖国的赞叹之情,从而达到影片宣教的目的。

另外,《红海行动》的制作成本达5亿人民币,其中军备方面的支出就高达2亿元。为了最大程度上的还原特种兵的矫健身姿,林超贤聘请中国“蛟龙突击队”的成员做技术顾问,在拍摄期间组织进行了超过800分钟的军姿和120小时的枪械训练。同时,中国海军还提供了近五十种枪支器械,整部电影堪称“军事教科书”。如此的细致用心,是早期单纯说教的主旋律电影中缺少的,也是现如今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创新性的艺术化影像呈现方式

1.精炼缜密的叙事线索。影片采用线性叙事的方式,以时间的推进发展为线索讲述故事,精炼且易懂。在电影的开始先由一个狙击手的受伤为引子,既带出了新狙击手顾帅,又表明了战争的残酷,直接宣扬了反战的主题。接着是以三条线的平行叙述,一条是华裔女记者夏楠为求探索黄饼秘密深入虎穴,一条是中国特种兵潜入老城营救人质展开激烈巷战,还有一条是中国军舰远程指挥并转移中国公民。随着剧情的发展,中国特种兵与夏楠会面,一、二线合一,影片的叙事变得更为紧凑,营造出更为紧张的气氛。

《红海行动》中,共进行了五次战斗,第一次是影片的开头抓捕海盗的海战,第二次是中国海军转战陆地营救中国公民,第三次是蛟龙突击队八人小组在陡峻的高山下遭遇埋伏,前三次的战争场面都是为第四次做铺垫,从而突出第四次战斗的激烈、艰难和悲壮。最后又用营救黄饼行动的小战役,来调节整部电影的气氛,形成节奏感,使叙事跌宕起伏、充满悬念。

2.主旋律与类型片的完美结合。《红海行动》的成功在于它使主旋律电影进入类型化的时代,与传统意义上沉溺于说教的政治呼告片区别开,它并不是单纯的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讲述重要历史人物的故事,进行直接且浓厚的主流思想熏陶,而是以政治事件为切入点,以虚构和现实相结合的人物为叙述主体,给他们赋予灵魂和情感,使他们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该片通过在撤侨战争的故事原型中嵌入“中国故事”的叙述方式,借用类型电影的糖衣宣扬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让荧幕前的观众在惊叹与称赞中不自觉的被大国意志所感染。电影结合了动作片、军事片的元素,将集体主义精神同英雄主义相结合,将中国传统功夫动作同现代化枪战相结合,将枯燥无味的主旋律思想悄然的融入观众的观影感受中,在无形中宣扬了主流价值观,传达了大国意志。

 

3.商业化与艺术性的琴瑟和鸣。《红海行动》借鉴了好莱坞大片的炫酷视觉效果,以大场面调度、快速碎片化的剪辑制造出中国的商业化军事题材电影。正是因为如此,电影赚足了观众缘,在如今爆米花电影盛行的时代,它正满足大众的需求,用街头枪战、贴身肉搏吊住每一位观众的胃。但是,林超贤也对美国传统的好莱坞大片做了改进,与传统商业片不同的是,他没有使用国际一线明星,而是单纯的用剧情和视觉呈现效果赚取口碑和流量。同时,他没有采用美国式的个人超级英雄作为故事的中心,而是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集体主义精神的集体英雄形象,强调团队配合的重要性,顺应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合观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林超贤运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式,打造了中国独有的商业化军事大片,带领中国商业片渐入佳境。

导演不拘泥于传统的商业化电影,使《红海行动》做到了艺术效果的全方位呈现。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导演以剧本为基础,用动态化的影像塑造出有内涵、有故事、有性格、有风骨的人物形象同样是为电影加分的关键。《红海行动》中注重每个人的个性的展示,以有血有肉的现代军人为表现主体,而不是空洞、乏味、枯燥的火柴人,从而对观众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就像是石头在濒临死亡之际,张着他被打烂的嘴,咿呀的从嘴角蹦出的那声“疼,好疼啊”。主旋律电影越来越注重审美表现和呈现,生活质感的细节越来越多,就越能被大众所接受。

在电影中,导演将叙述的视角定位在八个特种兵的身上,表面上是着眼于小人物,仔细思考不难发现,在特种兵的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精神:爱国敬业的信念、勇往直前的作风、视死如归的气魄。而在他们身后培养他们、支持他们的,是这个强大的繁荣昌盛的祖国。这样的讲述方式,将商业电影中所需要的直接审美和艺术电影中需要的间接抒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部作品的思想境界得以提升。

三、多元多变的传媒环境影响

1.传媒渠道多样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智能电器的进一步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经不再是单纯地通过电视和报纸,手机、电脑这样的移动终端逐渐成为主要方式,地铁、公交上的网络电视也在不断地给人们给予着营养。媒介的更新让人们接受信息、获取知识不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如此所造成的结果便是,大家进电影院看电影更多的是为了释放快节奏的生活所带来的压力与疲惫,需要思考的传统主旋律教育性电影就失去了原有的市场。

于是,《红海行动》巧妙地运用了“家国叙事”的方法,以一句“我是中国海军,我们带你们回家!”便无形中偷换了概念,给观众以强烈的归属感。以“家”替“国”的方式,不仅起到了煽动情绪的作用,拉近了国家与每一位中国人的距离,更拉近了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电影的距离,使两者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为中国日后的电影发展开创了新的道路。

2.传播环境复杂化。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接受教育的知识面不断扩大,对文艺作品的要求也随之增高。21世纪的中国已不同于抗战结束后那个百废待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当时的人民生活艰辛、国家贫困,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到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来,因此当时的《焦裕禄》、《鸡毛信》、《刘胡兰》等等影片虽然说教色彩浓厚,主题意义单调,但依旧能被观众所接受,是特定时期人们的特定需要所决定的。现如今,信息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人们的思想变的活跃,陈旧的主旋律电影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观众的欣赏需求,主旋律电影的转型成为电影界要研究的重要议题。《红海行动》的成功,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创作方向。

3.传播对象多元化。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火速发展,电影的类型、风格、形式更加多样,与此同时,又有许多优秀的国外电影涌入进中国市场,使得中国电影观众对观赏对象越来越挑剔。《红海行动》上映后,网络上又传出“不及《黑鹰坠落》十分之一。”“在《黑鹰坠落》面前班门弄斧。”等等言论,足以见到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电影受众众口难调随之带来的影响,一方面能够指出问题,督促中国电影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一方面也提醒业界要创造出有中国特色、中国力量的中国故事,才能让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领域立于不败之地,被群起而效仿。

当下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迅猛,但影片质量参差不齐,主旋律电影作为主流电影的一大门类,近年来为中国电影行业的票房同样做出巨大贡献。至于主旋律电影如何才能做成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还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改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李武彬.电影《战狼》的类型突破及精神体现[J].文学教育,2018,1003-6652(2018)01-0023-01.

[2] 苏美文.大国视角的开启——浅谈中国主旋律电影制胜关键因素之叙事特征[J].《戏剧之家》,2018(06):103.

[3] 达达先生.《红海行动》:隐忍的主旋律爆款.第一财经日报,2018(A10版生活周刊).

[4] 王婷婷、侯海荣.《战狼2》和《湄公河行动》:大国想象与类型经验.中国电影评论,2018(01):34.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