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教育>今日要闻

大学新生需要怎样的开学装备

2018-09-24 09:39 中国教育新闻网  

日前,有媒体机构对2000名大一新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5.6%的受访大一新生坦言,周围新生中攀比“行头”“装备”的现象多,衣服鞋帽、电子设备方面表现得最严重。其中,54.4%的受访大一新生认为,学生要树立刻苦务实的心态,不盲目跟风。

大学生活不能从攀比开始

从高中到大学,人生实现了一次华丽转身,并被大多数人视为质的飞跃。大学生在衣帽、电子设备等方面有所追求,本来并无不妥,但问题在于,受家庭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本就相对严重的青少年攀比之风,到了大学阶段则因为各种因素的推波助澜,使得其本已存在的攀比心态变得更加膨胀。互相影响之下,高校的攀比之风就愈演愈烈而难以控制。

对现代大学生而言,崇尚刻苦务实,不搞盲目攀比,属于人格塑造的应有之义。大学新生的起点,对整个大学生活包括今后的人生具有开端意义,让每个大学新生从步入校园起就不攀比,需要从家庭、学校、个人和社会多个方面努力,形成“四位一体”的防治格局。比如,除了个人要提高对攀比之风危害性的认识,自觉约束自身的消费行为外,家长也要适当限制孩子的消费需求,做到量力而行不追求高端奢侈,扮好家庭教育的重要角色。学校则应列出必备或不建议电子产品清单,对配备标准进行必要的规范和限定,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人格塑造中的主体功能。

日前,有媒体机构对2000名大一新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5.6%的受访大一新生坦言,周围新生中攀比“行头”“装备”的现象多,衣服鞋帽、电子设备方面表现得最严重。其中,54.4%的受访大一新生认为,学生要树立刻苦务实的心态,不盲目跟风。

大学生活不能从攀比开始

从高中到大学,人生实现了一次华丽转身,并被大多数人视为质的飞跃。大学生在衣帽、电子设备等方面有所追求,本来并无不妥,但问题在于,受家庭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本就相对严重的青少年攀比之风,到了大学阶段则因为各种因素的推波助澜,使得其本已存在的攀比心态变得更加膨胀。互相影响之下,高校的攀比之风就愈演愈烈而难以控制。

对现代大学生而言,崇尚刻苦务实,不搞盲目攀比,属于人格塑造的应有之义。大学新生的起点,对整个大学生活包括今后的人生具有开端意义,让每个大学新生从步入校园起就不攀比,需要从家庭、学校、个人和社会多个方面努力,形成“四位一体”的防治格局。比如,除了个人要提高对攀比之风危害性的认识,自觉约束自身的消费行为外,家长也要适当限制孩子的消费需求,做到量力而行不追求高端奢侈,扮好家庭教育的重要角色。学校则应列出必备或不建议电子产品清单,对配备标准进行必要的规范和限定,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人格塑造中的主体功能。

环境因素对人的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从这个维度看,校园攀比风也是社会拜金风气的一个浓缩,青少年的攀比劣习是成人的提前化。“天价彩礼”的标准越来越高,丧葬3天宴席吃掉16万元……尽管每个人都为攀比之风带来的沉重负担而深恶痛绝,然而受大环境的影响,又不得不迎合这种趋势,让认识与行为之间出现了两张面孔的反差。

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如果开学的第一课是从“行头装备攀比开始”,这无疑是一堂失败的人生教育课。大学生活的起点不能从攀比开始,这既是对被教育者的忠告,也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坚决向校园攀比之风说“不”,离不开教育者们的引导、规范与管理,把其作为人格塑造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体系中,逐步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如此方能有效遏制校园攀比之风,达到“反向教育”的目的。

购置“装备”即攀比是偏见

应该看到,对于初入大学的新生而言,购置一些新的生活用品、服装、电子产品等,并非都是为了攀比。像电脑,就已从过去的娱乐工具,变成现在的学习必需品。再者,诚如有辅导员指出的,“一是经历过高考,很多家长会选择在物质上奖励孩子。二是在大学会接触更多的人,学生们想用随身的各类‘装备’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这两点在一个消费社会其实有着很大的合理性,完全没必要忧心忡忡。

事实上,适度的虚荣心未必有错,这也是人性的一部分。真正需要警惕和防范的,是不顾实际家庭条件一味拼名牌、拼高价的畸形消费行为。像此前一些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高消费和过度的虚荣心而陷入“套路贷”的圈套,这就需要引起重视。如果在家庭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新生添置新的行头,购置数码用品,不应该受到社会的苛刻审视。

评判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不能完全与社会的大环境割裂开来。早就有调查显示,从上世纪90年代到今天,大学新生们的行囊悄然发生变化,从手表、收音机,到如今的手机、电脑、照相机,普通家庭的入学开销也从20多年前的几十元,发展到今天的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上涨了至少百倍。不可否认,这里面当然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过度消费的情形,但整体上而言,这一变化仍是社会进步下的必然。如果评判这类现象时,无视社会进步的一面,仍拿着过去的“老皇历”动辄给大学生贴上“攀比”的标签,既是一种不公平,也可能增加社会的偏见。

当然,承认购置“装备”“行头”的合理性,不意味着学校没有必要在学生中加强理性消费等的引导和教育。尤其是在不法“校园贷”时有发生的背景下,学校在这方面更应作出回应。但是,开展此类教育,与不戴“有色眼镜”去看待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应该是并行不悖的。真正去了解这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比仅仅是通过浮光掠影的消费调查就给他们轻易作出“攀比”的定性,要重要也更有价值得多。

不妨给新生一份 “装备”清单

大学新生开学“装备”紧跟着时代不断变化,“装备”升级,动辄上万元,不是什么稀奇事。而开学“装备”存在攀比现象,更不奇怪——现在小学生中也有存在攀比的,何况是大学生。对于大一新生攀比开学“装备”需要理性看待,大学更要有所作为。

大一新生存在攀比开学“装备”,不难理解。一方面,许多家长对于考上大学的孩子往往极其宽容,认为是苦尽甘来,多些奖赏是应该的。因此,对于孩子要求的开学“装备”,只要不太过分,只要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多会答应。另一方面,大学新生不想被新同学看低,利用开学“装备”给同学留下好印象,也是人之常情。显然,对于适度的“攀比”不必过于敏感。

大学新生攀比开学“装备”年年都存在。对此,大学应该重视起来,采取相应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其一,每所大学的攀比现象是不一样的。有的大学在开学“装备”方面攀比严重些,有的大学则很少有这种情况,大学要做好摸底工作。其二,针对本校的新生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对此,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逐渐渗透,甚至可以在大学新生还未到大学之前就开始。例如,为一些大一新生列出必备或不建议的电子产品清单,这个建议其实挺不错的。大学不妨给新生一份开学“装备”清单,让大学生和家长都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以参照。

(责任编辑:陈琦)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