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军事

桂林联勤保障中心输油管线大队:让"油龙"翻山跨江挺进战场

2018-10-14 10:38 解放军报  

金秋时节,一场野战输油保障演练在红土高原某丛林地带展开。记者在现场看到,桂林联勤保障中心某输油管线大队的战士们带着专业连接扳手,肩扛手抬短管闸阀,一提二套三扳,一根根管线随之紧紧咬合,连成一条长长的“油龙”。

顺着“油龙”延伸方向10余公里处,一个宽达60多米的山谷阻拦了去路。然而,该大队官兵并不打算迂回绕行,经过碰头确定方案之后,他们迅速选点定位、挖坑埋锚、支起塔架、发射引绳、拉开钢索……几个小时后,一条输油管线飞架南北,跨越高山峡谷、穿行沟壑涵洞,向“战场”挺进。

到达保障地域,记者疑惑地问指挥员:“管线明明可以沿着公路铺设,为什么非要翻山跨江,自讨苦吃?”该大队大队长张玉虎告诉记者,多设难局、险局、危局,创造逼真战场环境,既是从实战出发,也是对大队精神的传承。

该大队成立于1979年,在边境作战中,面对敌人的火力包围,前辈们克服重重困难、突破层层阻拦,紧急铺设野战输油管线428公里,输送航空煤油2万多吨,成功完成油料前送任务。经此一战,英勇的管线兵在炮火硝烟里铸就了战天斗地、勇往直前的管线兵精神。

油料是战争的血液,输油管线被称为保障战场血液畅通的“大动脉”。面对未来战场,如何传承管线兵精神,确保“油龙”畅通?该大队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战争爆发在哪里,管线就架设到哪里;战线延伸到哪里,油料就保障到哪里!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近年来,该大队连续赴青藏高原驻训联演,在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的恶劣环境中,每名官兵平均每天要承担2.5吨重的搬运量。管线穿越河流时,管线兵们跳进冰冷刺骨的雪水河;途经戈壁时,管线兵们踏进漫天沙尘的狂风里;钻过涵洞时,管线兵们爬进暗无天日的下水管……

金秋时节,一场野战输油保障演练在红土高原某丛林地带展开。记者在现场看到,桂林联勤保障中心某输油管线大队的战士们带着专业连接扳手,肩扛手抬短管闸阀,一提二套三扳,一根根管线随之紧紧咬合,连成一条长长的“油龙”。

顺着“油龙”延伸方向10余公里处,一个宽达60多米的山谷阻拦了去路。然而,该大队官兵并不打算迂回绕行,经过碰头确定方案之后,他们迅速选点定位、挖坑埋锚、支起塔架、发射引绳、拉开钢索……几个小时后,一条输油管线飞架南北,跨越高山峡谷、穿行沟壑涵洞,向“战场”挺进。

到达保障地域,记者疑惑地问指挥员:“管线明明可以沿着公路铺设,为什么非要翻山跨江,自讨苦吃?”该大队大队长张玉虎告诉记者,多设难局、险局、危局,创造逼真战场环境,既是从实战出发,也是对大队精神的传承。

该大队成立于1979年,在边境作战中,面对敌人的火力包围,前辈们克服重重困难、突破层层阻拦,紧急铺设野战输油管线428公里,输送航空煤油2万多吨,成功完成油料前送任务。经此一战,英勇的管线兵在炮火硝烟里铸就了战天斗地、勇往直前的管线兵精神。

油料是战争的血液,输油管线被称为保障战场血液畅通的“大动脉”。面对未来战场,如何传承管线兵精神,确保“油龙”畅通?该大队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战争爆发在哪里,管线就架设到哪里;战线延伸到哪里,油料就保障到哪里!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近年来,该大队连续赴青藏高原驻训联演,在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的恶劣环境中,每名官兵平均每天要承担2.5吨重的搬运量。管线穿越河流时,管线兵们跳进冰冷刺骨的雪水河;途经戈壁时,管线兵们踏进漫天沙尘的狂风里;钻过涵洞时,管线兵们爬进暗无天日的下水管……

极寒缺氧条件下长时间高强度训练,致使很多官兵出现手脚皲裂、嘴唇乌黑、肩膀红肿的症状。战士们战严寒、斗风沙、抗缺氧,以勇往直前的精神驾驭“油龙”翻雪山、越江河,用不屈的脊梁在世界屋脊架起了保障打赢的钢铁“大动脉”。

信息化战争中,野战输油管线部队不仅要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将油料源源不断送达战场,更要在管线遭敌打击、破坏后能够快速完成抢修,恢复输油,真正成为打不烂、摧不垮的钢铁运油线。为此,该大队集中骨干力量,结合实践探索编写了《野战输油突发情况预防及处置》手册。

管线遭“敌”袭击、油料泄漏起火、输油被迫中断……近日,记者在大队组织的一场抢修演练现场看到,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抢修官兵迅速穿戴好防护服,在多台消防车的配合下,很快将油火扑灭。随后,已损管线被拆除更换,泄漏油料被拦截回收,20多分钟后,官兵开阀启泵,“油龙”恢复畅通。

“手牵油龙走天下,战争动脉坚如钢,让那油龙越过高山跨过大江,把管线铺向战场……”演练结束,嘹亮的《管线兵之歌》响彻山谷。(付凯 黄翊)

(责任编辑:邱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