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财经>金融

呼之欲出的沪伦通:释放中国加速金融开放信号

2018-10-16 08:24 经济参考报  

10月1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的监管规定(试行)》。同一天,上交所就相关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诸多迹象表明,备受关注的沪伦通已呼之欲出。两大金融中心城市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牵手”,正向全球释放中国加速金融开放的明确信号。

2015年9月举行的第七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拟开展沪伦通成为重要成果之一。次月,“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就互联互通问题开展可行性研究”被写入《中英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

彼时,作为跨境双向投资开放“破冰”之举,沪港通正式开闸尚不足一年。积极迈向国际资本市场中心舞台的中国资本市场,开始酝酿新的开放模式。

模式之新,在于多方面重大突破。不同于沪港通的订单路由模式,以及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直接开户参与交易的模式,沪伦通用“产品交叉挂牌”的创新路径,破解跨时区互联互通的重大难题。

鼓励两地上市公司分别在对方市场发行基础股票对应的存托凭证,意味着继跨境ETF之后,境内市场挂牌境外证券拥有创新品种。

借鉴国际存托凭证市场惯例,沪伦通设置生成与兑回机制以实现存托凭证与基础股票之间的转换。跨境转换机制有利于提升存托凭证的定价效率,仅限于做市商的制度安排也可有效控制跨境资本流动风险。

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对于经济金融依存度日渐提升的中英双方而言,有望产生“共赢”效应。

10月1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的监管规定(试行)》。同一天,上交所就相关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诸多迹象表明,备受关注的沪伦通已呼之欲出。两大金融中心城市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牵手”,正向全球释放中国加速金融开放的明确信号。

2015年9月举行的第七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拟开展沪伦通成为重要成果之一。次月,“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就互联互通问题开展可行性研究”被写入《中英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

彼时,作为跨境双向投资开放“破冰”之举,沪港通正式开闸尚不足一年。积极迈向国际资本市场中心舞台的中国资本市场,开始酝酿新的开放模式。

模式之新,在于多方面重大突破。不同于沪港通的订单路由模式,以及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直接开户参与交易的模式,沪伦通用“产品交叉挂牌”的创新路径,破解跨时区互联互通的重大难题。

鼓励两地上市公司分别在对方市场发行基础股票对应的存托凭证,意味着继跨境ETF之后,境内市场挂牌境外证券拥有创新品种。

借鉴国际存托凭证市场惯例,沪伦通设置生成与兑回机制以实现存托凭证与基础股票之间的转换。跨境转换机制有利于提升存托凭证的定价效率,仅限于做市商的制度安排也可有效控制跨境资本流动风险。

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对于经济金融依存度日渐提升的中英双方而言,有望产生“共赢”效应。

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石建勋评价认为,在本土企业“走出去”实现全球布局渐成大势所趋的背景下,沪伦通可助力A股上市公司从境外融入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开展跨国投资和并购。

9月25日本土上市券商华泰证券率先发布公告,拟发行GDR(全球存托凭证)并在伦交所上市,募集资金投向中包括了“逐步完善欧美业务布局”。可以预见,伴随沪伦通脚步渐近,将有越来越多A股上市公司宣布类似的境外融资计划。

继沪深港通之后,沪伦通的到来将使得中国投资者“全球配置”的资产组合范围进一步扩大。而对于有意通过发行存托凭证赴上交所上市的伦交所上市企业而言,进入中国投资者视野显然有助于其拓展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的庞大市场。

在此间业内人士看来,渐行渐近的沪伦通是中国向全球释放的一个重要信号: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加速其金融开放的步伐。

“作为欧盟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不仅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也是中国金融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说。

在这位资深专家看来,在沪港通的基础上推动实施沪伦通,将进一步丰富境外人民币持有者的投资工具、风控措施和手段,助力离岸人民币海外资产的沉淀和资产池的扩大。沪伦通“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模式,有利于发挥资本市场支持国家战略布局国际投融资平台的作用,也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全面开放战略的多重内涵。

(责任编辑:李栋)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