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创新路径走出高品质“融出版”之路

2018-10-16 14:18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张彩红

当前,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进入新时代。出版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探索“数与网”时代出版融合发展模式,明晰知识生产呈现传播路径,通过创新内容生产、产品形态、传播路径、分发方式,思考出版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出版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对于出版担当传播真理、传承文明、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发挥出版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信息网络技术发展重塑出版格局

从出版史的角度看,物质文化层面每一次技术突破与革新,都给出版业发展带来巨大变化。梳理中外出版技术变革历程,技术对出版变革提供坚强物质支撑,是出版业发展的必要要件之一;出版吸纳最新技术要素,为文化积累继承、交流创新注入发展动力。出版与技术结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人类文明得以赓续繁衍,满树繁花。

进入新时代,信息网络技术更是对出版业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出版已进入历史巨变期。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及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3R”技术等对出版业带来的变革冲击疾如暴风骤雨,不容小觑。由此,以数字技术为物质核心的“信息网络”正在重塑以出版内容为精神内核的传统出版格局。面对“数与网”时代的巨大挑战和现实机遇,建立并促进出版与技术的互联互通双向链接的融合发展之路已成为当下出版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进入新时代。出版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探索“数与网”时代出版融合发展模式,明晰知识生产呈现传播路径,通过创新内容生产、产品形态、传播路径、分发方式,思考出版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出版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对于出版担当传播真理、传承文明、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发挥出版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信息网络技术发展重塑出版格局

从出版史的角度看,物质文化层面每一次技术突破与革新,都给出版业发展带来巨大变化。梳理中外出版技术变革历程,技术对出版变革提供坚强物质支撑,是出版业发展的必要要件之一;出版吸纳最新技术要素,为文化积累继承、交流创新注入发展动力。出版与技术结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人类文明得以赓续繁衍,满树繁花。

进入新时代,信息网络技术更是对出版业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出版已进入历史巨变期。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及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3R”技术等对出版业带来的变革冲击疾如暴风骤雨,不容小觑。由此,以数字技术为物质核心的“信息网络”正在重塑以出版内容为精神内核的传统出版格局。面对“数与网”时代的巨大挑战和现实机遇,建立并促进出版与技术的互联互通双向链接的融合发展之路已成为当下出版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融合发展必要性紧迫性加强

业界对出版融合的必然性已经形成共识,但由于融合发展的投入周期长收益慢,技术壁垒对应用创新的阻碍尚未完全消除,优质内容资源的集聚度还不够高,使得融合产品销售价值实现率还较低,融合业务收入所占比重较小,一些出版单位推动融合发展的动力不足。然而信息技术的冲击力如此之强,已波及传统出版各个环节。出版业必须紧跟时代潮流、锚定发展方向、越过壁垒沟壑,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

推进出版融合是出版业当下的紧迫任务。在互联网背景下,出版提供内容的属性没有变,但内容传播介质、读者阅读习惯、知识生成形式等已经发生巨大变化。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优质内容资源的最大化传播,推进出版融合发展,是出版业必须承担的责任。即便有个别较早开始推动融合发展和数字化升级的出版公司在2017年遭遇新业态业务快速发展势头略有减缓、数字出版收入略有降低等临时瓶颈,但从行业整体看,很多传统出版单位在持续探索融合发展、加速知识服务转型方面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并获得市场的良好评价。

加速出版融合是创新产业形态和要素组织的必然要求。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共依共存由来已久。ICT(信息、通信和技术3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技术进入较为成熟的应用阶段,科技创新效应凸显。大数据、深度学习、可穿戴设备、“3R”技术等一批高端科技成果已从实验室阶段进入产业化阶段,人工智能、云计算、3D打印等某些颠覆性技术给出版业带来强烈冲击波,逼迫出版业拥抱新技术,找寻技术与出版融合路径,以技术变革促进产业升级,以技术黏性促进产业转型,以技术要素提升出版要素集约化水平,再造产业链条,更新产业形态,实现出版产业可持续发展。

推动出版融合是出版业提质增效实现高水平发展的现实路径。当前,出版业亟须解决数量品种多和精品力作不足的突出问题。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创新内容资源立体化、多媒体、矩阵式开发形式,打造精品、聚焦精品,提升精品价值实现率,提高数字出版新业务收入占比,实现出版融合向纵深迈进,对于提高出版行业整体水平和产业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探索创新融合发展多元路径

当前,出版融合发展存在优质产品供应不足、技术应用创新水平不高、检验融合质效标准的产品运营能力不强、融合战线领头雁数量不多等系列问题。作为重塑出版格局基础性力量的融合发展,必须不断探索融合发展模式,以整体推进带动重点突破,创新不同梯度、不同阶段的融合路径,利用数字技术走出一条特色鲜明、内容优质、传播最广、盈利性强的高品质“融出版”之路,推动出版事业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推动出版数字化升级,打造内容产品核心竞争力。利用数字技术集聚优质资源,把数字内容生产放在重要位置,实现内容服务的升值增值与内容资源的数字化传播。把在传统出版方面严谨专注、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发扬到数字出版产品的生产方面,加强优质内容生产,不断提升内容品质。加强对数字出版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导向、文化品位等内容质量的把关引导,做到线上线下底色不变、底线同一,为大众提供导向正确、质量上乘、格调高雅的数字内容精品,提高数字内容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由传统单一内容提供商向新型内容知识信息提供商、服务商转变,实现一次知识生产多次收益。顺应出版形态数字化趋势,基于重点方向的专业知识领域,有效整合海量优质内容资源,通过搭建平台、建设数字图书馆、出版专业数据库,深挖内容价值,供给知识内容,满足不同用户对积累型、应用型知识的不同需求,构建知识出版新生态,创造知识服务新价值。

加快技术应用创新与出版产品有效结合,注重数字化呈现形式。始终关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找到技术发展与出版产品的契合点,以技术引领产品形态变革与产业升级。要完成由被动适应造成的技术疏离到善用网络新技术转变,通过内部技术培训攻关、外部技术多向合作,打通出版技术隔阂,加速技术应用创新能力,更好发挥数字出版后发优势,实现出版优势与技术优势的互融,提升出版融合整体水平。适应读者数字化阅读的趋势,熟悉各类阅读终端设备、APP的应用,通过内容与技术的相互支撑、技术与产品的良好适配,有效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内容表达,做到一个内容多种创意、一种创意多次开发、一次开发多种产品、一种产品多个形态,实现数字内容的多样化呈现、立体化传播、多终端分发。

创新融合手段方式方法,全面提升数字产品营销能力、服务能力和盈利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革新对出版带来的根本性变化,对接延伸做好“出版+”工作。由此,在出版产业链条不同链接点,不同从业主体应基于自身生产特点与行业定位,对标优势、对位目标、对应产品、对路服务,完成有益式转变和发展式转变。首先是由传统线下、常规渠道供应向方便快捷网络平台供应转变,实现一次销售多条渠道。基于交流方式交互化、购销模式移动化,把握互联网时代客户需求的时效性、群体性、个性化特点,发挥品牌优势、提高图书品质、强化受众认知,形成由线下、平台、社群、公号、场景体验等差异化、定制化、多样化渠道的营销合力,提供宣传营销运营新可能。其次是由传统狭义出版概念向广义出版概念转变,创新知识生产呈现传播形式,实现一次投入多次产出、一次产出多次增值。尤其要注重出版物IP价值资源开发运用,加大对纸屏阅读、动漫游戏、影视文化等多种介质数字产品的开发及传播,以多元立体的版权运行体系极大丰富出版的内涵与外延,提升数字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盈利率。

打造融合出版龙头企业,领军融合发展竞争优势,带动行业整体水平跃升发展。一些实力大社名社和出版集团虽已在出版融合方面做出可贵探索,但整体散、小、差的情况仍然存在,内容资源、品牌资源的独特传统优势尚未能转化为融合发展的竞争优势。通过推动国有数字出版企业加快发展步伐,借助资本市场优势作用,扩大规模,争取份额,形成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强势骨干数字出版企业。增强前瞻意识和开拓意识,通过传统出版与先进技术有效对接,优势互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占得融合发展先机,引领融合发展趋势。完善政策支持、技术支撑与机制保障,创造有利良好条件,推进出版单位在融合发展之路上集中力量、敢闯敢试,不断创新成果。

(作者单位: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赵光霞)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