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在“有”“无”中抓新闻

2018-10-17 15:27   作者:宋庆祥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3月下

欲以观其眇

——老子思想解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所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开篇第一章,也是《道德经》论述的总纲。意思是说能用语言表述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道”;能用言辞说出来的“名”,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名”。“无”是天地的源起;“有”是万物的开端。所以,要经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经常从“有”中去认识“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道”是老子哲学中一个核心的概念。一是指宇宙之本源的“道”,二是指自然之规律的“道”,三是指人事之法则的“道”。

老子对于“道”的论述,为我们认识各种事物复杂的关系、本质与表象、本源与流派,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思考路径,也为我们搞好新闻报道提供了一把“钥匙”。新闻的本质就是报道事物的本来面目,寻找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推动事物向着它固有的规律发展。

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道”,是隐含于事物深处的,不下一番苦功夫是很难找到的,而且能用语言表述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道”;能用言辞说出来的“名”,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名”。必须紧紧追踪事物发展的进程,从“有”“无”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才能接近于“道”。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3月下

欲以观其眇

——老子思想解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所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开篇第一章,也是《道德经》论述的总纲。意思是说能用语言表述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道”;能用言辞说出来的“名”,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名”。“无”是天地的源起;“有”是万物的开端。所以,要经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经常从“有”中去认识“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道”是老子哲学中一个核心的概念。一是指宇宙之本源的“道”,二是指自然之规律的“道”,三是指人事之法则的“道”。

老子对于“道”的论述,为我们认识各种事物复杂的关系、本质与表象、本源与流派,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思考路径,也为我们搞好新闻报道提供了一把“钥匙”。新闻的本质就是报道事物的本来面目,寻找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推动事物向着它固有的规律发展。

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道”,是隐含于事物深处的,不下一番苦功夫是很难找到的,而且能用语言表述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道”;能用言辞说出来的“名”,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名”。必须紧紧追踪事物发展的进程,从“有”“无”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才能接近于“道”。

木匠轮扁以做车轮喻读书,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脚。

春秋时期,一个叫轮扁的车轮木匠看到齐桓公正在伏案看书,就向齐桓公问道:“请问君王您读的是什么书啊?书里说的都是一些什么话啊?”

齐恒公说:“我读的是古代圣人的书,书里都是圣人说的话。”

轮扁又问:“那敢问君王这些圣人都还活着吗?”齐恒公笑笑说:“你真只是个木匠啊,圣人当然不可能活着了,他们早就死了啊!”

轮扁若有所思地想了想,然后说:“既是这样,那么君王您所读的书里的话,也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

齐恒公一听,龙颜大怒。轮扁却并不害怕,他说:“小人并不是有意冒犯大王,我是从我制作车轮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车轮的制作不同一般,有的做得快,有的做得慢。凭我几十年做车轮的经验,我认为,要做好车轮既急不得也慢不得,要不紧不慢,随心所欲,想到哪里做到那里,这样才能做出好车轮。”

齐桓公问道:“这究竟与我读书有什么关系呢?”

轮扁接着说:“怎么没关系呢?您听我慢慢说。怎样才能不快不慢,又得心应手呢?这里面的技巧只在我心里,嘴上是说不清楚的。要获得这些技巧只能从制作车轮中寻找。就像我的儿子,他想学习做车轮的技术,但是这些技术我不能给他说明白,因为这是说不来的,所以他就学不到这门手艺。直到我死了,这些技艺就会跟随我一起埋进坟墓。如此看来,古代圣人们的道理和思想也早已随他们一同死去了。留下来的写在书中的,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

齐恒公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一个木匠,能从简单的生活常理中体会出高深的哲理,实在可以称得上是深沉的思考者。他所说的和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出一辙,令人深思。

老子的“道”和轮扁的故事启示我们,事物是复杂的,有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那些已有的“道”,也是“非常道”。新闻报道面对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必须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那些已有的定义、定论、经验,都是过去式,都会发生变化。所以,记者必须用心去领会、感悟,才能写出接近“道”的作品来。

老子的“道”告诉我们,“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天道”如此,“人道”如此,“文道”也如此。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全球化的剧变中迅速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中国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正以铿锵有力的雄壮步伐实现自己的中国梦。这些都为记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新闻报道素材,激励记者踏着时代节拍,采写一个个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脱颖而出的先进典型和人物。抓住了“有”和“无”之间相互转化的“奥妙”,就会采写出无穷无尽的精品佳作。

有了这样的境界和认识,新闻工作者就不会人云亦云,就不会浅尝辄止,就不会把现象当本质,就不会轻易引用已有的定论而不去进一步思考;就会在变化无常、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写出接近“道”的新闻来;就会增强自己的政治定力,练就一双睿智的眼睛,写出针对性强、影响力大、令人心悦诚服的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

无中生有

——案例分析

把“无中生有”这一老子的哲学思想,运用到新闻采写中来,会使记者受益匪浅。

2003年是全国各地开办经济开发区的重要时段,省、市、县、乡都在大张旗鼓地建设经济开发区。如何推动开发区健康有序地发展?如何避免劳民伤财的失误?如何少投入多产出?各地都在探索,成功者有之,失败者有之,社会迫切需要成功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记者奔波多日之后,在聊城市东昌府区于集镇发现,他们在区工业园租了块地,15个月引进了14个企业,增加工商税收556万元,是前年税收的3.6倍。

租赁土地建开发区,是个新鲜事,这个新鲜事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吗?有普遍指导意义吗?应该从什么角度去认识和报道?记者一时也很茫然,继续深挖细究下去: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从“有”中去认识“道”的端倪。镇领导说,于集镇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前几年,他们在驻地搞了个300亩的工业园,仅招来一个项目,不少投资商看看就走,一年下来,工商税收仅150多万元,干部职工发工资都困难。

镇领导还介绍,上年初,区委、区政府出台规定,乡镇到区工业园办项目,工商税收归乡镇。镇委书记国金祥认为,这是走出困境的机遇,提出到区工业园租赁土地,开办镇工业园。那里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基础设施齐全,外部环境好。出人意料的是,这个想法一提出,却引起一番激烈争论:

——发工资都很紧张,哪有钱租地?

——招不来项目,赔了咋办?

——咱是吃饭财政,挣得起,赔不起!

——别处没这么干的,我们能干成吗?

针对种种疑问,镇党委、政府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进行了一个月的大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干,有困难有风险,但有希望;不干,没困难也没风险,但没有出路。

过够了穷日子的领导群众决定冒一下风险,以改变自己的窘况。思想统一后,于集镇与区工业园签订合同:租地1200亩,年租金每亩1000元。为此,全镇干部职工晚发了两个月的工资。但是,大家憧憬着未来,勒紧腰带过日子也没有怨言。

有了“园中园”这个新平台,党委书记带领十几名干部,四面出击招商引资,从项目洽谈、签约、勘察厂址,到项目开工、土建、办证、生产,实行一条龙服务,并跟踪服务,责任到人,使进园项目快速形成生产能力。投资3000万元的中通集团轻型客车项目,从签约到试生产,仅用了7个月时间。

良好的投资环境,热情周到的服务,使于集镇的“园中园”呈现出很强的洼地效应。中通集团轻型客车第一天下线,镇里第二天就为其召开产品推介会,使产品迅速进入市场。东岳商贸公司急需1000万元流动资金,企业还没张口,镇上已经为他们协调到位。截至记者发稿时,于集镇工业园引进的14个项目,投产6个,在建6个,待建2个,正在洽谈的2个,总投资3亿多元,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实现利税将达7000多万元。

记者将采访到的材料经过一番思考,写成通讯《于集镇“无中生有”》。稿子传到编辑部后,受到重视,加了编辑点评:

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无中生有,有中生无。于集镇原来有个300亩的工业园,但地处偏僻,没人投资,虽有若无;他们异地租地,办起了“园中园”,15个月增加税收500多万元,还有7000多万元的利税等在那里,这就是无中生有。这说明,固守本地那点资源,要实现大发展太难,因为市场经济没有行政区划概念。

《于集镇“无中生有”》在《大众日报》发表后,引起好评,读者反映此稿在平常中看到了异常,思路新,角度新。回想采写过程,这篇看似平常的稿件之所以出彩,原因很多,但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子“无中生有”的这一哲学观点,在筛选新闻事实、文章立意等方面,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作者为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教授、山东大学传播与媒介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大众报业集团原培训总监、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赵光霞)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