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发扬新时代党报评论的“光明特色”

2018-10-17 15:25   作者:訾谦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3月下

受中共中央宣传部直接领导的光明日报,从1949年6月创刊至今,始终坚持面向知识分子的独特定位,以教育、科技、文化、理论为传播重点,发扬知识密集性、理论前沿性、学术探索性的传统风格,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为了更好地引领社会舆论,光明日报从2017年10月27日起,以不定期的形式在评论版刊登了多篇解读党的十九大相关内容、内涵的高质量评论文章,在读者中获得了广泛好评,其中所蕴含的“光明特色”,更使评论文章的核心价值得到多元的彰显。

在新闻发展的任何阶段,评论在各种新闻媒体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同时也让社会对发生的事件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是媒体直接发出声音、输出意见、引导舆论的主要方式。

在“舆论”成为媒体和公众间的重要词汇的当下,评论不仅体现着媒体的思想导向,也成为媒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九大会议落下帷幕以来,十九大报告中有许多全面、深刻的新理念和新要求,都需要各大媒体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和解读。在这种情况下,光明日报作为中央级党报,在新时期承担着坚守舆论引导主阵地的重任。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光明日报致力于成为当代中国的“文化日记”和“学术日记”,不断创新办报思想和办报理念,坚持改革、与时俱进。光明日报的评论版,自然肩负重任。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3月下

受中共中央宣传部直接领导的光明日报,从1949年6月创刊至今,始终坚持面向知识分子的独特定位,以教育、科技、文化、理论为传播重点,发扬知识密集性、理论前沿性、学术探索性的传统风格,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为了更好地引领社会舆论,光明日报从2017年10月27日起,以不定期的形式在评论版刊登了多篇解读党的十九大相关内容、内涵的高质量评论文章,在读者中获得了广泛好评,其中所蕴含的“光明特色”,更使评论文章的核心价值得到多元的彰显。

在新闻发展的任何阶段,评论在各种新闻媒体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同时也让社会对发生的事件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是媒体直接发出声音、输出意见、引导舆论的主要方式。

在“舆论”成为媒体和公众间的重要词汇的当下,评论不仅体现着媒体的思想导向,也成为媒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九大会议落下帷幕以来,十九大报告中有许多全面、深刻的新理念和新要求,都需要各大媒体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和解读。在这种情况下,光明日报作为中央级党报,在新时期承担着坚守舆论引导主阵地的重任。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光明日报致力于成为当代中国的“文化日记”和“学术日记”,不断创新办报思想和办报理念,坚持改革、与时俱进。光明日报的评论版,自然肩负重任。

文化特色是立报之本

长期以来,光明日报评论版体现出强烈的“文化味”,特别是其主打栏目“光明时评”“光明论坛”以及“文化评析”,刊登的稿件绝大多数都是作者编者让“文化味”深入文章中的观察思考成果。关注时事,文化味浓郁,必然要求光明日报评论版围绕当前的社会大事,阐发出既理性又有内涵的观点,使公众可以从全新的视角来认知意识形态问题,进而使自己所思所想得以全面和深化。

2017年10月25日,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刚刚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说:“百闻不如一见。我们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在中国多走走、多看看,继续关注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国的发展变化,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报道中国。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词,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正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是最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花朵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数次提及“梅花香自苦寒来”等咏梅的诗句,此次引用王冕的《墨梅》,引发国人的强烈共鸣。就此,光明日报在2017年10月27日评论版的“光明论坛·温故”专栏中发表了题为《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评论文章。文中,作者浅谈时事,大量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向读者介绍了这句诗词的来历和内涵:“唐人最爱牡丹,北宋人也爱牡丹。但从北宋开始,有一种低调的花朵,不声不响地渐渐占满了文人心中的山坡,这就是梅花。南宋的诗词中,到处都是梅花的芬芳和气骨。若要选择一种最能体现宋人文化精神和审美品格的草木,可能非梅花莫属。”

“诗言志,歌咏言。”在中国文化传统里,没有比诗歌更能直陈胸臆、抒发心志的了。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引用,光明日报没有和其他媒体一样从政治角度进行分析,而是从自己熟悉的文化角度对诗文进行解读,勾勒出诗文中不慕虚名、绽放清芬的墨梅形象,也使我国的大国大党的自信和从容清醒的定力彰显。

把握“时度效”是强社之路

及时准确全面地传达中央的声音,这是党报的导向所在。“时度效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标尺。”只有把握好“时度效”,评论的舆论效应才能真正承担起“社会减压阀”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后,中央各项工作都有着新进展新部署,光明日报评论版抽出相当大的一部分版面紧紧围绕党的工作重心,进行宣传和舆论引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2017年11月4日,光明日报评论版刊登评论员文章《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该文指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神圣职责和终极目标,彰显着一个政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追求,体现着一个国家深切赤诚的为民情怀。作者认为:“民之所盼,就是施政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民生领域着力补短板、兜底线、出实招,群众的获得感显著提升。” 这些论述不仅不在概念上绕来绕去,也不照搬照抄文件,既真诚又坦率。

腐败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惩治微腐败的呼声和要求很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2017年11月20日,光明日报评论版在“光明论坛”专栏刊登的《精准发力让微腐败无处藏身》正是对此问题进行了阐述。作者认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惩治腐败没有真空地带。

秉持着对“时度效”的要求,光明日报在党的十九大闭幕后到2017年11月底的35天内26个评论版中,共刊发了和十九大报告内容相关的评论文章46篇。这些评论文章都将政策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通过恰当角度将宣传价值转化为新闻价值,体现传播规律,既关注党和政府当前工作的重点、改革发展的难点,又能抓住社会生活热点和群体利益的痛点,其有温度的表达方式赢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

随着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我国正式步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舆论的话语权不是凭空生长出来的,而是新闻媒体、社会引导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新闻舆论工作是一门科学,具有非常鲜明的内在规律。做好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尊重、顺应和科学运用这些规律。光明日报要在舆论的传播中突出自身的“光明特色”,把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各项工作之首,并增强自己的报道质量和政治鉴别力,把十九大报告中的新理念、新精神真正说到受众的心里,让受众无形中接受舆论引导的价值观和理念,才是党报评论成功传播的体现。

(作者为光明日报记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新闻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赵光霞)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