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9 08:53 中国文化报
“对于画家而言,不断地重新回到对第一自然的视觉感受是至关重要的。无论你拥有多么精湛的艺术技巧,都不意味着你能够轻易解决由技巧创新而发展出来的新的艺术风格问题;只有让那些积累丰厚的技艺回到鲜活的视觉审美感知中,才能调校与促生新的艺术个性。”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杂志主编尚辉说。日前,为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四周年,由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向人民汇报——30位中青年美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作品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展出了30位美术家的236幅画作。
山洼田畴、桥乡古镇、渡口廊桥、野水柳絮……这些散发着泥土芬芳的作品,是艺术家们于今年初奔赴浙江丽水庆元县写生创作的。在那里,他们沉浸于淳朴的乡村,感受田园气息和农村生活,身心获得了一次难得的荡涤;而此后数月间的再度创作,则使这些鲜活的感受得到了艺术上的提升和再现。因此,此次展览也为观众呈现了中国农村生活的切面,从中可以感受到今日之乡村既有传统、古朴的生活印记,也有现代文明的情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展厅里,艺术家崔宇画中的农民,已由改革开放初期那种渴求走上致富之路的形象,转变为经历过城市打工后回到乡村、建设新农村的现代农民形象,他的笔墨有一种厚重而坚实的力量;工笔人物画家孙震生则以水彩画的方式描绘了乡村门锁,试图将工笔融入水彩进行审美语言的转换;骆献跃的水彩画对丽水庆元丛林与老屋的描写,弥散出浓郁的乡情;黄胜贤的油画将平凡的小景画出了色彩的诗意;于飞将细腻的笔触伸向了古风依旧却掩不住某种现代生活方式的古建民居,那些斑驳错落的粉墙、湿黑婉转的黛瓦、窗棂,都因这种细微的描绘而被赋予了现代视觉的审美……这些作品,都是艺术家们真切感受的艺术表达。
在谈到自己创作的《美丽庆元》系列油画作品时,参展画家徐晓伟表示,当她到达庆元后,感受到大自然的质朴气息扑面而来,满眼绿色充满生机。身处其中,风声、雨声、鸟鸣声和古老的建筑交织在一起,使人体会到自然的纯净与历史的厚重,这种真切的感受对创作帮助很大,于是,她通过大色块和大笔触变换,呈现出一种浪漫、温暖的诗意。“情景交融的真切体验对画家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激发表达的欲望,提升心、眼、手的协调能力,而这在画室中是很难产生的。我们正身处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图像和信息的获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便捷,但若画家的原始素材是依附于他人的整理,则作品容易空洞、缺乏情感和生命力。艺术家们虽风格各异,但深入生活都是其内在核心。作为年青一代,更应主动走出‘舒适区’,让火热的生活、壮美的自然为创作注入活力。”参展画家刘文沫说,此次“深扎”团的艺术家们虽各有擅长,但作品关注当代社会生活、描绘社会风貌和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体察人间百态却是共识,大家严谨的创作态度体现了当代美术家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对于画家而言,不断地重新回到对第一自然的视觉感受是至关重要的。无论你拥有多么精湛的艺术技巧,都不意味着你能够轻易解决由技巧创新而发展出来的新的艺术风格问题;只有让那些积累丰厚的技艺回到鲜活的视觉审美感知中,才能调校与促生新的艺术个性。”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杂志主编尚辉说。日前,为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四周年,由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向人民汇报——30位中青年美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作品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展出了30位美术家的236幅画作。
山洼田畴、桥乡古镇、渡口廊桥、野水柳絮……这些散发着泥土芬芳的作品,是艺术家们于今年初奔赴浙江丽水庆元县写生创作的。在那里,他们沉浸于淳朴的乡村,感受田园气息和农村生活,身心获得了一次难得的荡涤;而此后数月间的再度创作,则使这些鲜活的感受得到了艺术上的提升和再现。因此,此次展览也为观众呈现了中国农村生活的切面,从中可以感受到今日之乡村既有传统、古朴的生活印记,也有现代文明的情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展厅里,艺术家崔宇画中的农民,已由改革开放初期那种渴求走上致富之路的形象,转变为经历过城市打工后回到乡村、建设新农村的现代农民形象,他的笔墨有一种厚重而坚实的力量;工笔人物画家孙震生则以水彩画的方式描绘了乡村门锁,试图将工笔融入水彩进行审美语言的转换;骆献跃的水彩画对丽水庆元丛林与老屋的描写,弥散出浓郁的乡情;黄胜贤的油画将平凡的小景画出了色彩的诗意;于飞将细腻的笔触伸向了古风依旧却掩不住某种现代生活方式的古建民居,那些斑驳错落的粉墙、湿黑婉转的黛瓦、窗棂,都因这种细微的描绘而被赋予了现代视觉的审美……这些作品,都是艺术家们真切感受的艺术表达。
在谈到自己创作的《美丽庆元》系列油画作品时,参展画家徐晓伟表示,当她到达庆元后,感受到大自然的质朴气息扑面而来,满眼绿色充满生机。身处其中,风声、雨声、鸟鸣声和古老的建筑交织在一起,使人体会到自然的纯净与历史的厚重,这种真切的感受对创作帮助很大,于是,她通过大色块和大笔触变换,呈现出一种浪漫、温暖的诗意。“情景交融的真切体验对画家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激发表达的欲望,提升心、眼、手的协调能力,而这在画室中是很难产生的。我们正身处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图像和信息的获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便捷,但若画家的原始素材是依附于他人的整理,则作品容易空洞、缺乏情感和生命力。艺术家们虽风格各异,但深入生活都是其内在核心。作为年青一代,更应主动走出‘舒适区’,让火热的生活、壮美的自然为创作注入活力。”参展画家刘文沫说,此次“深扎”团的艺术家们虽各有擅长,但作品关注当代社会生活、描绘社会风貌和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体察人间百态却是共识,大家严谨的创作态度体现了当代美术家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在尚辉看来,所谓“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是要让自己的艺术积累不断回到对人民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中来激发其艺术创造的火花与灵感,并在“深扎”之中体察民风、沉淀感受、净化情操。他说:“感受与积累,是一位画家终生耕耘不可懈怠的两个重要方面。感受无疑是现实感知的来源,积累则是将这种现实的视觉感知进行情感、精神、技艺等方面的提炼与升华的艺术加工基础,两者互为表里、辩证统一。”
据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徐里介绍,中国美协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在常态化、机制化方面进行了探索,将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组织了多批美术家到浙江丽水等地采风写生,而此次参展的艺术家就是其中极具特点的一批。“这30位参展画家具有鲜明的共性,他们长期扎根生活,所表现的对象是经过长久观察后对生命、生活的一种提炼,在情感上是质朴而丰厚的,在创作语言上是独到而多元的。”徐里说,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再次证明了一条真理,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准则没有变。没有人民的源头活水,没有生活的滋养启发,不可能催生优秀的作品。”
其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主题实践活动,只是今天全国千万名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走近人民的一个缩影,他们正一步步走出画室,深入生活,倾心创作,努力用充沛的情感提升艺术高度,力求用现实的关切推动艺术不断向前拓展,以更多扛鼎之作筑就中华文化的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