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30 08:55 青海日报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贾加乡南当村,才让被群众们亲切地称为“铁脚板”。
从2014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四年时间里,他带领村“两委”班子争取金融扶贫贷款和互助资金,积极探索村民增收之路,2016年,南当村群众自筹资金20万元,购买了总价60万元的藏系绵羊,建成全村第一个专业合作社,在全县各乡镇率先实现了资产收益分红。
贫困户叶旦就是受益人之一,他说,当初才让提出开办村集体入股专业合作社的时候,很多村民都不同意,才让挨家挨户说服村民加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大家都是被他的诚意打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有了行动,事实证明这条路没走错,现在我们都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中获利。
“改革开放,首先要解放农民固守已久的传统观念。去年‘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南当村实施,今年全省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大会又在尖扎县举办,城乡发展一天比一天快,下一步,我们将在绿化、美化、亮化等细节工作上补齐短板,为发展乡村旅游业奠定基础。”才让说道。
眼下,南当村“美丽乡村”建设正进入集中收尾阶段,村子里,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村民们建设家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纷纷填土、拉砖、打扫庭院,昔日破旧的小村庄开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全县典型的贫困村。全村62户280多人仅靠27公顷耕地维持生计,大部分村民的住房四处漏风,炉子烧得再旺家里也没有一点热气,可就是没有能力翻修。”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贾加乡南当村,才让被群众们亲切地称为“铁脚板”。
从2014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四年时间里,他带领村“两委”班子争取金融扶贫贷款和互助资金,积极探索村民增收之路,2016年,南当村群众自筹资金20万元,购买了总价60万元的藏系绵羊,建成全村第一个专业合作社,在全县各乡镇率先实现了资产收益分红。
贫困户叶旦就是受益人之一,他说,当初才让提出开办村集体入股专业合作社的时候,很多村民都不同意,才让挨家挨户说服村民加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大家都是被他的诚意打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有了行动,事实证明这条路没走错,现在我们都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中获利。
“改革开放,首先要解放农民固守已久的传统观念。去年‘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南当村实施,今年全省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大会又在尖扎县举办,城乡发展一天比一天快,下一步,我们将在绿化、美化、亮化等细节工作上补齐短板,为发展乡村旅游业奠定基础。”才让说道。
眼下,南当村“美丽乡村”建设正进入集中收尾阶段,村子里,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村民们建设家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纷纷填土、拉砖、打扫庭院,昔日破旧的小村庄开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全县典型的贫困村。全村62户280多人仅靠27公顷耕地维持生计,大部分村民的住房四处漏风,炉子烧得再旺家里也没有一点热气,可就是没有能力翻修。”
土生土长的才让说,自打记事起,南当村就是出了名的贫困村,村民住的是土坯房、茅草屋,七十年代初,由于粮食产量不高,各家各户种一茬庄稼下来不仅要精打细算,平时还要配以青稞、土豆等杂粮,稍有计划不周就会随时断粮,吃不饱饭是常有的事。
当时,农民都是公社社员,集体劳动时统一出工,不到劳动年龄的孩子们,只能随妇女干些相对轻松的活,那时基本上没什么农业机械,干活就靠一双手,从天不亮忙到天黑,一年忙到头,能有余粮,就算是过了一个好年景。在那个物质非常贫乏的年代,连生活常用的火柴、煤油都成了奢侈品。
这些年,南当村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富民好政策,发展畜牧业合作社,鼓励劳动力外出打工,整治村容村貌,尤其是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对全村的危房旧房以及村级道路、自来水管道进行了大规模维修,同时,建成村级办公服务中心、村小学教学楼和文化广场,群众脱贫信心越来越浓,日子越过越红火。
出生于1967年的才让亲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给农民带来的实惠,给农村带来的变化。
“四十年来, 社会稳定和谐,农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很多贫困户逐步摘掉了贫困帽子,如今,城乡商品日渐丰富,沙发、电视机、拖拉机等这些曾经在农村时髦的‘大件’已经算不上什么,‘家庭影院’、互联网、汽车都几乎普及到每个家庭,村民越过越有了盼头。”
“改革开放让村里的很多年轻人走上了学技术奔小康的致富路,去年,儿子买了挖掘机在外揽工,农闲时每天忙得不着家,家庭收入和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没有改革开放,哪有今天美好的生活!”才让乐呵呵地说道。
(记者 刘伟 通讯员 蒋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