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浴血十四年》:重回全民抗战奔腾岁月

2018-11-14 13:14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杨雯

11月5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电视剧《浴血十四年》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该剧讲述了一个家庭、一个普通人物在14年抗战期间艰苦斗争的故事,在央视八套播出期间,收视率始终占据全网第一,收获了观众的好评。

“这部电视剧吸收了军史界、党史界新鲜的思维成果,匡正了过去不精准的‘8年抗战’提法,可以把党史和军史的思维成果普及到民间,普及到群众中去。对于历史精准的确认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自觉,也是一种文化自觉,仅此一条,此剧在中国电视剧表现抗日战争发展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就应该得到肯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表示。

以真实历史为依托

正如仲呈祥所言,《浴血十四年》将抗战定位为14年而非8年,实属一次进步。不过,将一段长达14年的峥嵘岁月进行艺术创作,工作量毫无疑问十分巨大,许多影视剧都是摘取历史当中的某一事件进行创作。《浴血十四年》反其道而行之,将14年的历史中每一段真实历史事件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地域上纵横东北、内地和上海多地,在时间轴上将“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淞沪会战、皖南事变等重大事件包含其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处主任赵彤表示:“这部电视剧讲述抗战的空间结构,以东北为开端,以苏北为结束,这样纵贯南北的空间设计蕴含了空间的纵横,容纳了时间的绵延,从史实上看,空间与时间连接是有根据的。”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提出,不同于一般的抗战剧及革命历史题材剧,这是一部角度新颖的作品,故事性地讲述14年抗战的同时,又能够遵循历史真实的发展过程。

11月5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电视剧《浴血十四年》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该剧讲述了一个家庭、一个普通人物在14年抗战期间艰苦斗争的故事,在央视八套播出期间,收视率始终占据全网第一,收获了观众的好评。

“这部电视剧吸收了军史界、党史界新鲜的思维成果,匡正了过去不精准的‘8年抗战’提法,可以把党史和军史的思维成果普及到民间,普及到群众中去。对于历史精准的确认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自觉,也是一种文化自觉,仅此一条,此剧在中国电视剧表现抗日战争发展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就应该得到肯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表示。

以真实历史为依托

正如仲呈祥所言,《浴血十四年》将抗战定位为14年而非8年,实属一次进步。不过,将一段长达14年的峥嵘岁月进行艺术创作,工作量毫无疑问十分巨大,许多影视剧都是摘取历史当中的某一事件进行创作。《浴血十四年》反其道而行之,将14年的历史中每一段真实历史事件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地域上纵横东北、内地和上海多地,在时间轴上将“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淞沪会战、皖南事变等重大事件包含其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处主任赵彤表示:“这部电视剧讲述抗战的空间结构,以东北为开端,以苏北为结束,这样纵贯南北的空间设计蕴含了空间的纵横,容纳了时间的绵延,从史实上看,空间与时间连接是有根据的。”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提出,不同于一般的抗战剧及革命历史题材剧,这是一部角度新颖的作品,故事性地讲述14年抗战的同时,又能够遵循历史真实的发展过程。

此次《浴血十四年》的出品方是曾出品过热播战争剧《炮神》的天沐影业。研讨会上,天沐影业董事长、《浴血十四年》总制片人孙杰表示,天沐影业制作的每部剧,所有故事桥段、情节人物的设置,都基于真实的历史,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浴血十四年》整个剧情发展都是依托历史真实事件而展开,没有凭空臆造。我们本着尊重历史的宗旨,艺术化地还原当年的岁月。不走娱乐路线,而是以真实、震撼的场面唤醒被遗忘的历史,唤醒国民爱国精神,做一部积极正能量的好剧,才对得起那些为国家民族献出生命的英雄。”

不过,李京盛同时表示,虽然该剧真实反映了历史,可是“传奇性的部分太多,传奇部分与历史部分贴合的紧密度不够,逻辑性较差。并且,故事新鲜度也不够,这种3个家庭、两对情侣之间的纠葛是常见的、现成的思路和认知元素”。

李京盛进一步指出,《浴血十四年》还存在战争场面过多、转折过于陡然、结尾略显拖沓等问题。“电视剧是小屏呈现作品,现在观众在电影院获得的大屏视觉刺激已经很强烈了,小屏在这一方面是赶不上电影大屏的,所以电视剧中打仗的场面不宜过多,还是要靠故事本身的精彩度取胜。”

以小人物为切口

在剧情上,《浴血十四年》以小家族的人情更迭为切入口,以3个家庭、两对情侣的纠葛情感为隐线,折射出大时代的波澜壮阔,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药商之子项彬礼从上海滩纨绔子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优秀指战员的蜕变之路。

“一部表现14年抗战岁月的作品,按照往常的创作思维,一般是写高层、上层的活动,写国民党、共产党和日本军队高层的较量。”原《解放军报》文艺部主任陈先义表示,这部作品却是以药商子弟项彬礼,以及军人之后周凌霄、东北军军官周昆义子杜凌云、日本留学知识女性顾瑛等一群年轻人的人生轨迹为主线,勾勒了曲折复杂、非常具有历史感的故事,从侧面概括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的人物心态和命运。

主人公项彬礼初登场时是仁义大药房的少东家,心高气傲,但经历了“九一八”事变的他开始改变,将国家放在心中,自发组织工人护卫队,支援抗日,走向成熟。孙杰介绍:“项彬礼这个人物在前期塑造的时候尽可能让他顽劣一些,他的成长其实就是一个男人的成长,只不过那个年代更多的是血与泪的成长。除了战争,这部戏的人物关系非常纠葛好看,与未婚妻家族反目,多年好友是日本侵略者的真实身份暴露,跟生死与共的战友刀兵相见,被邻家妹妹阴谋暗算等,都会让观众感到揪心。”

“作品在表现历史人物上没有简单化,而是着力表现人物在特殊年代的复杂性,写的是成长发展中的人物。”陈先义说,“尤其是最有特点且非常能打动人内心的项彬礼,这个人物的成长史与过去一出场就高大上的英雄人物塑造完全不同,他写出了人物的成长变化,因此真实感人。”

除了主人公,《浴血十四年》在各个配角的刻画上也颇下工夫。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原局长汪守德用“越看越好看”来形容该剧,并认为该剧最吸引人的一点就在于“除了主角个性丰满,其他角色也写得非常具有身份感和时代气息。每个人物都呈现出了极其复杂的一面,因其复杂而更显得真实可信”。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