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新主旋律影视作品的价值解码与精神扶贫

2018-11-20 13:58 今传媒  作者:郑向阳

亚当·斯密曾认为,社会上,除乞丐以外,没有一个人愿意全然依靠别人的施舍生活。西方有一句名言,对于一个处于极端饥饿的人来说,除了食物,没有别的要求,而当他一旦酒足饭饱,就会有无数的欲望。古语亦有云,“暖饱思淫欲”、“饥寒起盗心”,虽有失偏颇,却折射出一个道理,即人在填饱肚子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精神需求的满足,对物质的需求是暂时而有限的,对精神的需求却是长远而无限的[1]。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举措的“精准扶贫”,单纯依靠物质资助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满足精神的追求。长期实践证明,只有具备了饱满的精神状态和乐观的脱贫意识,才能充分调动脱贫攻坚的主观积极性。 因此,“精神扶贫”理应成为精准扶贫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非物质作用。“扶贫必扶智”“既扶贫又扶志”,全面贯彻精准扶贫政策,不是一味地同情与物质的帮助,而是在尊重和维护贫困对象的人格和权利的同时,把智力扶持、能力培养作为精准扶贫的首要工作,把挖掘内部潜力、增强自身实力作为脱贫攻坚的长效策略[1]。

目前许多地方已经认识到了“精神扶贫”的重要性,并付诸于实践,陆续启动“精神扶贫工程”,但却收效甚微。一方面,是因为“精神扶贫”是一场持久性战役,它不像物质扶贫那么立竿见影、立见成效,而是需要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韧劲,它是一场持久战,除了需要信心和勇气以外,还需要有恒心和耐力[2];另一方面,目前的“精神扶贫”还存在认识肤浅单薄、形式简单粗暴、过程有始无终等现实困境,仅仅满足于动员、走访、宣传等浅表方式,还没有精准把握每位扶贫对象的心路历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通和精神引导,使精神扶贫做到对症下药、务实有效。直接说教式的思想价值宣传与科学文化普及,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精神扶贫要求了,不但难见成效,而且会产生严重的逆反情绪和应付心态。找到一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精神扶贫方式,已是当务之急、迫在眉睫。

平时上网没条件、看书没文化,而闲暇之余看电视是目前贫困农村地区主要的精神娱乐方式。电视作为一种跨民族、跨文化、低门槛、无障碍的传播媒介,在贫困地区的传播范围和传播效力是其他媒介难以比拟的。鉴于此,借助于影视作品尤其是主旋律影视作品的传播影响力和潜在感染力在贫困农村地区进行精神扶贫,不失为一种成本低廉、行之有效的精神扶贫方式。而这种精神扶贫方式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正确地解读主旋律影视作品的精神内涵、价值核心以及教育意蕴。既不能走纯娱乐式的解读路线,也不能走纯说教式的解读路线;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

一、“新主旋律影视作品”的价值解码

“新主旋律影视”起源于20世纪末,2006年10月,时任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在全国电影创作会议上提出,一切反映真、善、美的优秀影片都属于主旋律影片[3],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成为主旋律影片的重要功能。至此, “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含义才真正被广大电影人和艺术家解读。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新主旋律影视的重要任务。“新主旋律影视”的发展,除了在价值观念与审美取向上的嬗变外,在表现形式与运作方式上也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采用融合类型策略,把主旋律影视的精神诉求与类型电影的商业追求实现了完美的融合和无缝的嫁接,进行吻合时代潮流发展和多元文化表述的革新,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抢夺传播阵地,不断满足大众借助影视作品来比照、诠释与反思现实世界的心理要求。因此,项目的选材范围相对比较宽泛,涉及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与一般历史题材、农村题材、军事题材、都市亲情伦理题材、时政题材等多种类型,包括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专题片以及网络视听作品等多种样式,每种题材和样式精选几部进行重点解读。比如从电影《十月围城》《辛亥革命》《建国大业》《唐山大地震》《湄公河行动》,到电视剧《奋斗》《潜伏》《伪装者》《士兵突击》《人民的名义》以及专题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等等,不仅在思想上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而且在艺术上精湛完美、卓有成效,主旋律影视大有突破重围、强势归来的态势,主旋律的“梧桐树”不断引来“金凤凰”,主旋律影视创作进入了最具活力的发展时期。

新主旋律影视是区别于传统主旋律影视的一种新发展模式,是在深刻总结以往主旋律影视经验的基础上,在积极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同时,巧妙地运用市场化、类型化的手法对历史事件、著名人物等进行描写和叙述,通过政治、市场双重宣传策略实现口碑和市场的双赢,在实现既定宣传目标的同时,凭借新颖的艺术表现、精彩的视觉展示、娴熟的商业包装实现类型的突破和模式的革新,改变了传统主旋律影视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与弘扬核心价值观的说教式、生硬式基调,使得市场与大众更容易接受与传播。新主旋律影视是主旋律价值诉求与类型化商业运作融合下的新尝试,这种新模式的崛起和演变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大众观影追求的必然选择,摆脱了以往僵化教条的主流价值观宣传模式,更多地运用类型电影运作的亲民化、市场化、商业化等手段来满足人民群众吸取有益营养营养与践行主流价值的需要,这无疑对于利用影视作品来增强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效果有重要意义[4]。比如《建国大业》就是这种理念变化中的产物,是一部成功地将主旋律与商业运作有机结合起来的标志性作品,开启了主旋律电影的新时代,成为了主旋律电影的新标杆[7]。

主旋律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每个国家、民族、时代都有,也都需要。像好莱坞电影,就是典型的美国精神和美国文化,可以看作是美国的“主旋律”。在我国,主旋律影视是一个特定概念,1987年3月,时任国家电影局局长的滕进贤在第一次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强我国电影创作,突出主旋律,坚持都氧化,自此,“主旋律”一词开始产生。这一时段的主旋律电影承担着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政治功能。但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以内,由于主旋律影片片面强调价值宣传和精神教化的功能而忽视了艺术呈现和娱乐大众的需求,导致人民群众缺乏观影欲望和消费动力。而新主旋律影视作品大大拓展了题材空间,跳出以往“领袖不食人间烟火”“英雄自带完美光环”的狭隘套路,把领袖人物还原成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把英雄人物塑造成有情有感的社会人,实现国家意志、主流价值和商业精神的巧妙嫁接和有效融合,以人为本,以情系之,以情感之,给人民大众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和观影享受,从而为中国主旋律电影抢占市场、收复阵地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提供了充实的经验。

亚当·斯密曾认为,社会上,除乞丐以外,没有一个人愿意全然依靠别人的施舍生活。西方有一句名言,对于一个处于极端饥饿的人来说,除了食物,没有别的要求,而当他一旦酒足饭饱,就会有无数的欲望。古语亦有云,“暖饱思淫欲”、“饥寒起盗心”,虽有失偏颇,却折射出一个道理,即人在填饱肚子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精神需求的满足,对物质的需求是暂时而有限的,对精神的需求却是长远而无限的[1]。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举措的“精准扶贫”,单纯依靠物质资助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满足精神的追求。长期实践证明,只有具备了饱满的精神状态和乐观的脱贫意识,才能充分调动脱贫攻坚的主观积极性。 因此,“精神扶贫”理应成为精准扶贫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非物质作用。“扶贫必扶智”“既扶贫又扶志”,全面贯彻精准扶贫政策,不是一味地同情与物质的帮助,而是在尊重和维护贫困对象的人格和权利的同时,把智力扶持、能力培养作为精准扶贫的首要工作,把挖掘内部潜力、增强自身实力作为脱贫攻坚的长效策略[1]。

目前许多地方已经认识到了“精神扶贫”的重要性,并付诸于实践,陆续启动“精神扶贫工程”,但却收效甚微。一方面,是因为“精神扶贫”是一场持久性战役,它不像物质扶贫那么立竿见影、立见成效,而是需要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韧劲,它是一场持久战,除了需要信心和勇气以外,还需要有恒心和耐力[2];另一方面,目前的“精神扶贫”还存在认识肤浅单薄、形式简单粗暴、过程有始无终等现实困境,仅仅满足于动员、走访、宣传等浅表方式,还没有精准把握每位扶贫对象的心路历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通和精神引导,使精神扶贫做到对症下药、务实有效。直接说教式的思想价值宣传与科学文化普及,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精神扶贫要求了,不但难见成效,而且会产生严重的逆反情绪和应付心态。找到一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精神扶贫方式,已是当务之急、迫在眉睫。

平时上网没条件、看书没文化,而闲暇之余看电视是目前贫困农村地区主要的精神娱乐方式。电视作为一种跨民族、跨文化、低门槛、无障碍的传播媒介,在贫困地区的传播范围和传播效力是其他媒介难以比拟的。鉴于此,借助于影视作品尤其是主旋律影视作品的传播影响力和潜在感染力在贫困农村地区进行精神扶贫,不失为一种成本低廉、行之有效的精神扶贫方式。而这种精神扶贫方式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正确地解读主旋律影视作品的精神内涵、价值核心以及教育意蕴。既不能走纯娱乐式的解读路线,也不能走纯说教式的解读路线;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

一、“新主旋律影视作品”的价值解码

“新主旋律影视”起源于20世纪末,2006年10月,时任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在全国电影创作会议上提出,一切反映真、善、美的优秀影片都属于主旋律影片[3],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成为主旋律影片的重要功能。至此, “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含义才真正被广大电影人和艺术家解读。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新主旋律影视的重要任务。“新主旋律影视”的发展,除了在价值观念与审美取向上的嬗变外,在表现形式与运作方式上也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采用融合类型策略,把主旋律影视的精神诉求与类型电影的商业追求实现了完美的融合和无缝的嫁接,进行吻合时代潮流发展和多元文化表述的革新,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抢夺传播阵地,不断满足大众借助影视作品来比照、诠释与反思现实世界的心理要求。因此,项目的选材范围相对比较宽泛,涉及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与一般历史题材、农村题材、军事题材、都市亲情伦理题材、时政题材等多种类型,包括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专题片以及网络视听作品等多种样式,每种题材和样式精选几部进行重点解读。比如从电影《十月围城》《辛亥革命》《建国大业》《唐山大地震》《湄公河行动》,到电视剧《奋斗》《潜伏》《伪装者》《士兵突击》《人民的名义》以及专题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等等,不仅在思想上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而且在艺术上精湛完美、卓有成效,主旋律影视大有突破重围、强势归来的态势,主旋律的“梧桐树”不断引来“金凤凰”,主旋律影视创作进入了最具活力的发展时期。

新主旋律影视是区别于传统主旋律影视的一种新发展模式,是在深刻总结以往主旋律影视经验的基础上,在积极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同时,巧妙地运用市场化、类型化的手法对历史事件、著名人物等进行描写和叙述,通过政治、市场双重宣传策略实现口碑和市场的双赢,在实现既定宣传目标的同时,凭借新颖的艺术表现、精彩的视觉展示、娴熟的商业包装实现类型的突破和模式的革新,改变了传统主旋律影视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与弘扬核心价值观的说教式、生硬式基调,使得市场与大众更容易接受与传播。新主旋律影视是主旋律价值诉求与类型化商业运作融合下的新尝试,这种新模式的崛起和演变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大众观影追求的必然选择,摆脱了以往僵化教条的主流价值观宣传模式,更多地运用类型电影运作的亲民化、市场化、商业化等手段来满足人民群众吸取有益营养营养与践行主流价值的需要,这无疑对于利用影视作品来增强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效果有重要意义[4]。比如《建国大业》就是这种理念变化中的产物,是一部成功地将主旋律与商业运作有机结合起来的标志性作品,开启了主旋律电影的新时代,成为了主旋律电影的新标杆[7]。

主旋律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每个国家、民族、时代都有,也都需要。像好莱坞电影,就是典型的美国精神和美国文化,可以看作是美国的“主旋律”。在我国,主旋律影视是一个特定概念,1987年3月,时任国家电影局局长的滕进贤在第一次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强我国电影创作,突出主旋律,坚持都氧化,自此,“主旋律”一词开始产生。这一时段的主旋律电影承担着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政治功能。但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以内,由于主旋律影片片面强调价值宣传和精神教化的功能而忽视了艺术呈现和娱乐大众的需求,导致人民群众缺乏观影欲望和消费动力。而新主旋律影视作品大大拓展了题材空间,跳出以往“领袖不食人间烟火”“英雄自带完美光环”的狭隘套路,把领袖人物还原成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把英雄人物塑造成有情有感的社会人,实现国家意志、主流价值和商业精神的巧妙嫁接和有效融合,以人为本,以情系之,以情感之,给人民大众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和观影享受,从而为中国主旋律电影抢占市场、收复阵地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提供了充实的经验。

 

二、“新主旋律影视作品”的精神扶贫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影视作品作为精神文化的传播,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和谐文化、和谐社会中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核心主题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这是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5]。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教育性和影响力具有潜移默化、鲜活生动的特点,通过影视中人物的思想、性格、行为以及发生的事件,转移到观众的心里,使观众不自觉地接受,因此它的教育方式比起说教式的灌输更自然、更容易让人接受。

新主旋律影视作品增强了可看性、话题性,受众面、吸引力和传播力也越来越广泛,但就农村市场和学生群体而言,过度娱乐化解读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主旋律影视作品的传播效果。《2015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就毫不留情地指出,“娱乐至死”在中国电影创作中已成新常态,严肃电影功能的衰竭与娱乐片全面占取,电影产品流水线打造出的作品呈现的是粗俗化、肤浅化、碎片化。“娱乐至死”泛滥成灾,现实世界的一切大众语意逐渐以娱乐的方式来解读,并变成一种现象级的新常态,一切都似乎成为成为娱乐的奴隶和附属品。在影视领域,传统价值、普世精神、主流意识都发生了低幼化蜕变,碎片化、快餐式的消费和读解,会让文化精神枯萎;过度娱乐解读,会让主旋律影视作品变色。主旋律影视作品旨在警示教育,而不是网络写手肆意吐槽、蹭热点、争流量的素材来源,也不是吃瓜群众任性闲聊、侃大山、吹牛皮的佐料店铺,戏说成分,娱乐至死,大伙一笑了之,以这种心态看待主旋律影视作品,背离了主旨和初衷,削弱了警示作用,甚至可能走不出来。

新主旋律影视作品的精神实质就是求真、扬善、趋美,一部好的主旋律影视作品,也就是我们通常强调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影视作品。但如何正确认识主旋律影视作品的真善美,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理性回答的。权威观点,通俗解读。在对主旋律影视作品的解读中,主要观点上要有权威性,能站得住脚、经得起推敲,但在具体文字阐述中,却能克服书斋气,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读起来好懂好记。从具体的戏剧故事中孵化出作品的价值诉求和精神意境,融抽象的意义于生动的情节之中,先有意思,再有意义,润物无声、月印万川、上善若水,才能激发观者的观影欲望和解读兴趣。最重要的是能够始终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农民的注意力,使之能够一直关注你的解读,而不是望文兴叹,最终掉头离去。降低农民的理解成本,在追求有权威、有针对性的评价时,强化可读性和吸引力,让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爱不释手。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主旋律影视作品的通俗解析,从普世价值和主流精神两个层面,引导农民群众以积极向上的视角欣赏主旋律影视作品,吸取精神营养,完善自我发展,走出一条自信满满、自力更生的脱贫之路。一是实现“新主旋律影视作品”和“精神扶贫工程”之间的嫁接,通过剖析新主旋律影视作品所蕴含的主流精神和普世价值,探寻主旋律影视作品在“精神扶贫”工作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应用价值,尤其是主旋律影视作品助力“精神扶贫”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具体方式和措施,引导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从新主旋律影视作品中吸取有氧成分、树立学习榜样、实现自助脱贫;二是纠偏扶正,以正确的导向解读新主旋律影视作品,防止目前过度娱乐化的解读。新主旋律影视作品不同于以往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其在传播核心价值观念和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方面,往往比较隐性含蓄、甚至模糊中立,这使得新主旋律影视作品的解读有了可发挥的空间和多样化的可能,如果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其宣传效力、教育功能、警示作用、示范意义就会大打折扣,当然在助力“精神扶贫”上就显得力不从心,甚至事倍功半、弄巧成拙。

新主旋律影视作品首先是传播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情怀、歌颂英雄主义精神,但同时它又是一门视听艺术,与生俱来具有娱乐属性和审美功能,是思想价值构建与艺术形态养成、主流精神传播与大众文化消费的融合。在教育领域,主旋律影视作品对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和政治觉悟具有非常明显的理论和现实价值[6]。推而广之,主旋律影视作品在贫困农村地区“精神扶贫”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既有利用的必要性,也有实施的可行性。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体,一是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纸质传播媒介接受有难度;二是客观条件所限,精神娱乐方式贫乏,而主旋律影视作品得天独厚的“低门槛、无障碍”的传播优势,特别适宜于农村地区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扶贫,只要正确加以解读,其宣教功能和示范作用是其他媒介难以比拟的。通过梳理主旋律影视作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系,主旋律影视作品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系,以及主旋律影视作品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精神形成的关系等[5],为新主旋律影视作品助力“精神扶贫”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举措和实施方式。

梳理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历史形态、现实语境与观念嬗变,厘清新时代主旋律影视作品的风格特征、美学意蕴以及题材类型等。遴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新主旋律影视作品并加以重点分析,解读这些作品中蕴含的主流精神和普世价值,尤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内在联系。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贫困农村地区的现实状况,尤其是贫困农民精神层面上的主要困境。同时,调研主旋律影视作品在农村地区的传播效力、宣教作用及解读状况,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分析新主旋律影视作品助力“精神扶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实践调研和理论研究,提出利用新主旋律影视作品的传播效力和宣教优势进行“精神扶贫”的具体措施和方式。

三、结语

近年来,主旋律影视作品大放异彩已是文艺界不争的事实,从电影《唐山大地震》《建国大业》《湄公河行动》,到电视剧《奋斗》《士兵突击》《人民的名义》以及专题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等等,这些作品让主旋律走向大众审美,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入剖析这些主旋律影视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价值取向,并以正确积极的导向、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解读。面向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以新主旋律影视作品的传播效力和宣传魅力引领贫困地区人民积极构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气神和价值观,坚定脱贫攻坚的信心和毅力、凝聚自力更生的勇气和动力、激发持久作战的斗志和潜力,助力“精神扶贫”,推进“精准扶贫”。

参考文献:

[1]程肇基.精神扶贫:一个亟待关注的精准扶贫新领域[J].江西社会科学,2016(11):210-216.

[2]赵秀华.论“精神扶贫”的知行渊源及本质内涵——以“宁德模式”为例[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6(6).

[3]李玥阳.大众文化时代“新主旋律”影视剧的兴起[J].文化纵横,2015(4):116-122.

[4]程波.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与国家形象的积极建构——论近年中国电影市场化趋势中的主旋律电影[J].当代电影,2012(12):96-99.

[5]闫玉清.影像的品格:主旋律影视剧精神解码[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2).

[6]连那.主旋律电影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在关联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6):104-106.

[7]李彩霞.探析新主旋律电影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效果[J].电影文学,2015(19):32-34.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