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

2018-11-20 14:08 今传媒  作者:厉国刚

这是一个媒介融合时代。何为媒介融合?美国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教授认为这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1]在媒介融合大趋势下,新闻传播教育很有变革的必要,需要调整教学理念、内容和形式,建立相应的新闻传播融合教育机制。

一、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陈旧

不少高校新闻传播学类的课程体系还是传统媒体时代的,没有做出及时的调整;有些即便想要做出调整,却发现并没有那么多相应的新媒体课程的教材。由于新媒体的推陈出新,使得新闻传播学类各种教材显得陈旧。媒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实在太快了,很多实践还没有做出很好的理论总结,很多现象则还未定型,处于不断变动之中,今天看来是对的,到了明天也许就落后了,因此,理论和知识的革新显得困难重重。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学生的兴趣自然提不上来,容易出现厌学、逃课现象。在我校毕业生满意度的调查中,新闻传播学类的毕业生对专业的满意度相比于其他专业要低一些。这与课程体系的陈旧,教学内容没有跟上媒体和技术发展的步伐是有很大关系的。

(二)师资结构落伍

新闻传播学类的师资,不管是科班出身,还是从中文、历史等学科转过来的,基本上都是传统媒体时代的。在新媒体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具有很高新媒体素养和技能的教师几乎没有。并且,当前的教师基本上是偏文科的。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类几大专业,都存在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的状况。因此,即便有新媒体的相关课程,未必能够找到合适的师资。很多课程现有的教师上不了,或者没法做到深入讲解,从而会导致教学效果下降。新闻传播学类师资结构需要做出巨大的调整,才能适应媒体发展的新格局。

(三)教学形式老套

除了教学内容不够新颖之外,在教学形式上,侧重于过去的课堂讲解为主的模式,对于那些新媒体手段的运用远远不够。在某校教学检查中,督导老师发现讲授新媒体课程的老师,居然很少使用新媒体教学手段,而大为惊讶。其实这种现象不限于个别学校、个别老师,而是一种普遍现象。教学手段的革新非常重要。这个时代的学生都是网络原住民,对于网络和新媒体工具非常熟悉和依赖,如果教学不能够采用这些新的手段和工具,学生与这门课程就会格格不入,他们难以对其产生兴趣。新闻传播学类是关于信息传播的专业,如果在教学上,没有采用最新的传播工具,又如何教会学生使用各种新媒体工具呢?可见,新闻传播学类相比其他专业,尤为迫切需要革新教学形式,采用更多新媒体传播手段,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直接感受新媒体传播环境,有助于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理解和领会有关理论和知识。

二、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变革的意义

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网络和新媒体的冲击,如今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是很高,上课不专心,拿着手机上网,聊天,看社交媒体的比例很高。这一方面是由于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过时,另一方面是由于所学的课程未必是他想学的。通过课程体系的变革,可以让学生选修更有针对性、更感兴趣的个性化课程。

2.培养更符合新媒体发展要求的人才。教学内容的变革,可以让学生掌握跨媒体、全媒体运作的各项知识和技能,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工作起来能够得心应手,更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3.有助于改变当前新闻传播学类教学科研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教学科研上的单兵作战,老师之间缺乏交流,不同专业之间藩篱不断加高等问题。教学管理的变革,可以让不同院系的老师走到一起,进行更多的切磋。

4.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各个行业都在与互联网建立密切的联系,新闻传播学类同样需要与网络和新媒体相结合,互联网+新闻,互联网+广告,互联网+电视等各种新的学科方向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理念的变革可以“推进新闻传播教育向博雅教育前进,形成科学性、人文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统一,拓宽专业口径”。[2]

这是一个媒介融合时代。何为媒介融合?美国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教授认为这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1]在媒介融合大趋势下,新闻传播教育很有变革的必要,需要调整教学理念、内容和形式,建立相应的新闻传播融合教育机制。

一、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陈旧

不少高校新闻传播学类的课程体系还是传统媒体时代的,没有做出及时的调整;有些即便想要做出调整,却发现并没有那么多相应的新媒体课程的教材。由于新媒体的推陈出新,使得新闻传播学类各种教材显得陈旧。媒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实在太快了,很多实践还没有做出很好的理论总结,很多现象则还未定型,处于不断变动之中,今天看来是对的,到了明天也许就落后了,因此,理论和知识的革新显得困难重重。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学生的兴趣自然提不上来,容易出现厌学、逃课现象。在我校毕业生满意度的调查中,新闻传播学类的毕业生对专业的满意度相比于其他专业要低一些。这与课程体系的陈旧,教学内容没有跟上媒体和技术发展的步伐是有很大关系的。

(二)师资结构落伍

新闻传播学类的师资,不管是科班出身,还是从中文、历史等学科转过来的,基本上都是传统媒体时代的。在新媒体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具有很高新媒体素养和技能的教师几乎没有。并且,当前的教师基本上是偏文科的。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类几大专业,都存在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的状况。因此,即便有新媒体的相关课程,未必能够找到合适的师资。很多课程现有的教师上不了,或者没法做到深入讲解,从而会导致教学效果下降。新闻传播学类师资结构需要做出巨大的调整,才能适应媒体发展的新格局。

(三)教学形式老套

除了教学内容不够新颖之外,在教学形式上,侧重于过去的课堂讲解为主的模式,对于那些新媒体手段的运用远远不够。在某校教学检查中,督导老师发现讲授新媒体课程的老师,居然很少使用新媒体教学手段,而大为惊讶。其实这种现象不限于个别学校、个别老师,而是一种普遍现象。教学手段的革新非常重要。这个时代的学生都是网络原住民,对于网络和新媒体工具非常熟悉和依赖,如果教学不能够采用这些新的手段和工具,学生与这门课程就会格格不入,他们难以对其产生兴趣。新闻传播学类是关于信息传播的专业,如果在教学上,没有采用最新的传播工具,又如何教会学生使用各种新媒体工具呢?可见,新闻传播学类相比其他专业,尤为迫切需要革新教学形式,采用更多新媒体传播手段,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直接感受新媒体传播环境,有助于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理解和领会有关理论和知识。

二、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变革的意义

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网络和新媒体的冲击,如今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是很高,上课不专心,拿着手机上网,聊天,看社交媒体的比例很高。这一方面是由于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过时,另一方面是由于所学的课程未必是他想学的。通过课程体系的变革,可以让学生选修更有针对性、更感兴趣的个性化课程。

2.培养更符合新媒体发展要求的人才。教学内容的变革,可以让学生掌握跨媒体、全媒体运作的各项知识和技能,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工作起来能够得心应手,更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3.有助于改变当前新闻传播学类教学科研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教学科研上的单兵作战,老师之间缺乏交流,不同专业之间藩篱不断加高等问题。教学管理的变革,可以让不同院系的老师走到一起,进行更多的切磋。

4.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各个行业都在与互联网建立密切的联系,新闻传播学类同样需要与网络和新媒体相结合,互联网+新闻,互联网+广告,互联网+电视等各种新的学科方向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理念的变革可以“推进新闻传播教育向博雅教育前进,形成科学性、人文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统一,拓宽专业口径”。[2]

 

三、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融合

(一)师资的融合

师资需要进行融合,首先是在新闻传播学类的几个专业之间实现融合。专业方向的细分是可以的,但没有必要严格地将教师分门别类按不同院系分离开来,制造人为的屏障。应鼓励老师跨系、跨学科进行交流和讨论,而不是局限于所在系的小圈子,可以按照研究兴趣,形成几个工作坊;可以根据研究课题,形成各种教学科研团队;可以根据某个课程的建设,搭建一个课程小组。这样的交叉融合可以形成很多群组,使师资之间更多互动交流。同时,学生可以在新闻传播学院,跨专业找合适的导师指导,新闻系的学生可以直接与广告系的老师接触和交流,广播电视学的学生可以直接找网络和新媒体的老师做科研、做实验。

(二)课程的融合

课程的融合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上,增加一些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课程。例如计算广告、网络出版、社交新闻等,过去,大多数是按某一种媒体设计课程,例如报纸编辑、电视采访之类的,但在媒介融合时代,报纸、电视新闻都不再是单一媒体的传播,记者编辑需要同时掌握全媒体技能。又如,运营一个公众号,不仅需要撰写文章,还需要编辑排版,处理图片,同时还得具备宣传推广、广告经营等多种技能。因此,一个媒体人必然是多面手,相应的课程必然需要融合多种技能和多种媒体传播工具。

课程不仅需要融合,还需要革新,应增加更多新媒体的课程。如果一个新闻传播院系,只有一些传统媒体相关的专业,缺少网络和新媒体专业或课程,那么这样的融合,意义并不大。必须与各种新媒体课程加以深度的融合,这样的融合才能提升原有课程的科技含量,更符合媒介融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学生的融合

学生的选课,需要打破现有的边界,跨专业、跨系、跨院去选课。过去同一个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个班级,大家坐在一起听课,而在媒介融合时代,专业需要淡化,不同学科的学生应当融合在一起。在某一门课上,需要有媒体经营管理的、新闻采访写作的,编辑出版的,广告设计的各种学生在一起。这样在课堂讨论、小组作业等各个教学环节,就可以超越专业的局限,增加更多的互补性,在思维上能够有更多的碰撞,从而产生丰富的思想火花。

新闻传播教育的融合,显然不是增加几门媒介融合的课程就可以完成的,教学的内容、形式和结构等各方面都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媒介融合的特征。这是一种全方面的革新,对新闻传播学类本科教学来说,意味着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教育时代,这与传统新闻传播时代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需要在许多方面都做出突破性的变革。

四、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变革的方法

(一)平台招生,淡化专业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类可以采取平台招生模式,同时实现平台化教学,淡化专业区隔。在传统上,一个学生进了大学,都会隶属于某个专业,在媒介融合环境下,这些学生可以不固定在某个专业,而是根据自己的所选课程和研究方向,最后确定一个大体一致的专业方向毕业。平台招生和教学,打破了不同系和专业的藩篱,使学生融合在一起,与更多的同学进行交流和学习。

(二)采取灵活的学分制、选课制和导师制采取平台学习模式,学分制、选课制和导师制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学生在入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选择自己的学业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相关课程,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非常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而在学分制下,除了一些公共课,专业核心课程之外,其他学分应当允许自由选读,不必大家都统一。学生只要获得了足够的学分,就可以毕业,增加了很大的自由度。这样,由于所学课程是基于导师的意见和学生的兴趣选择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学习的兴趣就会更高一些,从而可以避免一些学生在不感兴趣的,觉得对自身发展没有多大帮助的课程上浪费时间。

(三)建立小组学习模式

建立小组学习的机制,倡导学生之间在平时和课堂上进行更多的互动交流。小组学习,在国外是挺常见的做法。笔者在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经常看到在图书馆、餐厅、走廊上,四五个同学围坐在一起学习、讨论、交流,以及完成小组作业的情景。在媒介融合时代,一方面需要传媒人才具有全媒体的技能和素质,另一方面也需要具有团队的密切配合。小组学习是走向团队合作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将来更有效地开展团队合作。

(四)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在融合媒体时代,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在课堂上需要有很多模拟实践,在校内参与各种与新闻传播相关的实践,也需要到校外的企事业单位去实践,通过多层次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各方面的技能。由于媒介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如果只学一些书本上的知识,毕业后很难适应工作要求,新闻传播学类的实践教学是为了让理论与实际不脱节,让相对陈旧的教材与前沿的媒体发展相结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开设了顶点式工作坊课程,以学生实践为中心,进行全业务流程伴随式教学,”[3]这种做法富有创新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在网络时代,很多实践活动在课堂上就可以具体展开,例如,制作网络短视频,开设和运营微信公众号,参与微博营销与广告传播等。开展新媒体实践活动,相比于传统的实习、实践,费用低,时间灵活,操作便利,具有很多好处。总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可以让学生直接面对实际的工作状况、工作压力和各种要求,从而成为媒介融合时代合格的传媒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婷.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与新闻教育[J].新闻传播,2017(9):54.

[2]汤天甜.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0(8):33.

[3]陈昌凤,张小琴.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2014(13,14):25.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