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游戏化思维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

2018-11-20 14:07 今传媒  作者:王煜,王亚茹,王乃媛

一、游戏——新闻的另一种叙述方式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新闻的呈现形式和用户的接收方式,在更深层次上,互联网的介入还为新闻内容的叙述方式提供了新思路。新闻领域的范围不断延展,新闻业不断做出尝试以适应用户新的信息需求和阅读习惯,其中新闻游戏化即是业界做出的有益尝试之一。

(一)新的叙述思维

博格斯特教授在其专著《新闻游戏:游戏中的新闻》一书中指出,电子游戏的互动和仿真功能可以为新闻业所利用[1]。无论是新闻还是游戏,都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事件结构,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相同的内容设计要求为新闻生产接入游戏化思维提供了通道。游戏本身的娱乐化、竞争性的思维特点为新闻内容生产提供了新转向。

游戏之所以能吸引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游戏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以丰富的体验让玩家沉浸其中,借此跳脱出日常循规蹈矩的生活,而体验的丰富性也使全要素的场景传播,成为盈余时代有效传播的重要原因[2]。沉浸式传播和丰富的体验,极大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推动着游戏玩家下一次的游戏接触及衍生行为。当互联网开放了信息传播的渠道,用户本来稀薄的注意力资源变得更加稀缺,如何提高用户粘性、增强用户忠诚度成为传媒业面对的现实问题。游戏的趣味性、娱乐化则为新闻业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

游戏设计中的竞争机制则与新闻生产中的冲突性要求不谋而合。在新闻生产中,冲突性是衡量新闻价值的重要要素,冲突性越强新闻价值也就越高,尽管传媒从业者可以在内容上强化事件的戏剧性,但在用户体验上却显得无能为力。而游戏将冲突集中于玩家之间,并以第一视角代入,这种聚焦冲突和视角切换的方式则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此外,竞争机制激活了用户的关系节点,可以使潜在用户群体浮现,并在用户的比赛中,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突破原有的关系壁垒。如《人民日报》推出的《G20小精灵GO》的新闻游戏,通过寻找小精灵的方式拉近了与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激活了用户的关系,通过用户之间的比赛,实现了内容的再传播。

(二)新的叙述视角

游戏化思维为新闻生产提供了新路径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种新的叙述视角。

这种新的叙述视角首先表现在内容生产视角的变化上。传统的新闻生产通常使用第三人称视角,以彰显新闻的客观中立,然而第三人称视角的局限性难以被忽视。一方面,第三人称视角容易造成细节信息的遗漏,并受制于记者编辑隐性价值选择的影响,难以全面再现事件的全貌;另一方面,传媒从业者在新闻生产中往往会对新闻事件进行加工编码,而用户理解新闻则需要对信息进行解码,这在无意之间增加了用户理解事实的步骤和难度,导致理解与事实的偏差。

而游戏则通常采用第一人称视角,玩家选择不同的角色可以亲历角色的生活轨迹,一方面,细节信息难以遗漏,另一方面,作为事件的“亲历者”,用户将沉浸于传播之中,对事件的了解和认识将更加深入。以游戏的第一人称视角来进行新闻生产,不仅可以真实地再现事件,而且可以增强用户的情感共鸣。VR、AR技术为叙述视角的转换增加了可能性。

叙述视角的变化还表现在故事的可能性上。游戏是基于一定内容与规则进行符号互动的娱乐方式,而新闻游戏正是利用娱乐化的叙述方式来呈现新闻故事的不同面向,突破了文字报道线性叙事的局限,通过程序设计给读者以选择权[3]。具体而言,传统的新闻内容往往只为用户提供一种故事解读,形成逻辑严谨的线性叙事,缺乏多元视角。而游戏则通过创制不同的剧本,为用户提供了两种甚至多种选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切换视角和角色,体验不同的故事线,走向不同的结局。如在新闻游戏《叙利亚人的旅途:选择你自己的逃亡路线》中,用户扮演着“叙利亚难民”的角色,可以自主规划逃亡路线,而选择的不同也将引发不同的风险与机遇,产生不同的结局。这种结局可能性的开放更适用于争议性问题和体验类事件的报道。

二、游戏化思维下的新闻产品——新闻游戏

新闻游戏(News Game)是新闻和游戏融合的产物,是以游戏为表现形式的新闻。新闻游戏作为视频游戏的一个分支,其特点在于基于真实新闻事件并应用新闻学原则去开发游戏的媒体功能,为玩家提供来自真实世界资源的虚拟体验[4]。新闻游戏通常是基于新闻事件改编的游戏。在本质上,新闻游戏是一种程序修辞,通过创建可以与读者进行互动的游戏模型来模拟新闻故事[1]。纵观国内外各种新闻游戏,内容多以政治新闻、社会新闻、灾难新闻为主。通常直接传递游戏制作人的价值观念,是包含直接价值导向的新闻,互动性强。

从游戏类型看来,早期的新闻游戏以网页flash游戏、电脑单机游戏为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游戏也焕发着新光彩。依托新的技术和平台,手机游戏、H5页面游戏、VR游戏等新的新闻游戏类型不断涌现,蓬勃发展。典型案例有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背景的《逃跑人的日常》、以反长征胜利80周年为背景的《重走长征路》等。

总体来说,现有的新闻游戏制作水平参差不齐,既有制作过于简易、画面粗糙、游戏过程简单的游戏,如投掷类人机对战游戏 《企鹅大战流氓》;也有制作精良、画面丰富、游戏过程较为复杂的游戏,如第一人称视角射击游戏《刺杀肯尼迪》等。

一、游戏——新闻的另一种叙述方式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新闻的呈现形式和用户的接收方式,在更深层次上,互联网的介入还为新闻内容的叙述方式提供了新思路。新闻领域的范围不断延展,新闻业不断做出尝试以适应用户新的信息需求和阅读习惯,其中新闻游戏化即是业界做出的有益尝试之一。

(一)新的叙述思维

博格斯特教授在其专著《新闻游戏:游戏中的新闻》一书中指出,电子游戏的互动和仿真功能可以为新闻业所利用[1]。无论是新闻还是游戏,都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事件结构,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相同的内容设计要求为新闻生产接入游戏化思维提供了通道。游戏本身的娱乐化、竞争性的思维特点为新闻内容生产提供了新转向。

游戏之所以能吸引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游戏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以丰富的体验让玩家沉浸其中,借此跳脱出日常循规蹈矩的生活,而体验的丰富性也使全要素的场景传播,成为盈余时代有效传播的重要原因[2]。沉浸式传播和丰富的体验,极大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推动着游戏玩家下一次的游戏接触及衍生行为。当互联网开放了信息传播的渠道,用户本来稀薄的注意力资源变得更加稀缺,如何提高用户粘性、增强用户忠诚度成为传媒业面对的现实问题。游戏的趣味性、娱乐化则为新闻业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

游戏设计中的竞争机制则与新闻生产中的冲突性要求不谋而合。在新闻生产中,冲突性是衡量新闻价值的重要要素,冲突性越强新闻价值也就越高,尽管传媒从业者可以在内容上强化事件的戏剧性,但在用户体验上却显得无能为力。而游戏将冲突集中于玩家之间,并以第一视角代入,这种聚焦冲突和视角切换的方式则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此外,竞争机制激活了用户的关系节点,可以使潜在用户群体浮现,并在用户的比赛中,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突破原有的关系壁垒。如《人民日报》推出的《G20小精灵GO》的新闻游戏,通过寻找小精灵的方式拉近了与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激活了用户的关系,通过用户之间的比赛,实现了内容的再传播。

(二)新的叙述视角

游戏化思维为新闻生产提供了新路径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种新的叙述视角。

这种新的叙述视角首先表现在内容生产视角的变化上。传统的新闻生产通常使用第三人称视角,以彰显新闻的客观中立,然而第三人称视角的局限性难以被忽视。一方面,第三人称视角容易造成细节信息的遗漏,并受制于记者编辑隐性价值选择的影响,难以全面再现事件的全貌;另一方面,传媒从业者在新闻生产中往往会对新闻事件进行加工编码,而用户理解新闻则需要对信息进行解码,这在无意之间增加了用户理解事实的步骤和难度,导致理解与事实的偏差。

而游戏则通常采用第一人称视角,玩家选择不同的角色可以亲历角色的生活轨迹,一方面,细节信息难以遗漏,另一方面,作为事件的“亲历者”,用户将沉浸于传播之中,对事件的了解和认识将更加深入。以游戏的第一人称视角来进行新闻生产,不仅可以真实地再现事件,而且可以增强用户的情感共鸣。VR、AR技术为叙述视角的转换增加了可能性。

叙述视角的变化还表现在故事的可能性上。游戏是基于一定内容与规则进行符号互动的娱乐方式,而新闻游戏正是利用娱乐化的叙述方式来呈现新闻故事的不同面向,突破了文字报道线性叙事的局限,通过程序设计给读者以选择权[3]。具体而言,传统的新闻内容往往只为用户提供一种故事解读,形成逻辑严谨的线性叙事,缺乏多元视角。而游戏则通过创制不同的剧本,为用户提供了两种甚至多种选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切换视角和角色,体验不同的故事线,走向不同的结局。如在新闻游戏《叙利亚人的旅途:选择你自己的逃亡路线》中,用户扮演着“叙利亚难民”的角色,可以自主规划逃亡路线,而选择的不同也将引发不同的风险与机遇,产生不同的结局。这种结局可能性的开放更适用于争议性问题和体验类事件的报道。

二、游戏化思维下的新闻产品——新闻游戏

新闻游戏(News Game)是新闻和游戏融合的产物,是以游戏为表现形式的新闻。新闻游戏作为视频游戏的一个分支,其特点在于基于真实新闻事件并应用新闻学原则去开发游戏的媒体功能,为玩家提供来自真实世界资源的虚拟体验[4]。新闻游戏通常是基于新闻事件改编的游戏。在本质上,新闻游戏是一种程序修辞,通过创建可以与读者进行互动的游戏模型来模拟新闻故事[1]。纵观国内外各种新闻游戏,内容多以政治新闻、社会新闻、灾难新闻为主。通常直接传递游戏制作人的价值观念,是包含直接价值导向的新闻,互动性强。

从游戏类型看来,早期的新闻游戏以网页flash游戏、电脑单机游戏为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游戏也焕发着新光彩。依托新的技术和平台,手机游戏、H5页面游戏、VR游戏等新的新闻游戏类型不断涌现,蓬勃发展。典型案例有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背景的《逃跑人的日常》、以反长征胜利80周年为背景的《重走长征路》等。

总体来说,现有的新闻游戏制作水平参差不齐,既有制作过于简易、画面粗糙、游戏过程简单的游戏,如投掷类人机对战游戏 《企鹅大战流氓》;也有制作精良、画面丰富、游戏过程较为复杂的游戏,如第一人称视角射击游戏《刺杀肯尼迪》等。

 

三、新闻游戏的生产

新闻游戏的传播载体是游戏,主要依靠画面、声音、游戏情节、操作体验等元素来传递信息。突破了传统图文新闻报道的线性叙事限制,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的交融。受众通常会沉浸式地将自己代入游戏主人公视角,在游戏过程的进展中体验新闻。在一些新闻游戏中,常常会出现开放式的结局,受众拥有新闻体验的选择权,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更好地理解新闻。因此,相比较普通图文新闻生产,游戏新闻的生产过程更为复杂。

(一)制作团队

制作团队要平衡好新闻报道和游戏制作的职责,协调分工。国内新闻游戏团队网易“原点”早期只是一个策划组,仅6名成员,其中只有一位负责视频制作剪辑等技术工作,其他人均为内容编辑。对于新闻游戏来说,游戏制作只是“骨骼”,新闻才是“血肉”。游戏只是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的形式。制作团队应该更加重视新闻的报道、编辑和策划,根据报道需要协作进行游戏制作。

传统新闻生产一般仅依靠极少量记者和编辑,新闻游戏生产往往需要更大规模的团队合作。与内部层级分明、职责划分清晰的传统新闻制作团队相比,新闻游戏制作团队往往更为扁平化、灵活化。网易“原点”内部有着VR策划、图表制作、前端、策划、图片报道、视频制作等多种职能分工,但分工不固定,且成员基本都会承担编辑职责。该团队没有记者,当新闻游戏制作需要采访时,就会与网易其他记者团队配合。制作复杂的新闻游戏,需要其他游戏制作人员时,网易“原点”也会从其他部门抽调技术人员、美工编辑等人加入。这可以说是新闻游戏制作团队的典型模式——强流动性、协作式工作。

(二)选择报道题材

报道题材的选择至关重要。由于新闻游戏生产成本较高、生产周期较长、产品周期较短,所以新闻游戏难以选择突发事件和时效性强的题材作为选题。新闻游戏独有的叙述方式也对新闻题材提出了一些要求,具有鲜明的人物性格和完整的故事线的新闻更适合做成新闻游戏,比如社会新闻、灾难新闻等,而财经新闻、会议新闻等就不适合新闻游戏的叙事风格,它可以以新闻游戏的形式呈现,但是需要游戏设计者花费大量的心思去制造亮点。

(三)新闻策划与生产

确定新闻题材后,需要进行新闻报道策划,根据新闻内容来设置合适的玩法、情节、结局等,并选择适当的游戏制作技术与网络传播平台。只有完成游戏新闻的报道策划,才有可能投入生产制作。考虑到新闻的时效性、受众的注意力周期问题,整个新闻游戏策划制作的生产过程应当在兼顾质量的前提下,保证生产制作速度。一般情况下,单个新闻游戏从策划到生产,往往需要至少一两周的时间,长则需要一两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在游戏新闻的生产上,国内新闻机构普遍还缺乏独立制作的能力,往往需要和游戏公司、游戏制作团队进行合作。记者编辑团队如何和游戏制作团队实现有效合作,对接新闻思维和游戏思维,这将是目前游戏新闻生产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四、游戏化思维在新闻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一)新闻与游戏不均衡,新闻泛娱乐化

娱乐化是当前网络发展离不开的主题,游戏的产生根本上是为了娱乐大众,从而赢得市场,因此娱乐化是游戏本身自带的属性。一个合格的游戏产品中包含了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的场景布置,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色彩搭配,精心设计的人物形象以及符合主题的背景音乐,这些都是一款游戏成功的必备要素,也是吸引受众参与的有效手段,新闻游戏本质上是新闻,但是必须同时具有游戏的这些特点它才能称之为具有游戏化思维的新闻产品。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加上了游戏的属性,就容易伤害新闻的严肃性,读者沉浸于游戏场景当中而忽略了新闻本质,任何游戏场景的设置都应该为传达新闻信息服务,不能忽视新闻的基本要素,过度娱乐化必然伤害新闻本质,因此,把握好新闻娱乐化的度是权衡好新闻与游戏的第一步。新闻游戏本质上还是新闻的一种,当游戏化思维应用于新闻生产当中时,不仅要注重新闻的可读性与趣味性,还要注重新闻自身的严肃性。

(二)用户粘性难以维系

任何形式的游戏都需要用户的高度参与,当用户的参与度高时,游戏就能打开传播渠道,而用户的参与度与用户粘性有着最直接的关系,用户粘性的培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新闻游戏也是同样的道理。然而新闻游戏的制作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新闻对时效性的要求又非常高,没有时效性的新闻就丧失了生命力,当新闻事实与新闻报道之间出现了断层,它的新闻价值就大打折扣,因此新闻对时效性的要求与新闻游戏用户忠诚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这是新闻游戏传播的一大困境。

(三)新闻真实性与游戏的虚拟性之间存

在矛盾

把游戏化思维运用到新闻游戏当中就必须把新闻游戏与普通游戏区分开来,通过游戏呈现的新闻方式并不意味着可以添加很多虚拟的成分,游戏中每一个小细节的设置都不能违背新闻传达事实的初衷,新闻的真实性与游戏的虚拟性之间看似存在着天然的矛盾,但是如果能把二者的优点结合就能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新闻事件当中的时间、人物、地点必须要经得起推敲,这样才能增强对读者的说服力,如果再能在其中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新闻真实性与游戏虚拟性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一个很好的游戏化思维把关人。

五、游戏化思维在新闻生产中的未来发展建议

游戏化思维在未来的新闻生产当中势必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对新闻行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利用并抓住这样的机会,会为新闻行业的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新闻游戏的形式更加丰富,AR、VR等极大优化了用户的新闻体验,这是新闻游戏发展的社会条件,游戏设计方要做到的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的水准,为社会做出有传播价值的新闻游戏。

(一)防止商品化倾向

把游戏化思维应用于新闻生产当中可以丰富新闻的传播方式,新颖的方式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在新媒体时代,这种注意力资源很容易变现成经济利益,这就对游戏化思维的应用敲响了警钟,不能把它变为追求商业利益的手段,一旦开始追求经济效益,新闻的严肃性就会被抛之脑后,每一个媒体从业者都应该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即使是在新闻游戏当中,也要把传达真实信息放在第一位,不应使新闻沦落为追求利益的牺牲品。

(二)与传统新闻报道保持良好互动

一方面,传统的新闻报道更加注重新闻事件中“是什么”的描述,这与新闻游戏中“为什么”“怎么样”的场景再现相辅相成,新闻游戏的设计者需要与专业的新闻记者沟通合作,才能与传统新闻报道形成良好互动,从而让读者更好地去理解整个新闻事件,设身处地地去思考新闻事件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在公众心目中具有良好的公信力和受众基础,与传统媒体的良好互动可以吸引到报纸、广播等媒介用户群,保证新闻游戏的覆盖面。

新闻游戏实质上是新形式的媒介融合,不只是图文视频等符号的堆砌,技术的进步使得受众有了很好的新闻体验,传统的新闻报道与新闻游戏结合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例如橙光的小游戏《逃跑人的日常》,是一个关于二战中求生之路的小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受众通过操作手机屏幕就能体验到士兵逃离战俘营的过程,不同的逃生路线让受众很好地体验到了二战过程的艰险。 一般这样的新闻报道传统媒体都会有策划好的专题,传统的新闻报道可以给受众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 对于那些不愿意看严肃新闻报道的群体来说游戏新闻可以帮他们很好回忆历史,二者良性互动就可以对特定的报道专题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关注新闻事实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要义,我们关注新闻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新闻的真实性。新闻游戏必须要在保证新闻真实的前提下去讲述新闻故事,这里的真实主要指的是新闻游戏有真实的新闻背景,比如说,关于一场灾难的报道,这场灾难是有证可查的,是有相关文字记载的,实质上还是在向受众传达信息,而游戏成为一种新的记载方式。新闻游戏作为新闻的一种就必须遵守新闻的相关准则,否则就无法发挥新闻的社会价值。

六、小结

新闻游戏的产生为新闻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可能性,作为一种新的新闻形式,为传统新闻的转型找到了新的方向。它得益于新技术的支持,在新技术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凭借创新的形式和优质的内容成为新闻工作者获取年轻群体注意力的一种手段,它是一种既提供现实,又提供逃避现实的游戏情境。我们需要意识到,这种变革不仅仅是将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转移至网络新媒体,这是一种全新的互动体验,以声音、图像等多元化的方式将优质内容呈现。

但是,游戏作为一种新闻发布机制被大众接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论是国内还是西方国家,新闻游戏的市场还未被打开,处于起步阶段,它属于技术创新型的探索,国内相应人才的缺乏及其自身携带的新闻伦理问题,都注定了其在短时间内不能成为新闻主流,这些都是新闻游戏发展的关键因素,游戏化思维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Ian Bogost,Simon Ferrari,et al.,Newsgame:Journalism at play,Cambridge,MA:The MIT Press,2010;6.

[2]喻国明,杨颖兮.参与、沉浸、反馈:构建盈余时代有效传播的三要素——关于游戏范式作为未来主流传播范式的理论探讨[J].新闻知识,2018(3):3-8.

[3]潘亚楠.新闻游戏:概念、动因与特征[J].新闻记者,2016(9):22-28

[4]顾洁,梁冰洁.新闻游戏:一种新式传播理念的实践[J].东南传播,2016(7):4-6.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