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2018“新闻与传播学”一流学科建设高层论坛在南昌大学举办

2018-12-13 14:28 人民网-传媒频道  

论坛合影

12月9日上午,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党报党刊研究委员会主办、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的“2018‘新闻与传播学’一流学科建设高层论坛”在南昌举行,来自全国各大新闻院校和传媒机构的数十位新闻传播领域的负责人、专家和学者,冒着严寒齐聚一堂,围绕“一流学科建设”进行了深入讨论。

南昌大学周创兵校长

南昌大学校长、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周创兵教授代表主办方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一流学科的创办和建设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0周年院庆之际举办这次学术论坛对于学院的长足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谈到一流学科建设,周校长表示,每个学校办学的历史、条件、基础都不一样,但从大的概念上来讲,一流的学科建设要汇聚一流的学科人才,要打造一流的学科平台,同时要形成一流的学科治理。作为大学,人才培养应当作为根本任务,一流学科建设一定要培养一流的学生。

中国教育电视台胡正荣总编辑

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评议组召集人、原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胡正荣作教授作了“新闻传播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问题与重点”主题发言。他指出,要遵循教育规律,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新闻传播学一流学科建设主要问题是: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基础研究与前沿领域、特色发展五个方面,并针对性地提出五项建设任务:建设一流师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和着力推进成果转化。

论坛合影

12月9日上午,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党报党刊研究委员会主办、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的“2018‘新闻与传播学’一流学科建设高层论坛”在南昌举行,来自全国各大新闻院校和传媒机构的数十位新闻传播领域的负责人、专家和学者,冒着严寒齐聚一堂,围绕“一流学科建设”进行了深入讨论。

南昌大学周创兵校长

南昌大学校长、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周创兵教授代表主办方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一流学科的创办和建设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0周年院庆之际举办这次学术论坛对于学院的长足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谈到一流学科建设,周校长表示,每个学校办学的历史、条件、基础都不一样,但从大的概念上来讲,一流的学科建设要汇聚一流的学科人才,要打造一流的学科平台,同时要形成一流的学科治理。作为大学,人才培养应当作为根本任务,一流学科建设一定要培养一流的学生。

中国教育电视台胡正荣总编辑

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评议组召集人、原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胡正荣作教授作了“新闻传播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问题与重点”主题发言。他指出,要遵循教育规律,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新闻传播学一流学科建设主要问题是: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基础研究与前沿领域、特色发展五个方面,并针对性地提出五项建设任务:建设一流师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和着力推进成果转化。

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陈昌凤教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亚太新闻传播学会联盟主席陈昌凤教授在致辞中首先肯定了南昌大学在新闻与传播学科建设上的取得的优异成果,分享了在当前大环境下她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国际地位与发展势态的感受和看法。她着重从为什么要做一流学科、一流学科是什么、怎样建设一流学科三方面和大家进行了交流。她指出,作为国际共同体的一员和世界上最大的新闻传播教育实体,根据国情做好中国特色新闻与传播学科建设发展依旧任重道远。最后,她从守宗旨、强基础、重特色、立前沿四个方面对我国新闻与传播学科建设的发展之路作出了设想。

开幕式由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信凌教授主持。他在讲话中提到,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科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也离不开在座同仁的帮助,本次论坛既是呼应学校“一流建设年”的年度主题,也意在为国内本学科的一流建设尽绵薄之力。

第一分论坛现场

开幕式结束后,出席嘉宾以“新闻与传播学一流学科建设”为主题,分“学科创新”和“人才培养”两场分论坛进行讨论。第一场“学科创新”分论坛由陈信凌院长主持,胡正荣总编辑担任总评人。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主任廖圣清教授发表了题为“强化新闻与传播学科学研究,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主题演讲。他以新闻与传播学9份CSSCI期刊为数据来源,阐释了中国新闻传播学近二十年的研究现状和如何提升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学术性问题,倡导立足于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科学研究,推进一流学科的自主性、科学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赵云泽教授发表了题为“媒介融合的逻辑起点、实质及‘智媒’的最终可能归宿”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媒介融合的起点是技术、市场和政治的三重驱动,媒介融合的实质其实是“新旧媒体”交替融合的“过渡”,媒介融合的最终的归宿应该是随着技术的逐步升级换代,最终实现智慧媒体的统合,即所有媒体形态发展到智慧媒体,也就是最后归宿是智媒生态圈构建。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陈开和教授发表了题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的主题演讲。他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理论研究分为:回归新闻本位,拓宽理论视野;新闻理论研究的专业化趋势;中国特色新闻理论体系的构建。他结合自己的体会作出立足中国实际、加强学理探讨、兼顾世界眼光与中国特色三个方面的思考。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传播学研究国际发表的现状与反思”的主题演讲。他通过对中国大陆学者在国际传播学期刊发文的数量、时期、被引频次和研究议题等数据的研究分析,对中国传播学研究国际发表的现状作出了客观公允的评价,进行了深刻透彻的反思:起步较晚,发展迅速;学科交叉,主体多元;视野狭窄,学科内卷;原创不足,贡献有限。最后根据当前中国的现状对未来进行了积极的展望。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新闻与传播学科副主任委员陈立生发表了题为“智媒时代与一流学科建设”的主题演讲。他从“智媒时代”谈起,指出:“人类社会正在向气态社会演变,并且已经出现了高度数字化和高度融合化等特征。”他根据时代背景作出了构想,提出了一流学科建设应该聚焦的五大板块:城市、智能、网络、文化、战略。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教授发表了题为“研究范式转变与新闻传播学术创新”的主题演讲。他提出在传媒业历史性变革的大背景下,新闻传播学教育也亟待重构和转型,并阐述了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七种“研究套路”,即政策阐释式、经验总结式、体系建构式、历史描述式、问题探讨式、对策建议式、媒介批评式研究。他立足于学术创新的原创性、持续性和创新性,就学术创新提出了相应措施。

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教授发表了题为“预见性及其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国问题的评论对新闻教育的启示”的主题演讲。他基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中国问题评论文献考察,他认为其高度预见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调查研究回到了对象本身的复杂性,由此对新闻教育得到启示:人才培养也要回到培养对象这一中心问题上来,建设知识融合培养模式,重构对象评论学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模式。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明洋教授发表了题为“‘科学’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学科学术创新”的主题演讲。他“以‘媒介科学’推动学术和学科创新”这一思路展开,就媒介研究的知识体系提出三维世界、三重媒介和三度传播的建构设想,技术体系从互联网、物联网和智联网三个层面进行阐述,以及“媒介科学”学科标准体系包含课程体系、实验体系和观念体系三个层面的建构,回应了媒介研究的基本命题。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程丽红教授发表了题为“关于建构新闻传播史料学”的主题演讲。她呼吁建构新闻传播史料学,她指出新闻传播史本体的迷失,新闻传播学科难以独立,缺少科学性,是因为没有深厚的新闻传播史料学做基础。她详尽梳理了中国新闻传播史料整理已有成绩,鲜明提出新闻传播史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对史料学概念、性质、任务等进行了阐释及未来展望。

陕西师范大学社科处副处长、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朱清河发表了题为“和谐新闻学与新时代新闻文化的培育”的主题演讲。他从新闻的价值关怀与至善逻辑层面出发,认为当今中国依然存在地区差异和贫富差距等极化现象,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应该着力发展和谐新闻学,并进一步阐述了和谐新闻学的价值功能,提出了理论依借、话语表述、文化支撑、价值诉求、检验途径五条中国特色新闻文化的培育举措。

《光明日报》社北京记者站副站长董城发表了题为“坚持守正创新,做强主流主场”的主题演讲。他从一位职业记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今年国家关于教育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三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解读,指出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的失败是根本性的失败,而教育传播和新闻舆论传播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意义非凡。他提出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坚守两个基本判断,即坚持守正创新,同时做强主流主场。

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胡沈明教授发表了题为“新闻理论话语建构的体系性困境与突破之道”的主题演讲。他从新闻理论话语体系建设背景出发,梳理研究脉络,并对学术研究与话语体系建构差异进行比较,指出当今时代新闻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的困境,并针对新闻理论话语建构提出交流对话、理念提升、流派形成、理念输出的路径寻求突破。

最后,胡正荣总编辑对这场分论坛的讨论研究做出了点评和总结。他总结道:“各位教授和专家分别从学科和知识体系、理论和历史研究以及媒介问题探讨三个方面对新闻与传播一流学科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意见,对中国先进新闻传播行业现状作出了深刻透彻的分析,并对中国未来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积极的展望。”他认为今天的研讨对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发展意义非凡,新闻与传播一流学科建设大有可期。

第二场分论坛现场

第二场“人才培养”分论坛由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周云倩教授主持,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教授担任总评人。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教授发表了题为“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路径”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当今时代技术的变化对传播方式、媒体格局、传媒生态造成影响,倒逼新传人才培养模式作出变化。他认为人才培养的创新应该坚持“小步快跑”,即为了及时应对局部变化,我们需要“快跑”,而教育内容、社会环境、老师的知识结构等方面因为具有相对稳定性,则需要我们“小步”。他强调当前需要从意识形态和技术融合能力等方面加强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晋升教授发表了题为“用项目孵化团队 以优才培育英才——对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思考”的主题演讲。他结合本学院介绍了本校“软科”排名和教育部第四轮评估结果。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形式着力优化,强调要确立人力资本优先发展战略,做好“知本经营”,同时特别指出了运用多种手段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中国传媒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武志勇教授发表了题为“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本科设置及特点”的主题演讲。他详细介绍了密苏里新闻学院的院系设置和课程总体安排,着重分析了该大学课程设置的特点,即强调历史和法律的学习、重视实践教学、厚植知识基础和尊重学生志趣,这些都可以为我国新闻与传播学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充分借鉴。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邵国松教授发表了题为“国际化办学的新思路和新探索——以上海交大新闻传播学科为例”的主题演讲。他从国家和学校两个层面阐述了国际化办学的战略意义,指出了国内高校国际化办学质量普遍不高的现状和问题,介绍了他所在学院的国际化办学及举措,即开办全英文研究生项目、强化国际化师资队伍和构建国际化办学制度,为我国其他高校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韧教授发表了题为“西政蓝鲸计划:一流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尝试”的主题演讲。他指出“蓝鲸计划”的定位立足于人文素养培养和新媒体技术等方面,同时注意本土意识、全球关怀和公共精神的培养。他详细介绍了此计划的策略与路径,这些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教学中学界与业界割裂等一系列问题,并强调该计划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就业水平和社会美誉度。

山西传媒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郭卫东教授发表了题为“对构建高水平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与实践”的主题演讲。他着重阐释构建高水平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体系:一是要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布局,内接学科专业,外接行业专业;二是要因材施教,多元化培养,差异化培养;三是要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学科专业平台、实习实践平台、创业就业平台的构建,四是要做好大学生的毕业实习保障工作;五是要将创新创业贯穿大学全过程。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王哲平教授发表了题为“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价值塑造、知识重构和能力再造”的主题演讲。他指出新闻传播教育时下面临的困窘,即“工具性知识”压倒“反思性知识”而居于支配地位,这扼制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在驱力,他提出新闻传播教育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价值塑造、知识重构和能力再造三个方面,并指出新闻传播教育从“四要”突破:向教改要出路、向课程要质量、向学科要支撑和向社会要资源。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教授发表了题为“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突破”的主题演讲。他针对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一是针对教师知识素养和课程结构单一应进行课程调整;二是面对学生的基本素养不够,应加强阅读与写作;三是为应对逻辑思维和方法训练不足的短板,应增加批判性思维、研究方法、理论建构等方面的课程;四是为有效打破考核和毕业流于形式的桎梏,加强严进严出和过程管理,并做到定制化培养。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亿本副教授发表了题为“复合型传媒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的主题演讲。他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指出,当下社会需要的是复合能力型传媒人才,即懂新闻,精技术又强管理,善策划的全能型记者,而当前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存在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模糊,培养主体相对单一,业界的瞬息万变与学校教育的相对稳定形成强烈反差等现实困境,这些问题都亟待讨论和解决。

最后,强月新教授对这场分论坛的讨论做出点评和总结。他对每位嘉宾的发言进行逐一点评,他认为,各位对当今中国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都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并对新闻与传播学一流学科的建设提出了中肯切实的建议,他期待有机会和在座的专家学者就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本次“新闻与传播学”一流学科建设高层论坛围绕当下一些新闻传播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观点角度新颖,论证深刻透彻,建议科学合理,点评字字玑珠。这次会议为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的一流学科建设扫除了疑虑困惑,指明了前进方向,助推新闻与传播学的发展。

(供稿: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赵光霞)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