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大型纪录片《头啖汤》开播 大潮起珠江,共饮头啖汤

2018-12-14 14:24 羊城晚报  作者:艾修煜

摄制组跋涉千里历尽艰辛完成拍摄

12月12日晚,由广州市委宣传部与广州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广州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制作的8集大型纪录片《头啖汤》,在广州国际媒体港“珠江之眼”发布厅举行首映礼。本片从12月13日开始,每天20点在广州新闻频道首播,23点在广州综合频道重播,连播8天。

  A

  四十年时间,熬一碗『广府靓汤』

“头啖汤”为广东方言,指第一拨出锅的汤,汤味最为鲜甜,早起的人才能喝到,不能早起的人抢不到。

1978年以来,广州以“饮头啖汤”的胆略,在全国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大胆探索,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第一家国营河鲜货栈、第一家“扬手即停”出租车公司、第一家五星级宾馆“白天鹅”、第一台“大哥大”……《头啖汤》主创团队历时一年,拍摄走访了广州改革开放进程中不同领域的人物代表,以鲜活的人物事件为切入点,再现了40年来几代广州人的集体回忆。

为了真实地再现历史,摄制团队从珠江电影集团、中山图书馆、广州国家档案馆、广州广播电视台媒资库等地,查找和拷贝了大量广州历史影像资料,很多都是平时难得一见的珍贵画面。原羊城晚报摄影部主任叶健强也将40年来拍摄的多张老广州照片授权给节目组,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唤起广州人的集体回忆。

该片总共8集,每集50分钟,分别是《市场》《开放》《文艺》《乡镇》《热土》《制造》《科技》《枢纽》。

摄制组跋涉千里历尽艰辛完成拍摄

12月12日晚,由广州市委宣传部与广州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广州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制作的8集大型纪录片《头啖汤》,在广州国际媒体港“珠江之眼”发布厅举行首映礼。本片从12月13日开始,每天20点在广州新闻频道首播,23点在广州综合频道重播,连播8天。

  A

  四十年时间,熬一碗『广府靓汤』

“头啖汤”为广东方言,指第一拨出锅的汤,汤味最为鲜甜,早起的人才能喝到,不能早起的人抢不到。

1978年以来,广州以“饮头啖汤”的胆略,在全国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大胆探索,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第一家国营河鲜货栈、第一家“扬手即停”出租车公司、第一家五星级宾馆“白天鹅”、第一台“大哥大”……《头啖汤》主创团队历时一年,拍摄走访了广州改革开放进程中不同领域的人物代表,以鲜活的人物事件为切入点,再现了40年来几代广州人的集体回忆。

为了真实地再现历史,摄制团队从珠江电影集团、中山图书馆、广州国家档案馆、广州广播电视台媒资库等地,查找和拷贝了大量广州历史影像资料,很多都是平时难得一见的珍贵画面。原羊城晚报摄影部主任叶健强也将40年来拍摄的多张老广州照片授权给节目组,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唤起广州人的集体回忆。

该片总共8集,每集50分钟,分别是《市场》《开放》《文艺》《乡镇》《热土》《制造》《科技》《枢纽》。

  B

  倾心血摄制,立足广州放眼世界

为了讲好广州敢为天下先的故事,摄制组的拍摄足迹走遍广州、香港、北京、上海、合肥、重庆、西藏山南市、新疆库尔勒、新疆吐鲁番以及美国旧金山、菲律宾马尼拉、南太平洋斐济等地,拍摄4K超高清和高清素材超过500个小时。

今年7月,由编导邱瑞泓、袁涵伦和摄像梁星燎组成的摄制组,远赴广州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在新疆吐鲁番的暴晒基地,拍摄科技人员的50年极限测试。到达住处时,已是晚上六点多,摄制组来不及休整,分秒必争地赶往位于火焰山脚下的自然暴晒场踩点。那天正好“偶遇”了壮美的落日红霞,摄制组一路追拍,回到住处时已是深夜12点。第二天清早,摄制组又准时出现在了自然暴晒场。这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的极端干热气候自然暴晒试验基地,当天的最高气温是43℃,地表温度高达80℃!在这种条件下,摄制组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才收工。陪同拍摄的白云化工科技发展部经理陈建军博士说:“如果不是有特别任务,白天大部分时间,人都躲在室内。而广州台的拍摄团队,不畏酷热坚持户外拍摄,只为一帧帧精美画面,专业精神值得敬佩!”

  C

  片中人齐聚,见证纪录片首映礼

首映礼现场,有两百多位特殊的观众,他们都是片中出现过的人物。比如现场演绎怀旧金曲《血疑》的林端,就是第三集《文艺》中的采访对象。林端曾是全国第一支电子轻音乐队——紫罗兰乐队最年轻的主唱。上世纪80年代,紫罗兰乐队红遍全国,林端也见证了广东流行音乐如何从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

总导演李林表示:“《头啖汤》不是宏大叙事的政论片,而是一部有人情味、有温度的纪录片,我们把镜头对准40年来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引领者、亲历者和见证者,以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来凸显广州敢为人先的‘头啖汤精神’。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回顾四十年,也记录新时代。”

(责任编辑:赵光霞)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