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光影留存,时代见证 对比中感受改革开放40年伟大历程

2018-12-14 15:00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李明远

□本报记者 李明远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一个多月以来,引发数以万计观众的强烈共鸣。在“历史巨变”主题展区的精品图书展览之外,“关键抉择”主题展区也有出版界参与的展览内容。观众在这一展区的中央大屏幕和触摸屏上,能够看到以百姓生活视角展现改革开放历程的近200幅图片,这些图片是从《中国时刻: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山东画报出版社)一书中精选的。

一图胜千言。当回首改革开放所走过的40年时,以此为主题的摄影画册多维度展现了1978年—2018年的时代变迁。打开一本本为时代留存记忆的历史相册,读者能够通过图像传递出的千言万语,重温一路走来的伟大历程。

同一主题 风格多样

摄影画册能够很好地迎合大众阅读习惯,具有欣赏性、纪念性和收藏性。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被收入摄影画册的图片,都是按照一定专题系统编排的,这又决定了同一主题的图书会因为编排方式不同而展现出多样风格。

采用特种纸印刷、硬面精装的《中国时刻: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共4卷,将40年分成4个10年编选,每年选入10张左右照片,非常具有收藏价值。该书责任编辑秦超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虽然山东画报出版社以出版“老照片”系列图书闻名,做图文书经验丰富,但《中国时刻: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这套书的图片编选有一定难度,一年只选出10张左右照片,从筛选上来说比较困难。另外,该书着重于选择普通人的生活视角,根据这一定位选图片,进一步增加了创作难度。

□本报记者 李明远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一个多月以来,引发数以万计观众的强烈共鸣。在“历史巨变”主题展区的精品图书展览之外,“关键抉择”主题展区也有出版界参与的展览内容。观众在这一展区的中央大屏幕和触摸屏上,能够看到以百姓生活视角展现改革开放历程的近200幅图片,这些图片是从《中国时刻: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山东画报出版社)一书中精选的。

一图胜千言。当回首改革开放所走过的40年时,以此为主题的摄影画册多维度展现了1978年—2018年的时代变迁。打开一本本为时代留存记忆的历史相册,读者能够通过图像传递出的千言万语,重温一路走来的伟大历程。

同一主题 风格多样

摄影画册能够很好地迎合大众阅读习惯,具有欣赏性、纪念性和收藏性。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被收入摄影画册的图片,都是按照一定专题系统编排的,这又决定了同一主题的图书会因为编排方式不同而展现出多样风格。

采用特种纸印刷、硬面精装的《中国时刻: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共4卷,将40年分成4个10年编选,每年选入10张左右照片,非常具有收藏价值。该书责任编辑秦超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虽然山东画报出版社以出版“老照片”系列图书闻名,做图文书经验丰富,但《中国时刻: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这套书的图片编选有一定难度,一年只选出10张左右照片,从筛选上来说比较困难。另外,该书着重于选择普通人的生活视角,根据这一定位选图片,进一步增加了创作难度。

相对于侧重收藏、纪念的《中国时刻: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国家相册》(第一辑)(人民出版社)更加突出了普及性。这部书改编自新华社推出的同名微纪录片《国家相册》。人民出版社图典分社社长侯俊智告诉记者,微纪录片在对照片进行三维特效与动态化处理的基础上拍摄而成;书籍则把照片还原,使得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准确地了解图片反映的内容。该书责任编辑刘志宏向记者强调了两方面亮点:一是在出版定位上突出“小清新”的特色,采用小开本设计,携带轻便,排版上不拘一格地体现流动性,力求更能被青年读者所喜爱;二是在深度融合上追求更佳效果,书中植入二维码,读者在阅读图文时,可以通过扫码对照观看微纪录片,很好地进行了微纪录片的二次传播。

相较于以上两部图书,《巨变:改革开放40年中国记忆》(新华出版社)一书更加突出系列专题性。全书汇集了几百位新华社记者40年来拍摄的800多张精彩图片。图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包括开放高地篇、乡村变迁篇、城镇变迁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和村镇,以点带面反映了中国城乡巨变;下编包括经济改革篇、科技创新篇、圆梦工程篇、社会民生篇、文化休闲篇、生态文明篇,分专题展示了我国多个领域发生的巨变。

注重主题编排的《巨变:改革开放40年中国记忆》,通过同一主题的集中表现,展现出丰富的层次。例如,在“教育变迁:从恢复高考到建设教育强国”一节,通过从恢复高考到建设“双一流”大学、发展中国特色教育事业、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等方面整体勾勒,形成丰富、立体的展现,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综合、多层次地感受改革开放40年来的教育巨变。

小小图片传递千言万语

照片是摄影画册的核心资源。《时间的力量:改革开放40年影像记》〔中信出版集团(平装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精装本)〕用照片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在衣食住行、消费理财、社交互联等诸多方面的变化。一张张小照片,折射出时间的伟大力量。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在书的序言中写道:“作为时代见证,无疑是这部画册中的作品的重要功能之一,但更多的,还是通过每张照片中的人、事、物,通过被摄主人公的服饰、情感、动作,通过环境、色彩来表现改革开放40年间,我们是如何看待生活环境中的巨大变革的,以及这种改变是如何反过来影响我们每个个体的。”如他所言,时间自会带给影像魔力。人们通过翻阅一张张照片,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岁月在我们身边缓缓流淌。

相比文字,照片更具呈现能力。《中国时刻: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选取了400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照片,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普通百姓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参与感。汪强拍摄的安徽凤阳开启“大包干”的农民;方学辉拍摄的1978年复习备考的青年;李晓斌拍摄的1981年女排夺得世界杯后,自发庆祝的人们;阎雷拍摄的抬着长虹大彩电的农民……读者可以从中外摄影师的纪实摄影作品中,读到瞬间定格的细节。这些细节是改革开放大发展的见证,形象、生动,亲切而充满温情,是难以用文字直接展现的。

通过珍贵影像和人文讲述,唤醒时代亲历者的集体记忆,引领年轻读者走进历史,是《国家相册》(第一辑)编写的出发点。刘志宏向记者介绍这部书图片来源的珍贵之处:“隶属于新华社的中国照片档案馆,收藏了1892年以来1000多万幅照片。微纪录片和图书中所采用的照片,很多都是由该档案馆提供,首次展现给大众的。”这些记录国家历史的珍贵典藏,更好地体现了《国家相册》(第一辑)“打开国家相册,重温历史记忆”的策划宗旨。

“画外音”描摹时代变迁

摄影画册中的文字,就像是影视作品中的画外音。在编辑的把关下,这些惜墨如金的文字主要目的是更有利于读者的认知理解,往往简洁而有温度。

《巨变:改革开放40年中国记忆》的图文主要源于新华社公开发稿,在文字编选方面也有其明显特点。该书责任编辑江文军介绍说,全书文字部分包括目录、各篇开篇导语、正文主体文字、资料链接文字、图片说明、后记等。这些文字在功能定位上,主要是拓展延伸图书的叙事功能。它们构成了丰富的叙事层次,将不同跨度的图片连缀起来,相得益彰,构成完整的叙事脉络。

从文字来源看,这些文字主要取材于新华社相关报道。新华社关于改革开放40年的报道精彩纷呈,佳作不断,为《巨变:改革开放40年中国记忆》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资源。全书正文主体文字,力求以较高的站位权威、准确地反映对改革开放40年的整体认知。书中部分资料链接取材于完整的小故事,细节丰满,有血有肉,延伸了阅读体验。

《40年,时光的模样》(山东画报出版社)是在《中国时刻: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精彩照片基础上,精选80幅定格的瞬间影像推出的。相比《中国时刻: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这本书的文字更加生动,采用诗意的笔触搭配珍贵的镜头。“回忆起中学时代,似乎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似乎那时的阳光比现在更加耀眼,将每一个青春年少的瞬间都打上了微微的光晕,令人着迷。”这是为摄影师任曙林经典的“八十年代中学生”图片撰写的文字片段。全书语言总体上都是这样温情脉脉,在描摹时代变迁时感染力更强。

对比中感受伟大历程

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变化与对比,在摄影画册中体现得非常明显。“《中国时刻: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坚持了我们过往的风格,把人民大众的生活特色体现得非常浓厚。这本书依照时间逐年编排,更多地在于触动每个人的回忆。”秦超表示,通过编辑与阅读这套书,他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走得很精彩也很不容易,从百姓的生活变迁中能感受到,我们所处的时代确实很伟大。

《巨变:改革开放40年中国记忆》也通过40年来不同时期的新旧图片对比,揭示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发展进步,让大家深切地体会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获得感,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与其他集中于40年历程的图书相比,《国家相册》(第一辑)的时间跨度更长。这本书内容侧重于政治类题材,包括抗日战争、国家经济建设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国抗日战争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正是在全书更长的历史跨度中,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改革开放成就的取得是个积累的过程,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艰辛的探索之上。先辈们走过的道路,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可贵的。”侯俊智说,读者通过《国家相册》(第一辑)能够记住先辈们付出的辛劳乃至生命,学习他们为民族为国家发展的忘我精神,对于我们走好今天的路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改革开放时期,许多人的大无畏精神正是对革命精神的一种继承。我们需要继承这样一种精神,把我们的未来建设得更好。”

1979年,杭州儿童公园有各种图书画报,喜欢阅读的小朋友来到这静静的一角。新华社记者 吴元柳 摄 图片选自《巨变》

1984年8月7日,美国洛杉矶,中国女排夺得中国在奥运会上第一枚三大球金牌。新华社记者 官天一 摄 图片选自《国家相册》(第一辑)

2010年4月30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大型灯光焰火表演在上海举行。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图片选自《巨变》

2018年无人机拍摄的深圳渔民村。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图片选自《巨变》

(责任编辑:赵光霞)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