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财经>财经要闻

40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就与趋势

2018-12-19 08:35 经济参考报  作者:记者 金辉 北京报道

我国的城市化率还不足60%,未来城市化率要达到75%到80%的时候才会进入到缓慢增长期,所以在此过程中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和潜力,将广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将大大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效率。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帮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从2012年开始,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开始下降,今后还会逐渐减少。未来要维持比较优势,关键要大幅对劳动力进行培训,提高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将成为我国第二次人口红利。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主办的“与改革开放同行”系列智库论坛第九场近日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研究员围绕改革开放40年社会发展的成就、经验与趋势作主题演讲。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五大成就和基本经验

李培林认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在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五大成就。

第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扩大。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年均实际增长8.5%。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18倍,年均实际增长7.8%。40年间,我国居民用31年时间实现人均收入跨万元大关,用5年时间实现人均收入跨2万元大关,目前正向人均收入3万元大关迈进。

我国的城市化率还不足60%,未来城市化率要达到75%到80%的时候才会进入到缓慢增长期,所以在此过程中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和潜力,将广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将大大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效率。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帮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从2012年开始,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开始下降,今后还会逐渐减少。未来要维持比较优势,关键要大幅对劳动力进行培训,提高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将成为我国第二次人口红利。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主办的“与改革开放同行”系列智库论坛第九场近日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研究员围绕改革开放40年社会发展的成就、经验与趋势作主题演讲。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五大成就和基本经验

李培林认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在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五大成就。

第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扩大。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年均实际增长8.5%。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18倍,年均实际增长7.8%。40年间,我国居民用31年时间实现人均收入跨万元大关,用5年时间实现人均收入跨2万元大关,目前正向人均收入3万元大关迈进。

同时,2017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比1978年的63.9%下降了34.6个百分点,达到宽裕水平。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有世界银行、中国国家统计局、国际通用比例等多种算法,无论是哪种算法,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都在持续扩大,收入差距跨越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顶点。

第二,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增长虽然面临下行压力,但是就业仍然保持稳定。就业是国际上评价社会运行的最主要指标,2013—2017年,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2017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86亿人,如此成就实属来之不易,为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基础。

在人民生活方面,最大的一个变化来自于住房。1978—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3.6平方米增加到约40平方米,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分别比1978年增加30.2、38.6平方米。1984年,城镇居民居住公房的户比重为88.2%,而居住自有房的户比重仅有9.4%,2017年我国居民住房自有率90%以上,这是在全世界最高的,中国在住房方面发生如此奇迹性的变化,与整个国家的发展以及住房制度改革有着直接关系。

第三,减贫成就巨大,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即将全部脱贫。改革开放40年以来,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4亿人,且农村的贫困标准数字提高,目前已略高于国际极端贫困标准,即每人每天按购买力平价计算1.9美元。意味着在这个标准上,已经消除了所有的极端贫困,下一步应考虑的问题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减贫。中国提出2020年我国将消除现行标准下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过改革开放之后,能够如此大规模地解决贫困问题,这是受到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

第四,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劳动力素质显著提高。1978—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从598所增加到2914所,本专科招生从40.1万人增加到761.49万人,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从86.7万人增加到37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55%提高到45.7%。

大学毛入学率是中国提高最快的一个教育指标,即1978年的时候适龄群体里只有1%的人上大学,现在100个人里面已经有45个人上大学。未来必须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质量存在着较大差异。2017年我国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9.0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相当于大学一年级。

第五,建成最宏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康水平普遍提高。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1981年67.8岁增加到2017年的76.7岁,增长了近10岁,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民,结束了农民千百年来没有社会保障的状况。2017年底,我国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15亿人,11.77亿人,1.88亿人,2.27亿人,1.92亿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10.88亿人。

民生建设是最大的政治。经济是民生改善的基础和第一要务,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发展观要与时俱进,新时代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卓绝的任务。

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五个趋势

展望未来中国社会发展,李培林认为,主要有五个趋势。

一是中国社会转型为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力和空间。虽然说现在经济增长遇到了一些困难,国际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一些结构性变化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空间。我国的城市化率还不足60%,中国的城市化率要达到75%到80%的时候才会进入到缓慢增长期,所以在此过程中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和潜力,将广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将大大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效率。

二是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将成为第二次人口红利。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大的一个比较优势就是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帮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目前,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的同时,劳动力平均工资还在继续上涨,这是由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引起的。从2012年开始,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开始下降,今后还会逐渐减少。未来如何维持比较优势?关键是要大幅度地进行培训和提高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提高劳动力素质,我国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是未来新的、最大的人口红利所在。

三是人口老龄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从1990年到2030年的40年,我国人口结构逐渐发生变化。最初是标准的金字塔型结构,从2020年开始逐渐倒转,2030年倒金字塔型结构将更加明显。届时,老年人口数量将非常庞大,我们将面临未富先老的局面。如何把这个巨大的挑战转化为优势?未来可以延长退休年龄,让老年人发挥余热,培育发展老年人养老、旅游、休闲等消费市场,形成新的消费层次。

四是建设橄榄型社会,促进大众消费依然任重道远。去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进一步减少贫困,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数量,拉动国内消费。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建设橄榄型社会任重道远。国际经验表明,缩小差距将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五是2020年后应在新的标准下开始反贫困的新征程。李培林建议建立一个符合国情的贫困人口治理体系,推动扶贫开发由主要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由主要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向统筹解决城乡贫困转变。并由此提出以下几个思路:一是把贫困标准定为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元(2020年不变价格),农村贫困线和农村低保线并轨,大概涉及5000万人;二是制定城乡统一的贫困和低保并轨线,大概涉及8000万人;三是按全国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的25%及以下确定相对贫困标准,大概涉及1.6亿人。

(责任编辑:秦迪)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