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文字说不透表情符来凑 最爱"捂脸哭"但我不是00后

2019-01-15 06:51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20547_500x500.png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前不久,《2018微信年度数据报告》刷屏朋友圈,报告分析了不同年龄段用户最爱使用的表情,受党报评论君邀请,今天我们再来聊聊每天都在用的表情符号。

00后最爱捂脸哭,90后最爱笑哭脸,80后最爱呲牙笑,70后最爱捂嘴笑,55岁以上用户最爱点赞。消息一出,有人说“相当准”,也有人“吐槽”:00后的自己最喜欢“迷之微笑”。而我最爱“捂脸哭”,但我不是00后。

timg (1).jpg

纯文字聊天,我们最怕的是没有“语境”,表情符的魅力,正在于让含糊的语义清晰,让缺失的身体在场。可以说,表情符正是纯文字聊天的“语气词”。怕文字太严肃,配个笑脸;怕话说重了,赔个拥抱,它们是风趣的滤镜,是有形的修辞策略,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正所谓一个表情,胜过千言万语。灵活自如地运用表情包,也成了这个时代的“敬辞”与“谦辞”。说起来,虽然微笑OK握手[强]和玫瑰花被揶揄为“职场塑料表情五件套”,但其“修辞价值”,恐怕早已超出了职场,成为了通则。

表情符与一切符号一样,天然有成为“信息等价物”的使命。前几年,有艺术家出版了一本《地书》,该书从头到尾无一字,用的都是他收集整理的世界各地的标识符号。这样一本“普天同文”的书,在他看来,是在任何地方出版都不用翻译的读物。前些天,网友从一张考古发现的岩画中看到三个“正在承受巨大压力的原始人”,调侃说“感受到了一份祖传的压力”。表情符号也好,肢体符号也罢,之所以能如此稳定地传递信息,正在于喜怒哀乐是人之天性,总是通过表情与肢体语言传递,能跨越语言甚至文化的鸿沟。就像一个“呲牙笑”,就能让人“秒懂”。

120547_500x500.png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前不久,《2018微信年度数据报告》刷屏朋友圈,报告分析了不同年龄段用户最爱使用的表情,受党报评论君邀请,今天我们再来聊聊每天都在用的表情符号。

00后最爱捂脸哭,90后最爱笑哭脸,80后最爱呲牙笑,70后最爱捂嘴笑,55岁以上用户最爱点赞。消息一出,有人说“相当准”,也有人“吐槽”:00后的自己最喜欢“迷之微笑”。而我最爱“捂脸哭”,但我不是00后。

timg (1).jpg

纯文字聊天,我们最怕的是没有“语境”,表情符的魅力,正在于让含糊的语义清晰,让缺失的身体在场。可以说,表情符正是纯文字聊天的“语气词”。怕文字太严肃,配个笑脸;怕话说重了,赔个拥抱,它们是风趣的滤镜,是有形的修辞策略,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正所谓一个表情,胜过千言万语。灵活自如地运用表情包,也成了这个时代的“敬辞”与“谦辞”。说起来,虽然微笑OK握手[强]和玫瑰花被揶揄为“职场塑料表情五件套”,但其“修辞价值”,恐怕早已超出了职场,成为了通则。

表情符与一切符号一样,天然有成为“信息等价物”的使命。前几年,有艺术家出版了一本《地书》,该书从头到尾无一字,用的都是他收集整理的世界各地的标识符号。这样一本“普天同文”的书,在他看来,是在任何地方出版都不用翻译的读物。前些天,网友从一张考古发现的岩画中看到三个“正在承受巨大压力的原始人”,调侃说“感受到了一份祖传的压力”。表情符号也好,肢体符号也罢,之所以能如此稳定地传递信息,正在于喜怒哀乐是人之天性,总是通过表情与肢体语言传递,能跨越语言甚至文化的鸿沟。就像一个“呲牙笑”,就能让人“秒懂”。

当然,表情符其实也不是100%的一般等价物,它的使用与理解也存在差异。比如被评为2015年《牛津词典》年度词汇的“笑哭”。这个结合了囧字眉、咧嘴、流泪的小黄脸,可以表达自嘲、讽刺、服软等多种情绪,在不同年龄人看来,可能有截然相反的意思。另外,像简单的“微笑”表情,在长辈看来,上扬的嘴角代表着礼貌而不失稳重,表达赞同或由衷的开心,而在90后、00后看来,可能成了“蜜汁尴尬”。有人说,这是因为年轻人眼尖、认真,因为大笑时人眼通常是眯着的,而且有向上翘的弧形,“微笑”表情却是视线向下,更像“难过”“快哭了”;而中老年人就没那么讲究,何况这个表情很含蓄和蔼嘛。

u=2564930406,1919375878&fm=26&gp=0.jpg

或许,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不同群体有不同的“脸庞”,也有不同的“语境”。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00后与他们的长辈之间,成长环境与生活环境有了很大差异,对互联网的熟悉程度、使用程度,更可能放大代际差异。所以才有一种代沟,叫“你的表情包,爸妈看不懂”。

当然神奇的是,处在年龄谱系两段的用户似乎也在努力靠近彼此。不少年轻人,爱上了字号大、颜色艳丽、充满正能量的“中老年表情包”,甚至结合富有年代感的影视作品,对“中老年表情包”进行再创作,制造出土味萌与反差萌。而与之相对应,许多长辈也开始了解并使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情,既是在借鉴年轻人的交流方式,也是为网络流行文化所“化”。在你来我往的互动中相互理解、相互发现,不仅能让互联网社交平台变得更热闹,也体现着互联网文化强大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timg (2).jpg

说到底,虽然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在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上存在不小的差别,但表情符号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种“通用代码”,成为弥合代际差异的切口,通过诙谐的方式,搭建了交流沟通的平台。就像作家马家辉认为,互联网是一个把所谓“一代人”的概念扩大了很多的地方,不同年纪的人在互联网上分享语言和秘密。表情符号似乎也成为扩大“一代人”概念的载体,让不同年龄段的人们体验到心灵感应。相信多年以后,当表情符号不断更新迭代,人们看到“笑哭”时还能会心一笑,脑海中浮现出那句:“你懂的”。这正是:

文字说不透,表情符来凑。别怕有误会,多用无鸿沟。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杨昊)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