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浅析自媒体时代大众传播的舆论拐点作用

2019-01-15 10:13 今传媒  作者:林娜,程红

巴菲特说,只有等退潮后,才能看见究竟是谁在裸泳。不到事情发展的最后一刻,无人可知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现代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即时传播成为可能,碎片化传播日益成为人们传播信息时的主流模式,“一吐为快”的传播心理,促使信息发布者将未加核实的消息传播出去,事实被肢解开来,很难呈现事情的所有真实面目。

一、 自媒体时代,多发的舆论反转剧

2013年年底,新华网排版了名为“见证真相2013,我们一起围观过的反转剧”专题栏目,这是反转剧第一次以公开的身份进入社会公众视野,随后几年,反转剧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关注这一新媒体时代出现的特殊舆论现象。

2014年4月21日,一段名为“香港街头小便,大陆夫妻与港人发生冲突”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依据最先发布出来的视频,“事件被描述成内地游客纵容孩子在香港街头小便,在被港人指责拍照后,双方发生争吵,孩子父母动手打人的版本。矛头再次指向内地游客陋习,而内地游客和香港人的摩擦近几年屡见报端。[1]”此段视频以孩子父母与阻止当街小便并拍摄视频的两位青年人双方冲突为主,展现了矛盾冲突最为激烈的画面。从视频名称可以直观获取的关键词“香港”“大陆夫妻”,当两者同时出现时,社会公众依据既有的社会认知,公众习惯于将矛头指向大陆游客种种陋习。次日,另一段更加完整的视频被公布,还原事件真相的同时致使剧情发生反转。这段更为完整的视频显示,孩子的父母当时有极力向在场人员解释卫生间人太多,孩子憋不住,并且在孩子小便时母亲专门用纸尿布接住,并没有遗留到地面上。这时声讨大陆夫妻不文明的声音逐渐变小,纷纷表示谅解,并且有人认为这是针对大陆人士而引发的事故,还指出视频拍摄者侵犯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可以对拍摄者提出控诉,“大陆夫妻”的字样更是引发内陆人的愤愤不平,在人们为大陆夫妻抱不平的时候,也有人开始从更为理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再是开始时的义愤填膺,民众舆论开始趋于理性化。

舆论反转在自媒体时代已是常态,新闻的反转“主要以戏剧化、娱乐化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2]。事件的发展总是显得扑朔迷离,往往呈现出“喧哗过后,一地鸡毛”的惨状。斯泰宾在《有效思维》中写到“人们面对纷繁多元、层出不跌的新闻事件,总会习惯性借助现实的、简单的语言找到方便解答的草率态度”[3],事情未经完全呈现,人们就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先吐为快”的表达方式成为自媒体时代的主流。亦如2015年关注度较大的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随着视频的不断填充,人们的舆论认同亦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反转。

2015年5月3日,网上疯传一段视频,成都一名男司机暴打女司机,“35秒内,男子多次踢中女司机脸部,导致女司机右肩骨折、脑震荡,身上多处淤青。”[4]5月3日《华西都市报》如是报道:“男子冲上前对着女司机头部踹了一脚,女司机从地上爬起来后还没站稳,男子再次用手击打她的头部,把她第二次摔到地上,然后冲过去用右脚连踹女子头部两次。女司机试图站起来,但是还没站稳,男子再次冲过去对她头部踹了一脚,在女子踉跄着试图往旁边逃开的时候,他又追上去踹了她腰部一脚……”[5]。极具画面感的描写易使受众产生代入感,更是极大地刺激公众的感官。女司机卢某在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被打的原因是“可能转弯的时候有点挡住后面车子的路”,面对当事人叙述的关于被打的原因及被打的现场视频,再牵扯到“女司机”的话题,公众纷纷谴责男司机“丧心病狂”“没素质”,舆论呈现一边倒的态势,此时媒体亦是纷纷报道为女司机正名。“事件已经逐步在社会舆论空间中形成超越事件本身的,围绕新闻事件产生各种情绪的‘弥漫性氛围’,这种扩散性的弥漫过程会导致新闻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属性被社会舆论所定性,使得受众在外界舆情的触动下,刺激自身的情绪反映,成为面对同类事件的思维定势与内在感知。”[6]

然而随着男子车载记录仪中的视频被发布出来,视频显示女司机在驾车过程中曾多次变道、超车,并两次别了男司机的车辆,甚至曾导致男司机被迫驶入非机动车车道,险些撞上自行车,男司机“车内的孩子也在哇哇大哭”,事情被填充的更加完整,人们对事情的看法亦随之转变,人们觉得女司机在接受采访时不应该将其在驾车过程中做出的极其危险的行为描述的如此简单。之后,男司机在警局认错道歉的视频被公布,同时对比的是该位女司机多次违章的记录,此时,舆论对女司机仍有支持,根据新浪网2015年5月5日发布的“女司机数次变道惹怒男司机被暴打,你怎么看?”投票话题显示,当参与人数为5799人时,认为责任在男司机的投票占有17.3%,认为责任在女司机的已占有68.8%,后真正导致舆论逆转的却是随后女司机的行为。其接受媒体的采访时并不认为自己有错,至此,舆论已经完全反转。

此次事件中导致舆论反转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男司机车载视频的公布,男司机的车载视频对该事有更为完整的记载,与最初公布出来的视频相比,不同的地方则为对事件还原的完整程度,即视频拍摄时间切入点的不同。

从以上几起因视频内容被传到网络空间而引发的舆论反转剧中,我们可以看出,事情大致的起承转合:一段视频被播出——引发公众关注——公众做出评论——舆论呈现最开始的倾向——更为完整的视频内容被播出——舆论发生反转。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至关重要的,甚至是决定着舆论倒向的关键点,就是“更为完整的视频被播出”,而这中间主要是视频拍摄切入点的不同。

巴菲特说,只有等退潮后,才能看见究竟是谁在裸泳。不到事情发展的最后一刻,无人可知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现代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即时传播成为可能,碎片化传播日益成为人们传播信息时的主流模式,“一吐为快”的传播心理,促使信息发布者将未加核实的消息传播出去,事实被肢解开来,很难呈现事情的所有真实面目。

一、 自媒体时代,多发的舆论反转剧

2013年年底,新华网排版了名为“见证真相2013,我们一起围观过的反转剧”专题栏目,这是反转剧第一次以公开的身份进入社会公众视野,随后几年,反转剧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关注这一新媒体时代出现的特殊舆论现象。

2014年4月21日,一段名为“香港街头小便,大陆夫妻与港人发生冲突”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依据最先发布出来的视频,“事件被描述成内地游客纵容孩子在香港街头小便,在被港人指责拍照后,双方发生争吵,孩子父母动手打人的版本。矛头再次指向内地游客陋习,而内地游客和香港人的摩擦近几年屡见报端。[1]”此段视频以孩子父母与阻止当街小便并拍摄视频的两位青年人双方冲突为主,展现了矛盾冲突最为激烈的画面。从视频名称可以直观获取的关键词“香港”“大陆夫妻”,当两者同时出现时,社会公众依据既有的社会认知,公众习惯于将矛头指向大陆游客种种陋习。次日,另一段更加完整的视频被公布,还原事件真相的同时致使剧情发生反转。这段更为完整的视频显示,孩子的父母当时有极力向在场人员解释卫生间人太多,孩子憋不住,并且在孩子小便时母亲专门用纸尿布接住,并没有遗留到地面上。这时声讨大陆夫妻不文明的声音逐渐变小,纷纷表示谅解,并且有人认为这是针对大陆人士而引发的事故,还指出视频拍摄者侵犯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可以对拍摄者提出控诉,“大陆夫妻”的字样更是引发内陆人的愤愤不平,在人们为大陆夫妻抱不平的时候,也有人开始从更为理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再是开始时的义愤填膺,民众舆论开始趋于理性化。

舆论反转在自媒体时代已是常态,新闻的反转“主要以戏剧化、娱乐化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2]。事件的发展总是显得扑朔迷离,往往呈现出“喧哗过后,一地鸡毛”的惨状。斯泰宾在《有效思维》中写到“人们面对纷繁多元、层出不跌的新闻事件,总会习惯性借助现实的、简单的语言找到方便解答的草率态度”[3],事情未经完全呈现,人们就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先吐为快”的表达方式成为自媒体时代的主流。亦如2015年关注度较大的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随着视频的不断填充,人们的舆论认同亦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反转。

2015年5月3日,网上疯传一段视频,成都一名男司机暴打女司机,“35秒内,男子多次踢中女司机脸部,导致女司机右肩骨折、脑震荡,身上多处淤青。”[4]5月3日《华西都市报》如是报道:“男子冲上前对着女司机头部踹了一脚,女司机从地上爬起来后还没站稳,男子再次用手击打她的头部,把她第二次摔到地上,然后冲过去用右脚连踹女子头部两次。女司机试图站起来,但是还没站稳,男子再次冲过去对她头部踹了一脚,在女子踉跄着试图往旁边逃开的时候,他又追上去踹了她腰部一脚……”[5]。极具画面感的描写易使受众产生代入感,更是极大地刺激公众的感官。女司机卢某在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被打的原因是“可能转弯的时候有点挡住后面车子的路”,面对当事人叙述的关于被打的原因及被打的现场视频,再牵扯到“女司机”的话题,公众纷纷谴责男司机“丧心病狂”“没素质”,舆论呈现一边倒的态势,此时媒体亦是纷纷报道为女司机正名。“事件已经逐步在社会舆论空间中形成超越事件本身的,围绕新闻事件产生各种情绪的‘弥漫性氛围’,这种扩散性的弥漫过程会导致新闻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属性被社会舆论所定性,使得受众在外界舆情的触动下,刺激自身的情绪反映,成为面对同类事件的思维定势与内在感知。”[6]

然而随着男子车载记录仪中的视频被发布出来,视频显示女司机在驾车过程中曾多次变道、超车,并两次别了男司机的车辆,甚至曾导致男司机被迫驶入非机动车车道,险些撞上自行车,男司机“车内的孩子也在哇哇大哭”,事情被填充的更加完整,人们对事情的看法亦随之转变,人们觉得女司机在接受采访时不应该将其在驾车过程中做出的极其危险的行为描述的如此简单。之后,男司机在警局认错道歉的视频被公布,同时对比的是该位女司机多次违章的记录,此时,舆论对女司机仍有支持,根据新浪网2015年5月5日发布的“女司机数次变道惹怒男司机被暴打,你怎么看?”投票话题显示,当参与人数为5799人时,认为责任在男司机的投票占有17.3%,认为责任在女司机的已占有68.8%,后真正导致舆论逆转的却是随后女司机的行为。其接受媒体的采访时并不认为自己有错,至此,舆论已经完全反转。

此次事件中导致舆论反转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男司机车载视频的公布,男司机的车载视频对该事有更为完整的记载,与最初公布出来的视频相比,不同的地方则为对事件还原的完整程度,即视频拍摄时间切入点的不同。

从以上几起因视频内容被传到网络空间而引发的舆论反转剧中,我们可以看出,事情大致的起承转合:一段视频被播出——引发公众关注——公众做出评论——舆论呈现最开始的倾向——更为完整的视频内容被播出——舆论发生反转。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至关重要的,甚至是决定着舆论倒向的关键点,就是“更为完整的视频被播出”,而这中间主要是视频拍摄切入点的不同。

 

二、 拍摄切入点与“时间零”理论

“时间零”理论是现代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其创作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文学理论。卡尔维诺叙述了这样一个情景:“狮子扑向猎人,猎人射出一箭,这一瞬间在他看来就仿佛电影中的定格一样,呈现一个绝对的时间,即‘时间零(Time Zero)’,在此之后的事件,进入时间一、时间二……而在狮子扑出来与利箭射出去之前,那都是发生在时间零以前,即时间负一、时间负二……”[7]。 “时间零”即为一个点,链接的是事情的前因后果,这个点包含着事情发展的所有情节,才是最重要的那个存在。

笔者认为在网络舆论反转剧的视频内容传播中亦存在这样的“点”,即为视频内容拍摄时间的切入点,将这个“点”有选择地放置于整个事件的不同部位,拍摄出来的视频所呈现的必然是互不相同的内容,因为随着这个“点”被放置的位置的不同,社会公众所接收的视频内容是不同的,而没有拍摄到的内容,即这个“点”之前的内容,可能才是整件事情的矛盾之源。

三、 自媒体环境下急于发声的公众

“全民记者”,每个人都有权利发布信息,“网络身份的模糊性和信息发布的匿名性有利于信息发布者逃脱社会责任和道德约束,在不具备进一步探查真相的能力与条件时,想当然的发布模糊的新闻碎片,断章取义”[8]。当一则具有爆炸性的新闻出来之时,接收者并未第一时间进行核实,而是依据已有观念,迅速对此作出自己的评价认定,当整个事件的所有真相被披露出来之时,公众又是迅速对此作为回应,舆论再次呈现一边倒的趋势,但当事情的最终面纱被揭开之时,距离起初社会公众的认定早已相去甚远。但每个阶段的舆论都是被逐步曝光出来的事实内容所左右,一个完整的事实可以拥有矛盾发展的几个不同的阶段,而每个阶段所呈现出来的部分事实虽然也是真实,但却并不是真相。“舆论反转的根本依旧是对新闻事实的尊重,也是对信息传播过程的尊重,任何妄加掩盖新闻事实而希望获得社会公众同情和怜悯的行为都是极不负责任的。[9]”

对于由视频内容引发的舆论反转剧来说,当现实中的事情尚未演变成足以被人拍摄而后被传至网络空间时,没有人能够预知事情的后续发展,无人能人为地将影响舆论的拐点设置在事情的起始点。

四、 拍摄切入点与舆论拐点的同质化

网络时代,在视频引发的舆论反转剧中,笔者认为视频内容拍摄时间的切入点与舆论拐点具有同质化的性质,此时的“视频拍摄时间切入点”发挥的正是舆论拐点的作用。

正如2015年5月发生在成都的“男司机暴打女司机”舆论反转事件,其中扮演着舆论拐点角色的当属男司机车载录像补充的之前暴打女司机的那个录像中所缺失的部分。第一段视频无疑是从事件的高潮部分开始切入的,拍摄的切入“点”设置到了矛盾冲突最为激化的部分,社会大众在接收这样一个部分事实的时候,并不知道事情有着怎样的前因,于是很自然地对男司机做出了“丧心病狂”“没素质”等攻击性的评价。当男司机车载录像公开之后,更为完整的视频记录似将视频拍摄的切入“点”移至矛盾开始或尚未呈现的地方,人们通过完整的视频了解到,男司机出现如此暴力的行为是有原因的,舆论开始倾向于男司机,民众纷纷发表言论表示可以理解男司机,大部分的责任在于女司机,此时仍有民众依然支持女司机,认为无论是什么原因,男司机也不应对一位女性做出如此暴力的行为,“舆论反转的背后,是受众情感与理性的博弈,情感是对弱者的同情,理性则是对事实的尊重,反转在一定程度上是强弱关系的对换”[10]。“柔弱”的女性在此类含有暴力因素的事件中通常是受害者,但随着女司机多处不良记录的曝光,且坚决不肯承认自己在驾车过程中有不对之处时,社会舆论开始彻底逆转,因为男司机车载记录视频还原了所有的事情真相,“事实胜于雄辩”,女司机本身即为有错在先,此时所有的事实均已展示出来,女司机仍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无疑是激怒社会公众的行为。李瑞生认为“当单个的人的情绪社会化后,个人的情绪就会因外化体现变为群体性,具有一种共同向心理指向和特征的情绪,继而形成了社会情绪”[11]。所以说,社会公众的舆论倾向就是个人言论的社会化,无数个“个人”的言论的集合就形成了社会公众的舆论。

2017年年初,当大部分人仍在欢度新春佳节时,宁波动物园发生了老虎咬人事件,最后老虎被击毙,最先在网络上流传的是被咬男子与老虎相互纠缠而老虎正在撕咬男子的血腥画面,老虎在人们的印象中向来是凶残的,看到如此血淋淋的画面时,社会公众无一不是谴责动物凶残的天性和动物园管理的不当,但当人们探究为什么在安全网之内的老虎会撕咬到本该在安全网之外的游客时,有人发现,原来是该男子企图逃票进入动物园内,基于老虎总是凶残而捕食向来是动物界的天性的先天性认知,社会大众开始认为男子被咬完全是男子违反规章制度企图逃票的结果,网友将这种行为定性为男子贪图小便宜之后的咎由自取,最后撕咬男子的老虎被击毙,甚至有为数不少的人为老虎的死而伤心,网上评论说这完全不关老虎的事,老虎撕咬侵入自己领地的生物是天性,而最后就这样被击毙了,真是可惜了一条生命。在一些网友表示该男子“不值得同情”的同时,亦有较为理智的网友说责任故在游客,但人心不可以冷漠,网友@小李飞刀78即表示“不该逃票,这是规矩;不该招惹老虎,这是本能;不该冷眼嘲笑,这是人情”。

公众舆论倾向为何会发生反转,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没有知道事情的真实原因时,人们首先目睹的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被“凶残的”老虎撕咬着的画面,人们本能的反映就是同情同样身为人的游客,谴责动物的凶残,当了解了事情发生的原因,人的本性就是私利的认知使得人们将此次游客被咬定义为男子贪图小便宜所导致的恶性结果,且没有责任的老虎被击毙了,人们的同情性瞬间转向了失去生命的“无辜的”老虎,但人的生命也是重要的,所以又有一些社会大众开始综合考虑所有的因素,认为责任固然在于人,老虎咬人虽说是本性,可毕竟咬死了一个人,所以对老虎的同情必然不少,但对于被咬男子,我们也不可以冷眼视之。“碎片化的信心传播加之公众片面化的信息接受,使得新闻事件拥有了朝着任意一个方向都可以发展的可能”[12],所以完整的信息传播是规避舆论反转所不可缺少的要求,尤其是以视频传播为主的信息传播,视频内容展现的事实信息的阶段性片段是引导社会舆论倾向的主要因素。

 

五、 三方机制有效减少舆论反转剧再发生

信息化时代,人们无法直接接触所有事件的真实发生地,赖以判断的只能是媒体发布出来的“事实”,人们每日获取的都只是媒体提供的关于事情真相的“事实”,则提高媒体新闻内容审查是为有效减少舆论反转剧再发生的最佳途径,同时亦是维护媒体公信力的必要选择。

另,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模式导致事实真相不能在第一次面对大众传播时就呈现其所有的事实内容。在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的传播内容中,视频拍摄的切入点与舆论反转的舆论拐点具有同质化的作用,舆论拐点前承事件的前因,后起事件的结果,然视频拍摄切入点无法把握,事前人为把控被公布视频切入点的是为有意引导舆论,此处需要信息接收者提高自身信息提升的能力,勿急于下结论。

然,多数舆论反转剧的发展脉络不受人为因素的控制,因事情的开始总是平淡无奇,并不具有引人注目的信息点,但当矛盾逐渐激化,该事件演变成一件有价值的、值得传播的信息,人们已不能拍摄到事件的起因,首次传播出去的内容往往只是事情的部分事实,“先吐为快”的极速化传播时代,即使所有真相尚未完全展现,人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的价值判断,然随之事件被曝光的时间点的逐渐前移,更多的事实被发布出来,事情并不像大众起初认为的那样,甚至可能与之截然相反,虽处极速化发声的时代,但不知前因后果的情况下不宜随意传播事件信息,提高自身约束力,不做舆论反转剧的推波助澜者是为受众所能为之事。

综合三方机制,其中起重要决定作用的即为同质化的视频拍摄事件切入点,观测事件呈现的时间点为三方有效做到减少舆论反转剧的重要关键。

参考文献:

[1]北京青年报.内地幼童香港街头小便真相:站立后地面并无湿迹[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4-04-23/071929992550.shtml.2014-04-23/2017-05-18.

[2]王敏.反转新闻中的奇观与凝视[D].南京师范大学,2016.

[3](英)L.S.斯泰宾(L.Susan Stebbing)著.吕叔湘,李广荣译.有效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4]晓航.惊天逆转 成都被打女司机如何从舆论天堂掉入地狱?[EB/OL].http://news.sina.com.cn/c/zg/jpm/2015-05-05/18211000.html.2015-05-05/2017-05-18.

[5]杨雪,李天宇.女司机变道遭男子暴打[N].华西都市报,2015-05-03.

[6]王敏.反转新闻中的奇观与凝视[D].南京师范大学,2016.

[7]互动百科.时间零[EB/OL].http://www.baike.com/wiki/%E6%97%B6%E9%97%B4%E9%9B%B6.

[8]崔逾瑜,匡志达.“舆论反转”背后的反思[J].新闻前哨,2015(10):16-18.

[9]张相涛.基于传播学的角度看舆论反转的构成因素[J].传播与版权,2015(7):16-17.

[10]崔逾瑜,匡志达.“舆论反转”背后的反思[J].新闻前哨,2015(10):16-18.

[11]李瑞生.社会情绪概论[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4):60-63.

[12]王敏.反转新闻中的奇观与凝视[D].南京师范大学,2016.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