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关于主旋律新闻采写“三性”的探讨

2019-01-15 09:57 今传媒  作者:刘海滢

一、引言

当前,受到新媒体、自媒体的冲击,纸质媒体发展艰难,地方党报也不例外。地方党报如何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笔者认为报社生存的“根”必须筑牢,这个“根”就是新闻,尤其是主旋律新闻,这是地方党报有别于自媒体而独有的优势。那么,地方党报的记者如何采写好主旋律新闻,笔者以这几年在海门日报的实践为例,谈谈看法。

海门市是江苏省较为发达的地区,新媒体、自媒体发展迅猛,竞争十分激烈。近年来,作为承担党报功能的海门日报社,在积极探索新老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新闻立报,将主旋律新闻做足、做好、做精,使海门日报主流媒体地位不动摇。

所谓主旋律新闻,就是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所报道的新闻,其中包括领导活动新闻,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新闻,重大典型新闻等等。主旋律新闻一般是自媒体无法采访的新闻,在海门的纸质媒体中也只有海门日报才能担当这一新闻宣传职能。近两年来,海门日报的新闻宣传之所以能够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就是因为我们将主旋律新闻报深、报足。新上任的市委书记到报社调研时说,到海门工作一年多来,市委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快速落实,海门发展的浓烈氛围形成,市委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全力推进,海门日报功不可没。可见,主旋律新闻是地方党报的立足之本,如何采写好主旋律新闻,提高新闻宣传的效果呢?从多年的实践看,笔者认为要抓住“三性”:新闻意识的超前性、新闻内容的准确性、新闻形式的多样性。

二、新闻意识的超前性

如何有效服务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达到良好的新闻宣传效果好,关键要有超前的新闻宣传意识,能够站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对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战役性工作超前升温,提前谋划,新闻宣传先行。笔者认为,新闻宣传要超前,就要贴近党委、政府工作重心,主动把握党委、政府各个阶段性工作的聚集点、兴奋点,这样才能采写出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合拍、有温度的新闻。

海门地处苏中,是苏中发展的领头雁,苏南地区一直是海门学习追赶的榜样。市委提出向苏南学习,开展“解放思想、追赶苏南”的大讨论。海门日报立刻进行系统策划,围绕学赶苏南目标,将宣传重点放在经济转型、城市建设、民生幸福、环境建设等方面,设想组织采访组赴苏南采访,并将这一想法及时向市委作了汇报。征得市委同意之后,报社组织了精兵强将,赴昆山、张家港、江阴、常熟、太仓、宜兴、丹阳等县市采访,采写了一组新闻+通讯的苏南系列报道,为学赶苏南提供样板。这组系列报道刊发后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在全市产生了较好的反响,为开展大讨论提前造势、提前升温。

国务院同意海门叠石桥家纺市场实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一种全新的外贸出口形式,旨在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因为海门在全国是第二家试点城市,江苏第一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如何实施好市场采购贸易,需要提供哪些功能配套、政府需提供哪些鼓励政策等等,都需要突破。而当时全国浙江义乌市已经在全国成功试点。在海门获得国务院同意在叠石桥家纺市场进行试点后,海门日报社充分发挥新闻先行的优势,与义乌报社联系,牵头组织了相关部门一起到义乌市进行集中采访,从加快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角度,采写了一组系列报道,将义乌市成功经验全景式作了介绍,为海门快速启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引路、升温。

一、引言

当前,受到新媒体、自媒体的冲击,纸质媒体发展艰难,地方党报也不例外。地方党报如何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笔者认为报社生存的“根”必须筑牢,这个“根”就是新闻,尤其是主旋律新闻,这是地方党报有别于自媒体而独有的优势。那么,地方党报的记者如何采写好主旋律新闻,笔者以这几年在海门日报的实践为例,谈谈看法。

海门市是江苏省较为发达的地区,新媒体、自媒体发展迅猛,竞争十分激烈。近年来,作为承担党报功能的海门日报社,在积极探索新老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新闻立报,将主旋律新闻做足、做好、做精,使海门日报主流媒体地位不动摇。

所谓主旋律新闻,就是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所报道的新闻,其中包括领导活动新闻,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新闻,重大典型新闻等等。主旋律新闻一般是自媒体无法采访的新闻,在海门的纸质媒体中也只有海门日报才能担当这一新闻宣传职能。近两年来,海门日报的新闻宣传之所以能够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就是因为我们将主旋律新闻报深、报足。新上任的市委书记到报社调研时说,到海门工作一年多来,市委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快速落实,海门发展的浓烈氛围形成,市委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全力推进,海门日报功不可没。可见,主旋律新闻是地方党报的立足之本,如何采写好主旋律新闻,提高新闻宣传的效果呢?从多年的实践看,笔者认为要抓住“三性”:新闻意识的超前性、新闻内容的准确性、新闻形式的多样性。

二、新闻意识的超前性

如何有效服务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达到良好的新闻宣传效果好,关键要有超前的新闻宣传意识,能够站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对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战役性工作超前升温,提前谋划,新闻宣传先行。笔者认为,新闻宣传要超前,就要贴近党委、政府工作重心,主动把握党委、政府各个阶段性工作的聚集点、兴奋点,这样才能采写出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合拍、有温度的新闻。

海门地处苏中,是苏中发展的领头雁,苏南地区一直是海门学习追赶的榜样。市委提出向苏南学习,开展“解放思想、追赶苏南”的大讨论。海门日报立刻进行系统策划,围绕学赶苏南目标,将宣传重点放在经济转型、城市建设、民生幸福、环境建设等方面,设想组织采访组赴苏南采访,并将这一想法及时向市委作了汇报。征得市委同意之后,报社组织了精兵强将,赴昆山、张家港、江阴、常熟、太仓、宜兴、丹阳等县市采访,采写了一组新闻+通讯的苏南系列报道,为学赶苏南提供样板。这组系列报道刊发后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在全市产生了较好的反响,为开展大讨论提前造势、提前升温。

国务院同意海门叠石桥家纺市场实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一种全新的外贸出口形式,旨在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因为海门在全国是第二家试点城市,江苏第一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如何实施好市场采购贸易,需要提供哪些功能配套、政府需提供哪些鼓励政策等等,都需要突破。而当时全国浙江义乌市已经在全国成功试点。在海门获得国务院同意在叠石桥家纺市场进行试点后,海门日报社充分发挥新闻先行的优势,与义乌报社联系,牵头组织了相关部门一起到义乌市进行集中采访,从加快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角度,采写了一组系列报道,将义乌市成功经验全景式作了介绍,为海门快速启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引路、升温。

 

三、新闻内容的准确性

地方党委、政府推动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创新举措,实施过程中的成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典型等等,是主旋律新闻宣传的重点内容。采写这类新闻好,可以大大提升地方党报在当地的影响力及其权威性,报道好这类新闻,能够有效提升报社的核心竞争力。笔者认为,采写好这类新闻,很重要的一点是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因为这类新闻代表的是地方党委、政府,传播的信息必须准确无误。

要准确领会领导讲话精神。记者参加一个会议、一个活动,不能拿到材料就万事大吉,或将领导讲话的要点记下就了事,而是要充分理解领导的意图,揣摩领导所要表达的主题,把领导想向当地干部群众传播的重要信息通过报纸报道出去。笔者经常参加市、部门会议、活动,几年前,一位新上任的市委书记组织召开相关经济部门负责人会议,这也是他到任后第一次会议,会议主题是听取新一年经济社会各项指标安排,为市委全会作准备。凭记者多年采写经验,一个新书记召开的第一个会议,一般都会有新的观点、新的要求提出。记者会上认真记录,回来后对记录的材料进行认真分析,从1个多小时的讲话中发现了一句话:海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跳出海门看海门,跨江争雄创一流。因为海门市位于江苏长江以北的苏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苏中名列前茅。新书记从海门所处的位置和发展实际,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记者抓住这句话,并以这句话为题采写新闻稿。新闻刊发后,受到了市委书记的高度赞许,不久后,海门召开市委全会议,市委就提出了海门发展主题:崛起苏中,跨江争雄。

要准确把握好党委政府阶段性工作重点,采写好助推重点工作落实的典型。作为地方党报重要新闻宣传职能是为推动党委政府重点工作、中心工作升温造势,而党委政府同样需要利用报纸这一平台推动重点工作、中心工作在部门、园区乡镇落地生根。笔者认为,在采写部门、园区、乡镇新闻报道时就要注意发现和挖掘各地各部门推动重点工作、中心工作的典型经验,特别要挖掘当地党委政府需要解决、而在部门、区镇已经得以落实的典型做法。如:当前实体经济发展压力增大,需要党委、政府切实为企业解决发展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提升服务企业的有效性,记者在海门市发改与经信委采访中了解到,该委推出了“双30”企业服务行动计划,选择30家重点企业和成长型企业,采取一对一服务,通过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助推面上企业发展。记者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典型,以此为新闻由头进行报道,在海门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海门市委书记看到这篇新闻后作出了批示,对发改与经信委的做法充分肯定,并在随后的市委常委会上,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服务企业要精准化、个性化。

四、新闻形式的多样性

会议、活动、经验、成果,大部分是非事件性新闻,这类新闻枯燥乏味,容易程式化、呆板,如果新闻采写不到位,会大大降低主旋律新闻的宣传效果。因此,改革这类新闻的写作方法,一直是党报深化新闻改革的重点。如何改革主旋律新闻采写,增强宣传效果,让读者爱看?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新闻表现形式上的创新,通过多形式采写主旋律新闻,让新闻主题更加明确、新闻内容更加生动。

会议、活动新闻稿的采写,要从报告、讲话稿中跳出。首先要做精标题,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吸不吸引人全在标题,尤其在当前读题时代,一条好的标题更为重要。可能有人认为制作标题是编辑的事,其实不然,因为是记者亲临会议、活动,最直接掌握会议和活动的重点内容,记者最明白所采写的新闻要向读者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制作一个精彩的抓人眼球的标题,关键要记者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参加会议或活动,认真听、认真记、认真思考。尤其是参加会议,更要认真聆听领导讲话甚至插话,因为领导在报告中的插话,往往更能够体现领导的思想,更是领导就某项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如果能将领导这些新要求做到标题上,就可以从会议固化报道中跳出,增强会议报道的效果。记者在海门日报上采写、刊发的会议新闻,除了市委市政府重大会议,如市委全委会,用会议作主标题外,其余主要领导活动、会议均抓住领导讲话中的重大信息来做标题。这样来处理标题的新闻,让新闻更具可看性,读者也较为满意。

新闻内容要精选。会议、活动的新闻,尤其是会议新闻,一般都有材料,如何选择材料,是写好会议新闻的又一大重点。如何选好材料,这就需要记者掌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重点是什么,再围绕主题和重点对材料进行筛选,哪些是背景材料,哪些是主体材料等等,都要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详略得当,让会议新闻主体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经验、成功等典型新闻要抓住新闻点,让非事件性新闻故事会、现场化,在新闻的表现形式上更要多元化,可以采用“回访+新闻背景”“亮点+新闻背景”“现场+新闻背景”及特写式开头等等,让这类新闻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党报经济新闻要追求创新性、生活性、和通俗性(新闻研究导刊 2011.11)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创新[J].新闻前哨,2007(5).

[2]提升引导力 传播正能力《福建理论学习》(2013.9)地方党报会议报道的创新之道[J].中国地市报人,2015(8).

[3]浅谈党报经济新闻宣传的可读性[J].新闻世界,2011(12).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