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新时期出版人改革亲历丛书:亲历者讲述出版业改革历程

2019-01-28 13:12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张雪娇

“该丛书通过真实记载改革历史,聚焦改革开放40年来出版业的风云变幻,展现了出版人的社会责任、使命担当、文化情怀、创新变革的精神风貌。”在日前举行的“新时期出版人改革亲历丛书”新书首发式上,该丛书主编、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如是评价“新时期出版人改革亲历丛书”的出版价值。

历时3年,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新时期出版人改革亲历丛书”第一辑于日前全国发行。丛书以出版亲历者的视角,回顾走过的风风雨雨,总结、梳理出版改革的成败得失,展望出版改革和发展美好前景,为出版改革40年献上一份厚礼。

以优秀出版人为主角

“新时期出版领军人物作为出版活动的主体,既是我国出版改革与发展新历史时期的推进者和引领者,也是新时期出版文化的创建者,挖掘、保存以出版人为主创、主角的出版史料,深化对出版文化的研究和探讨,理应成为出版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该丛书总策划、江西高校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顾问朱胜龙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如是道出了策划该套丛书的初衷。

出版大型原创自述丛书,领衔者和投资者,是两大必备条件。朱胜龙说,该丛书的策划得到了聂震宁和江西高校出版社社长邱少华的大力支持。“只要是好书,再大的投入,出版社也要承担,是邱少华一以贯之的经营理念。同样,聂震宁在看完丛书的策划思路后,觉得这套丛书应时、应景、应运而生,很有价值,并表示愿意出任丛书编委会主任,而且带头写一本。”

“该丛书通过真实记载改革历史,聚焦改革开放40年来出版业的风云变幻,展现了出版人的社会责任、使命担当、文化情怀、创新变革的精神风貌。”在日前举行的“新时期出版人改革亲历丛书”新书首发式上,该丛书主编、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如是评价“新时期出版人改革亲历丛书”的出版价值。

历时3年,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新时期出版人改革亲历丛书”第一辑于日前全国发行。丛书以出版亲历者的视角,回顾走过的风风雨雨,总结、梳理出版改革的成败得失,展望出版改革和发展美好前景,为出版改革40年献上一份厚礼。

以优秀出版人为主角

“新时期出版领军人物作为出版活动的主体,既是我国出版改革与发展新历史时期的推进者和引领者,也是新时期出版文化的创建者,挖掘、保存以出版人为主创、主角的出版史料,深化对出版文化的研究和探讨,理应成为出版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该丛书总策划、江西高校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顾问朱胜龙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如是道出了策划该套丛书的初衷。

出版大型原创自述丛书,领衔者和投资者,是两大必备条件。朱胜龙说,该丛书的策划得到了聂震宁和江西高校出版社社长邱少华的大力支持。“只要是好书,再大的投入,出版社也要承担,是邱少华一以贯之的经营理念。同样,聂震宁在看完丛书的策划思路后,觉得这套丛书应时、应景、应运而生,很有价值,并表示愿意出任丛书编委会主任,而且带头写一本。”

随后,聂震宁牵头组建了由中国出版协会各专业工作委员会主任组成的高规格丛书编委会,并主持召开了第一次会议,确定了丛书的主题、体例及作者的遴选标准等,使丛书有了良好的起步。之后还邀请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担任顾问并写序。

在作者选择方面,朱胜龙介绍说,第一辑的10位作者,选择的是长期奋斗在出版、发行第一线的出版发行人员,他们中间有中国韬奋出版奖的获得者,也有中国出版政府奖的获得者。“可以说,他们既是出版改革的亲历者,也是出版繁荣发展的创建者和见证者。由他们来总结自己的亲身感受,分享40年出版改革的成果,是为改革存史,为出版行业增能、赋能。”

当前,该丛书已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该丛书第一辑10册,包括聂震宁的《朝内166号的日子里》,湖北省编辑学会会长、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编辑周百义的《长江十年》,韬奋基金会副秘书长、高等教育出版社原总编辑张增顺的《情系教育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原总编辑吴培华《追梦——我的出版问道历程》等。

为当代出版业存史

目前,“80后”“90后”正成为出版业的主力军,他们迫切需要了解出版改革发展的历史,了解出版前辈的职业情怀与职业操守,了解作者的实战案例和经营理念。在业界看来,该丛书的作者都是中国出版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丛书通过作者自述,讲述出版人在亲历改革、推进改革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具有当代出版“史记”的保存价值。

“第一辑的10位作者都有着先进的出版理念,对出版改革有着切身的体会、丰富的实践和深刻的感悟,有着满满的获得感和成就感。”该套丛书具体负责人、江西高校出版社社科图书出版中心主任邓玉琼告诉记者,丛书通过采用实战案例总结与故事写作的表现手法,请作者把自己的从业经历分解成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和真实感人的实战案例,可读性非常强,可以作为培养青年出版从业人员的范本。

周百义在《长江十年》一书中,讲述了他在长江文艺出版社担任社长的10年里,在推进长江文艺出版社改革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做的心路历程。

“通过总结和思考,给希望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版发展历程的后人留下一些史料,希望同行人能从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让中国出版走得更好。”周百义说道。

在《追梦——我的出版问道历程》一书中,吴培华讲述了他从大学出版到中国书业、从选题策划到图书质量、从转企改制到“+互联网”等40多个小故事。他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这些小故事,让青年出版人了解出版业改革发展的历程,告诉他们要不断坚持学习,不断问道,同时坚守职业操守,具有行业使命感。

打造传世之作

回顾该套丛书的出版历程,邓玉琼说,为确保丛书质量,组成了由聂震宁为主任、中国出版协会各专业工作委员会主任等组成的丛书编委会,并制定了丛书的编撰方案,确定了作者入选的标准及丛书的体例。

其间,编委会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丛书组稿、写作中的问题。“由于丛书写作的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不少作者认真搜集资料,做足功课,有的作者对历年积累的工作日志、工作笔记、摘抄等进行了全面盘点。”邓玉琼介绍说,亲历自述,难免会涉及具体的人和事,为了确保内容准确无误,有些作者将复制的初稿发给老同事、老领导,请他们提出意见,并进行了认真修改,使书稿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周百义在长江文艺出版社担任社长的10年生涯中,历经了出版改革的风风雨雨,见证了改革的艰辛和曲折。为了真实、准确地反映历史,他把书稿打印了若干份,请熟悉情况的领导、同事提意见,帮助把关,并进行了针对性的修改。

张增顺在《情系教育出版》的书稿完成后,因书稿中涉及不少史实,为此他花了半年多时间进行逐条核对,以确保准确无误。

……

该套丛书既是对40年出版改革成果最有说服力的见证,也是促进出版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推动力。朱胜龙说:“各位作者和我们有着一样的念头,希望不断完善保证质量,打造一部传世之作。”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