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读图

和妈妈在一起,就是团圆

2019-02-01 09:50 新华网  

(新春走基层)(1)和妈妈在一起,就是团圆

拼版照片:左图为陈俊宁(右)和陈俊言在妈妈的工具房旁看书;右图为周祝在路边打扫卫生(1月30日摄)。

在熙熙攘攘的街边,当两个儿子像小猴子一样挂在身上紧抱着自己时,41岁的环卫工周祝觉得,再多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7年前周祝丈夫因病离世,她便自己撑起这个家,一手拉扯两个儿子长大。近几年周祝外出打工后,大儿子陈俊言和小儿子陈俊宁都留在湛江老家读书,由爷爷奶奶帮忙照看。让儿子在自己身边读书,能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是她最大的心愿。

2018年11月,周祝成为广州市越秀区光塔环卫站的一名环卫工,她太高兴了!因为按照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的规定,符合条件的环卫工连续工作两年即可让孩子就读公办学校。“再过一年9个月,老大就可以来广州读初一,老二可以读小学三年级了。”周祝掐着指头盘算着娘仨真正团圆的日子。

今年春节,周祝因为值班不能回家,于是把儿子接到广州。两个小家伙非常懂事,妈妈干活时他俩就在路边或旁边的书店看书,从不催妈妈早回家,只有妈妈下班后,哥俩才争先恐后地往妈妈身上爬。 小俊宁说,妈妈起早贪黑地辛苦工作,就是为了他和哥哥来广州读书,他的愿望是长大了替妈妈干活,自己挣钱养妈妈,“我和哥哥要永远和妈妈在一起”。

新华社记者田建川摄

(新春走基层)(1)和妈妈在一起,就是团圆

拼版照片:左图为陈俊宁(右)和陈俊言在妈妈的工具房旁看书;右图为周祝在路边打扫卫生(1月30日摄)。

在熙熙攘攘的街边,当两个儿子像小猴子一样挂在身上紧抱着自己时,41岁的环卫工周祝觉得,再多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7年前周祝丈夫因病离世,她便自己撑起这个家,一手拉扯两个儿子长大。近几年周祝外出打工后,大儿子陈俊言和小儿子陈俊宁都留在湛江老家读书,由爷爷奶奶帮忙照看。让儿子在自己身边读书,能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是她最大的心愿。

2018年11月,周祝成为广州市越秀区光塔环卫站的一名环卫工,她太高兴了!因为按照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的规定,符合条件的环卫工连续工作两年即可让孩子就读公办学校。“再过一年9个月,老大就可以来广州读初一,老二可以读小学三年级了。”周祝掐着指头盘算着娘仨真正团圆的日子。

今年春节,周祝因为值班不能回家,于是把儿子接到广州。两个小家伙非常懂事,妈妈干活时他俩就在路边或旁边的书店看书,从不催妈妈早回家,只有妈妈下班后,哥俩才争先恐后地往妈妈身上爬。 小俊宁说,妈妈起早贪黑地辛苦工作,就是为了他和哥哥来广州读书,他的愿望是长大了替妈妈干活,自己挣钱养妈妈,“我和哥哥要永远和妈妈在一起”。

新华社记者田建川摄

 

(新春走基层)(2)和妈妈在一起,就是团圆

陈俊宁依偎在周祝肩膀上(1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田建川摄

 

(新春走基层)(3)和妈妈在一起,就是团圆

兄弟俩在路边看书时,妈妈在旁边的街道上打扫卫生(1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田建川摄

 

(新春走基层)(4)和妈妈在一起,就是团圆

小哥俩在路边看书等妈妈下班(1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田建川摄

 

(新春走基层)(5)和妈妈在一起,就是团圆

周祝把打扫卫生时捡的纸箱送到废品收购站卖钱(1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田建川摄

 

(新春走基层)(6)和妈妈在一起,就是团圆

周祝在路边一个报刊亭给儿子买铅笔(1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田建川摄

 

(新春走基层)(7)和妈妈在一起,就是团圆

周祝下班后骑车带着儿子回出租屋(1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田建川摄

 

(新春走基层)(8)和妈妈在一起,就是团圆

周祝和两个儿子在出租屋里吃饭(1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田建川摄

 

(新春走基层)(9)和妈妈在一起,就是团圆

周祝在广州市越秀区起义路上打扫卫生(1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田建川摄

 

(新春走基层)(10)和妈妈在一起,就是团圆

周祝下班后,陈俊宁(右)和陈俊言抢着让妈妈背(1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田建川摄

 

(新春走基层)(11)和妈妈在一起,就是团圆

孩子们去书店看书,周祝目送他们过马路(1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田建川摄

(责任编辑:陈悦)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