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收藏

对“毁容式修复”的敏感并不多余

2019-02-02 09:11 光明日报

据媒体报道,有网友发帖称,位于广东佛山的古建筑青云塔经过修缮后,颜色变得十分鲜艳,失去了原有古韵,并上传了修缮前后的对比照片。对此,管理方回应称,对比照片中并非同一古塔,而是青云塔和太平塔两座古塔,二者被当地人称为“双塔”。“双塔”修复全程都经过专家组指导把关。

倘若诚如管理方所说,网上的两张对比照片,此塔非彼塔,当地并没有破坏文物原貌,那网友大抵是没有了解清楚情况,造成了误会。管理方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把事情说明白,误会不难消除。批评监督当然应该先把事情弄清楚,但也要看到,人们对类似事件的高度敏感有其现实原因。近些年来,各种“毁容式修复”频出,有的对文物造成难以挽回的破坏,令人痛心。

四川安岳石窟千年佛像被刷上彩漆,浓妆艳抹的“土式审美”广受诟病;辽宁朝阳云接寺精美的清代壁画遭遇“破坏性修复”;有着170年历史的浙江温州平阳鳌江福星桥,由原先的五孔桥“修复”成四孔桥,凡此种种实在令人痛心。《文物保护法》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文物不是陈旧的摆设,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是凝固的历史记忆,它承载着历史烟云、岁月变迁,务须视若珍宝,不能以修复文物之名行破坏文物之实。

网友的一次次随手拍、媒体的一次次曝光、有关部门的一次次追责,提升了人们保护文物的意识,激发了人们举报的积极性,也让简单粗暴的“毁容式修复”变得非常敏感。文物一旦破坏就难以复得,公众对此高度敏感,并不多余。这种敏感对“毁容式修复”等乱象可起到一定程度的阻止作用,但真正能够给分散在各地的古文物、古建筑以科学修复方案,并且指导和参与完成科学修复的还是专业的文物修复人员。而在我国,这方面的人才却严重不足。

据媒体报道,有网友发帖称,位于广东佛山的古建筑青云塔经过修缮后,颜色变得十分鲜艳,失去了原有古韵,并上传了修缮前后的对比照片。对此,管理方回应称,对比照片中并非同一古塔,而是青云塔和太平塔两座古塔,二者被当地人称为“双塔”。“双塔”修复全程都经过专家组指导把关。

倘若诚如管理方所说,网上的两张对比照片,此塔非彼塔,当地并没有破坏文物原貌,那网友大抵是没有了解清楚情况,造成了误会。管理方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把事情说明白,误会不难消除。批评监督当然应该先把事情弄清楚,但也要看到,人们对类似事件的高度敏感有其现实原因。近些年来,各种“毁容式修复”频出,有的对文物造成难以挽回的破坏,令人痛心。

四川安岳石窟千年佛像被刷上彩漆,浓妆艳抹的“土式审美”广受诟病;辽宁朝阳云接寺精美的清代壁画遭遇“破坏性修复”;有着170年历史的浙江温州平阳鳌江福星桥,由原先的五孔桥“修复”成四孔桥,凡此种种实在令人痛心。《文物保护法》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文物不是陈旧的摆设,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是凝固的历史记忆,它承载着历史烟云、岁月变迁,务须视若珍宝,不能以修复文物之名行破坏文物之实。

网友的一次次随手拍、媒体的一次次曝光、有关部门的一次次追责,提升了人们保护文物的意识,激发了人们举报的积极性,也让简单粗暴的“毁容式修复”变得非常敏感。文物一旦破坏就难以复得,公众对此高度敏感,并不多余。这种敏感对“毁容式修复”等乱象可起到一定程度的阻止作用,但真正能够给分散在各地的古文物、古建筑以科学修复方案,并且指导和参与完成科学修复的还是专业的文物修复人员。而在我国,这方面的人才却严重不足。

据国家文物局2014年的调查显示,全国文物系统3000多万件馆藏文物中,半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需要修复。但全国真正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尚不足2000人。几年过去了,文物修复缺人、留不住人的尴尬依然存在。文物和古建修复是一个涉及建筑学、美学、化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知识,以及宗教文化、道德伦理等文化素养的工作,专业性较强。如果我们不尽快补上文物修复人才不足这块短板,专业的事没有专业的人来做,一些地方在修复文物时,恐怕还会出现外行的“土味审美”。

“每一件文物都有生命,它在风中诉说着往来古今。”我们既要在网友对“毁容式修复”的高度敏感中看到文物保护的坚实群众基础,也要看到尽快培养更多文物修复人才的迫切性。文物代代相传,文明才能延绵不息。

(作者:李思辉,系媒体评论员)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热点推荐

最新 社会 理财 军事 娱乐

进入新闻频道
进入社会频道
进入理财频道
进入军事频道
进入娱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