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美丽乡村

甘肃草卡村:富民产业托起致富梦

2019-02-18 08:45 甘肃日报  

夏河县麻当镇草卡村自然条件恶劣,生产资料匮乏,产业基础薄弱,增收渠道单一,属于典型的“靠天放牧、靠天吃饭”的深度贫困村,全村共41户233人,其中贫困户16户81人。

错落有致的新房,干净整齐的村道,如诗如画的景色,群众幸福的笑脸……如今的草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不再是过去的旧模样。

从2015年开始,按照甘南州委和夏河县相关部门的部署安排,夏河拉卜楞寺寺管会成为草卡村的帮扶单位。帮扶人员扎根草卡村,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在吃透户情状况、找准致贫原因、定实帮扶措施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草卡村脱贫致富的路子——种植中藏药材。

拉卜楞寺寺管会积极鼓励草卡村群众种植中藏药材,并邀请技术员进行现场指导。

2015年,全村群众种植中藏药材30余亩,种植的当归、黄芪等收入达9万元。三四年间,草卡村集体经济也因种植中藏药材迅速提升,2018年村集体种植中藏药材40余亩,收入12万元。去年,草卡村每户群众还分得红利3100元,极大地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

种植中藏药材虽然效益不错,但拓宽增收渠道,才能加快脱贫奔小康的步伐。

为此,拉卜楞寺寺管会深入分析草卡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了解到该村大部分群众在民族服饰、布艺品加工制作方面具备较高技艺。帮扶干部尝试将民族服装制作、帐篷生产、布艺品加工等作为这个村增收致富的新门路。

2018年9月19日,霍尔藏草卡服饰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应运而生。经过拉卜楞寺寺管会积极协调,县扶贫办投资44万元,草卡村群众自筹16万元,成立了“扶贫车间”,为全村40名群众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

夏河县麻当镇草卡村自然条件恶劣,生产资料匮乏,产业基础薄弱,增收渠道单一,属于典型的“靠天放牧、靠天吃饭”的深度贫困村,全村共41户233人,其中贫困户16户81人。

错落有致的新房,干净整齐的村道,如诗如画的景色,群众幸福的笑脸……如今的草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不再是过去的旧模样。

从2015年开始,按照甘南州委和夏河县相关部门的部署安排,夏河拉卜楞寺寺管会成为草卡村的帮扶单位。帮扶人员扎根草卡村,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在吃透户情状况、找准致贫原因、定实帮扶措施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草卡村脱贫致富的路子——种植中藏药材。

拉卜楞寺寺管会积极鼓励草卡村群众种植中藏药材,并邀请技术员进行现场指导。

2015年,全村群众种植中藏药材30余亩,种植的当归、黄芪等收入达9万元。三四年间,草卡村集体经济也因种植中藏药材迅速提升,2018年村集体种植中藏药材40余亩,收入12万元。去年,草卡村每户群众还分得红利3100元,极大地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

种植中藏药材虽然效益不错,但拓宽增收渠道,才能加快脱贫奔小康的步伐。

为此,拉卜楞寺寺管会深入分析草卡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了解到该村大部分群众在民族服饰、布艺品加工制作方面具备较高技艺。帮扶干部尝试将民族服装制作、帐篷生产、布艺品加工等作为这个村增收致富的新门路。

2018年9月19日,霍尔藏草卡服饰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应运而生。经过拉卜楞寺寺管会积极协调,县扶贫办投资44万元,草卡村群众自筹16万元,成立了“扶贫车间”,为全村40名群众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

为了帮助草卡村群众尽快提升服装制作技能,拉卜楞寺寺管会又协调夏河县人社局对霍尔藏草卡服饰公司员工进行劳务技能培训一个月,之后组织员工到临夏、西宁参观学习,使大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公司主要从事民族服装、藏式帐篷、民族布艺品加工等,所有产品均由拉卜楞寺寺管会负责销售,短短几个月,生产的500套僧服、3000米民族布艺品已销售80%左右。”霍尔藏草卡服饰公司负责人久麦然旦介绍说。

据了解,2017年底,草卡村全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户6人,贫困发生率从34.76%下降到2.6%,2018年草卡村脱贫工作也已顺利通过甘南州和夏河县的两级扶贫验收。“随着收入的增多,我们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草卡村村民德合拉高兴地说。 记者 徐锦涛 通讯员 毛辉成

(责任编辑:张玫)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