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政>反腐倡廉

好干部应有怎样的精气神

2019-02-19 08:27 中国纪检监察报  

好干部,是人民的需要,国家的需要,更是新时代的需要。干部要有干部的样子,好干部就必须有好干部的精气神。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更加需要能适应新任务新要求的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好干部”标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在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工作的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好干部立标准、定方向、明要求,为新时代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根本遵循。

面对当前改革攻坚任务重,部分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作风能力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离好干部标准还有较大差距等现实问题,《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干部》一书立足当前、心怀大局、谋划长远,以“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为主线,从顺应时代发展、工作推进、干部成长需要等角度着笔,既引人对照反思,又催人奋进笃行,为党员干部更好地面向新时代、顺应新形势、聚焦新问题、落实新要求,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干部提供了学习参考,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好干部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求实》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文章鲜明指出,“我们党对干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的要求。选拔任用干部,首先要看干部政治上清醒不清醒、坚定不坚定。”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也是《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干部》一书所阐述和传递的主要观点。纵览全书不难发现,强调党员干部要把讲政治摆在首位的思想贯穿始终,这既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履行好职责使命的客观需要,更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做好各项工作、推动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

好干部,是人民的需要,国家的需要,更是新时代的需要。干部要有干部的样子,好干部就必须有好干部的精气神。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更加需要能适应新任务新要求的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好干部”标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在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工作的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好干部立标准、定方向、明要求,为新时代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根本遵循。

面对当前改革攻坚任务重,部分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作风能力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离好干部标准还有较大差距等现实问题,《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干部》一书立足当前、心怀大局、谋划长远,以“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为主线,从顺应时代发展、工作推进、干部成长需要等角度着笔,既引人对照反思,又催人奋进笃行,为党员干部更好地面向新时代、顺应新形势、聚焦新问题、落实新要求,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干部提供了学习参考,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好干部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求实》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文章鲜明指出,“我们党对干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的要求。选拔任用干部,首先要看干部政治上清醒不清醒、坚定不坚定。”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也是《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干部》一书所阐述和传递的主要观点。纵览全书不难发现,强调党员干部要把讲政治摆在首位的思想贯穿始终,这既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履行好职责使命的客观需要,更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做好各项工作、推动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

“首关不过,余关莫论。”若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伤害不亚于腐败问题,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书中《政治能力要与领导职责相匹配》一文中提到:“讲政治是第一标准,不讲政治,政治能力不强,不仅当不好领导干部,而且是十分危险的”,并发出“为什么有的干部抓工作谋发展缺少主见、没有决断、不敢担当?……为什么有的干部在各种诱惑与‘围猎’中走上歧途陷入泥潭,误了事业害了自己?”的心灵拷问,随后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讲政治”,进一步凸显讲政治的重要性,强调讲政治的必要性。通过列举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植树绿荒山的老地委书记杨善洲,倾心为民、永葆本色的老县长高德荣,胸怀民族大义、坚定跟党走的老州长召存信等云岭大地讲政治的典范,号召“全体党员干部要像他们一样,把讲政治、提高政治能力实实在在体现到实际行动上,落实到‘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具体实践中”。时刻绷紧政治之弦,反思自己的政治理想牢不牢、政治方向对不对、政治立场稳不稳、政治纪律严不严、政治定力强不强、政治担当有没有,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在思想上行动上作讲政治守规矩的表率。

好干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战乱走向和平、从穷困走向小康、从落后走向富强?该书《增强群众工作本领要有新理念新方法》一文给出了回答——“其关键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共产党选择了人民,人民也选择了共产党。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改革开放年代,邓小平同志郑重告诫全党,要始终牢记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阐明,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历史和实践证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正是我们党战胜困难、获取胜利的重要法宝。

该书把“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摆在突出位置,多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内容和基本方略的现实意义。正如《群众工作能力是必须基本功》一文所提到的:“做好群众工作,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认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根本前提和基本遵循,是最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员干部从理念→方法→目标各方面都要有正确认知、准确定位。并要求全党“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具体到工作中,就是做决策要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既通过提出并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干工作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

好干部必须重实干有担当

实干、担当是领导干部的天职。该书《从担当看领导干部政治品格》一文开篇指出,“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是共产党人的优秀政治品质,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并引“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的古训,强调领导干部“为政之道,贵在实干”,只有敢于担当、真抓实干,才能真正干出有益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事,真正建立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

该书《干实事见实效才是真功夫》一文用一个故事来说明问题:有两对夫妻是邻居,一对聪明健谈身体强壮,另一对则老实木讷且女主人脚有残疾。聪明夫妻每天凌晨醒来就高谈阔论。老实夫妻发现,隔壁的谈论不仅为自己提供了很多信息,还能安排每天的工作。隔壁夫妇说今天该育秧,他们就一早下田;今天可以采木耳、蘑菇,他们就赶紧上山;最近养猪会赚钱,他们就赶紧买仔猪养;种核桃将来收入稳定,他们就种核桃。而那对聪明夫妻却往往是说完了就接着睡,很少把计划付诸行动,生活状况一直没多大改观。结果老实夫妻的收入逐年增多,还脱了贫。该书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一些地方工作推不开、发展步子迈不出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干部的精气神不足、求真务实不够、真抓实干不够。”分析还强调,改革开放40年,正是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面临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要实现既定目标任务,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担当作为,磨砺担当的宽肩膀和干事的真本领,摒弃“虚浮假”,不搞“推拖滑”,以“一日无为,三日难安”的境界和“铁肩担道义”“敢为天下先”的胆识,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用实干担当诠释对党的忠诚。

好干部必须作风过硬

好干部为什么要作风过硬?该书第一篇《作风就是战斗力》专门对此作了论述。文章引用了毛泽东同志“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的故事:1940年秋的一个上午,延安马列学院专门派四人到杨家岭去接毛泽东来作报告。当他们走到延河桥头时,没想到竟碰到了迎面走来的毛泽东。毛泽东打量了来接他的四个人,严肃认真地说“这样做有点不好,一个人作报告要四个人接,要不得!要不得!”“皇帝出朝,要乘龙车驾凤辇;官僚出阁,要坐八抬大轿,前簇后拥,浩浩荡荡,摆威风。我们是共产党人,是讲革命的,要革皇帝、官僚的命,把旧世界打他个落花流水。我们既要革命,既要和旧的制度决裂,就万万不能沾染官僚习气。从杨家岭到马列学院,十里八里路,二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这几步路算不了什么。我不是不知道路,不要接接送送。我们要养成一种新的风气,延安作风。我们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这个故事生动阐述了领导干部必须作风过硬的根本原因——作风就是战斗力——也是共产党人不断创造历史奇迹的奥秘。

我们党历来重视作风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锲而不舍反“四风”,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但正如《作风就是战斗力》一文所分析的那样,“一些干部不思进取,思想上故步自封、行动上止步不前;一些干部不接地气,脱离群众、高高在上;一些干部不抓落实,工作浮于表面、得过且过,工作作风不实……”等问题依然存在,并不断蚕食着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导致“逐渐失去群众信赖”。对领导干部来说,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直接关系党风政风民风和政治生态,关系民心向背。只有以过硬作风磨炼过硬本领、树立过硬形象,才能赢得群众认可和支持。

锤炼过硬作风,必须持之以恒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久久为功祛除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如《奋勇争先重在看作风》一文所要求的那样,“做时代的劲草、真金,大力弘扬严实精神,使干部作风进一步严起来、实起来、硬起来。”要从认识上明确,作风的转变不是看开了多少会、作了多少表态、发了多少文件,而是看做了多少实实在在的事、解决了多少切切实实的问题。要在行动上体现,领导干部必须身体力行、以上率下,从群众感受最直观、反映最强烈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普遍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改起。主动带头抵制避实就虚、唯上不唯实的歪风,祛除“工作干得好不如马屁拍得好”、信奉利益输送的邪风,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

硬任务需要硬作风,硬作风才能完成硬任务。《奋勇争先重在看作风》一文重点强调,“领导干部要在实践中锤炼作风,在重大任务、急难险重任务中磨砺作风。”文章用“没有危机感,恰恰说明处于危机之中”来警醒党员干部,在面对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实现跨越发展等“硬任务”面前,要树立危机意识,用“雷厉风行的作风抢抓机遇,铁一般的作风奋勇争先,务实的作风善作善成”,在挑战难啃的“硬骨头”“硬任务”中磨砺干事的“硬本领”“硬作风”,以过硬作风促改革、促发展,最终才能取信于民、造福于民。(彦实 金虎)

(责任编辑:李源)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