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精品赏析

2019-02-28 10:26   作者:刘保全

来源:《新闻爱好者》2019年1月

2018年11月2日,第28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348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5件,一等奖62件(含10个新闻名专栏),二等奖98件,三等奖183件。这些作品体现了全国新闻战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在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过程中的成功探索。也是记者在“走转改”活动中辛勤劳作的结晶。

笔者从获奖作品中挑选出消息、通讯、评论各1篇进行赏析。这些作品主题重大,立意深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以小切口洞察大变革。通过赏析,试图帮助新闻从业人员丰富新闻写作理论知识,提供学习范本,激励新闻从业人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把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精品奉献给伟大的时代、奉献给伟大的人民。努力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做强做大做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撑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坚持“走转改”,创新思维出佳作

——评消息一等奖作品《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一文

刊登在《珠江晚报》2017年5月11日要闻版上的消息《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一文,在第28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消息最高奖一等奖。这篇消息除题材重大、内涵丰富、生动感人外,从新闻采写上来看,它有如下三点特色值得学习和赞赏。

一是打破惯性思维大胆创新。在各行各业高喊“创新”的今天,媒体人面对的是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信息传播技术加速迭代,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个月”。创新思维越来越成为媒体人安身立命之道,不创新,就落后,不创新,就永远会慢人半拍。要么被逆袭、要么被淘汰,这就是现实。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我们媒体人必须时时刻刻想着如何打破惯性思维进行创新。第一个吃螃蟹的是勇士,因为他大胆尝试,吃前人所未能吃、不敢吃,从而创新了人类食谱。对新媒体产品,我们要及时尝试,善于运用到我们自己的作品中去。

100多年前,法拉第在展示圆盘发电机时,有人问他,这东西有什么用?法拉第反问道,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有什么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20多年里,有许多技术一开始被看作“玩具”,最终成为颠覆性的工具和应用。媒体人一定要保持开放的思想,保持危机意识,打破思维惯性,用警觉、超前、开放的眼光关注传播领域的一举一动,敢于大胆尝试。这篇消息的两位作者,在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终接头的海量报道中,另辟蹊径,以记者现场穿越海底隧道的最新事实为由头,引出“二次精调”这一鲜为人知而又惊心动魄的创举。这不能不说是记者打破惯性思维,进行大胆创新的胜利。

二是背景材料运用得当。现在新闻传媒上有部分新闻受众看了听了不知其所以然,弄不懂,缺乏应有的深度,其传播效果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有:其一,新闻为求短而不加背景材料;其二,以为自己清楚,别人也一定清楚;其三,以为从前的报道中已交代过背景而不必再交代;其四,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相互依赖,都不主动介绍背景;其五,一时情况不明,难度大,找不到有关的背景材料。任何一条新闻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此,新闻报道要正确反映新闻事实,常常就需要介绍与新闻事实有关的背景。新闻背景也是一种事实,它虽然不属于新闻事实本身,却是可以用来说明、映衬新闻事实的。

高明的记者在消息写作中一般不直接发表评论和议论,但自己的观点又必须表明,因为新闻作品都无法回避倾向性。那么如何做到既是客观手法,又能体现记者的判断和倾向呢?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巧用背景是一种极好的方法。中外记者都在不断地利用背景的这种作用,通过选择、组合、强调、分析、解释等方式,将观点“藏”在背景之中。《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一文的记者,在这篇消息中使用背景材料对新闻事实进行补充、说明、分析解释是很得当的。如文中写的: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是世界最长的海底深埋隧道,沉管总长度5664米,由33节混凝土预制管节和1节12米长的“最终接头”组成。其中,“最终接头”所采用的“小梁顶推”技术和装备为自主研制并属世界首创。

欢呼祝贺过后,最终接头的线形偏差引起了争论。“港珠澳大桥是120年设计使用寿命的超级工程,就像之前曲曲折折的33根沉管安装一样,这一次也绝不能留下任何遗憾。”3日早上,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指挥林鸣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重新安装调整。

“在我参与的15座沉管隧道建设中,这个是最棒的,没有之一,港珠澳大桥是世界造桥技术的最高体现,”乔尔感慨万千。

荷兰隧道工程咨询公司TEC是世界沉管隧道领域的佼佼者,曾笑称“中国企业不会走路就想跑”。

上述背景材料,使新闻的价值得到了很大提升。尤其是运用当事人必要的直接引语,更增强了消息的可信度和现场感。而且背景材料运用得也很活,他没有像有的记者常把背景材料放在第二段或第三段,黑压压的一片,读来让人头疼。而是把背景材料打散了用,穿插于几个自然段中,让人读来顺畅、自然、深刻,这是很值得赞赏的。

三是坚持“走转改”,佳作定频出。“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任何“成功”的背后总是包含着不为人知的付出。当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应用对传统媒体生态环境影响巨大,甚至改变了记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地位,但是无论技术手段怎样变化,记者都应该坚守媒体人的职责和专业精神,只有脚踏实地地坚持“走转改”,才能采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好的报道不是编纂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而是记者深入一线扑下身子,忘掉身份,用心血换来的。这篇消息的成功,再一次说明了坚持“走转改”的重要性。

据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介绍,作为离大桥最近的珠海媒体,为了率先来一个穿越海底隧道的体验,经施工部门批准,记者进入了伶仃洋水下近50米深的海底隧道现场。在体验采访中,建设者们透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惊天秘密,被称为交通界“珠穆朗玛峰”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其关键性控制工程“最终接头”被建设者们二次“精调”了,将对接精度由15厘米缩小到毫米级。为此,记者立即找到项目总工程师林鸣以及现场的多位建设者深入采访,还原“精调”的全过程。同时,还挖掘到林鸣收到了昔日方案否定者荷兰工程师的贺电:“你们的最终接头施工方案,是对世界沉管隧道技术的重大贡献。”于是,记者围绕“追求极致”和“勇于担当”的大国工匠精神,用消息的形式,以现场穿越海底隧道的最新事实为由头,引出了最终接头二次“精调”的斗智斗勇过程和令人惊叹的成绩。在全国各大媒体关于大桥的海量报道中,独家报道了这一鲜为人知而又惊心动魄的伟大创举。可见,没有记者的坚持“走转改”,深入一线采访,便无从获得这条消息的线索,更谈不上有这条新闻的产生。

“天道酬勤”。报道刊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引发了多家媒体的转载和跟进报道。让受众看到了敬业、严谨、果断的大国工匠精神,切身感受到超级工程建设的伟大成就和重大意义;同时也再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要说这篇消息有什么瑕疵的话,笔者认为那就是文中写的“一天没上厕所、连续34个小时没合眼、指令发出上万次的林鸣终于笑了”的描述。“一天没上厕所”可能是事实,“34个小时没合眼、指令发出上万次”就让人难以相信了。是有人看着林鸣那么长时间没有一次“合眼”?有人专门统计林鸣发指令的次数?这里涉及精确新闻语言和模糊新闻语言的运用问题。如改用“林鸣连续工作34小时,没有顾得上休息”也许会更好些。新闻是要用真实、准确、可信的事实来说话的。对此,新闻大师毛泽东同志在《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一文中告诫我们:“我们现在发一个通令,要各地打仗缴枪,缴一支讲一支,不报虚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退一步讲,前边的引语就算是真实情况,也不宜提倡和宣扬,因为别人难以学习和仿效。因为它显得缺乏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的提高。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观照,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存和权益。相反,若删去上述描述,消息的新闻价值丝毫不会降低。还是那句老话,“瑕不掩瑜”。这篇消息仍不失为新闻佳作。

来源:《新闻爱好者》2019年1月

2018年11月2日,第28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348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5件,一等奖62件(含10个新闻名专栏),二等奖98件,三等奖183件。这些作品体现了全国新闻战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在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过程中的成功探索。也是记者在“走转改”活动中辛勤劳作的结晶。

笔者从获奖作品中挑选出消息、通讯、评论各1篇进行赏析。这些作品主题重大,立意深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以小切口洞察大变革。通过赏析,试图帮助新闻从业人员丰富新闻写作理论知识,提供学习范本,激励新闻从业人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把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精品奉献给伟大的时代、奉献给伟大的人民。努力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做强做大做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撑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坚持“走转改”,创新思维出佳作

——评消息一等奖作品《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一文

刊登在《珠江晚报》2017年5月11日要闻版上的消息《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一文,在第28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消息最高奖一等奖。这篇消息除题材重大、内涵丰富、生动感人外,从新闻采写上来看,它有如下三点特色值得学习和赞赏。

一是打破惯性思维大胆创新。在各行各业高喊“创新”的今天,媒体人面对的是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信息传播技术加速迭代,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个月”。创新思维越来越成为媒体人安身立命之道,不创新,就落后,不创新,就永远会慢人半拍。要么被逆袭、要么被淘汰,这就是现实。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我们媒体人必须时时刻刻想着如何打破惯性思维进行创新。第一个吃螃蟹的是勇士,因为他大胆尝试,吃前人所未能吃、不敢吃,从而创新了人类食谱。对新媒体产品,我们要及时尝试,善于运用到我们自己的作品中去。

100多年前,法拉第在展示圆盘发电机时,有人问他,这东西有什么用?法拉第反问道,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有什么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20多年里,有许多技术一开始被看作“玩具”,最终成为颠覆性的工具和应用。媒体人一定要保持开放的思想,保持危机意识,打破思维惯性,用警觉、超前、开放的眼光关注传播领域的一举一动,敢于大胆尝试。这篇消息的两位作者,在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终接头的海量报道中,另辟蹊径,以记者现场穿越海底隧道的最新事实为由头,引出“二次精调”这一鲜为人知而又惊心动魄的创举。这不能不说是记者打破惯性思维,进行大胆创新的胜利。

二是背景材料运用得当。现在新闻传媒上有部分新闻受众看了听了不知其所以然,弄不懂,缺乏应有的深度,其传播效果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有:其一,新闻为求短而不加背景材料;其二,以为自己清楚,别人也一定清楚;其三,以为从前的报道中已交代过背景而不必再交代;其四,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相互依赖,都不主动介绍背景;其五,一时情况不明,难度大,找不到有关的背景材料。任何一条新闻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此,新闻报道要正确反映新闻事实,常常就需要介绍与新闻事实有关的背景。新闻背景也是一种事实,它虽然不属于新闻事实本身,却是可以用来说明、映衬新闻事实的。

高明的记者在消息写作中一般不直接发表评论和议论,但自己的观点又必须表明,因为新闻作品都无法回避倾向性。那么如何做到既是客观手法,又能体现记者的判断和倾向呢?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巧用背景是一种极好的方法。中外记者都在不断地利用背景的这种作用,通过选择、组合、强调、分析、解释等方式,将观点“藏”在背景之中。《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一文的记者,在这篇消息中使用背景材料对新闻事实进行补充、说明、分析解释是很得当的。如文中写的: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是世界最长的海底深埋隧道,沉管总长度5664米,由33节混凝土预制管节和1节12米长的“最终接头”组成。其中,“最终接头”所采用的“小梁顶推”技术和装备为自主研制并属世界首创。

欢呼祝贺过后,最终接头的线形偏差引起了争论。“港珠澳大桥是120年设计使用寿命的超级工程,就像之前曲曲折折的33根沉管安装一样,这一次也绝不能留下任何遗憾。”3日早上,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指挥林鸣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重新安装调整。

“在我参与的15座沉管隧道建设中,这个是最棒的,没有之一,港珠澳大桥是世界造桥技术的最高体现,”乔尔感慨万千。

荷兰隧道工程咨询公司TEC是世界沉管隧道领域的佼佼者,曾笑称“中国企业不会走路就想跑”。

上述背景材料,使新闻的价值得到了很大提升。尤其是运用当事人必要的直接引语,更增强了消息的可信度和现场感。而且背景材料运用得也很活,他没有像有的记者常把背景材料放在第二段或第三段,黑压压的一片,读来让人头疼。而是把背景材料打散了用,穿插于几个自然段中,让人读来顺畅、自然、深刻,这是很值得赞赏的。

三是坚持“走转改”,佳作定频出。“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任何“成功”的背后总是包含着不为人知的付出。当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应用对传统媒体生态环境影响巨大,甚至改变了记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地位,但是无论技术手段怎样变化,记者都应该坚守媒体人的职责和专业精神,只有脚踏实地地坚持“走转改”,才能采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好的报道不是编纂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而是记者深入一线扑下身子,忘掉身份,用心血换来的。这篇消息的成功,再一次说明了坚持“走转改”的重要性。

据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介绍,作为离大桥最近的珠海媒体,为了率先来一个穿越海底隧道的体验,经施工部门批准,记者进入了伶仃洋水下近50米深的海底隧道现场。在体验采访中,建设者们透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惊天秘密,被称为交通界“珠穆朗玛峰”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其关键性控制工程“最终接头”被建设者们二次“精调”了,将对接精度由15厘米缩小到毫米级。为此,记者立即找到项目总工程师林鸣以及现场的多位建设者深入采访,还原“精调”的全过程。同时,还挖掘到林鸣收到了昔日方案否定者荷兰工程师的贺电:“你们的最终接头施工方案,是对世界沉管隧道技术的重大贡献。”于是,记者围绕“追求极致”和“勇于担当”的大国工匠精神,用消息的形式,以现场穿越海底隧道的最新事实为由头,引出了最终接头二次“精调”的斗智斗勇过程和令人惊叹的成绩。在全国各大媒体关于大桥的海量报道中,独家报道了这一鲜为人知而又惊心动魄的伟大创举。可见,没有记者的坚持“走转改”,深入一线采访,便无从获得这条消息的线索,更谈不上有这条新闻的产生。

“天道酬勤”。报道刊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引发了多家媒体的转载和跟进报道。让受众看到了敬业、严谨、果断的大国工匠精神,切身感受到超级工程建设的伟大成就和重大意义;同时也再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要说这篇消息有什么瑕疵的话,笔者认为那就是文中写的“一天没上厕所、连续34个小时没合眼、指令发出上万次的林鸣终于笑了”的描述。“一天没上厕所”可能是事实,“34个小时没合眼、指令发出上万次”就让人难以相信了。是有人看着林鸣那么长时间没有一次“合眼”?有人专门统计林鸣发指令的次数?这里涉及精确新闻语言和模糊新闻语言的运用问题。如改用“林鸣连续工作34小时,没有顾得上休息”也许会更好些。新闻是要用真实、准确、可信的事实来说话的。对此,新闻大师毛泽东同志在《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一文中告诫我们:“我们现在发一个通令,要各地打仗缴枪,缴一支讲一支,不报虚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退一步讲,前边的引语就算是真实情况,也不宜提倡和宣扬,因为别人难以学习和仿效。因为它显得缺乏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的提高。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观照,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存和权益。相反,若删去上述描述,消息的新闻价值丝毫不会降低。还是那句老话,“瑕不掩瑜”。这篇消息仍不失为新闻佳作。

 

带着泥土味,充满草根香

一篇“情”味十足的新闻精品

——评通讯一等奖作品《“见字如面”23年》一文

刊登在《工人日报》2017年3月18日上的《“见字如面”23年》一文,在第28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通讯一等奖。这篇报道通过一对平凡夫妻23年共同写下的“家庭日记”,在聚少离多和牵肠挂肚的叙述中,在“见字如面”的纯情家风里,传递着深远的情感。那种独特的情感交流方式,质朴无华的亲情之美、家庭之美、人性之美和劳动者的温暖情怀,带给读者久违的感动,也带给中国新闻奖评委们感动。大家把通讯作品最高奖的票投给《“见字如面”23年》一稿是情理中之事。

这篇通讯的采写成功和获奖,首先应归功于记者坚持“走转改”,深入基层抓“活鱼”。据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介绍,2017年2月14日,记者在兰州火车站采访时,获知兰州铁路局兰州客运段的一对双职工——李全忠、任亚娟夫妇和自己的女儿,刚刚在站台短暂团圆了37分钟。而一家人“筹划”这次相见的方式居然不是通过手机或者微信,而是用家中的“留言本”断断续续写下了几条留言。进一步了解后得知,这种“见字如面”的情感交流,一家人已经坚持了23年。“巧遇”来的线索,引起记者极大的兴趣。但接下来近1个月的采访极为不顺利,由于夫妇二人值乘不同的列车,聚少离多,又由于涉及家庭生活,在工作的列车上采访也多有不便,只能每隔一周左右时间,等夫妻二人在家团聚时登门拜访。同时,由于女儿李卓蔚即将大学毕业,面临择业等人生难题,对公开报道家庭往事有点不愿接受,也增加了采访的难度。登门采访过程中,记者和他们说往事、话家常,翻阅他们家中保存的12本“家庭日记”,一条条统计留言,挖掘每一条“留言”背后的故事。稿件刊发后,又征得他们的同意,将部分记录“留言”的图片整理后,与这篇报道一起通过工人日报的“两微一端”进行推送。

“功夫不负有心人”。报道由于是一条“活鱼”,并带着泥土味,充满草根香,刊发后,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工人日报微信、微博和客户端几天内的阅读量突破百万,此后数月的时间里,网络上的阅读、转发、评论持续不断,读者的留言超千条,被点赞为是最能代表普通中国人的爱情故事、展现平凡职工情感的“最美留言”。2017年7月,面对千万读者的转发与留言,女儿李卓蔚深受感动,最终在大学毕业后接过了父母的接力棒,成为沪兰高铁列车上的一名“美丽动姐”。2018年初,中宣部、中央网信办、中国铁路总公司等部门又以《24万字,写就“最美情书”》为题,将这个故事推荐为“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的重点选题,全国超百家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20多家卫视频道、广播电台和地方电视台在重要版面、重点时段追踪报道,让这个“见字如面”的新闻故事家喻户晓。可见报道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这也是这篇通讯获大奖的又一个原因,即社会反响大,传播效果佳。

“大浪淘沙,繁华落尽,优质内容仍然尽显王者本色”。有学者指出,在融媒时代,互联网等新型传播技术给内容插上了迅速扩散的“翅膀”,但不论动力多么强劲的“翅膀”,都需要通过大脑的中枢神经来控制。有影响力的报道,既有赖于技术,也需要“头脑”,融到深处,最终还是要回归内容。快阅读时代,如何让以普通老百姓的平凡事为主题内容的报道引起读者共鸣?炫酷的表达方式不可或缺,走心的内容更重要,不要忘记我们的根本,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仍旧是内容。这篇通讯的内容就是赞扬和歌颂一个“美”字,一个“情”字,如文中写的:

“全忠,2月14日,咱们一家三口站台上见。”这是一本普通家庭日记本上的留言。这样的日记一写就是23年,用掉了12本日记本,留下6820多条只言片语,长达24万余字。

写下这段留言的妻子叫任亚娟,是兰州铁路局兰州客运段武威南车队队长。丈夫李全忠,是兰州客运段宁波车队副队长。虽然同在一个单位上班,但因为从事不同车次的客运管理工作,夫妻两人在家碰面的机会少之又少。1995年,两人步入婚姻殿堂不久,甜蜜的家庭生活就被忙碌的工作带走了——夫妻二人一个值乘北京列车,一个值乘乌鲁木齐列车,每隔3周才能相聚一次。

“那时候哪有手机、微信这么方便的沟通平台?我们就把家里需要办的事情都记在日记本上交代给对方,一来二去,日记本就成了我们两人之间最主要的沟通纽带。”任亚娟回忆说,他们出乘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日记本有没有留言。“看到了熟悉的文字,就像见到了本人一样。”丈夫李全忠这样形容。

“亚娟,昨晚在列车上没合眼吧?一回来就趴在沙发上睡着了,看着好心疼。你最喜欢的冬果梨汤熬好了,在茶几上,醒来记得喝,我先出乘去了。”

“亲爱的,这两天武威温度下降得厉害,你的毛衣毛裤我洗好放在卧室第一个衣柜里了。记得穿上,保重!”

“全忠,女儿说什么时候咱们一家三口能坐在一起吃上你做的臊子面?我都不知道哪一天,心凉!”

“亚娟,你荣获全局十大‘最美贤内助’,真替你高兴。但我觉得这个奖,颁给我也合适呢,哈哈!”

每到春运、暑运和黄金周,正是家家团圆或是休闲度假的时候,但对于这对夫妻来说,却是最繁忙的时候。女儿李卓蔚,已经21岁了,在她的记忆里,一家人却没有一起过过一次春节。

任亚娟的父母去世得早,公婆也在客运段上班,李卓蔚很小就没人带,平时只能将女儿寄放在邻居家,到了春节就送到陕西姨姥姥家。“别人家的小姑娘都是捧在手心里养,我们却是‘散养’,真是觉得对不住她。”一提到女儿,任亚娟的眼里总是泛起泪花。

懂事的女儿不仅没有埋怨过父母,还做起了他们情感的“联络员”。她在家庭日记本上识字、认字、写字,渐渐地也开始留字。

“爸,我跟着电视学,做了一盘您喜欢吃的红烧肉!您回来尝尝!”

“爸妈,我在网上给你们定了一款对戒,样子暂时保密,不过保证你们喜欢!”

……

2月14日,李全忠乘坐K1040次列车从宁波返回兰州,妻子却要乘坐T6601次列车前往武威。女儿带上精心挑选的对戒,一家三口相聚在了兰州火车站站台上,而这次相聚只有短短的37分钟……

上述是记者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记录了一对夫妻23年里聚少离多、牵肠挂肚的平凡故事。通讯语言简练,娓娓道来,通过一个个小小的细节,一句句质朴的话语,带领读者不知不觉中体会到这世上最普通也最触动人心的亲情之美、家庭之美、人性之美,并深深为劳动者的温暖情怀所感染。这一最能代表普通中国人的爱情故事和纯情家风,展现平凡职工情感的“最美留言”,通过记者的文字,恰到好处地得以呈现,不虚浮、不煽情,很好地传递了社会正能量。这样的作品不得大奖才是怪事。它的获奖自然是众望所归。

有人说,通讯就是报纸的一颗明珠,这明珠得来不易,要倍加珍惜。就像习主席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中所说的“这是你们脚下沾满了泥土,才采写出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好文章。也正是你们的心贴着地气,你们的文笔才有灵气、才气,也正是你们的情和老百姓相亲相连,你们的作品才充满了人气和精神气”。《“见字如面”23年》一文,为我们提供了贯彻落实习主席指示的成功范例。

 

好角度,好文风,好文采

——评评论特别奖作品《领航,思想的力量开辟新时代》一文

刊登在《人民日报》2017年12月5日上的评论《领航,思想的力量开辟新时代》一文,在第28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评论特别奖。这是一篇以笔名“任仲平”发表的评论佳作。参加撰写的主创作者分别是:卢新宇、张铁、范正伟、曹鹏程、白龙、刘天亮、李拯、周人杰、李浩然、李斌、陈凌、吕晓勋、何晶晶。真可谓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智慧出精品啊!评论紧紧抓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灵魂,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时间轴线上,雄辩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并没有进入“历史的博物馆”,而是在持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人手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由于它的主题重大,气势恢宏,立意高远,文章刊发后,立即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社会反响强烈。据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介绍,评论在微信平台共被转载4218篇次,共有《解放军报》《浙江日报》《南方日报》等多家国内报刊转载400多篇次。可见,评论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从写作上来分析,它有如下两大特色值得学习和赞赏。

一是巧选角度,以小见大。在新闻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新闻同质化、表象化、浅层化的情况十分严重。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选取新闻角度来加以解决。角度选择得好,可以以一当十、避免雷同。正如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一诗中写的:“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也正像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所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在《致赖少麟》一文中说得更明确:“太伟大的变动,我们会无力表现的,不过这也无须悲观,我们即使不能表现他的全盘,我们可以表现他的一角,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这一木一石呢?”

关于新闻角度,甘惜分教授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是这样解释的:“新闻角度:记者在采访和新闻写作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即记者从什么立足点,什么视角,什么突破口,去寻找、挖掘、认识、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领航,思想的力量开辟新时代》一文通过巧选角度,以小见大,雄辩地论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正如文中所写:

5年奋进,面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腐败问题严重,习近平铁腕反腐、从严治党,彻底扭转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亲自挂帅中央多个领导小组,加强对事关全局的重大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党中央成为坐镇中军帐的“帅”。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传统动能减弱,不踩大油门、不搞强刺激,而是以强大的魄力和定力推行改革,在波澜不惊中实现了发展理念和经济结构的全方位转变和历史性转折。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中,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以超过30%的平均增长贡献率,成为世界经济引擎。

十九大精神宣讲团行至广西,一位基层老党员的心声,道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感受,也印证了邓小平的那句名言,“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习近平正在唤醒中国”。

十九大期间,美英联合制作的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首播,主动解读习近平领导下的5年。主创人员坦言,整部纪录片的核心是,“所有这些变化的背后,都有一个最初始的力量源泉,就是习近平的治国理念和政策方针”。

这是一组必将载入史册的画面。2012年11月,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一次集体出行,是去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刚刚当选为总书记的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7年10月,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一次集体出行,是去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追寻中国共产党的“根脉”,再次当选为总书记的习近平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难怪已过鲐背之年的基辛格在聆听习近平演讲后如此感叹:“有光荣的梦想,才有伟大的成就。”

湖南山村,一位村民贴出对联:“雪梅映红中国梦,紫燕衔绿万家春”;异国他乡,旅美华侨写下心声,“他邦夜夜家国梦,天涯朝朝总相思”。

今天,很多90后年轻人开始走进马克思,感叹“马克思靠谱”;在欧洲,“马克思主义再一次成为了时髦”,有报纸头版整版刊出大红底色的马克思头像,政要们开始到《资本论》中寻找智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则在短短数年内,以24个语种、27个版本、660多万册的发行量,热销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且“影响的大都是主流人群”。

十九大期间,一位外国记者来到中国,偏见让他“主题先行”地想做一组报道,挖挖中国“贫富分化问题”,没想到稍一深入,就被中国扶贫的巨大成就吸引,最后他决定好好写写“中国的脱贫故事”。

一位法国东方问题专家在梳理中国“令人瞩目的成就”后慨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次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地应对跨区域问题,慷慨地与全人类分享发展经验,审慎地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曾对世界主要国家领导人形象进行全球公众调查,在受访者对本国领导人认可度、30国受访者对10国领导人认可度、以及受访者对本国领导人正确处理国内及国际事务信心度方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都排名第一。

1975年9月,《延安通讯》上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北京知青习近平带领陕北梁家河村村民办沼气的故事。标题意味深长,叫《取火记》。今天,思想的火种点燃了新征程的火炬,引领8900多万党员、13亿多人民,向着历史深处的一个个时间节点迈进。

上述用具体真实的“小事情”来解读“大道理”,文章选取的角度来自国内国外方方面面,有世界名人基辛格,有普通基层的老党员,有纪录片的主创人员,有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集体出行,有村民贴出的对联,有旅美华侨写下的心声,有90后年轻人的感叹,也有外国政要到《资本论》中找智慧,有外国记者拍的纪录片,还有《延安通讯》上刊登的文章,等等。这些来自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新闻事实,让普通老百姓能读得懂、听得明白大道理中的精髓要义,并入脑入心,受到思想的启迪和感染,那是自然和必须的。

二是文风鲜活,文采飞扬。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讲:“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古人认为:说话要动听,就得讲究辞令;文章要耐看,就得讲究文采。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倘若文章没有文采,怎么能吸引人看,又怎么能传之久远呢?我们经常从电视上看到,有些外国人讲,他之所以喜欢学中文,就因为他们感到中文实在太奇妙太有趣了。我们平时看一些文学大家写的作品,文中并没有什么故事,也没有讲多少见识,但你就是喜欢读,读起来就是有味道,就是美。比如大文学家巴金、汪曾祺的文章。他们写的大都是日常生活,如朋友来访聊天、买买菜、做做饭等,或者到哪里游山玩水逛一逛,但老先生们的文字实在是美,读起来真是一种享受。究其根源,就是他们鲜活生动的文风和优美的文字。

何谓文采?文采指文章的文辞风采,是构成文章风格和质量的要素之一,属于表现形式的范畴。它是作者的才情禀赋、精神气质、思想性格、语言藻饰、表现技艺、光泽色彩在文章中的有机统一和综合反映。任仲平是《人民日报》发表政论文章的一个集体笔名。这个集体中的成员,无疑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他们的文章,往往给人以色、香、味、声俱全的感觉,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可见,人们总是喜欢那些富有文采的文章。任仲平写的《领航,思想的力量开辟新时代》一文,就是一篇文风鲜活,文采飞扬的评论佳作。如文中写的:

这次对话会的会标上,五彩飘带环绕“中国共产党”的英文缩写CPC,共同构成地球的造型。

这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被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成为一面高高飘扬的精神旗帜。

让更多人向“一种严谨的学说,一种科学的制度,一种深邃的思想,一种美好的理想”脱帽致敬。

在时代的激流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航道,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德国诗人海涅曾写道,“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

早已写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成为熊熊燃烧的火炬,照耀着十八大以来党和人民创造性的探索实践。

“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1980年,面对除旧布新的中国,诗人艾青借用春天万物复萌,说明“解放了的思想”所造就的时代洪流。

这一思想的理论意义,在于把握追寻理想社会的真谛,为人类通往真理之路树立起新航标。

“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

中国共产党脱胎换骨、人民军队浴火重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大大增强、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没有思想的时代,就像没有舵的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其与时俱进、不忘初心、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展真理之旗、掌时代之舵、扬复兴之帆……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最硬的标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并没有进入“历史的博物馆”,而是在持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人手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这只“睡醒的狮子”是真正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它“长远的目光和对时代需求的精准把握,对世界发展大有裨益”。

在这伟大的征程中,思想的火焰将绽放更耀眼的光芒,照亮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坚实步履,照亮我们更为美好、更值得期待的明天。

在上面的论述中,作者运用排比、抒情、比喻、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不断变换句式,语言隽永飘逸,用影视艺术般的论述手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开辟新时代中的引领力量和作用,论述得如歌如泣,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悦耳,无比激荡,催人奋进。让受众在愉快的阅读中,在轻松的视听中受到思想上的教育和启迪。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要求的:“关键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赵光霞)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