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美丽乡村

北京生菜的前世今生

2019-03-19 09:38 农民日报  

范双喜(左)在种植大棚内向学生介绍紫叶生菜生长情况。

 资料图

  编者按:你知道吗,生菜这个百姓餐桌上司空见惯的家常菜,在十多年前的北京并不常见。生菜起源于欧洲,生性“贪凉”,并不适合北京四季分明的气候种植,但如今已跃升为种植面积第一大菜类。这棵“娇气”的欧洲菜是如何落户北京的?又是如何从田间走向餐桌的?请听记者给您讲述一棵生菜背后的故事——

初春时节,全国气温逐渐回暖,在北京市通州区家务乡西垡村永盛园蔬菜种植基地,一片绿油油的菜田中排列整齐的生菜圆滚饱满,分外喜人。“在十多年以前,这菜还没啥人知道。现在种生菜一年能收四五茬,四季都可以种。夏天种也基本不烧心烧边,市场需求量很大。”种了十多年菜的基地经理李茂丰告诉记者。在他地里种的,是北京市叶类蔬菜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范双喜育成的几个耐热生菜品种。

生菜一直是百姓喜爱的餐桌食材,脆嫩爽口,营养丰富,还有大量膳食纤维素和微量元素。天气热了,很多人都喜欢拌个生菜沙拉。但早在十多年前,北京人的餐桌上很少见到生菜,这让当时在北京农学院从事蔬菜育种研究的范双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瞄准市场空白“娇气”欧洲菜落户北京

上世纪九十年代,范双喜在国内展开调研,发现几年前作为亚运会运动员的“特供蔬菜”,生菜在北京仅有少量种植,主要供一些高档饭店作为鲜食食材使用,供应远远跟不上需求。但生菜起源于欧洲地中海沿岸,要把国外品种引种国内,还需要设施和技术的支撑。

范双喜(左)在种植大棚内向学生介绍紫叶生菜生长情况。

 资料图

  编者按:你知道吗,生菜这个百姓餐桌上司空见惯的家常菜,在十多年前的北京并不常见。生菜起源于欧洲,生性“贪凉”,并不适合北京四季分明的气候种植,但如今已跃升为种植面积第一大菜类。这棵“娇气”的欧洲菜是如何落户北京的?又是如何从田间走向餐桌的?请听记者给您讲述一棵生菜背后的故事——

初春时节,全国气温逐渐回暖,在北京市通州区家务乡西垡村永盛园蔬菜种植基地,一片绿油油的菜田中排列整齐的生菜圆滚饱满,分外喜人。“在十多年以前,这菜还没啥人知道。现在种生菜一年能收四五茬,四季都可以种。夏天种也基本不烧心烧边,市场需求量很大。”种了十多年菜的基地经理李茂丰告诉记者。在他地里种的,是北京市叶类蔬菜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范双喜育成的几个耐热生菜品种。

生菜一直是百姓喜爱的餐桌食材,脆嫩爽口,营养丰富,还有大量膳食纤维素和微量元素。天气热了,很多人都喜欢拌个生菜沙拉。但早在十多年前,北京人的餐桌上很少见到生菜,这让当时在北京农学院从事蔬菜育种研究的范双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瞄准市场空白“娇气”欧洲菜落户北京

上世纪九十年代,范双喜在国内展开调研,发现几年前作为亚运会运动员的“特供蔬菜”,生菜在北京仅有少量种植,主要供一些高档饭店作为鲜食食材使用,供应远远跟不上需求。但生菜起源于欧洲地中海沿岸,要把国外品种引种国内,还需要设施和技术的支撑。

终于,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支持下,范双喜获得去日本千叶大学园艺学部留学的机会,“早就想去看看其他国家的生菜是怎么种的,当时就决心引进先进的设施蔬菜种植技术,让生菜早点端上寻常百姓的餐桌。”范双喜回想起当年的初衷,感慨地说。

在留学期间,他发现在日本或欧美国家,从营养液调配、栽培技术,再到病虫害防治,生菜种植已经实现了全封闭、全程工厂化规模生产。生菜喜爱冷凉环境,既不耐寒,又不耐热,在种植过程中对温度和光照的控制非常严格,而当时国内的温室大棚几乎无法达到这一标准。“无论从品种特性还是栽培方式都不适应我国的种植条件。”这让范双喜心中犯了难,怎样才能把“娇气”的生菜大规模种到国内来?

范双喜决定从种质创制上解决这个难题。“要想在北京种好生菜,让市民吃上新鲜生菜,就必须有适合北京气候特点的优良品种。”北京的夏天周期长气温高,生菜不适合长途运输,要想吃上新鲜的生菜,需要本地种植。生菜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超过30℃则生长不良。培育耐热优良品种,是实现周年生产的关键。但要利用本性喜凉的“一众选手”繁育出耐热的“异类”可没那么容易。

“范老师一年四季带着我们和学生扎进生菜大棚里,播种、观察、记录,就这样重复了上百上千次,一呆就是半天,一坚持就是二十年。”范双喜育种团队的科研人员刘超杰坦言,“夏季大棚里的温度常常高达45摄氏度,我们经常享受这种‘免费桑拿’,有时也抱怨过,范老师却常说,对于育种人来说,再精密的测量仪器也取代不了人眼的观察,想要了解品种的‘个性’,就必须走入田间地头,扎进温室大棚,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品种选育是一项周期性长、重复性高、单调乏味的工作。”刘超杰说。从1998年开始,范双喜带领团队从荷兰、意大利、美国等欧美生菜主产国搜集生菜种质750份,调研分析生菜生长发育规律和环境适应性。

经过20余年的坚持,团队引进创制生菜新种类,填补了春夏高温季节国内外缺乏耐热生菜品种的空白,历经了北京生菜品类的从无到有,由耐热品种到耐寒品种,从实现生菜全年种植的目标再到选育出具有丰富营养元素的紫叶生菜品种,前后共培育了12个“新成员”,丰富了北京百姓的菜篮子。

  良种配良法实现周年安全优质生产

生菜叶片柔嫩多汁,不耐储存易褐变,而消费者对其鲜嫩可口的品质需求越来越高,这就对生菜的栽培管理和采后保鲜加工等技术环节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良种还需良法配。为了让百姓吃上新鲜、优质、安全的生菜,范双喜带领团队开展品种选育、标准化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采后保鲜等配套技术优化,创建了覆盖生菜全产业链的周年安全生产综合技术体系。

“生菜连作重茬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仅仅叶螨和蓟马,就可以使生菜的产量损失四分之一。”吸汁性害虫、蛞蝓等在保护地蔬菜上普遍发生,“小虫闹大灾”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生菜生产周期短、农药易残留等特点,使许多化学防治受到限制。为此,团队研发了生物防治、啤酒诱杀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用药70%以上,减少化肥用量40~60%。同时,创新使用熟化树皮作为基质材料,改良国外以连栋自动化温室为主的栽培模式,创新推广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及露地搭配,实现了四季无缝衔接、周年高产栽培的新突破。

从田间走向餐桌,生菜采后保鲜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从产品整理、差压预冷、分级包装,到冷藏、运输、上市销售,团队蔬菜加工领域专家建立了一系列采后处理技术规范。针对鲜切菜保鲜期短及在保鲜过程中易出现褐变、生理衰老等问题,筛选开发出适宜鲜切菜气调保鲜的活性包装材料,并建立了一套集消毒、浸泡、脱水、包装、冷藏、贮运于一体的鲜切生菜独特复合保鲜方法,降低商品损耗率的同时,将现有鲜切叶菜常规保鲜期3-6天延长至6-10天,有效扩大了鲜切叶菜产品的销售半径,产品附加值提高50%。

 龙头带动产销稀特菜变家常菜

2012年,范双喜担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叶类蔬菜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组织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北京农学院、北京农科院、北京市农业局等22名蔬菜专家,在顺义、通州、大兴等6个蔬菜主产区设置综合站,下设30个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

“通过综合站和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我们把成果推广示范到村入户,重要节点和关键时期有专家上门指导,手把手传授栽培技术。”范双喜介绍了这种“傻瓜式”的种植模式。仅2013-2015年,以品种选择、栽培管理、植保技术及产品保鲜加工等内容为主的专项培训就举办了39期,培训技术骨干6873人次。

“只有品种和技术还不够,产销脱节卖不出菜也白搭。”团队以市、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和服务中心为支撑,集成技术示范推广,支持龙头企业、引领小微企业带动农户,建立推广服务+企业+农户的产销模式,实行质量标准、肥料配送、农药配送、种苗配送、价格收购五个“统一”的服务管理体系,率先引进了GAP(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管理方式,严格企业化产业运作,产销挂钩,风险共担,实现了农户、企业的双赢,也使生菜由特菜栽培逐渐发展为优势蔬菜产业,提高了北京蔬菜自给率。

目前,北京市的生菜种植面积已经由分散零星种植的几千亩,发展为现在的年播种面积8万余亩,总产超过20万吨,跃升为种植面积第一大菜类。

不止在北京,团队与河北、天津蔬菜创新团队协作,利用“产学研推用一体化”组织体系已辐射带动京津冀地区共同发展生菜种植,河北、天津共推广“北散生1号”、“北散生2号”等四个生菜品种共计28.5万亩,累计增产11.24万吨,新增纯效益42931.75万元。(记者 祖祎祎)

(责任编辑:张玫)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