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党报经济报道如何“叫好又叫座”

2019-03-19 15:31 人民网-新闻战线  作者:张尚稳 郑 莉

党报的经济报道,不能满足于“发布式”信息传播惯性思维,必须调集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在感染受众上做文章、在启发读者上用心思, “炼真功”吃透政策、 “下苦功”深入调研、 “用活功”常写常新,努力做到“叫好又叫座”。

  经济报道 热点话题 联系实际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新闻报道在促进引导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大众生活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经济发展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一些经济热点话题、敏感问题更是直接关联一厂一企、千家万户,为社会大众广泛关注。同时,随着新媒体和融媒体的深入发展以及自媒体的蔓延扩张,信息传播的理念、方式和手段不断更迭,直接影响受众信息需求从内容到形式的深刻变化。

  根植政治恪守, “钻”进去炼真功吃透政策

党报经济报道方向度高、政策性强,容不得半点马虎。当大政方针出台时,党报务必高站位发声、全方位阐释,及时传播到千家万户;当经济热点舆情出现时,必须及时发声、有力发声、权威发声,把正确的舆论和观点有理有据、铺天盖地地融通到网上网下,形成主流舆论强势。为此,党报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时,务必做到学习上先人一步、理解上再深一层,只有“吃透”方可“做活”。

吃透经济政策必须在政治上有坚定的站位。安徽日报在宣传报道各种经济政策、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时,始终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握经济报道的立意、选题和切入点,汇聚网上网下正能量。为了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做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安徽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重要实施举措。对这些部署和举措如何领会、如何把握,又如何化为各地和各行业贯彻的具体行动,需要党报及时准确、厚重有力地宣传解读,大力营造舆论声势。从1月15日开始,安徽日报连续在重要版面推出“2018经济工作关键词解读”系列报道。报道上连中央方针“天线”,下接安徽贯彻“地气”,通过百姓感受、企业经历、专家观点,化宏观为微观、抽象为具体、专业为通俗,把党和国家的重大经济政策讲实讲细,把全省贯彻举措讲明讲透,为广大读者受众、为企业社会奉上了一次喜闻乐见的经济政策“普及课”。

党报的经济报道,不能满足于“发布式”信息传播惯性思维,必须调集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在感染受众上做文章、在启发读者上用心思, “炼真功”吃透政策、 “下苦功”深入调研、 “用活功”常写常新,努力做到“叫好又叫座”。

  经济报道 热点话题 联系实际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新闻报道在促进引导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大众生活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经济发展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一些经济热点话题、敏感问题更是直接关联一厂一企、千家万户,为社会大众广泛关注。同时,随着新媒体和融媒体的深入发展以及自媒体的蔓延扩张,信息传播的理念、方式和手段不断更迭,直接影响受众信息需求从内容到形式的深刻变化。

  根植政治恪守, “钻”进去炼真功吃透政策

党报经济报道方向度高、政策性强,容不得半点马虎。当大政方针出台时,党报务必高站位发声、全方位阐释,及时传播到千家万户;当经济热点舆情出现时,必须及时发声、有力发声、权威发声,把正确的舆论和观点有理有据、铺天盖地地融通到网上网下,形成主流舆论强势。为此,党报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时,务必做到学习上先人一步、理解上再深一层,只有“吃透”方可“做活”。

吃透经济政策必须在政治上有坚定的站位。安徽日报在宣传报道各种经济政策、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时,始终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握经济报道的立意、选题和切入点,汇聚网上网下正能量。为了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做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安徽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重要实施举措。对这些部署和举措如何领会、如何把握,又如何化为各地和各行业贯彻的具体行动,需要党报及时准确、厚重有力地宣传解读,大力营造舆论声势。从1月15日开始,安徽日报连续在重要版面推出“2018经济工作关键词解读”系列报道。报道上连中央方针“天线”,下接安徽贯彻“地气”,通过百姓感受、企业经历、专家观点,化宏观为微观、抽象为具体、专业为通俗,把党和国家的重大经济政策讲实讲细,把全省贯彻举措讲明讲透,为广大读者受众、为企业社会奉上了一次喜闻乐见的经济政策“普及课”。

首篇《高质量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开宗明义,即: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是做好新时代经济的根本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明确经济思路、政策与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接着,联系经济大势和安徽发展阶段、发展基础,深入说明实施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必然性,并引用企业界人士、政府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的观点进行深入阐释,使“高质量”变得具体丰满,使各地各行业贯彻落实心中有了数、手中有了招。如此,报道厘清了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就“高质量”决策部署的“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等一连串问题,引导各级政府机关、企业社会和广大读者统一思想认识并付诸实践,在全省形成以高质量为导向的竞相发展良好态势。这一系列宣传与解释、现象与政策的结合分析,都建立在对“高质量”这个关键词和决策部署的深刻理解把握上。

吃透经济政策必须在策划上有鲜明的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路也就是出路。在新媒体、自媒体语境下,党报主流声音要始终保持主流、始终保持引领,就必须要坚定植入政治眼光、大局视野,精准理解顶层设计,强化新闻策划,推出系列报道,从而保持对党的大政方针宣传贯彻的一以贯之、融会贯通,保持主流舆论态势的持续不断、高潮迭起。年初,安徽日报通过 “关键词”的策划,让社会大众了解和把握了今年经济工作的关键点。那么,随着各行各业工作的深入展开,如何进一步加以引导和推进,将领会化为行动呢?从2月末起,我们策划推出了《新春开局怎么干》系列深度报道。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立足安徽实际,从创新驱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重大领域,深入解析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解读安徽贯彻落实的有效举措和实践,深入全面回答了新年开局“怎么干”的问题:围绕中心奋力干,继往开来接着干,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新一年的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吹响“集结号”、擂响“强鼓点”。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下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根本点,为增强放大宣传效果,形成高潮迭起的舆论声势,从3月中旬起,安徽日报策划并推出“一线调研·聚焦高质量发展”系列深度报道。这组报道坚持把握新时代经济发展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这个核心,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指示精神,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主题式策划、调研式采访、问题式分析和通俗式写作,深度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前沿和第一线,深度聚焦各地各行业实践中的创新举措,有力展现安徽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经济由“中高速”迈向“中高端”、从“重速度”迈向“高质量”的转型发展决心与举措,深入揭示企业在转型提质中的前景与动力。报道同时配以记者手记、评论、专家观点等,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舆论引领推向高潮。

吃透经济政策必须在前瞻性上有深刻的把握。前瞻性是体现党报经济新闻报道品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准确地理解了大政方针内涵,又沉下心深入调研发现各地各行业的生动实践,才能将两者较好地结合起来把脉趋势。如私募股权投资,这在金融行业尚属新现象,安徽日报敏锐发现了这一经济新现象、改革新动向的新闻价值,于4月16日刊发《私募股权投资“加油”新经济》深度报道,以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金融和资本创新体系的实施意见》为政策背景,以皖企埃夫特集团与私募资本携手开拓海外市场为案例,展现政策落地后的累累硕果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地方企业合作共赢的可喜局面。以专业视角生动解剖“产业+资本”的麻雀,报道展现了安徽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活用市场机制,发挥金融资本的“撬动效应”,以及助力实体经济做大做强的创新经验和显著成果。关注改革新动向,立足发展最前沿,党报经济报道才能精准把握经济脉搏,顺势而为,做大影响。

  深植“活鱼”理念,“出”得来下苦功沉入一线

经济报道内容自身决定着必须深入实际联系实际,才能避免无的放矢。经济新闻的内容十分广泛,范围相当大,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领域。无论哪个方面、哪个领域,都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在做报道时不能空对空、不能无的放矢,必须要有针对性、问题意识、服务观念。要做到这点,其关键点就一个:密切联系实际、联系生活。人们常说经济新闻有“三难”,即难写、难懂和难以留下印象,也就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经济报道必须要“活”起来。

安徽日报一直将调研报道作为重中之重来策划、来落实、来推进,如最近连续推出的“一线调研·聚焦高质量发展”“一线调研·三夏观察”“一线调研·探徽茶”“一线调研·探寻‘独角兽’企业”以及正在谋划推出的“一线调研·聚焦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一线调研·聚焦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报道,就是紧密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把各行各业、各级各层在实践中面对难题如何破解的方法、路径、经验挖掘出来,把各项工作深入推进中面临的新问题、新难题反映出来,从而更有力更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最鲜活的素材来自一线,沉下去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经济报道。安徽是农业大省,厚植农业动力、增强农村活力事关全省经济发展大局。今年春耕生产之际,在充分学习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农村、农业、农民的新情况、新状况,策划推出了“春耕生产进行时”和“春耕生产进行时·一线调研”系列报道,既及时报道春耕生产的动态消息,又着力从新环境下春耕生产“谁在忙”“忙什么”“怎么忙”三个层面,剖析解读一号文件的意义和落地实践的指导性。记者在田间地头与种粮大户、乡村干部等交流,话发展、说困难、谈思路、谋出路。“接地气向深处走,探实情出好建议”,通过调研式采访,透过现象看本质,报道才有分量、有厚度、有启示。

加强对重大经济主题报道和经济热点话题的舆论引导,需要通过有“脚力”的调研,提升新闻报道的“眼力、脑力和笔力”。经济发展和生活中重大主题的热点话题,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点和着力点,又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围绕党中央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主题,安徽日报既纳入整体策划全面体现,又列入专栏策划重点突出,推出“一线调研·聚焦高质量发展”系列深度报道。派出多路记者,走基层、沉一线、进企业、下车间,足迹遍布安徽11个地市,采访的企业、部门或单位达36个,采访对象40余人。首篇报道《“品质革命”,安徽制造迈向“高质量”》中,记者一连走访了7家企业的车间厂房,实地调研学习了泵阀、单叶晶片、锻钢活塞等“安徽制造”工业产品的工艺、流程、特点及市场应用,展现相关企业在推进品质革命中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影响力的经验、做法与成效。在呈现上,这组报道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厚重直观的方式,采用“1+1”即“头版消息+整版推出”的形式,并配以评论、专家点评、记者手记,对报道内涵再提炼、对采访感悟再提升,努力将“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之间的宣传报道联系得紧密,形成交相呼应的宣传报道态势。

  厚植“贴近”原则,“融”起来用足功常写常新

通俗化表达提升传播力。媒体融合发展,党报不仅要借力新媒体的技术、平台、渠道等优势,也要善于吸纳互联网、移动端越来越大众化、通俗化的表达方式,努力改进老套的、固化的话语模式,以公信力统领亲和度、以感染力增强传播力。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报道以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语引入,并以普通人和企业家的视角论述他们的心中的“高质量发展”:“在铜陵市天门镇五峰村村民吴玉松眼中,高质量发展是‘政风清廉,环境优美,百姓生活有更多盼头’;在合锻智能董事长严建文看来,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通过自主创新、并购等多种形式,形成更多技术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报道还用省发改委负责人的话“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来阐释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用华米科技公司负责人所说的“抓住消费者需求,做出高品质、高性价比、有特色的好产品,努力打造爆款产品”,来阐述适应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的意义。

现场感增强感染力。“河水静静流淌,水面波光粼粼,睡莲清新脱俗;岸边的人行道旁,黄菖蒲、金鸡菊、月见草……随风摇曳的花与绿树、草坪,构成一幅美景。”《重点项目引领提质增效》用优美的白描式写法,将宿州新汴河景区描写得惟妙惟肖,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去产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些专业的经济词汇也在报道中由典型的案例、生动的语言来“现身说法”。《供给侧改革:在培育新动能上求突破》一稿,以合肥宝龙达项目投资有限公司华丽转身的深切感受,阐述去产能、破除无效供给的具体含义:“该公司敏锐察觉到传统电脑行业面临的市场饱和之痛,在市场的寒冬中,成功从代工企业转型为拼技术和人才的新兴企业。”报道还用了“过剩产能特别是‘僵尸企业’,是要素配置扭曲的集中反映”“消除梗阻,需要强力落实老政策”“突出靶向,需要及时出台新政策”等形象描述,让读者对什么是产能过剩、如何领会和推进供给侧改革,有了鲜明而深刻的认识。

巧用活用数据图表增强说服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安徽日报推出《数说蓝图——高质量发展的“安徽作为”》整版策划,采用点面结合、图文并茂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地对2017年度全省统计公报做出解读。既有宏观政策分析,也有微观经济实践,加上新闻图表衬托,元素鲜活多样,大气厚重又充满生气,取得较好宣传效果。安徽日报还及时根据权威的月度、季度、半年报和年终报等经济数据,策划推出深度报道。通过深入的分析、专家的解读、案例的说明,把这些看似孤立而生硬的经济数据串联起来、丰满起来,生动而有说服力地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效益及其内在逻辑;也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分析和解读,为下一步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这些“活用”“实用”了的数据,有效地增强了报道的说服力。

经济新闻报道的最终落脚点要体现在对社会、对受众的影响力上,仅仅做到立意深远、主题重大还不够,还应当善于拓展经济报道的视角,融权威性、指导性和新闻性、可读性于一体,才能既彰显党报的大局意识,又体现党报的创新理念,才能真正做到常写常新。为此,党报要把经济报道做深“做透做活”,做到“叫好又叫座”,需要在深入学习领会党委政府的大政方针上久久为功,需要在“三深入”“三贴近”上持续发力,需要在转思路、换角度上加力创新。

(作者张尚稳系安徽日报经济新闻中心主任;郑莉系该中心主任记者)

(责任编辑:赵光霞)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