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2 08:49 黑龙江日报
早春三月,走在泰来县宁姜蒙古族乡黄花村的村路上,这里的景色令记者眼前一亮:整齐的街道,规整的民房,村民的笑脸,一幅宁静乡村的惬意图景。身旁的黄花村党支部书记包金玉说:“黄花村是贫困村,有8个自然屯,户籍人口705户,贫困户108户。以前村里可不是现在这样,邻里纠纷,妯娌矛盾,不但村风不好,连条像样的村路都没有。”
记者一番走访才知道,原来黄花村的变化源于从里到外的双管齐下——内修村规民风,外接增收之路。
“三奖评”评出新民风
宁姜乡党委书记马弘成介绍,2016年,黄花村他拉屯被县委县政府选树为全县文明整洁家庭、脱贫致富能手、奉献社会模范“三奖评”试点屯,几年来,以他拉屯为中心,辐射其它7个屯,共评选出了典型70余户。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观念,自强自立,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2016年‘三奖评’评出9户,一个奖项奖励500元,县委书记给颁奖,示范带动作用非常明显,从那以后每年参与评比的村民踊跃多了,村民的言谈举止和行事作风也开始慢慢转变。”马弘成说,通过评比,村民家由室内环境邋遢埋汰向主动打扫保持卫生转变。黄花村还大力推行移风易俗,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引导广大村民摒弃历史遗留陋习,也减轻了农民群众负担,引导民风不断好转。
通过新农村试点工作开展,这几年黄花村发生了不少变化。全村8个屯村民都已吃上自来水,硬化道路15.9公里,实现了屯屯都通水泥路,解决了出行难问题。村民家里有了宽带和有线电视,村里有了卫生室和村医,文化广场建了5处,运动器械安装了30套,村民文体活动有了更多场所。
早春三月,走在泰来县宁姜蒙古族乡黄花村的村路上,这里的景色令记者眼前一亮:整齐的街道,规整的民房,村民的笑脸,一幅宁静乡村的惬意图景。身旁的黄花村党支部书记包金玉说:“黄花村是贫困村,有8个自然屯,户籍人口705户,贫困户108户。以前村里可不是现在这样,邻里纠纷,妯娌矛盾,不但村风不好,连条像样的村路都没有。”
记者一番走访才知道,原来黄花村的变化源于从里到外的双管齐下——内修村规民风,外接增收之路。
“三奖评”评出新民风
宁姜乡党委书记马弘成介绍,2016年,黄花村他拉屯被县委县政府选树为全县文明整洁家庭、脱贫致富能手、奉献社会模范“三奖评”试点屯,几年来,以他拉屯为中心,辐射其它7个屯,共评选出了典型70余户。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观念,自强自立,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2016年‘三奖评’评出9户,一个奖项奖励500元,县委书记给颁奖,示范带动作用非常明显,从那以后每年参与评比的村民踊跃多了,村民的言谈举止和行事作风也开始慢慢转变。”马弘成说,通过评比,村民家由室内环境邋遢埋汰向主动打扫保持卫生转变。黄花村还大力推行移风易俗,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引导广大村民摒弃历史遗留陋习,也减轻了农民群众负担,引导民风不断好转。
通过新农村试点工作开展,这几年黄花村发生了不少变化。全村8个屯村民都已吃上自来水,硬化道路15.9公里,实现了屯屯都通水泥路,解决了出行难问题。村民家里有了宽带和有线电视,村里有了卫生室和村医,文化广场建了5处,运动器械安装了30套,村民文体活动有了更多场所。
基础设施的改善,让黄花村面貌一新,鼓起腰包的增收之路让村民挺直了腰杆。
“鹤”飞来打开致富门
“飞鹤落户宁江 打工不出乡”,记者在黄花村随处看到这样的标语。据介绍,泰来县引进的飞鹤奶山羊养殖及乳品加工项目,让当地贫困户实现了就业增收。第二羊场、乳制品厂、基础母羊场和饲料加工厂目前都在建设中,用工量很大。
马弘成介绍,截至目前,已有270名贫困户就业,月收入2300元以上。该项目还促进当地实现土地流转增收。两年来,已流转农民土地2万亩,其中耕地5000亩、草原1.5万亩,带动农户约1200户,每年农户收益245万元。
此外,飞鹤项目实现资产收益促增收。据悉,两年来,利用飞鹤项目资产收益金已经带动全县325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户均增收1500元。此外,泰来县还通过金融扶贫,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000户增收,户均增收2000元;拉动消费促增收,乳品厂、饲料厂、第一羊牧场投产后企业管理人员及务工人员可达2000余人,产业园竣工后,可达近万人,这成为当地农产品的消费人群。
记者看到,当地的黑龙江绿能生态牧业有限公司、飞鹤(泰来)乳品有限公司以及泰来安盛农业有限公司,这些集聚在黄花村周围的飞鹤项目给黄花村带来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飞鹤奶山羊项目已成为泰来带动百姓脱贫致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服务业拓宽增收路
黄花村的变化从一家一户能看得出来。依托产业带动,村民的思想活泛了,村里开起了洗衣厂,闲置农房出租给工人,有的还开起了“家庭旅馆”。
在村民李峰和林秀梅两口子经营的“李二农家铁锅炖”农家乐,林秀梅说:“我看工厂开工了,有来村里租房子的工人了,我得收拾收拾,这两天就得上人吃饭了。”林秀梅性格爽快,“我这农家乐是2016年开的,房子是靠扶贫政策盖起来的,牌匾还是马书记给做的。”看见林秀梅家养了不少小笨鸡,记者问:“小笨鸡够卖吗?”“这哪够啊,我还得去别人家收呢,来我这儿吃饭都是预定,我也有时间去外屯选,本屯的小笨鸡都消化差不多了。去年从‘五一’开到‘十一’,挣了1万多元,挺好的。今年我争取早点开业,把小园好好种种,客人都喜欢吃小园菜,来这随便摘。我这农家乐还成了‘中介’,帮本村的乡亲租出去好几个房子呢。”林秀梅说起小日子满脸笑容。
林秀梅说,黄花村以前可不这样,邻里之间关系没这么好,我觉得可能是大家日子穷。现在日子好了,腰包鼓了,人也团结了,你看我们村多美,这多好啊!
眼下,黄花村贫困户脱贫97户,剩11户未脱贫,新的希望将随着春的气息一起到来。(董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