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2 08:43 光明日报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正处于小麦生长的快速时期。近日,记者走进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的新实验楼,拜访知名小麦专家、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郭天财教授。“这辈子我就干了一件事,搞小麦栽培研究。”郭天财开门见山。
业内人士都知道,同样是农作物研究,这种直接为农民小麦产量效益提供技术保障的研究,立项难、争取经费难、出成果难,历来都是为其他研究者“作嫁衣”,因此许多原来从事栽培技术的科研人员纷纷转行搞起了育种。然而郭天财却为此着迷:“同是一片天,同是一个地,同是一个小麦品种,为什么产量有时能相差一倍?”“种植小麦太辛苦了,怎样提高农民的收入?”这些问题,郭天财已经整整探索了42年。
河南是小麦生产大省,小麦栽培是高产稳产的关键。然而,让科技人员及时掌握小麦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一时间给种植者指导并非易事。一般研究者难以做到的就是把麦田当作风雨无阻的实验室。有学生根据郭天财的现场工作日志做研究时发现,在小麦生长期的240多天里,连续三年郭天财平均有186天都是在田间地头度过的。
“身上不带点土,脚上不带点泥,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农业科技专家。”说着,郭天财从随身挎包里取出两个物件,一把磨得锃亮的小铲子和一个钢卷尺。他说,这两件工具就像医生的听诊器,小铲子是用来挖土看墒情和小麦根系生长情况的,钢卷尺是用来测量小麦的株高等生长状况的,这样就能随时为小麦“做诊断、开处方”。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正处于小麦生长的快速时期。近日,记者走进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的新实验楼,拜访知名小麦专家、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郭天财教授。“这辈子我就干了一件事,搞小麦栽培研究。”郭天财开门见山。
业内人士都知道,同样是农作物研究,这种直接为农民小麦产量效益提供技术保障的研究,立项难、争取经费难、出成果难,历来都是为其他研究者“作嫁衣”,因此许多原来从事栽培技术的科研人员纷纷转行搞起了育种。然而郭天财却为此着迷:“同是一片天,同是一个地,同是一个小麦品种,为什么产量有时能相差一倍?”“种植小麦太辛苦了,怎样提高农民的收入?”这些问题,郭天财已经整整探索了42年。
河南是小麦生产大省,小麦栽培是高产稳产的关键。然而,让科技人员及时掌握小麦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一时间给种植者指导并非易事。一般研究者难以做到的就是把麦田当作风雨无阻的实验室。有学生根据郭天财的现场工作日志做研究时发现,在小麦生长期的240多天里,连续三年郭天财平均有186天都是在田间地头度过的。
“身上不带点土,脚上不带点泥,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农业科技专家。”说着,郭天财从随身挎包里取出两个物件,一把磨得锃亮的小铲子和一个钢卷尺。他说,这两件工具就像医生的听诊器,小铲子是用来挖土看墒情和小麦根系生长情况的,钢卷尺是用来测量小麦的株高等生长状况的,这样就能随时为小麦“做诊断、开处方”。
2012年是河南小麦生产攻坚的关键年,那年春节前,郭天财在医院做了颈部甲状腺结节切除手术。正月初七,他就不顾刚愈合不久的半尺长伤口,带着他的“听诊器”动身赶赴新郑市龙王乡麦田,为农民传授控制麦苗旺长的技术措施;正月十一,又赶到修武县,带领乡村干部来到麦田里,用钢卷尺实际测量畦宽和行距、株距,详细讲述各高产品种的生长习性和对株行距的要求,当场解决了修武县乡村技术干部亟待处理的问题;正月十五元宵节,郭天财在温县祥云镇调研小麦春管情况,又专门到种粮大户大尚村村民侯大根家里“传经”:“来的路上,看了你新种的6亩‘平安8号’,长势不错,但是开春后随气温回升,肥水要注意跟上。”促头数,增穗粒数……整整10天,郭天财跑了6县17个村,总结出当年河南小麦种植的“三利三不利”,召开现场会,开出调理“药方”,当年全省夏粮取得历史最好产量。
就这样,郭天财取得了一系列小麦栽培领域前所未有的业绩:指导温县、博爱县成为全国首批小麦千斤县,焦作市成为首个小麦千斤市;“九五”期间主持在偃师市创造万亩连片连续两年亩产超600公斤高产典型;“十五”期间在河南省3个基点连续15个点次实现15亩以上连片亩产超650公斤;“十一五”在浚县创造百亩连片亩产751.9公斤、万亩连片亩产690.1公斤的国内相同生态类型区同期同面积高产纪录;2014年在修武县创造小麦平均亩产821.7公斤的全国冬麦区最高产量纪录,为河南小麦实现“十二连增”、中国小麦实现“十一连增”发挥了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他根据小麦品质生态探索提出“龙头企业+科研单位+基地+农户”和“订单种植、合同收购、优质优价”的优质小麦产业化开发模式,解决了农民卖粮难和企业优质小麦原料不足、质量不稳的难题,促进了河南小麦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了国产食用小麦首次出口、“郑州小麦”首次列入路透社报价单、优质强筋小麦首次挂牌上市交易,国务院将该模式批转全国推广。与此同时,他还培养出一支团结协作、务实创新的小麦栽培创新团队,主持组建的“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时为各级政府决策小麦生产提供技术咨询,为解决小麦生产重大、突发性技术问题作出突出贡献。
由于郭天财采用“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的有效形式,他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技术理论创新同时具有重大应用价值,河南许多老百姓都知道,“要想创高产,咋种?咋管?咋收?问郭教授没错!”栽培重点时期,种粮户直接打他的手机咨询,带着麦苗麦穗找上门成了家常便饭,郭天财也成了河南农民心里想、嘴上喊的“郭小麦”。
(本报记者 丁艳)